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7月23日,炉霍的寿灵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h1><h1> 位于甘孜州炉霍县城新都镇内的“色登龙然苏”山腰上,是“霍尔十三寺”之一。清顺治七年(1650年)创建,历史上曾毁于地震数次,后改名为霍尔章谷寺,再改名为寿灵寺……</h1> <h1>从寺高处,鸟瞰炉霍城</h1> <h1>喇嘛们外出了,我们进大堂豪座了一把……</h1> <h1> 那镶满多多白云的天宇悠远而湛蓝,映衬着雪山、森林、湖泊和草原。树木掩映中,是雕梁画栋的藏式建筑,久负盛名的寿灵寺,在起伏的山峦间传承着丰富而深厚的藏文化。</h1> <h1>带着刚刚出生的婴儿来寺里祈福的藏民……</h1> <h1> 在寿灵寺,我们与佛很有缘,与到寿灵寺讲学,写书的活佛(留学印度佛学博士)合影……</h1> <h1> 转经祈福的藏民落落不绝,她们不分年龄大小,不分男女老少。我们夹杂在藏民之间,转动经筒,默默祈福,除了诵经声和急匆匆的脚步声,你几乎听不到其他声音。跪拜嗑长头的随处可见!一脸的虔诚,如入无人境地!</h1> <h1> 之前还没有了解炉霍到色达途中到底有什么风景,现在知道了,这里的景色连绵几十公里都犹如童话世界一般,一路上都是美挞挞的屏保……</h1><div><br></div><div><br></div> <h1> 从炉霍到色达,这一路需要翻几座4千多米的垭口,垭口是高原上最常讲的一个词,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垭口在地理意义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当地人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他们只是要翻过垭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进山和出山。换句话说,垭口就是翻山越岭的捷径……</h1> <h1> 途中在藏民家休息,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怎样制作酸奶和奶烙……</h1> <h1> 在这里,白塔是一个图腾,是转经和供奉佛陀的地方。随处可见……</h1><div><br></div><div><br></div> <h3><br></h3><h1>多么美丽的地名:炉霍,道孚,色达……</h1> <h1> 这一路,我们越过了一座座崇山峻岭,穿行于一道道蜿蜒曲折的道路,带着高反,经过了大大小小的垭口,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个极大的升华,渐渐也适应了高原气候……</h1> <h1>看到这个高高的白塔,就到色达县城了……</h1> <h1>进入色达前的佛塔</h1> <h1>待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