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

四知堂

<h3>说起雕塑,脑海中立马浮现的是“大卫”、“断臂维纳斯”和“思想者”,这些都是闻名世界的欧洲雕塑。那么,中国的呢?想了想,打小起看得最多的就是庙里的菩萨了。此外呢?零零碎碎的,印象似都不太深。近日翻了一本小书,却道雕塑在中国原来也不少呢!有兴趣的不妨随我一起来浏览一下这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中,各个时期的雕塑代表作罢!<br></h3> <h3>陶猪——新石器时期、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年—前3300年),现藏浙江省博物馆。</h3><h3>1973年,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这个小猪,距今约7000年。高4.5厘米,四肢很短,身子肥壮,腹部鼓出,嘴向前伸,似乎要拱着什么,很是生动。</h3> <h3>陶鸮鼎——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h3><h3>这件陶鸮鼎,高35.8厘米,距今约5000年,整体造型是一只蓄势待发的猫头鹰:两只圆圆的大眼,炯炯有神,尖尖的嘴巴向下弯成钩形,显得非常犀利,身体丰满结实,肌肉隆起,透出那么一股威猛。氏族社会对鸮十分崇拜,因为它是猛禽,可食蛇鼠,用以驱邪。</h3> <h3>红陶人头壶——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1953年陕西洛南县出土,现藏西安半坡博物馆。</h3><h3>高23厘米,底径6.3厘米,细泥红陶。器形呈人头葫芦身,平底。头像为一女童,满头的发辫整齐地挽在脑后,微微昂头,面带笑容,神态安详。壶背有流(出水口),是一件盛液体的生活用具。壶造型古拙,手法简练,艺术价值极高,为陶塑艺术的启蒙作品。</h3> <h3>碧玉龙——原始社会图腾雕塑,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前3000年),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h3><h3>玉龙墨绿色,通高26厘米,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身躯卷曲如一弯新月,脑后髭毛飞扬,脑袋向前伸,刻出长吻和眼,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充满活力。</h3> <h3>裸体人像彩陶壶——史前生殖崇拜雕塑,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200—前2000年),1974年青海乐都县柳湾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h3><h3>这件彩陶壶是迄今为止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原始彩陶中最早的浮雕人物彩陶壶,泥质红陶,高33.4厘米,口径19厘米。在壶腹的一面,以浮雕加彩绘的手法堆塑了一个正面全裸站立人像。尤为特别的是,彩陶壶上裸体人像的生殖器官既有男阳的特点,又有女阴的特征。也正是这个原因,学术界对该裸体人像的性别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是生殖崇拜,即女性;有学者认为是父权制确立的象征,即男性;还有学者认为是两性同体崇拜,即男女复合体,是母系同父系斗争的产物,象征着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期间,男性神和女性神同时被人们所崇拜。</h3> <h3>狗形陶鬶(gui)——高21厘米,新石器时期、山东龙山文化(公元前2600—前2000年),出土于1974年山东胶县,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h3><h3>陶鬶是一种饮食容器,除了三足和把柄以外,还必须有象鸟嘴一样的流。《说文•鬲部》曰:陶鬶为“三足釜也, 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写即泻)。</h3><div>鬶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典型器具之一,起源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盛行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阶段。</div> <h3>绿松石龙形器——夏代,距今约3700年,2002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现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收藏。</h3><h3>这件龙形器,全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由2000余片细小的绿松石组合而成。龙头略呈浅浮雕状,鼻、眼则充填以白玉和绿松石。龙形器是一个在红漆木板上粘嵌绿松石组合而成,绿松石片形状各异,直径小的0.2厘米,大的0.9厘米,厚度仅仅0.1厘米。</h3><h3>这件龙形器不是陪葬品,不是墓室附属物,而是作为崇拜对象,被郑重地放置在死者的骨架之上。