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与寻根

海边男孩

<h3><font color="#39b54a">  按:这篇文章更多是写给自己看的,记录的是自己寻根问祖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和心路历程。如果你也在寻根,且深为寻根不得而苦恼的话,这篇文章或许能提供一点启示。</font></h3> <p class="ql-block">  记得高中毕业那年,天已入冬,我随长辈们一起驾船去数百里外的滨海运糖糟。白天自然是行船,晚上便停泊在岸边。每当吃完晚饭,大家卸下一身的疲惫,便都凑到我所住的船舱里,在昏黄的油灯下,我给大家读《水浒传》。舱外朔气逼人,舱内暖意融融,大家凝神静听。听的是古书,大家聊得最多的也就是古话了。言谈之中,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华”姓这一族不是本地人,而是洪武年间从苏州阊门遣散到此的移民。</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苏北运河里行驶的拖船</h3> <p class="ql-block">  自从知道了这件事后,心中不免泛起了涟漪,有股想弄清家族来龙去脉的冲动。这一族人根在何处?先祖何人?缘何聚散?又经历过怎样的世事演变?这些都是我想揭开的谜底。后来因为外出求学,又有了工作,这一耽搁就过去了好多年。等回头再想了解这些历史时,想探访的老人已经作古,年轻点的又从没关心过。没有代代相传的家谱,没有口口相传的叙事,失去了可以攀援的线索,心中免不了一份难以弥补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国人朴素的祖先信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当中,尤以对家谱的尊重体现得最为充分。家谱在中华文化圈内有着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在寻根问祖中的作用。两岸关系改善后,台湾岛内国民党、民进党诸多要人都曾回大陆寻根问祖。就是在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也都存在着浓厚的祖先信仰。韩国几乎家家有家谱,韩国总统卢武铉、卢泰愚都曾到中国认祖归宗(卢武铉认祖浙江东阳,卢泰愚认祖山东长清)。</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韩国总统卢泰愚与卢庄村族人亲切交谈</h3> <p class="ql-block">  2016年11月7日,从无锡专程去苏州阊门,怀着崇敬和凝重的心情,在山塘河畔的古码头前驻足沉思,遐想历史上阊门的繁华盛景,追思“洪武赶散”移民的慌乱无助。虽说是抱着寻根的愿望,但想必更多是为了一份思乡念祖的慰藉。结果可想而知,看着寻根纪念地的朝宗阁和洪武迁徙碑,望着朝宗阁门前99个各种书体的“根”字,既有如愿到达阊门的一份感动,又难抑心中一无所获的失落之情。毕竟,现今的阊门只是一块纪念地而已,用于“洪武赶散”起六百多年来离开故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来阊门寻根问祖,寄托乡思。</p><p class="ql-block">  几年来,几乎查遍了网上的寻根网站,并没有获得有意义的线索,倒是了解了不少寻根的知识。今年7月去杭州萧山出差,无意中在改造重建的江寺庭院,发现了一栋古朴的木结构偏房建筑,门上赫然挂着“吴越方志馆”的匾额(来新夏先生创办)。木门虚掩,推得门进去,排列整齐的书架上立满了国内众多省、市、县的方志。这倒让我有点意外,在这僻静的古寺深处,竟然邂逅了我渴求已久的方志史籍,正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古语。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萧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一份敬重,不愧“浙江文明之源头”的称誉。</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浙江萧山千年古寺--江寺</h3> <p class="ql-block">  查阅方志资料,了解了不少感兴趣的历史。资料记载,明洪武年间,江南地区确实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徙事件,民间称之为“洪武赶散”。据文史专家考证分析,这很可能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抑制江南地区富豪望族的势力,惩治曾激烈抵抗朱元璋部队的“吴王”张士诚旧部,也为了快速恢复经过战乱后人少地多的江淮地区经济,所以将苏州城内数十万百姓遣散至江淮地区。用今天的话说,一大批人被迫背井离乡、异地谋生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阊门为古代苏州的水陆要冲,因此,自然成了数十万苏州移民的集散与出发之地。