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6月25日,凌晨5点起床,6点出发,早餐打包。<br></h3><h3><br></h3><h3>今天的行程是观看角马们的"马拉河之渡"。</h3> <p>"马拉河之渡",是马赛马拉动物保护区最著名、最壮观的自然景观。</p><p><br></p><p>每年的7月下旬~9月,约有20万名游客来到肯尼亚,除了看动物迁徙,主要目的是看角马、斑马过马拉河。</p><p><br></p><p>(图片来自网络)</p> <p>现在是6月下旬,从理论上讲,大规模的食草动物迁徙还没有真正开始。</p><p><br></p><p>但在5天前,我们亲眼见证了赛伦盖蒂大草原数以百万计的食草动物正在向北部的肯尼亚移动。</p><p><br></p><p>有消息说,今年的气温偏高,不但动物大迁徙提前,而且角马已经开始渡河了。</p><p><br></p><p>(图片拍自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有图有真相。)</p> <p>所以今天早起,赶到马拉河碰碰运气。(图片来自网络)</p> <h3>先梳理一下地理知识。</h3><h3><br></h3><h3>下图是位于东非大草原的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每年的"动物大迁徙"就穿梭于这两个公园之间。<br></h3> <h3>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是肯尼亚最大的国家公园,占地约1500平方公里。</h3><h3><br></h3><h3>公园建于1961年,由开阔的平原、林地和河岸森林组成,栖息着95种野生动物和450种鸟类。<br></h3> <h3>著名的马拉河贯穿其中,将马赛马拉一分为二。<br></h3> <h3>马拉河发源于肯尼亚多雨的山区,全长395公里,下游流入坦桑尼亚,最终注入维多利亚湖。</h3><h3><br></h3><h3>在旱季时,马拉河水位下降,甚至变成涓涓细流;到雨季时,河水泛滥,冲刷着草原每一寸土地。<br></h3> <h3>"动物大迁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观。但真正的饕餮盛宴是斑马和角马冒着生命危险渡过马拉河。<br></h3> <p>先了解一下"动物大迁徙"。</p><p><br></p><p>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5月,东非大草原的食草动物们生活在坦桑尼亚<b>塞伦盖蒂</b>国家公园,这里的良草丰美,水源充足,动物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p><p><br></p><p> 5月下旬,塞伦盖蒂迎来了旱季。草场变得枯萎,水源渐渐枯竭,这时,动物们开始向西北面迁徙,去寻求新的草场和水源。</p><p><br></p><p>6月是食草动物的哺乳期,期间有大量的小角马诞生,小牛犊刚落地就要经受“动物大迁徙”的严峻考验。</p><p><br></p><p>7~9月,持续的干旱严重地威胁了食草动物的生存。它们纷纷来到肯尼亚<b>马赛马拉</b>国家公园,横渡马拉河,寻找新的水源和青草。</p><p><br></p><p>10月-11月,<b>塞伦盖蒂</b>大草原重新迎来雨季,在雨水的滋润下,草场开始返青。此时的<b>马赛马拉</b>却变得缺水短草,所以,动物们又开始重返<b>塞伦盖蒂</b>。</p><p><br></p><p>12月,动物们在塞伦盖蒂繁衍后代,为明年的大迁徙做准备。</p> <p>以下是动物的迁徙图。</p><p><br></p><p>由于气候变化多端,动物们每年的迁徙时间和路线也会随之改变。</p> <p>迁徙大军主要由斑马、角马和瞪羚组成。</p><p><br></p><p>斑马:迁徙数量30多万头。</p><p><br></p><p>斑马喜欢吃草的上端部分,所以总是比其它的食草动物先行一步来到新的草场,是大部队的排头兵。</p> <p>角马:迁徙数量150多万头,是最令人瞩目的主力军。</p><p><br></p><p>角马喜欢吃草的中段部分,所以斑马吃过的草场角马紧随其后。。</p> <p>蹬羚:迁徙数量50多万只。</p><p><br></p><p>角马离开后,草地上长出嫩草,正是蹬羚们的美食。