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千军如卷席战神军魂今犹在谨于此文献给解放海南岛的四野军人!

海南自贸港视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撰稿:解放海南大军后代联谊会(四野子弟频道)萧海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0年,荡气回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0年,艰苦卓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0年,铭记在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时光留痕,见证光辉与荣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红色征程,永不消逝的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沐浴着新时代的荣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首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抒写解放海南的壮丽诗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7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海南岛国民党残余守军实施渡海登岛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9年12月18日,刚刚结束两广战役,进驻广州的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接到毛泽东的电示:“你部广西、广东战役结束后,速搜剿残敌,并以40军和43军进驻雷州,待攻琼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0年4月,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0军43军指战员,从雷州半岛灯楼角乘木船出发,冒着枪林弹雨,突破敌人陆、海、空立体防御,横渡琼州海峡,于次日凌晨在海口、临高角、文昌龙楼、澄迈港、儋州等地登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南岛解放战役确是一个奇迹,它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它至少有两大影响:一是彻底打破并摧毁了蒋介石把海南岛变成“第二个台湾”的梦想,二是使抗美援朝战争能如期打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军“以木船打军舰”创造了渡海作战的奇迹摧毁了国民党将领薛岳统领的陆海空“立体防御”守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渡海先锋营与渡海大军英勇无畏的作战,琼崖人民倾尽全力的接应与配合,创造了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战争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岛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值此海南岛解放七十周年纪念日,四野琼纵军人的英姿在我们军人子弟心中依然是那么的伟大,他们永远是一座不朽的丰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枚解放海南岛的纪念章虽小,但凝聚了四野军人以及海南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是当年英勇无畏牺牲的四野琼纵军人烈士们用他们年轻生命换来了这枚永不磨灭的纪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今,海南的四野军人后代有万人之多遍布海南岛上,他们自2015年开始,就自发组织成立“四野海南子弟联谊会”,团结互助岛上的四野后代,不忘初心。他们能歌善舞,他们为青少年宣传红色文化,他们扶老助幼做爱心慈善事业,他们与各社会团体联合一起传承中国军人革命精神,扛起四野父辈的军旗,他们在新时代幸福快乐地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蓝天、白云、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艘艘悬挂鲜红“八一”军旗的木帆船正劈风斩浪迎面驶来,这就是解放海南岛纪念章的主图案,章为圆型,铜质镀镍,直径3.1厘米,厚0.3厘米;章的正面撰写着“解放海南岛纪念章”,背文: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颁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9年12月,中南大陆解放后,从大陆溃逃的一部份国民党军队来到岛上,企图依托琼州海峡长期固守,并试图将海南岛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国民党守军有陆军18个师,海军一个舰队50多艘军舰,空军4个大队45架飞机,共10万余人,这就是国民党“防卫司令”薛岳所吹嘘的“海陆空立体防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1949年12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担负解放海南岛的任务,组成了以43军为主力军配署40军(十二兵团)等部10余万人的渡海作战兵团,集结于雷州半岛,准备渡海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外岛上还有共产党领导的一直在敌后坚持斗争的琼崖纵队二万余人。