<h1><font color="#ed2308">7月14日 八宿一一安久拉山一一然乌湖一一米堆冰川一一波密(约220公里)</font></h1> <h3>出门便是风景,宾馆的四周都是黄土高坡。</h3> <h3>宾馆的停车场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队。318线,已成为自驾游的最热门线路,不走一回,必终生遗憾。</h3> <h3>这种标语在川藏线上经常可以看到,我自己也是这么决定的:不到拉萨不洗车!走完你就会知道,洗了也白洗😜</h3> <h3>酒店门口,随意几朵小花都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美好。</h3> <h3>出发啦,今天的阳光很好,倾泻在山上,加上蓝天白云,心情特别舒畅!</h3> <h3>在这美妙的画面中驾车驰骋,真的成为一种享受。</h3> <h3>318线3838公里里程碑前一个可爱的三八!😜</h3> <h3>3838里程碑前,拍一张车队全家福。</h3> <h3>车队,同样是川藏线上的一道风景线。</h3> <h3>我常常想,路的尽头,是不是有一朵白云在等待我去摘取?</h3> <h3>上午10点半到达然乌湖。然乌湖分上然乌和下然乌,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上然乌湖。</h3> <h3>然乌湖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海拔3850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是藏东第一大湖。湖水不算深,一般不超过六米。</h3> <h3>然乌湖的风光确实很美很美,不过然乌湖的湖水却经常浑浊不堪。因为西藏的雨季在6到9月,然乌湖周边山上的雪和冰大部分都在融化,被雨水冲刷后,将山上的泥沙带到湖水中,所以然乌的湖水会变得很浑浊,浑浊的时间能持续长达六个月。进藏旅游的旺季6到10月我们都看不到清澈的湖水。到了冬天,湖水冰封,湖水里的泥沙会逐渐沉于湖底,待到4月、5月湖面的冰雪融化,然乌湖晶莹剔透的湖水才会重新展示出来。</h3> <h3>无需语言表达,用心去感受这安逸和美丽!</h3> <h3>这些牛天天都在这里,享受这里新鲜的牧草,享受这里的蓝天白云,享受这里的安逸宁静,真幸福啊!</h3> <h3>免费广告😃欢迎加入湖南自驾旅游协会郴州分会!这里有帅哥,这里有美女!</h3> <h3>这张合影是目前为止最漂亮的一张!在这么漂亮的风景面前,人都显得更精神了!</h3> <h3>沿湖而下,前往下然乌。</h3> <h3>中午的用餐地点就在下然乌湖的湖边。</h3> <h3>有这样的风景作伴,你的食欲是不是更好了?</h3> <h3>下午两点半,赶到了米堆冰川,买票的时候才知道,教师资格证竟然可以享受优惠,后悔没有带来😭。</h3> <h3>天空的白云仿佛小朋友的随意涂抹,就是这么随意,这么任性。</h3> <h3>刚到景区停车场,竟然下起了大雨。还好,只下了十多分钟雨就停了,我们开始步行前往米堆冰川观景台。</h3> <h3>去观景台的路上,其实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欣赏米堆冰川。</h3> <h3>到达观景台,只可惜山下的水很混浊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冰川的美感。</h3> <h3>米堆冰川观景台。</h3> <h3>从米堆冰川前往波密的路,亮亮说正在修路,路况不太好,但结果发现所有的路都新铺好的柏油,让我们异常惊喜。更让我们意外的是波密公路两边葱葱绿树,仿佛回到了我们的郴州。</h3> <h3>下午6点半到达波密县城。传说中吐蕃历史上的第一位赞普一一聂赤赞普,也就是藏地第一位“王”出自波密,所以波密号称“藏王故里”。</h3> <h3>县城周边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非常漂亮。</h3> <h3>我们下榻的登峰大酒店就位于波密的城中心,是当地最好的酒店之一。</h3> <h3>美丽的波密县城。</h3> <h1><font color="#ed2308">7月15日 波密一一通麦一一鲁朗一一色季拉山一一林芝八一镇(约240公里)</font></h1> <h3>早上起床,看到窗外朝阳已经将雪山的山峰照亮,蓝天白云,又是一个好天气。</h3> <h3>出城前集体加满油。加油站前排起了长队,对面的私人加油站却没有什么车辆,看来在哪里都一样,大家都更加信赖国企加油站。</h3> <h3>从波密县城出来,途经古乡湖。古乡湖其实不能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湖,它只是帕隆藏布江的一部分,因古乡后山冰川爆发,泥石流堵塞帕隆藏布江,激流而下的江水到了古乡,变得静如处子,形成了今天长达五公里,宽一至二公里的堰塞湖。至于古乡湖的风景,大家都笑着说,还不如我们的东江湖。</h3> <h3>这是古乡湖景区的公共厕所,不知有多久没人维护了,景区几乎等于没人管理。</h3> <h3>上午10点半,到达通麦特大桥。前些年走川藏线的人都知道著名的“通麦天险”。通麦到排龙乡全程14公里,是川藏线最险的一段,有“通麦坟场”、“死亡之路”之称。