所以它们通常尾随在角马的后面。</p> <p>角马因挑食、食量大等原因,比其他迁徙动物要走得更远,也最艰苦。</p> <p>角马在长达3000公里的迁徙中,因饥饿、干渴、体力不支或被天敌猎食,会大批地死去。</p><p><br></p><p>有幸的是,大批的小角马会在途中诞生。新生命的诞生和弱者的淘汰,每年循环往复,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乐章。</p> <p>随之迁徙的还有大象、长颈鹿等。</p> <h3>野牛也是迁徙大军的成员。<br /></h3> <h3>难得拍到野牛交配,在迁徙的途中,动物们也忙着孕育新的生命。<br /></h3> <p>当然伴随左右的还有狮子、豹、鬣狗和匍匐在马拉河的尼罗鳄。</p><p><br></p><p>迁徙大军在陆地上要躲过狮子、豹和鬣狗的围追堵截,过马拉河还要面临尼罗鳄的绞杀,可谓一路艰辛。</p> <p>狷羚:不见头尾的狷羚大队也是迁徙大军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有资料显示:"动物大迁徙每年上演,但每年的迁徙路线都会随气候的变化而有所偏离。所以,要准确预测某时、某地出现动物大迁徙非常困难,看到大迁徙的概率只有15%。"</p> <p>那么观看"马拉河之渡"呢?</p><p><br></p><p>由于角马们渡河的时间和地点更不确定,所以看到的概率更低。绝大多数来肯尼亚的游客都是"无功而返",落下终身遗憾!</p><p><br></p><p>刘导说今天看到"马拉河之渡"的概率只有10%。</p><p><br></p><p>朱大爷霸气外漏,说:哪怕只有1%的机会也绝不放过!</p> <p>司机皮特,从事旅游业十一年,经验丰富。</p><p><br></p><p>他的座驾配备碗口大小的无线电接收天线,性能优良。</p><p><br></p><p>辽阔的草原上,司机全凭车载无线电台收发信息。上百个电台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身临其境,犹如置身于现代化的战场。</p> <h3>马拉河岸集结了越来越多的斑马和角马。<br /></h3> <h3>大批的角马向河岸集结<br /></h3> <p>这时,马拉河对岸出现了几头斑马。“有戏!”皮特兴奋地告诉我们,这是斑马过河的前兆。</p><p><br></p><p>这几头斑马是来接应大部队的。它们的出现似乎在告诉对岸大批的斑马:快过来吧!这里很安全,有肥沃的草场。</p> <p>皮特见识过N次角马渡河,经验老道。他的那双眼睛,就像猎豹一般炯炯有神。别看他胖乎乎的,开起车来敏捷如猎豹。</p> <p>果不其然,一批斑马慢慢向河岸走来,准备下水。</p><p><br></p><p>皮特告诉我们,斑马生性谨慎,从不贸然行动。而角马较鲁莽,总是冲在最前面。所以带头过河的总是角马,而斑马要踌躇半天。</p> <h3>观望良久,斑马开始走下河岸。<br /></h3> <p>走到河边的斑马开始喝水。</p><p><br></p><p>注意!8点方向出现一条尼罗鳄。</p> <p>尼罗鳄绕到了斑马跟前,被斑马发现。</p><p><br></p><p>谨慎的斑马立刻撤退。</p> <p>尼罗鳄潜入水底,伺机行动。</p><p><br></p><p>斑马又回到河边喝水。</p> <p>鳄鱼再次出击,斑马再次逃离。</p> <p>尼罗鳄又一次捕食失败。</p><p><br></p><p>它的头部隐约浮出水面,一会儿又下沉于河底。</p><p><br></p><p><br></p><p><br></p> <p>越来越多的角马开始向我们这里靠拢,动物过河的征兆已经出现。</p> <p>先前喝水的斑马又慢慢走下河堤,大批的斑马紧随其后,远处的角马络绎不绝地赶来……一场大戏即将上演。</p><p><br></p><p>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p><p><br></p><p>一辆越野车径直闯进斑马队伍,挡住斑马行走的道路。斑马天生谨慎,被此车一干扰,立马掉头上岸,去寻找新的过河地点。</p><p><br></p><p>等候多时的一场大戏被脑残车主搅黄,气得朱大爷直对他们喊:"get out!get out!"。</p><p>那车人一脸懵逼,不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p><p><br></p><p>观看动物过河,不能将车停在岸边,而是停在远处熄火等待。