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在琼崖纵队的有力配合下,四野部队两个军的潜渡先锋营利用夜晚和有利风向,先以一部兵力分四次偷渡上岛,增强了岛上的接应力量。4月16日晚,兵团司令部指挥两个军主力,以350条木帆船为主要渡海工具,正式强渡琼州海峡。在琼崖纵队和先期偷渡上岛部队的接应下,主力部队于17日凌晨在海南岛北部海岸登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经过十多天的激战,一举摧毁守岛国民党军海陆空立体防御,歼灭岛上残敌,取得了解放海南全岛的重大胜利。海南岛于5月1日获得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南岛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以单一陆军军种取得的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胜利。仅靠陆军实施渡海作战,突破敌军陆、海、空立体防御,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庆祝这一胜利,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于1950年5月向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的指战员、琼纵部队以及支前民工颁发了这枚解放海南岛纪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新华社5月2日电:1950-5-1年海南岛全境解放号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海口市金牛岭公园内海南岛战役中,牺牲的四野琼纵烈士陵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海南岛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4500人,共歼灭国民党守军3.3万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南岛战役是国共内战到1950年为止最后一场主要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11万多人在邓华、韩先楚等人指挥下,从1950年3月初开始,陆续派遣小股部队进行横渡琼州海峡的试验,先后派出四批部队,顺利登上了海南岛,站稳了脚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4月16号开始大规模渡海进攻,在岛上琼崖纵队的有力配合下,经过15天的激战,至30日大部敌军从榆林港乘船逃跑,余敌被歼灭,至此内海南岛获得了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南岛战役,人民解放军以伤亡4500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守军3.3万余人,击毁敌机2架,击伤敌舰船5艘、击沉1艘。残敌大部逃往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南临高角渡海登陆纪念公园</p><p class="ql-block">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白沙门公园四野渡海英烈纪念碑</p> <p>黄竹美亭大决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4月30日上午,两百多个四野琼纵海南革命后代在海口市白沙门公园渡海英雄纪念碑前集合,共同纪念海南解放七十周年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1950年2月12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电令林彪,同意第四野战军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方案</p> <p>  第四野战军司令部:林彪、罗荣恒等领导合影留念。</p><p>  四野,是我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总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p><p>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于3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兵团:第12兵团、第13兵团、第14兵团、第15兵团。</p><p> l955年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称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部队归广州军区指挥。</p><p>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度实行军衔制度,到1965年6月军衔制取消为止,先后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共1614人,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在元帅、将军之中,原属四野的就有521人!其中,曾战功赫赫的十八名四野将帅,最是各竞风流!</p><p> 让我们向伟大的共和国第一代军人致敬!</p> <p class="ql-block">1950.5.1解放海南岛的四野40、43军以及琼纵部队高级将领等人于海口市五公祠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时任海南岛战役总指挥邓华上将(原十五兵团司令员,领军43军与辖40军强渡解放海南)</p> <p class="ql-block">时任海南岛战役原四野四十三军军长李作鹏</p> <p class="ql-block">时任原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40军军长韩先楚</p> <p class="ql-block">时任原四野四十三军副军长龙书金</p> <p>毛泽东接见解放海南岛的四野战斗英雄刘梅村(原43军128师)</p> <h1><b>  林彪元帅统领的第四野战军,在取得东北战场全线胜利后,军队整训后开始进关。