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郊游海子湖,找点乐趣!

白开水(曹)

<h3>  七月五日,早晨6点30分,我独自一人去郊外游玩,目的地海子沿村附近的海子河。</h3> <h3>海子沿村的来由(网上搜索到的 )。</h3><div> 海有两类,一是大洋之中的近岸之水为海,如渤海;二是内陆之水泽,如青海。唐山大地以海为称的地名共留存16处,也分为两类,一是近海之聚落,如芦台的大海北、小海北,乐亭的南海滨、北海滨、中海滨;二是古代曾有过的内湖水泽,如迁西夹河乡的北海、海河,遵化东陵满族乡的上海,玉田城关镇的海子等。这些地名留存了唐山大地在远古时期曾为水泽之乡的历史。其实,在古代文献资料中早有记述,如《淮南子》所载:“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令正之谷即今迁安至青龙一带的山谷之地,而在迁安爪村出土的古象化石也证明了这里古时为亚热带气候,尤其是当代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经多年研究,指出“华北平原在三千年前为亚热带气候,春秋之后逐渐变冷”,了解了这些也就清楚了地名有海所浓缩的历史,也就了解了为什么在丰润、迁安等许多地方都有过望海亭,因为古时那里都曾有过一望无际的水泽内海。然而,以海为称的地名中留下感人故事的是海子沿。海子沿是今古冶区卑家店乡的一个古老聚落,大沙河从旁穿过,《滦县志》载:“沙河发源于迁安西南草来子屯,经沙河驿至新立庄西,过石佛口南流,值盛夏则由贾山泉涌入其中,折而西南,经海子沿、石佛庄,又经钱营之东流向西南入丰南,夏秋之际,河水势猛,冲决田芦,一片汪洋。”因此,古时这里曾是浩淼水泽的内海。河边有座小山,古时乡人站其上观“海”,称之望海山,周围的聚落也就以此为称。其后,唐太宗征东至此,曾骑白马登山观“海”,于是村称又演化成白马山,后人为纪念太宗来此,在山上建起望海寺,曾香火鼎盛一时,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望海寺又如何演化成海子沿呢?相传辽代时,滦州一带为辽人安置俘户之地,辽人将在战争中俘获的百姓押解到滦州至北部长城一带聚居,充实国内的丁口,让其开荒种粮充盈国库。但辽人在押带汉民途中,只留青壮,常常将老弱者在途中杀害减轻拖累。辽军中的伙夫均为汉人,而望海寺一带是辽人押带俘户东至滦县的间歇站。一位常驻这里为辽人做饭的伙夫心地善良,便偷偷地多做饭食,让老弱者吃饱后悄悄逃走,而辽人只盯住青壮者,并不计较老弱者的逃离,就这样,年轻伙夫救出了许多汉民。一次,滦州守备叛辽归宋,发生了战争,而望海寺一带仍有上百名被押解的青壮汉民,辽人为防止汉民趁机反叛,决定不给汉民做饭,半夜时将这些汉民全部杀死。伙夫得知后,在辽人用饭之际,悄悄出去告诉大家赶快逃命。这些汉民立刻抢刀持棍,拼死向外冲击,杀死了数名押解看守的辽兵。混战之中大部分汉民得以逃脱,伙夫也趁机在夜色中逃走,他毫无目的地向南逃去,一直逃到几乎无人居住的海边。夜色中海风冰冷,海涛拍岸,无路可走,饥饿和劳累使他昏倒在岸边。天明,一对赶海的父女将他救起,当他醒来时,已经躺在简陋的草棚窝铺之中。细说缘由之后,父女二人顿时向他叩拜,原来二人是当年经他解救之人。老汉便将女儿许配给他,他便留在海边。但伙夫还是时常思念故乡的田野和亲人。转瞬十几年过去了,老汉去世后,夫妻二人带着一双儿女返回望海寺,和亲人相见。小伙夫救人和父女二人知恩图报的传奇故事也流传开来,村人便将村子改称海子沿,记住小伙夫救人逃到海边,又被人相救携妻儿回家团圆的故事。海子沿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同时也留存了滦州人心地善良的民风。</div><div><br></div> <h3>这张照片就是海子沿村附近的海子河(现称海子湖)。十几年前,海子河里荷花布满河的两边,一望无边。现在这里被古冶区划为工业区了。惜日之荷以荡然无存。</h3> <h3>鱼上钩了,钓鱼人正在溜鱼。</h3> <h3>在另一人配合下,把鱼用网兜抄住了。</h3> <h3>大白鲢鱼,凭眼力看也有十斤重。</h3> <h3>池塘里给鱼儿送点氧。</h3> <h3>大沙河上游放水开始了。</h3> <h3>来个连拍照,记录打鱼人投网捕鱼全过程。</h3> <h3>来个180度旋转全景照。</h3> <h3>海子湖边,私人庭院。</h3> <h3>小草在弯腰鞠躬,是不是在欢迎我?拍张照留作纪念。</h3> <h3>你看看,像不像一条"小蛇″在独舞。.</h3> <h3>  此时,发现这些我叫不上名子的小草也如此可爱和美丽!由其是在这些小草、树叶上的小虫子更是有趣。</h3> <h3>仔细瞧,看见狼尾草上的小虫子了吗?</h3> <h3>是母子?是夫妻?我仿佛听见它们在打招呼:快回家吧。</h3> <h3>热恋中的小蜻蜓,我不打扰你们,只拍张照片。</h3> <h3>小蚂蚁找妈妈。</h3> <h3>愿来"小老虎”虫的尾巴是两个。</h3> <h3>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到中午12点了,我也饿了,回家吃饭去。</h3> <h3>2017年8月6日,我在美篇的美龄整500天了。明天又是我入@美篇摄影,小美老师组建的手机摄影群一个月的纪念日。可以这样说:我在"美篇"这个平台的前四百七十天是白存在了。谨以此篇献给群友们,感谢群里所有的老师们!是你们无私、热情的指导和分享,使我有了一点点进步。再次谢谢您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