所有人保持沉默,绝对不能打扰动物,让动物感觉很安全。</p><p><br></p><p>当动物开始过河了,汽车才可以靠近,但也不能挡住动物的队伍。</p><p><br></p><p>有经验的司机要做到眼明手疾,在最短的时间将车子开到最佳观赏位置。所以,在非洲观看动物,选择经验丰富的司机非常重要!</p> <p>"马拉河之渡"泡汤,皮特带我们去欣赏"动物大迁徙"。</p> <p>几天前,我们已经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大草原目睹了“动物大迁徙”。</p><p><br></p><p>由于肯尼亚马赛马拉动物保护区面积比较小,南来的各路迁徙大军蜂拥而至,在草原上显得密度很大,非常壮观。</p><p><br></p><p>迁徙大军像蚂蚁搬家似的一队接一队,有组织、有纪律。各路领头的角马不断发出口令,敦促族群的角马紧跟队伍,那场景,简直就像战争大片。</p> <p>大场面适合拍视频,可惜美篇只能编入五段视频,很多珍贵的视频无法上传,着实遗憾!</p> <p>11点25分左右,无线电波传来消息,有大批角马集结在河岸边,有过河迹象。</p><p><br></p><p>皮特发了疯似地开着陆地巡洋舰,发疯似的驰骋在大草原,向目的地冲刺。</p><p><br></p><p>(请耐心看完整段视频,中段镜头有些摇晃,是汽车在调整观看位置。)</p><p><br></p><p>片头部分:准备过河的动物突然受到惊吓,纷纷从河边折返回到岸上,可能发觉河里有鳄鱼。</p><p><br></p><p>片中:一头勇敢的角马率先过河,其他动物紧随其后……一头小斑马不幸被鳄鱼咬住,血染河水……</p> <p>此视频倍数放大,镜头很摇晃,但清楚地记录了小角马被鳄鱼咬中,拖下河底、血染河面的惨烈场面。</p><p><br></p><p>迁徙大军渡马拉河,鳄鱼的阻击是生死之关,所以“马拉河之渡”又称“生命之渡”或“天国之渡”。</p> <p>过河只用了3分多钟。</p><p><br></p><p>怪不得皮特发了疯似的开车,再晚点,我们又将错过一次观看机会。</p><p><br></p><p>我们离去时,不断有车来到这里。我们告诉他们,一切都结束了!看着他们失望的表情,我们不免有点沾沾自喜。</p> <p>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即看到了"动物大迁徙",又看到"马拉河之渡",感恩上苍!</p><p><br></p><p>好像有点意犹未尽?好运气会不会再次降临?</p> <p>皮特带我们来到另一个地方。</p><p><br></p><p>河对岸已经集结了上千头角马,皮特说今天它们一定会渡河。</p> <p>至于在哪个位置下河不好说,何时下河更不好说。</p><p><br></p><p>对岸的角马越集越多,它们来回走动着,看上去很焦虑。</p> <p>这个坡不太陡,貌似可以下来,角马们试探了一下,又缩回去了。</p> <p>河对面的崖壁上也集结了很多角马。我们目测了一下,高度至少有三层楼那么高。</p><p><br></p><p>角马不会从这里跳下来吧?</p> <p>皮特说,角马不会跳崖。他说他从事旅游业十一年,从没听说,也没见过角马从崖壁上跳下来过河。</p><p><br></p><p>因为从太高的地方跳下来,角马容易摔断腿,或者摔死。</p> <p>某年,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摄制组,在马拉河畔的一处崖壁边蹲守一星期,希望拍到角马跳崖过河,结果没有拍到。</p> <p>此时的崖壁上挤满了角马,它们走来走去,边走边叫。想从这里跳下来,又没有带头的……就这么僵持着、纠结着……</p> <p>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角马还是原地不动。</p><p><br></p><p>有资料显示,角马可以在河岸边呆上几天也不肯过河,什么时候过河完全没有先兆。</p><p><br></p><p>我们几乎放弃了,因为下午还有很长的路要赶,时间不够用。再说,我们已经看到"马拉河之渡"了,心愿已了。</p><p><br></p><p>皮特说再等等,赶路还有时间。</p> <p>12点51分,奇迹发生了,一头勇敢的角马带头跳下悬崖。</p> <p>紧接着,一头又一头的角马跳下悬崖。</p> <p>里面不乏刚出生的小角马。