</b></h1><h1><b> 四野大军挥帅南下 ,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扫除大半个中国国民党军残敌 ,并参加1949年建国最后一个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b></h1><p><br></p> <p>第四野战军准备南下解放海南岛</p> <p>战前在广东模拟攻岛作战沙盘</p> <p>打开登岛作战图</p> <p>龙腾虎跃开始练兵</p> <p>训练场上的四野军人在扎机枪浮竹筒</p> <p>战前总动员会</p> <p>四十三军干部渡海前在湛江港合影留念</p> <p>推船出海</p> <p>登船</p> <p>战船启航</p> <p>渡海先锋营宣誓:</p><p>打过琼州海峡去,</p><p>坚决解放海南岛!</p><p>雄伟的渡海四野战船即将破锚启航……</p><p><br></p> <p>强渡海峡战斗开始了</p> <p>四野军人海上蛟龙</p> <p>机枪手与敌军兵舰展开博斗</p> <p>国军出动战机轰炸四野部队帆船</p> <p class="ql-block">木帆船架炮轰轰轰</p> <p>冒着敌人的炮火靠岸了…</p> <p>战士们开始离船登岛</p> <p>向陆上守军发起攻击</p> <p>战火连天威震椰岛</p> <p>四野先头部队抢滩登陆,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岛上守敌</p><p><br></p> <p class="ql-block">“战争之神”炮兵开始下船登岛了</p> <p>美亭黄竹攻坚决战开始</p> <p>重机枪手压制敌人</p> <p>风门岭战斗非常激烈,敌我两军部队里三层外三层反复包围反包围互相绞杀,此战役成为解放海口以及南歼残敌决战的里程碑</p> <p>四野大军登陆海口后,在琼纵部队引导下继续南进消灭敌人</p> <p>琼纵卫生兵帮四野军人包扎伤口</p> <p>摧枯拉朽南进追击敌军</p> <p>四野部队占领南渡江大桥(日军侵略海口所建)</p> <p>占领海口敌军大英山机场</p> <p>四野军人攻占敌军海口秀英港口</p> <p>占领国民党海口市党政军机关公署</p> <p>四野军队占领敌军三亚榆林要塞基地</p> <p>大批溃败国军撤到三亚来不及登船,就被我军抓获大批的俘虏</p> <p>我们胜利了!</p> <p>战友们,我们胜利了!(四野军人与琼纵战士相拥庆祝胜利)</p> <p>历史一瞬间:四野琼纵军人胜利握手</p> <p>四野琼纵军人一起合影留念</p> <p>1950.5.1红旗插上天涯海角山上,海南岛全境解放!</p> <p>1950年6月举行庆祝海口解放大会</p> <p>渡海先锋营128师383团一营功臣旗</p> <p>四十三军英模合影留念</p> <p>解放海南岛胜利后四十三军领导合影留念</p> <p>1950年5月1日解放海南岛战役胜利,四野琼纵军人领导在海口市五公祠内合影留念</p> <p>海口人民举行庆祝解放活动</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7日,毛泽东致电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司令员林彪,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及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的电报中,确定了由15兵团负责解放海南岛战役。由于此时15兵团所属48军留守江西剿匪,44军戍卫刚解放的广州和在广东肃清残敌,机动部队仅43军,四野总部命令12兵团40军配属15兵团,由15兵团邓华统一指挥,准备渡海作战。</p><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指示,由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四十三军和加农炮兵第二十八团、高射炮兵第一、九团及工兵一部,共10万余人,由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统一领导,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和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韩先楚具体组织指挥,发起海南岛战役。</p><p class="ql-block"> 1950年解放海南后,四野43军继续留守海南岛防卫,40军入朝作战。1955年国防部全军将士授衔后,43军连营级干部转业地方,支持海南的战后重建工作。</p> <h1><b>四野军人:</b>赵云志,黑龙江人。</h1><h1>原四野43军军部(赵宏的父亲 ) </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王学诗,山东省人。(1908-2002)原43军128师,1955年授衔大尉(王玉华的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野军人:刘振禄同志(1928-2017)原43军129师。河北南皮人,1945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衔大尉。曾任海口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2017年11月7日,刘振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海口逝世,享年89岁。