至今,遍及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连云港等地的移民后裔们,不管姓什么,通常都自称是“祖居阊门”。阊门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寻根问祖的八大朝宗圣地之一,位列“山西洪洞大槐树”之后,排名第二。明清时期的阊门一带曾经是全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如今的阊门铅华洗尽,旧景不现,真正像一块纯净的纪念地了。</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苏州阊门寻根纪念地的朝宗阁</h3> <p class="ql-block">  另据近代史料记载,明初大将常遇春率师征剿张士诚起义军,在泰城遭到起义军顽强抵抗。破城后,官兵即大肆焚杀以泄愤,西门商业繁荣地段十室九空,一片废墟。时朱元璋尚未闻报,即以泰城久攻不下,下诏决高家堰,县境顿成泽国。泰人既遭烧杀之殃,复受沉沦之祸,葬身鱼腹者难以计数,幸存者寥寥无几。于是,“洪武赶散”,强令大批苏州人移民泰县。清时,太平天国革命,苏南、皖南人因泰境地僻,纷纷来此避乱。明、清两代,来泰做官、从戎或经商,并就此入籍者亦多。100多年前,胡锦涛的太祖父胡允源就离开徽州绩溪,来泰开店。</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上学,除了本村宗族,学校里没见到过同姓的。直到上高中时,总算见到一个姓华的女孩,就觉得特别亲切,好几次想打招呼都没鼓足勇气,不是一个班的。其实,“华”姓在泰县也不算小姓。据民国19年《泰县氏族考略》载,全县计有323个姓氏(包括5个复姓),外来姓氏构成了泰县姓氏的主要来源,而“华”姓是当时79个大姓之一。当然,那时的县界和现在有所不同。另据1988年有关部门统计,泰县全县1974年底前出生的823761人中,计有姓氏470个(含复姓3个),“华”姓按人数多少排名第84位,仍算是超过1000人以上的大姓了。</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苏省地方志中的泰县志</h3> <p class="ql-block">  尽管“华”姓在泰县不算小姓,但又分布在全县多个地方,所以我自小也没见过与本支外“华”姓的往来。“洪武赶散”已经过去600年,按20年一代的说法,到现在该是遣散后的第30代了。而我老家的这一支从葬于此地最老的祖宗算起,后代也还没超过8代。这说明,这里并非是 “洪武赶散”中“华”姓某支直接落脚的地方,而是100多年前某外地“华”姓的一户迁徙来此定居的,且这一支是否与当年“洪武赶散”的移民有关也不好说。其实,即使是“洪武赶散”的移民,阊门也只是移民的集合地和出发地,并不代表祖籍都是阊门。</p><p class="ql-block">  寻根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对照家谱按图索骥了。家谱以表谱的形式,记载了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孟子世家谱》规定30年小修,60年大修。但每次修订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毁,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就严重限制了古老家谱的存留数量。遇上兵荒马乱,天灾人祸,或疏于保护,家谱能保存下来的实在不多。特别是经历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除了家谱遭遇劫难外,不少家族按派字取名的传统没有得到很好继承,甚至造成辈分的混乱。</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8年元月重印版《孟子世家谱》</h3> <p class="ql-block">  派字可以说是家族血缘的密码符号,或者说是寻根问祖的认亲密码。派字也称字辈,是家族中规定族人取名时统一使用的、表明家族辈份(代、世)的字或偏旁部首。派字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像孔、孟、颜、曾四氏圣裔的派字,都是由皇帝亲自御批的,诏告天下四氏圣裔,按一字一派命名取字,从而理顺各大分支别派。一个家族在修家谱时,会预先选定能表达美好愿望的字,用比如四言、五言、七言一句的形式连贯起来,载入家谱,具有宗法的权威性和历史的连续性,老派行用完还要再续新派。</p><p class="ql-block">  以江苏盱眙华氏某支乾隆年间的家谱派字为例,其16字的派字为:祖德先开 人文应起 尔世承之 乃兆天履。2004年潘村重修家谱续辈命字为:元发锡益 真善广举 明堂光耀 福泽久予。 按照每字管一代、每代20年计算,16个派字足可以管320年了。假如该家族后裔一支迁移到不同地方,则只要每个地方都严格按照预先修定的家谱派字起名,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不同地区同一姓氏是否为同一渊源,并且从名字派字在家谱派字的位置,方便地知道自己在该宗族中的代数。</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东青岛即墨华姓一支的排字</h3> <p class="ql-block">  过去,由于人口迁徙地域广,交通与通信又不方便,很容易造成族亲间失去联系。