天气晴好、路况良好时也要走两个多小时。遇到下雨塌方和泥石流爆发,常常一堵就是好几天。去年以来,随着五座隧道和新通麦大桥、迫龙特大桥的建成开通,通麦天险已化为乌有,318国道已成坦途。</h3> <h3>新桥建好了,老桥也还在,两桥对比,不得不感叹现在建桥技术的发展。</h3> <h3>通麦特大桥横跨湍急的易贡藏布江,为单塔单跨地锚式钢桁架空间缆悬索桥,桥长256米。</h3> <h3>这座老桥是第二代通麦大桥,建于2000年12月,是一座临时保通性双塔双跨悬索桥,全长258米。为安全考虑,限行20吨,每次只限两部车过桥,车辆过桥时,可以明显感觉铁索桥在颤抖。</h3> <h3>迫龙沟特大桥全长743米,是西藏最大的公路双塔斜拉桥。</h3> <h3>路边正在新建的藏民新居。</h3> <h3>临近鲁朗,再遇修路堵车,还好只堵了半个小时。</h3> <h3>中午12点半,到达鲁朗小镇。</h3> <h3>到了鲁朗,当然要品尝有名的鲁朗石锅鸡,鲁朗石锅鸡是由手掌参、土鸡、蘑菇为主料的一道特色美食,炖鸡用的石锅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砍凿而成,这种石头仅产于墨脱,要从墨脱把原始石材运出来,再由门巴族人用整块石材手工细心凿制,稍有不慎,石头立被凿穿,所以这种石锅售价非常昂贵。我们这一餐是由兵总请客,吃的很简单,每桌也花了600多元。</h3> <h3>鲁朗国际旅游小镇,2017年3月才正式开业,有东方小瑞士之称。</h3> <h3>鲁南小镇入围了2017年度世界建筑节WAF大奖,确实名不虚传。</h3> <h3>色彩缤纷的藏式建筑。</h3> <h3>由恒大集团投资的林芝恒大酒店,这里估计消费一定不便宜。</h3> <h3>太阳下山,晚饭之后,能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下散散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当时时值正午,阳光毒烈,温度太高,多少影响了游览的心情。</h3> <h3>鲁朗演艺中心。</h3> <h3>来到色季拉山,远眺远方的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h3> <h3>在地上堆放着不少玛尼堆。藏传佛教认为万物皆有灵,而石头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在川藏地区的路口、湖畔、山间、寺庙都能看到用一颗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垒起来的玛尼堆。藏族人每次路过玛尼堆都会绕着它转一圈并祈福,同时在上面加一块石头,有时也会放羊毛或者是动物的头颅,如此日积月累,玛尼堆越堆越高,越来越大。</h3> <h3>下午3点半我们就到达了林芝八一镇,真是轻松的一天。</h3> <h3>下榻于林芝泓天大酒店,墙上今日房价全部是一千以上,我们这是赚大发了吗?😃</h3> <h3>不得不说,组织者对住宿宾馆的选择上还是很用心的👍</h3> <h3>酒店的大堂看上去一般,但房间内的设施设备还是很新很齐全。</h3> <h3>房间的窗外就是林芝体育中心,整个城市看上去整齐有序。</h3> <h3>我们选择的晚餐地点。</h3> <h3>这家的特色菜:土豆炖鸡火锅。</h3> <h3>色香味俱全,引发大家纷纷拍照。</h3> <h3>夜幕初降,城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上,不少市民和游客在跳广场舞,没有规矩,没有限制,谁想跳都可以参与,即使不会跳,跟着别人也能跳得像模像样。</h3> <h1><font color="#ed2308">7月16日 八一镇一一工布江达一一米拉山一一墨竹工卡一一达孜县一一拉萨(约400公里)</font></h1> <h3>早上8点继续赶路,今天的天气阴沉沉的,相比阳光灿烂的日子,这种天气更好赶路。汽车不用开空调,打开窗户,非常舒服。不过没有蓝天白云,风景就逊色了。</h3> <h3>进入西藏有一个特点,就是区间测速的路段特别多。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如果你行驶的时间不够,就说明你超速了,所以在西藏的公路上有一些耗时停车点。</h3> <h3>这些汽车都是停在这里消磨时间的,大家可以下车活动活动筋骨,或者看看风景,或者去“唱歌”。</h3> <h3>中午到工布江达找到一家川味馆吃午餐。</h3> <h3>公路右边的拉林高速基本修完,但尚未通车,下次如果再来的话,就可以走高速了。</h3> <h3>到达米拉山口。</h3> <h3>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因为天气阴沉,不是欣赏风景的好时机,所以我们没有停留,只是用手机随便拍了一张照片,左边看到了海拔最高羊肉汤,不知味道如何?喝了能不能减轻高反?右边的牦牛群雕是米拉山口的标志性雕像。</h3> <h3>继续前行,因公路翻修,路面状况非常糟糕,是继芒康之后的最差路况。</h3> <h3>前面又是验证关卡。</h3> <h3>糟糕的路况终于结束,大家不用再抱怨“屁股要开花了”,现在真觉得走高速的感觉太享受了!</h3> <h3>这个路牌让人心情很激动,拉萨,我来啦!</h3> <h3>开始进入拉萨市区。