</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班长,东北人民解放军副连长,第四野战军连长、营长、师侦察科科长、团参谋长,文昌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海口市人武部副部长,海口市交通局副局长,海口市总工会副主席,海口市城建局局长,海口市环保局局长,海口市人防办主任,海口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1年1月离休,享受地(局)级待遇。(刘晓民、刘晓东、刘晓红的父亲)</span></p> <h1>四野军人:萧长祥 (1924-1997)祖籍山东省临沂蓝陵。</h1><h1>原四野43军127师379团野战炮连指导员。相片摄於1953年海口市。萧海平、海芬、海燕的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 <h1><b>四野军人</b>萧长祥,原43军127师379团,1955年国防部授衔上尉军衔。</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孙学智(1928-2019)山东省人。1955年授衔大尉(孙晶、孙品的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四野军人:</span><b style="color:rgb(1, 1, 1);">栾忠政(1928-1986)栾和丽、和玲、和鸣、和光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四野军人</b>:<b>王义增,1925-2016,河北省人(43军128师教导队)(王玉光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野军人:秦有全,吉林省人,四野43军机枪手(秦国量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b>四野军人:林献庭,吉林省人。</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四野132师394团二营军人(林长彬的父亲)</b></p> <p class="ql-block">四野军人:王振和,吉林省人。四野43军。1955年授衔大尉(王静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四野军人:父亲国育民(山东省烟台,四野43军军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陈秋美</span>(国文的父母亲)</p> <h1>四野军人:年福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浦区人。原43军128师383团迫击炮连排长。</h1><h1>历任海南人事局付科长,农、林、水战线林业组组长,海南行政区农业局副局长。</h1><h1>(年晓玲,晓丽,年勇的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 <h1><b>四野军人:侯绪孟 ,祖籍山东省。 渡海先锋加强营。</b></h1><h1><b>(侯玉玲,玉琴,玉东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p>张志诚 ,1927年4月9日生人。1946年参军,4野43军128师383团作战参谋(张青,张萍,张晓芳,张春阳的父亲)</p><p><br></p> <p class="ql-block">李香普,吉林省人。原43军 127师 381 团2 营(李桂海的父亲)</p> <h1><b>四野父母军人:赵宏的父母</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张小民的父母亲</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梁青山(19??-1993)梁志坚的父母亲</b></h1><p><br></p> <p class="ql-block">白波军人父母亲 :</p><p class="ql-block">父亲刘剑华,四十三军原军部作训处参谋,</p><p class="ql-block">母亲 白光 ,吉林省人。四十三军原128师文工团团员。白波、白晶、白莹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裴彦、裴涛的父母</p><p class="ql-block"><br></p> <h1>卢军的父母</h1><p class="ql-block"><br></p> <h1><b>卜松滨,卜江滨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h1>李维的父母</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程斌的父母</p> <h1><b>王洪盛同志,授衔大尉(王淑芬的父亲)</b></h1><p><br></p> <h1><b>四野军人马小菲的父亲(授衔少校)</b></h1><p><br></p> <h1>四野军人:<b>钱捷的父亲(授衔大尉)</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四野军人:韩国栋(韩丽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野军人:</p><p class="ql-block">史莜媚、史莜雅,史沛,史涛的父亲。</p><p class="ql-block">部队番号:43军128师382团</p> <h1>四野军人:<b>范永香、永丽、永娜、永东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h1><h1><b>曲少光的父亲,授衔少校</b></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h1><h1><b>于淑花,于淑燕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h1><h1><b>郭海燕的父亲(授衔上尉)</b></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h1><h1><b>刘文的父亲授衔上尉</b></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h1><h1><b>王燕玲、王海春的父亲(授衔中尉)</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李翠阁(1918-1996).