</h3> <h3>跪坐玉人像——殷墟妇好墓玉雕,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末至公元前12世纪前期),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市小屯村。现藏国家博物馆。</h3><h3>玉人高7厘米,头戴圆箍形束发器,额前连结一筒饰,这是古代的冠——頍(kui)。身穿交领长袍,下缘至足踝,衣袖窄长,腰系宽带,腹前悬长条“蔽”,衣上布满了云纹和龙蛇纹,双手抚膝跪坐,面庞狭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表情肃穆。</h3><h3>后腰间有一物,端部上下卷起。有说是武器——剑柄,此为墓主人妇好;有说是双尾蛇的尾巴,此为神话中的蛇化人。至今尚无定论。</h3> <h3>青铜鸮尊——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国家博物馆。</h3><div>此尊以鸮作生活原型,宽喙高冠,圆眼竖耳,头部略扬,挺胸直立,双翅敛羽,两足粗壮有力,同垂地的宽尾构成一个平面,给人沉稳之感。鸮首后部有一呈半圆形的盖子,其上饰以立鸟及龙形钮。装饰着兽首的鋬(即把手)安在鸮背。通高45.9厘米,内部铸有“妇好”的铭文。共有一对,口小无流,应该不是实用酒器,或是镇墓辟邪的葬器。</div> <h3>青铜鸮尊的背面</h3> <h3>四羊方尊——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国家博物馆。</h3><div>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长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34.5公斤。尊的腰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尊的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有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div> <h3>虎食人铜卣(you.带提梁的盛酒器)——商代晚期青铜器,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交界处的沩山,共有两件,后来都流入国外,一件藏于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h3><h3>通高35.7厘米,重5.09公斤,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虎以后足及尾支撑身体,同时构成卣的三足。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双赤足踏于虎后爪之上,双手伸向虎肩,虎口大张,人首置于虎口中。虎肩端附提梁,梁两端有兽首,虎背上部为椭圆形器口,有盖,盖上立一鹿。</h3><h3>中国学者称其为“虎食人卣”,而日本学者则定名为“乳虎卣”,因对其立意有不同认识。那么,你以为呢?</h3> <h3>铜象尊——商代青铜器,1975年出土于湖南醴陵狮形山。现藏湖南省博物馆。</h3><h3>高22.8厘米,长26.5厘米,通体作象形,背上盖子已佚失。象腹部滚圓,四足粗壮,长鼻高举,中空直通内腹,可起“流”的作用。鼻端饰有兽首,其上立雕一只伏虎。</h3> <h3>小臣艅(yu)犀尊——商代青铜器,清道光(一说咸丰)年间于山东梁山县出土。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如今已成为该馆的馆徽。</h3><h3>犀身体肥硕,四足粗壮,头上两角,双耳开张,睁着大眼睛,嘴巴微开,憨厚中透出可爱的笑意。可惜盖子也遗失。</h3><h3>尊中有27字铭文,记载商王讨伐夷方,并赏赐贝币给小臣艅,其深感荣幸,于是作此尊以为纪念。</h3> <h3>蠡驹尊——西周中期青铜器,1956年陕西眉县李家村出土,现藏国家博物馆。</h3><h3>尊高32.4厘米,长34厘米,造型是完全写实的。腹部有铭文94字,盖内铭文11字,记载了“盠”(古代职官)参加“持驹”典礼并获周恭王赏赐的故事。这件驹尊本来是“盠”用来祭祀其亡父的,但为了不忘王恩,“蠡”就将自己的荣誉铭刻在了驹尊上。</h3><h3>周代十分重视马匹的生产繁殖,每于春日和秋日,周王要亲自举行持驹之礼,即祭祀马神。</h3> <h3>莲鹤方壶——春秋早期青铜器,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村东周时郑国国君大墓出土,原为一对,现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河南省博物院。</h3><h3>此壶是盛酒或盛水器,通高118厘米,口长30.5厘米,宽54 厘米,重64.28公斤。</h3><h3>壶身为扁方体,两侧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腹四角还各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为双层莲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活动的小盖,上面立有一只仙鹤,昂首振翅,鹤鸣九天。</h3><h3>整个方壶工艺精巧,浑身有圓雕、浮雕、线刻、镂空的装饰,集雕塑所有技法于一身。</h3> <h3>木雕彩漆梅花鹿——战国早期镇墓兽,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国国君乙(曾侯乙)的墓葬,现藏湖北省博物馆。</h3><h3>此件是用木雕成盘卧在地上、昂颈而望的小鹿,身长50厘米,高(含角)86.8厘米,头与身以榫卯相接,头上插着一对高耸的真鹿角,浑身画着朱红色花瓣纹,尽显楚文化漆器的奇特风采。