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去拉萨之十四(天上的眼睛—纳木措)

山大王

<h3><br></h3><div>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div><div> 纳木错位于当雄县城西北方约60公里的山区,在西藏人的心目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每逢藏历羊年,朝圣者不远千里来参加纳木错盛大的转湖节。</div><div>湖泊简介</div><div> 纳木错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蒙语和满语称“腾格里诺尔”,藏语纳木湖意为天湖。位于拉萨以北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距离拉萨240公里。是西藏第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成为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海拔第二高的咸水湖。湖泊形成和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第三极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迹。湖水在不断退缩,至今湖周围留有数道古湖岸线,最高一道距湖约有80米。纳木错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广阔的湖滨,草原绕湖四周,水草丰美。湖水含盐量高,流域范围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野牛、山羊等。湖中多野禽,产细鳞鱼和无鳞鱼。湖水清澈,与四周雪山相映,风景秀丽。</div><div>名称来源:</div><div> 纳木错(Nam-co)又称纳木湖。纳木错湖位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在历史文献上记载,此湖像蓝天降到地面,故称“天湖”;而湖滨牧民说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于空中,故称“天湖”。藏语中,“错”是“湖”的意思。当地藏族人民叫它“腾格里海”,意思是“天湖”。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div><div>宗教意义:</div><div> 公元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始创羊年环绕纳木灵湖之举。信徒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纳木湖设坛大兴法会,如果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这一活动在四月十五达到高潮。纳木湖畔玛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这个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每年都吸引着西藏当地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教徒们迢迢千里,完成艰辛的旅程,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世界海拔最高的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div><div>地理位置:</div><div> 纳木错地处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属于中国五大湖区的“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在北纬30°30′至30°35′和东经90°16′至91°03′之间。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中部,在那曲地区的东南边界和拉萨市区划的西北边界上。约有五分之三的湖面在那曲地区的班戈县内,五分之二的湖面在拉萨市的当雄县内。纳木错向南距拉萨市区约100千米。湖的南部岸边为念青唐古拉山东段的北侧山麓,而湖的西北侧及北侧为高原上的低山丘陵。</div> <p> 念青唐古拉山与纳木错相拥在一起。</p> <p>  扎西半岛,也叫吉祥爱情岛,位于西藏当雄县,是纳木错最大的半岛,也是游览纳木错最重要的景点。</p><p> 当雄县地貌复杂,念青唐古拉山脉的西北横穿全境,海拔7111米的主峰位于县辖宁中乡境内,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北部为高原平原,西北部和东南半壁皆为高峻山地,其间夹着近同念青唐古拉山走向的山间构造宽谷盆地,呈现岭谷平行相间的较有规则的条状地形。盆地海拔都在4200米以上,山地海拔最高为念青唐古拉主峰7111米,相对高差3000米左右。</p> <h3>  对面是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h3> <h3>  去拉萨朝圣的藏民,此处距离布达拉宫还有65公里。</h3> <h3>  为其虔诚所感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