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钢铁队伍 忠诚卫士

晴天

<h3>这是一支建队30年的队伍</h3><h3>这是一支青春飞扬、豪情满怀的队伍</h3><h3>这是一支忠诚守职、勇敢无畏的钢铁队伍</h3><h3>-绥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h3> <h3>绥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负责绥德全县的交通秩序管理工作。俗称"旱码头"的绥德,路况之复杂、人口之密集、车流之繁多,给城区造成了极大的交通压力。每天,在你卷起的尘埃里,一定能看到这支队伍的身影。</h3> <h3>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30年里,这支队伍的战士,不知换了多少批,可每一批,都曾迎着朝阳,踏着月光,在绥德的大街小巷穿行,每个人,都曾顶着烈日,冒着风寒,在绥德的土地挥汗如雨,每一天,他们都在践行着最初的誓言:为了头上的警徽,忠诚履职,决不懈怠。</h3> <h3>2017年7月25日夜,所有的值班民警,跟往常一样,值守在自己的岗位。可这一夜,注定不同寻常。这夜,他们亲眼见证了洪灾来临的时刻,他们用血肉之躯,在第一时间展开救援,他们在与死神赛跑的路上,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h3> <h3>绥德县公安局副局长 交警大队大队长 刘清生同志,第一时间赶往救灾现场,安排部署救灾行动</h3> <h3>十几年的相伴相随,我们早已习惯,跟着你的脚步,冲锋陷阵,勇往直前!</h3> <h3>民警高希 </h3><h3> 25日21时-26日20时,在最危险的时段,带领中队民警田刚、白博奇前往重灾区,挨家挨户通知群众撤离;在最危险的路段,救出深陷泥泞的小孩儿;在水深1米的深巷,背出年迈的老人~~整整23个小时,直至洪水退潮,却没能将骨折的家人送往医院。</h3> <h3>民警鲍晓兵</h3><h3>26日1时-26日20时,雨线如柱,接到抗洪命令后,为了第一时间赶往重灾区(军民桥),将自己的车扔在暴雨中,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不眠不休20小时后,才发现自己的车早已不见踪影。</h3> <h3>民警郭增 </h3><h3>26日1时-26日20时,人群中背着镜头的一抹绿,当所有的人,朝着同一个方向涌来时,他却朝着反方向前行;洪水袭来之时,为救桥上的群众,不顾战友的呼喊,坚持奔向危险的地方;</h3> <h3>民警田刚 </h3><h3>25日21时-26日20时,同样的23个小时不眠不休,背着幼小的孩子,爬在狭窄的货梯上,翻越高墙;拉着被困妇女的手,艰难爬行在狼藉一片的屋顶;精疲力尽之时,为救被困群众,跌倒在齐腰的泥泽中,却无力自救</h3> <h3>民警白博奇 </h3><h3>25日21时-26日20时,23个小时浸泡在洪水中,身上的警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脚面被浸的发白发皱,仍然坚持在抗洪一线,解救被困群众。</h3> <h3>民警余志刚 </h3><h3>26日1时-26日20时,洪水来临时,一直坚守在重灾区军民桥附近,挨门挨户敲醒沉睡的百姓;站在恶臭的河道边,守着桥上泄露的油罐车,寸步不离。他说,当他看见洪水朝着战友的方向倾泻而下时,吓坏了,说不出的难受,可他忘了,他身旁的油罐车随时可能爆炸</h3> <h3>民警孙明强 </h3><h3>26日1时-26日20时,不知道跑了多少路,不知道蹚过多少泥,满身的泥浆,满眼的血丝,疲惫不堪的睡在大街的石阶上,却忘了自己的家,就在重灾区。</h3> <h3>跟随了十年的老伙计,这次,也支离破碎,但是,传承了三十年的精神,依然不朽。我们是共和国忠诚的卫士,我们是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我们誓将满腔的热血,奉献给脚下的土地,矢志不渝。</h3><h3><br /></h3> <h3><br /></h3><h3>如今,所有的绥德交警,都同仇敌忾,奋战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共同保卫家乡绥德。</h3><h3>敞开记忆的闸门,又见岁月如歌的年轮</h3><h3>一幅幅一帧帧 不能忘却的画卷,刻骨铭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