</h3> <h3>下午6点半,我们到达下榻宾馆一一天峰国际大酒店。</h3> <h3>全国川藏自驾联盟拉萨接待站的工作人员给大家献上哈达,祝大家扎西德勒!</h3> <h3>安顿好以后,大家自由活动,我们选择了到布达拉宫广场欣赏布达拉宫的夜景。</h3> <h3>布达拉宫的宏伟、神圣,以前总能在50块钱的钞票上看到,而今天,我就站在它的脚下。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暗恋了很久的女人,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那种兴奋,那种激动,你懂的😜</h3> <h3>7月17日 游布达拉宫、八廓街</h3> <h3>今天虽然不用赶路,但我很早就醒来了。看着灿烂的阳光,我很开心,这样的好天气,布达拉宫一定会更加漂亮。</h3> <h3>布达拉宫前虔诚的朝圣者,他们神情凝重,喃喃念诵,俯身下去,四体伸直,额头触地,然后起来,再重复,对来来往往的行人视若无睹,令人震撼。</h3> <h3>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依山垒砌,殿宇嵯峨,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h3> <h3>布达拉宫的入口有三个,我们很幸运,从正门进入。</h3> <h3>布达拉宫正门的入口是石砌门楼,在这里要进行验预约票和安检。</h3> <h3>出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布达拉宫的门票每天限量发售,每张200元。在旅游旺季,如果不提前一天申请,游客很难买到门票。预约成功后第二天要按照门票上的时间规定,凭预约牌和身份证,购买布达拉宫门票。身高1.3厘米以下儿童免票、革命伤残军人和离休干部免票、教师证和军官证,可享受半价优惠。天哪!我为什么不带教师证来呢?</h3> <h3>开始与布达拉宫的亲密接触。</h3> <h3>布达拉宫的无字碑,这是1693年为纪念布达拉宫红宫落成而立的。</h3> <h3>这是我们的导游。我们整个团队24人,分成几个组,从不同的门和不同的时间进入布宫,每个组都有一个导游,导游为每个成员发放一个蓝牙耳机,方便大家收听讲解。其他的小组都收了10-20元的费用,只有我们这个导游没有收费,实属厚道。</h3> <h3>红、白、黄三种墙体色彩对比鲜明,在蓝天的映衬下,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实这几种颜色装扮布达拉宫不仅仅是为了外墙的美观,其中每一种颜色都有深刻的含义,红色代表权威,包括经济、道德等方面拥有的权利。黄色代表繁荣昌盛,包括生命运势财富等欣欣向荣。白色代表和平,即有消除病变、战争、饥荒等灾害之意。</h3> <h3>拾级而上,阶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陡,但毕竟是在高原,走快了还是很容易气喘吁吁。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高原环境,这里也很容易产生高反。</h3> <h3>很有特色的垃圾桶。</h3> <h3>鸟瞰布达拉宫前的风景,那个有纪念碑的地方就是我们昨天晚上欣赏布达拉宫夜景的广场。</h3> <h3>参观布达拉宫最幸运的一组。糟糕,没有把自己拍进去。</h3> <h3>导游介绍说,布达拉宫的白墙添加了牛奶和白糖,这样会增加涂料的粘性,更容易附着在墙体的表面,下雨时不容易被冲掉,能起着保护墙体的作用。</h3> <h3>这些涂成赭红色的叫白玛草,采用白玛草做墙的原因是因为这是藏地特有的一种植物,有隔热、通风、不会被虫蛀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因为用白玛草作墙,能有效减轻建筑的重量。</h3> <h3>这种黑色的门帘,是用牦牛毛编织的。用牦牛毛编织成的门帘,在下雨的时候会收缩,所有的缝隙会自动关闭,外面的雨水打不进来。而有阳光的时候,缝隙就会自动打开,起到通风透亮的作用,真的很神奇。</h3> <h3>从这个窗口能看到建筑外墙的厚度,布达拉宫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一般厚达2到6米,坚固稳定,抗震能力极强。</h3> <h3>在布达拉宫的白宫前合影。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白宫因外墙白色而得名,它原来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处理政务的场所,原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现在成了我们参观游览的场所。红宫主体为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佛殿。从进入白宫参观开始,都是完全禁止照相的,所以对布达拉宫的介绍就在这里结束了。</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b04fbb">未完待续……</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