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张老寺

经纬线

<h3>  如果说有人义无反顾的前往西藏,是为了得到心灵的净化,那么,对于五十年前的下乡知青来说,那就是一场灵与肉的碰撞和磨练。</h3><h3> 三、五年在人生的长河中,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我们这些在广阔天地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的一代人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h3><h3> 但这次重返张老寺,感觉和上次还是有点不太一样。更多的是感觉到场区面貌的改变,自然生态环境比以前好了许多,农场职工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改观,现在再到各连走走,看到的是满目青山,果树成片,陇东高原,美景如画。突然发现,我曾在此生活和劳作过的地方是如此之美。</h3> <h3>五连,是我曾经所在的连队。每到春季,漫山遍野的梨花开满了山坡,犹如铺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h3> <h3>  韩家的窑洞,我也记忆犹新。记得有一年冬天,在韩家搞平田整地,为了炸冻土,我先搞配置炸药的实验,用柴油,炒干的锯末,和硝酸铵配到一起,装到盐水瓶里,再插上雷管,试爆时,忘了下面就是老职工住的窑洞,结果一声巨响,吓得窑洞里的人跑出来急忙问,出什么事了。当时把我自己也吓了一跳。真没想到会一次实验成功,还这么大威力。</h3> <h3>韩家</h3> <h3>08年来时,官庄岭的两颗小树还只有碗口粗,现已经长大了许多,而上次带我来此的王伟现在也长成一个帅小伙,并已在兰州成家立业。</h3> <h3>在韩家老职工王永成家吃农家饭,长面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鸡蛋也是黄橙橙的土鸡蛋,真香。还有他家院子里的杏子,李子,真甜。</h3> <h3>官庄岭</h3> <h3>知青原来居住的房屋,大都已经破败,坍塌,也无人居住了,一片萧条和凄凉。</h3> <h3>  只有这个粮库,还比较完整。</h3> <h3>美家洼的苹果园里除草的妇女们,她们每天有七十块钱的工钱,也还不错。</h3> <h3>一连,槽子。</h3> <h3>满山的杏子熟了,无人采摘,落得满地都是,看着好可惜。</h3> <h3>只有老任一家人在山上放羊,据说收入还不错。</h3> <h3>四连,柳家洼。</h3> <h3>  图片左下角,能看到农场独一无二的双层窑洞,它的挖掘难度还是挺大的。也算是一个奇观。</h3> <h3>  储藏苹果的冷窖。</h3> <h3>  面对曾经住过的窑洞,思绪万千。</h3> <h3>七连</h3> <h3>六连,安龙口。</h3> <h3>场部</h3> <h3>  青春年华已悄然而逝,只剩下两鬓斑白,满头银发和脸上写满的沧桑,以及留在脑海里满满的回忆……。</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