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的乔李村再次让世人刮目相看。优美的白马城公园可以和城市公园相媲美。宽阔笔直的迎泽大街不比城市街道逊色。绿树成荫的乡村道路叫城里人羡慕。富有特色的村史馆堪称临汾第一。繁华的集市、五彩缤纷美轮美奂的夜境……乔李村注重文化建设,提高乡村品味,繁荣农贸市场,建设和谐乡村,实现村民梦想。</h3> <h3> 古白马城的由来<br></h3><div> 路人甲</div><div>古白马城——乔李村溯源</div><div> 乔李村古称白马城,此古城建于何时?远溯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将魏豹原先的封地大梁据为己有,而将魏豹封为西魏王,至河东地,魏王豹在此筑白马城以为其都城。郦道元《水经注》曰:“魏刑白马而筑之,故世谓之白马城”即指此。这座古城池呈长方形,北城墙长约千米,南城墙稍长出百十米,东城墙约500米,西城墙也稍长近600米,全用夯土筑成,高约十米,基座宽也有十米,顶部宽三米,从前城墙之上行人车马都可通行。自古以来,人们传说它是一匹活脱脱马的造型:四周共开七道城门,东边只开一门,是为马首,这东城门楼特大,其外约百米,另建一座城楼名曰马首门(原为瓮城);南北各有两门,是为马之四腿;西边也有两门,靠南的前街城门外有一夯土筑成的高大的方形墩台(烽火台),靠北的后街城门外有一巨大条石砌成的又深又大的泊池,这两厢象征着马排出的粪便和溺液。在白马城马首门外有一小村名曰“筛子里”(今写作寨子村),意为喂马用得筛子。过“筛子里”一条大道向东意为马的缰绳,约四五里到柏庄村,柏庄者意为柏桩,系马的桩子,村口边有一泊池,是为饮水的水池。而在村之西四五里有一村曰侯村,说是猴儿赶马,更有“马上封侯”之意。有趣的传说,精巧的设计,宏大的建筑,构成历经两千多年沧桑的古白马城。另外,从现今乔李村内称谓来看,自古以来就不是一村,而是一城:如环绕四周的高墙不叫“村墙”或“堡墙”而叫“城墙”;其出口不叫“村门”而叫“城门”,每一门都建有高耸的门楼叫“城门楼”;城墙之外大约因筑城时取土而形成的凹地叫“城壕”;城南有沟,叫“城南沟”。村内以繁华市场所在的中心大街伸向四面的不叫胡同,而分别叫东街、北街、前街、后街,街衢间的巷道才叫胡同,这样的“建制”名称,在所见村镇中是少有的,分明是城而不是村。</div><div> 以上情况,在《临汾市志》和明清时期创修的《河东王氏宗谱》、《临邑乔氏宗谱》均有记载。<br></div><div> 这就毋庸置疑,古白马城即现今乔李村是也。</div> <h3> 《临汾市志》所载内容,明确指出“白马城一乔李”。<br></h3> <h3>奔向小康丛书――乔李,记载。</h3> <h3> 乔李王氏家谱的记载。</h3> <h3> 乔李乔氏家谱记载。</h3> <h3> 古白马城门楼(西)。</h3> <h3> 乔李村史馆展示的乔李历史。</h3> <h3> 新建的村委会大楼。</h3> <h3> 宽阔笔直的迎泽大街。</h3> <h3> 政府街。</h3> <h3> 新修的环村北路。乔李中学后面东西走向。东从寨子村门楼,西到乔李加油站,全长2.3公里,双向两车道。道路标志规范齐全。</h3> <h3> 乔李舞台旧貌换新颜。</h3> <h3> 绿树成荫的村中路。</h3> <h3> 大家都熟悉的乔李小学大门。</h3> <h3> 小学门前的花亭。</h3> <h3> 新修的乔李村白马城广场。</h3> <h3> 乔李村委会新楼。</h3> <h3> 政府街新建的门面房。</h3> <h3> 这卫生间可以和城市里的媲美。</h3> <h3> 新建的小区。</h3> <h3> 新建公园文化墙值得一看。可以和涝巨河公园相媲美。</h3> <h3> 白马雕塑,提高乡村文化品味。</h3> <h3> 新建公园门楼。</h3> <h3> 新建公园一角,大家可以到此乘凉休闲啊,真幸福的乔李人。</h3> <h3> 公园文化墙,乔李村历史溯源。</h3> <h3> 儿童娱乐设施。</h3> <h3> 幸福欢乐园。</h3> <h3> 昔日垃圾场,今天变公园。</h3> <h3> 新修的公园待绿化。</h3> <h3> 公园夜景。</h3> <h3> 市委常委尧都区委书记陈纲等市区领导来白马城调研。</h3> <h3> 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始了。</h3> <h3> 商品琳琅满目,游人熙熙攘攘。</h3> <h3> 汽车也在地摊上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