(李跃财的父亲)</b></h1><p><br></p> <h1>四野军人:</h1><h1><b>刘海香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h1><h1>方月的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h1><h1><b>王安泉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p>王凤兰父亲</p> <h1><b>四野军人:路全海。(路金英,金兰等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h1><h1><b>田海生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朱国华的父亲</b></h1> <h1>许彬的父亲</h1> <h1><b>左红,左海东的父亲</b></h1> <h1><b>四野军人:金晓鑫的父亲、授衔大尉</b></h1><p class="ql-block">‘</p> <h1><b>四野军人:王丽云、王智的父亲,授衔大尉</b></h1><p><br></p> <p class="ql-block">四野军人:赵心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43军129师军人)</span></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 赵心水,1929年出生。 1943年10月,加入八路军,在渤海军区一分区政治部做民运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赵心水随军北上参加解放战争,在东北六纵队十八师宣传队任分队长、代队长等职 ,1950年参加了43军129师解放海南导战役。</p><p class="ql-block"> 1950年,赵心水被送入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班学习。1952年毕业后,转业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了《冰山上来客》、《鸿雁》、《“特别’快车》、《海神》、《长城新曲》、《熊迹》、《瞬间》等电影,是从四野43军走出来的国内著名导演艺术家。</p><p class="ql-block">(赵鸿雁、赵纳新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p> <h1><b>孙海山的父亲</b></h1> <p>常桂春的父亲</p> <p>胡德珍,四十三军部卫生院护士(张英、张玲、张平、张明的母亲。</p> <h1><b>张建凤的父亲</b></h1> <h1><b>王宝玲,王晓英的母亲</b></h1> <h1><b>四野军人:</b>陈国良129师387团,授衔上尉原陵水县人大副主任。(陈英父亲)</h1> <h1><b>张娟娟的父亲</b></h1> <h1><b>徐海娜的父亲</b></h1> <h1><b>王莉的父亲</b></h1> <h1><b>孙毅的父亲</b></h1> <h1><b>王俊英的父亲</b></h1> <h1><b>四野军人:马路的父亲,授衔大尉</b></h1><p><br></p> <h1><b>姜曼倩的父亲</b></h1> <h1><b>四野军人:</b>崔继忠的父亲,授衔大尉</h1><p><br></p> <h1><b>杨海滨的母亲</b></h1> <h1><b>四野军人:李秀玲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四野军人:赵敏的父亲,授衔大尉</b></h1><p><br></p> <h1>四野军人:王海燕的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 <h1><b>四野军人:</b>董凤琴的父亲,授衔上尉</h1><p><br></p> <h1><b>四野军人:</b>梁海艳的父亲,授衔大尉</h1><p><br></p> <h1>四野军人:常桂娟的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程丹琼的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 <h1>四野军人:董玉梅,董玉莲的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 <h1><b>四野军人:</b>刘春秋,刘春丽的父亲,授衔上尉</h1><p><br></p> <h1>四野军人:师丁雁的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 <h1>羊勇的父亲</h1> <p>张振德历任:</p><p> 1946年~1948年东北民主联军六纵16师48团 3营 战士、文书。</p><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48年~1951年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43军127师381团 参谋。</p><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51年~1952年第四野战军43军司令部军务处 参谋。</p><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52年~1960年海南军区司令部军务处 参谋。</p><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60年~1963年43军128师司令部军务科 副科长、科长军衔少校。