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么高的崖壁也敢跳。</p> <p>场面十分壮烈</p> <p>这种过河方式叫"断崖式过河"。</p> <p>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令我们肃然起敬!</p> <h3>一头接一头地过了河。<br /></h3> <p>河道里有许多河马,它们警惕地注视着角马。</p><p><br></p><p>河马是食草动物,不会吃角马,但当它们认为角马威胁到自己时,会咬死角马。</p><p><br></p><p>好在今天的河马没脾气。</p> <p>这头角马摔伤了腿,它在河中挣扎着想站起来。</p> <h3>另一只受伤的角马也在努力挣扎。<br /></h3> <p>这只受伤的角马在自我修复。</p><p><br></p><p>可是,即便它能站立,能行走,在今后的日子里,如何跑得过食肉动物的追杀?等待它的还是死路一条。</p> <p>一只小角马摔死在崖底。它落脚的地方与崖壁呈90度,也是落差最大的地方。没有经验的它最终走向天国。小角马的母亲走到它的身边,却再也唤不醒自己的宝贝……</p><p><br></p><p>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生命之渡"、"天国之渡"。</p> <p>小角马死后,伤心的母亲一直在河边,久久不肯离去。</p><p><br></p><p>也正是小角马摔死后,崖上的角马停止了跳崖,可能它们意识到了危险。</p> <p>这段6分11秒的视频,录得我泪流满面。其过程太过惨烈,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唏嘘。生命之伟大,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p><p><br></p><p>(整个跳崖过程持续7分多钟,后面的场面我实在不忍心录下去了,就在6分11秒时打住。)</p> <p>良久,那头失去宝宝的角马妈妈还伫立在河边。</p><p><br></p><p>有一种新的理论:角马渡马拉河,并不纯粹为了寻找新的草场。通过渡河,能活下来的都是强壮的,以此优胜劣汰,保证将最强大的基因遗传给后代。</p> <p>大戏拉上帷幕,曲终人散,离开马赛马拉的时候到了。</p><p><br></p><p>但是司机皮特,深信角马一定会在我们最早来过的河段过河。(被那个脑残车主搅黄的地方。)</p> <h3>果不其然,1点08分,大幕再次拉开。<br /></h3> <h3>正在过河的大军<br /></h3> <h3>被鳄鱼咬中的角马<br /></h3> <p>鳄鱼紧咬角马不放。</p><p><br></p><p>这条鳄鱼就是上午袭击斑马未果的那条。</p> <p>河里只有一条鳄鱼,它咬着猎物不放,其它角马乘机加紧过河。</p> <p>角马纵力一跃的瞬间。</p><p><br></p><p>其实角马跃入河水也充满危险。如果河床布满嶙峋的石头,以角马500斤左右的体重跳下去,很容易伤到脚,甚至折了腿。</p> <p>今天我们在一个半小时之内,看到了三次"马拉河之渡"。其中摔死小角马1只,摔伤角马2只,被鳄鱼捕杀的大、小角马各1只。</p><p><br></p><p>角马们用生命和鲜血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生命之渡"、"天国之渡"。</p> <h3>今天的经历,令人终身难忘!<br /></h3> <h3>这一幕幕壮观的场面<br /></h3> <h3>惨烈的画面<br /></h3> <h3>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br /></h3> <h3>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br /></h3> <p>在此,再次感谢老天爷的眷顾!感谢施小姐通告角马过河的消息!感谢朱大爷的英明决策!感谢皮特的坚持!感谢各位旅友拥有的好人品!给我们的"狂野非洲"之旅,增添了浓彩重笔;给我们的肯尼亚马赛马拉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p><p><br></p><p>美篇中部分照片和视频由同行旅友提供,在此一并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