迁移的一支如果没有家谱做依据,就会造成派字使用出错的情况。上表是从网上搜集的部分与青岛即墨华姓派字相关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到,尽管源自同一派字,但迁移外地的支系在派字使用上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误用(部分可能是发帖者的谬误)。这可能是在不持有家谱的情况下,凭记忆或听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记误传。如果连记忆和听闻都没有的话,就只能撇开家谱另定派字了,这种情况对远离祖籍的支系来说是比较常见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姓氏都有自己的专门网站,上面有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同姓人在交流沟通。“华”姓在2017年全国最新姓氏人口数目中排第196位,并不算少。我们可以整理本族派字,与网上同姓派字比对。比如我老家“华”姓派字第一代为“学”,第二代从草字头为单字“蘭”与“芳”,第三代为“国”,第四代为“德”,第五代为“泰”,第六代为“文”,再之后的随意性就大了。将这些派字按序连接,就可以和网上同姓派字比对了。遗憾的是,我至今还没比对出一点头绪来,心中难免寻根不得的失落与无奈,甚至怀疑老家“华”姓这一支从来就没按家谱派字起过名字。</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泰州姜堰里下河地区的“炸麻串”习俗</h3> <p class="ql-block">  除了家谱和派字,诸如同姓聚居地保留下来的方言、俚语、习俗等也是帮助寻根的重要线索。在我的印象中,老家的方言、俚语、习俗确有很多独特的地方。比如称儿媳妇为“新姑”,形容雨大风急为“泼风斜(qiá)雨”,正月半晚上要拖着火把在麦田里“炸麻串”,孩子受惊吓后用盛水的碗和缝衣针给孩子“叫魂”等。我不知道哪些就是人口迁徙带来的文化基因,但一定会含有某种可以关联的内在成分。令人忧虑的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主流文化的强势、人口流动的加快、生活行为习惯的趋同,这些语言、文化、习俗上的传统烙印正在一点点销蚀殆尽。</p><p class="ql-block">  如果上述基于文化的各种条件都不具备,那就只能借助现代基于分子遗传学的DNA检测了。传统的DNA检测大多应用在亲子鉴定上,如今在美国,一些公司已经提供商业化的DNA检测,可以让你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并弄清楚你的曾祖父母或远亲到底是谁。这种方法只需要你的一些唾液样本,通过检测就能知道你的祖先分布区域和迁移路径,并可在公司的数据库中找到与你有相似DNA的一群人,而这些人很可能就与你同根同族。在国内,2006年就有过“孔子后裔要验DNA认祖”的报道。只是我总觉得,这种冷冰冰的DNA检测,着实缺少了传统文化上的那份温情。</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反映国家血统的DNA测试结果</h3> <p class="ql-block">  对许多人来说,寻根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虽有艰辛的付出却未必能获得期盼的结果。好在这些年全国很多地方都掀起了寻根问本、宗亲文化的热潮,特别是网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众能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有收获了呢!其实,寻根本不是一件功利性的事情,更多是反映了我们对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姓氏文化的一种认同,寄托了我们对弘扬祖德、尊老敬老孝道传统的一份敬重。寻根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更应在意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与理解,以及在新时代的发扬与光大。</p><p class="ql-block">  很喜欢看中央电视台倪萍主持的大型公益寻亲节目《等着我》,每每为节目中失散的亲人终能相认相聚的感人场面所深深打动。那一份份执着,那一份份坚守,那一则则历尽艰辛终能如愿以偿的鲜活真实的故事常常让人泪流满面,感慨万千。它让我想到,在我们寻根的过程中也许困难重重,也许碰到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很多,但在你寻根不得而倍感孤立无助甚至心灰意冷时,请不要轻言放弃,也许此时此刻,一个急切而期盼的声音正在远处向你呼唤:“等—着—我——!”</p> <h3>注:除表格外,图片来自网络。欢迎留言指教,欢迎访问我的专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