</p><p>&nbsp;&nbsp;&nbsp;&nbsp; &nbsp;参加战役立功情况: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两广战役、海南战役,立一次大功,两次小功。</p><p>(张小军的父亲)</p> <h1><b>四野军人:</b>薛秋芬的父亲,授衔上尉</h1><p><br></p> <h3>刘志英的父亲</h3> <h1><b>刘勇烈的父亲</b></h1> <h1>刘勇烈的母亲</h1> <h1>何玉敏,何玉捷的父亲</h1> <h1><b>四野军人:刘云,刘岩的父亲,授衔大尉</b></h1><p><br></p> <h1><b>四野军人:张乐善,祖籍山东省。(张丽娜,张丽萍,张丽琴,张丽芬的父亲)</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朱江的父亲</b></h1> <h1><b>朱江的母亲</b></h1> <h1><b>居玲的父亲</b></h1> <h1><b>强绍雄的父亲</b></h1><p><br></p> <h1><b>许刚的父亲</b></h1> <h1><b>李淑梅的父亲</b></h1> <h1><b>张小丹的父亲</b></h1> <h1><b>门海波的父亲</b></h1> <h1><b>杨秀萍的父亲</b></h1> <h1><b>李盛盛的父亲</b></h1> <h1><b>李信文的父亲</b></h1> <h3>尤晓菁、晓莉的父亲</h3> <h1><b>林红,林卫的父亲</b></h1> <h1><b>郑凤英,郑凤梅,郑凤江,郑亚东的父亲</b></h1> <h1><b>刘苏霞的父亲</b></h1> <h1><b>宋玉,宋小青,宋宇光的父亲</b></h1> <h3><b>宋玉,宋青,宋宇光的母亲</b></h3> <p>琼崖纵队军旗</p><p><br></p> <p>琼崖纵队(海南解放后,琼纵余部归入四野43军序列)军人篇</p><p><br></p><p><br></p> <p>  1950年3-4月初,琼崖纵队以5个团先后4次成功地接应第15兵团两个加强营和两个加强团偷渡登陆,为主力部队大规模渡海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4月16日,兵团主力实施强渡登陆作战,琼崖纵队以全部10个团分别担任接应和配合任务。17日,兵团主力登陆成功后,琼崖纵队即配合主力进行琼北地区的围歼战和追歼逃跑的国民党军,至5月1日全岛解放。</p><p> 此时琼崖纵队总人数到达2.5万余人。此后,琼崖纵队又担负剿匪和保卫海防的任务。1950年7月,根据中南军区命令,琼崖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广州军区辖海南军区。</p> <p>战争年代的琼崖纵队领导:</p><p>冯白驹、吴克之等。</p> <p>琼纵司令部领导</p> <p>庄田将军</p> <p>吴克之将军</p> <p>陈青山将军</p> <p>马白山将军</p> <p>吴克之将军与夫人</p> <p>陈岩,陈仲的爷爷</p> <p>郑章(郑小东、小彪、小红的父亲)</p> <p>羊志勇同志</p> <p>陆和同志(陆宇众的父亲)</p> <p>范会起的父亲</p> <p>李永泰,(琼纵三总队)李若梅、李若夫、李若雄、李若明的父亲</p> <p>何世礼同志(何明的父亲)</p> <p>李诗甫同志(李妮燕、妮娜、妮玛的父亲</p> <p>  黄玉亚 ,海南省万宁市礼纪镇农林村委会上埇村人(黄克云的父亲、郭陈华家翁)。</p><p> 1944年7月至1950年11月先后在琼纵第三支队、琼纵第三支队英勇中队、琼纵第三总队、专区地委、琼纵第一团当勤务兵、通讯员、警卫员、琼纵第二团侦通连任指导员</p><p> 1958年至1965年在海南军区警卫营、海南军区高炮营、海南军区炮兵团二营任副教导员、教导员。</p><p> 1969年8月至1979年2月陵水县人民武装部政委</p><p> 1979年2月至1981年12月通什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p><p> 1981年12月至1987年12月自治州粮食局副局长</p><p> 1987年12月至1990年4月海南省粮食局处长(离休享受副厅待遇)</p> <p>符晧光的父亲</p> <p>王凯父亲</p> <p>我们是军人子弟,七十年前解放海南岛的四野琼纵军人,正是他们英勇无畏和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四野琼纵子弟海南革命后代不忘初心,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继承父辈革命的精神,做好传承红色文化工作,让我们都成为广大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的义务宣讲者。</p> <p>四野琼纵子弟联手传承红色文化的传播工作,在海南革命史研究会领导下继承父辈革命精神!</p> <p>红旗插上天涯海角</p><p> 天涯有多远?如果把时间轴定格在1950年4月30日,天涯就在脚下。</p><p> 彼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榆林和三亚,其中的5名代表将胜利的五星红旗插到天涯海角景区著名的天涯、海角石上。红旗猎猎,榆亚解放的讯息从此传至祖国的大江南北。</p><p> 1950年4月16日,人民解放军强渡琼州海峡,发起海南岛战役。当年4月30日,国民党军队从三亚、榆林败退,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翻开历史的卷轴,走访当年的亲历者,共同追忆那段风雷激荡的岁月。</p><p>敌兵倍感败势 仓皇逃窜</p><p> 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下令全线南撤,国民党散兵游勇纷纷向榆林、三亚方向逃窜。4月24日,解放军15兵团发出乘胜追击残敌、迅速解放全海南的命令。</p><p> 《老榆亚影鉴》刊登了一张薛岳残部南下榆林逃台的军用飞机图,整体机身颜色为绿色的战斗机P-51正准备起飞,机身上白色的国军标志明显,然而,昔日的王牌战机却俨然已沦落为国军逃跑的工具。</p><p> “解放大军打九所,贼兵乱如只鸡窝,三生园楼崩一角,狗官轻狂钻下床”、“红军冲锋号声响,伪兵轻狂惊颤鬃,放尿拿糠首垫底,失魂丧魂似死人。”解放军凯歌前进,国民党军队步步后退,当时身处其中的百姓们将此编进了崖州民歌。</p><p> 80岁的三亚崖州区港门村村民苏盛伟对此感受颇深。“36师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当时该师的一个营部设在我们家,营长及其亲属、卫兵都曾在我家借宿。”苏盛伟说,当时,很多国民党军人都感到大势已去,纷纷各谋出路。让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该营国民党士兵彭应权的一番话。</p><p> 祖籍山东的彭应权本是一名教师,因被国民党抓壮丁而被迫入伍,看着国民党一路溃败,彭应权感叹道:“现在的形势我看透了。”</p><p> 《老榆亚影鉴》中的两张老图片,形象记录了大批国民党军官及驻崖城敌眷属纷纷搬运行李搭车去榆林,欲从榆林抢登舰船逃去台湾的历史。图片中,榆林港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潮,溃败的逃兵们争先恐后向停泊在港口的舰船走去。</p><p> 当时的崖州百姓唱起了崖州民歌对此进行调侃,“怕红军流一裤尿,长官大人早逃命,脸白如纸魂魄散,伪办商人逃进城”、“怕红军如鼠怕猫,割须弃刨魂魄丢,弃下军营残兵守,长官夫人拼命逃”。</p><p> “听村里的老人说,国民党宪兵队和炮兵对为争夺当时最后一艘逃亡台湾舰船的上船资格,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宪兵队顺利登船出发,在港口倍感绝望的炮兵队将炮口对准已缓缓启程的舰船,炮身响起,舰毁人亡。”苏盛伟说。</p><p>敌军伤亡惨重,解放军优待俘虏。</p><p> 九所镇是崖城直通八所港口公路和铁路的中间点,我军歼灭九所镇东面据点守敌,在进攻九所镇的第二天,敌军仓皇向崖城方向逃窜。琼崖纵队第五总队3个团立即跟踪追击,一直追到崖县的港门海边,途中追歼敌人一个连。</p><p> “当时村里突然来了20多位衣衫破烂的逃兵,他们是从九所一带战败后逃到港门的,伤病很多。”苏盛伟回忆道,随着海南岛解放的时间日益临近,村庄中来来往往的敌军越来越多,这些散兵游勇已没有战斗力,饱受饥饿、伤病的困扰,一些病死、饿死的敌军都葬在保港中学附近的区域。</p><p> 逃跑、投诚,成了溃不成军的国民党军队的唯一选择,对此崖州民歌有着形象的记录,“喇叭阵阵催冲锋,红军奋勇齐进攻,炮声轰轰打过去,敌军投诚求通融。”</p><p> 面对弃暗投明的国民党俘虏,解放军释放出最大的诚意,这也编进了当时时兴的快板《一个士兵的遭遇》里,“离家庭,别故乡,乡长抓我来扛枪,国民党,狠心肠,逼我战场打共党,长官打,老兵欺,吃不饱来穿不暖……解放军,好心肠,优待俘虏政策好,白米饭,酸菜汤,猪肉一块有三两,不打不骂暖心肠,感念恩情百年长。”</p><p>“前线部队抓到了一百多名俘虏,我们赶紧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不少俘虏提高认识后参加琼纵部队,大部分遣送回家,本地人发光洋一元,琼文地区的发二元,广州的发三元,并帮助找船送过海。”琼崖纵队文工团副团长王昆撰文回忆道,不少俘虏放声痛哭,表示不再给国民党卖命,当场要求参加解放军。一位名叫卢毅的投诚指导员,有文化、爱文艺,会唱歌,会吹口琴,还能写一笔好的毛笔字,纵队首长批准其参加文工队,参军后,他抄剧本,写标语,演节目都很积极,行军时还帮着体弱者背背包,在教育俘虏时,因他懂广东话,又能以身说教,起了较大作用。</p><p>敌军大肆抓捕壮丁,百姓欢庆解放。</p><p> 面对败势,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在撤退的过程中,国民党军队大肆抓捕壮丁。1950年5月17日南区赵任给组织的汇报电话中明确说明,“崖县残匪现限每保于17日前,抽派壮丁135名给他组织随军服务队,其中分侦导、警卫、运输、交通、救护、宣慰等六组,我们据此已指示发达民众反抗逃避。”</p><p> 回忆起当时的慌乱局势,苏盛伟倍觉幸运。“当时我和村中一位朋友正好打渔归来,他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兵,被强征入伍,由于我们家与他家不同方向,逃过一劫。”苏盛伟说。</p><p> 苏盛伟的同乡苏云峰就没有这份幸运了。这位享誉海峡两岸的历史学家祖籍崖城,1950年国民党南逃部队在三亚到保港一带大量抓捕壮丁时,苏云峰及其四哥苏谋被迫随国民党补给司令部撤退至台湾,从此失去了和家乡及亲人长达40年的联系。1950年4月30日,国民党军队从三亚、榆林败退,百姓载歌载舞庆祝解放。《老榆亚影鉴》中,三亚市民背起腰鼓,兴奋地集结上街庆贺解放,队伍为首的市民笑容灿烂,而这一刻也被当时的相机所记录。</p><p>“当时我正在上高小六年级,上课时老师告知我们崖县解放的消息,所用的课本等教材也被迅速更换成新版。”苏盛伟说。</p><p>“民主政府真是好,分田分地分牛羊,穷人有老婆,政府如爹娘……”苏盛伟用笔挺的书法,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当时宣传队歌唱的歌曲内容。顺着老者的记忆片段,一段恢弘的解放海南岛历史正慢慢开启……</p><p>119师和128师解放榆亚</p><p>1950年4月17日至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第四十三军组成的渡海作战兵团横渡琼州海峡,成功登陆,并在澄迈、黄竹、美亭等地围歼国民党主力部队。</p><p> 此后,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军——四十、四十三军以两个军的主力即组成东、中、西三路,向榆林港、北黎、八所等地区猛烈追歼溃逃之敌;东路以第四十军主力和第四十三军第128师组成,在琼崖纵队第三、第五总队,独立团配合下,经嘉积、万宁、陵水向榆林、三亚追击,第四十军119师于定安黄竹歼敌8000余人;被誉为第四野战军内的“攻坚老虎”的第四十三军128师,在陵水新村港歼敌2000余人,于当年4月30日晨以日行军50公里的速度急进,于当日16时占领榆林港、鹿回头,歼敌一部。第四十军第119师也同时抵达榆林港并向三亚街、三亚机场发起攻击,占领三亚港,三亚、榆林至此解放。</p><p>——摘自蓝文新《守卫榆林港三十五载——榆林要塞区纪事》</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