</h3> <h3>错金银铜牺尊——战国时期青铜器,1982年于山东临淄出土。现藏于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h3><h3>尊形为一壮实的牛犊,整体长46厘米,高28.3厘米,重6.5公斤。昂首竖耳,四肢粗壮,双目圆睁。浑身用金银丝镶嵌出流畅的几何形云纹,銀丝镶嵌出胡须,黑色的墨精石做眼珠,眉毛鼻梁等处嵌绿松石。由于头颅、体、盖是分铸而成,,在头体接合处,,合缝痕被一项圈巧妙遮掩,。项圈宽1厘米,嵌16枚椭圆形银珠,突起如铃。牛背的盖子铸成一只长颈水鸟。</h3><h3>此时工艺进步,已出现金银镶嵌。</h3><h3>牺尊:是商周时以牛形铸造的盛酒青铜器,是成组礼器中的六尊之一。因为古代用牛做祭祀的牺牲,故名牺尊。</h3> <h3>错银双翼青铜神兽——战国时期镇墓兽,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h3><h3>长40厘米,高24厘米,重11.45千克。神兽似龙似虎,曲颈昂首怒吼,两肋生翼,臀部隆起,四肢弓曲,跃跃欲起。通身错银,身躯为卷云纹,兽翼有长羽纹。背部装饰两只左右对称的错银鸟纹。此造型开创了后世帝王墓道双翼神兽之先声。</h3> <h3>青铜面具——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古蜀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距今5000—3000年),现藏四川三星堆博物馆。</h3><h3>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人面具,共20余件,分大、中、小三型。这些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群,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之一,它们是中国年代最早和出土规模最大的面具群体。</h3><h3>其中的这一件面具,高64.5厘米,宽138厘米,宽嘴巴,大耳朵,耳部斜向伸展,极为夸张,额头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来安装有装饰物。这件面具最奇特的是:双眼呈柱状外凸达16厘米,被人们俗称为“千里眼、顺风耳”。这样的造型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h3> <h3>鞍马骑兵俑——陶俑,秦始皇陵兵马俑,1974年于陕西临潼西杨村出土,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h3><h3>位于秦始皇陵东陵道,现已探明三座从葬坑,皆是陵墓的附属,里边全是陶塑的与真人真马等大的兵马俑。一号坑1.2万平米,兵马俑6000件,战车40乘,是车马步兵混合的主力部队;二号坑6000平米,950件陶俑,为弩兵、战车、骑兵混合部队;三号坑是司令部,68件陶俑,还有实战兵器和铠甲。</h3><h3>俑:奴隶社会流行人殉,以活人陪葬。商周时才逐渐出现用泥塑木雕(也有玉或石的)人像代替人殉,这叫做俑。这在当时是进步的做法。孔夫子却愤愤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其实“始作俑者”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h3> <h3>秦始皇陵铜车马——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器,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h3><h3>1980年出土于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重达1.2吨。制作年代约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间。</h3><h3>一号铜车马是戎车,车上悬有铜弩机、弩矢、盾牌,站立着一名佩长剑的御车人;二号铜车马的车舆较宽大,叫安车,坐着一名御车人。两车各有四匹铜马,膘肥体壮,四足如柱。</h3> <h3>长信宫灯——西汉早期青铜鎏金灯具,公元前172年铸造。1968年于河北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陵山山崖上的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h3><h3>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的身体是中空的,她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避免污染室内的空气。灯盘能自如地旋转,两块挡光的瓦形罩板也能随意开合,以调节灯光照射角度和亮度。</h3> <h3>马踏匈奴石刻——西汉前期霍去病墓石雕之一</h3><h3>这是一组纪念碑性质的大型花岗岩石雕群,存于陕西兴平县道常村西北,系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时雕造。</h3><h3>霍去病18岁时就受汉武帝重用,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屡建奇功,并留下了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的千古名句。这位青年将军于元狩六年病逝,年仅24岁。汉武帝特地在茂陵附近为其选定墓址,并下令为他雕刻巨型石人石兽置其墓前,以表彰他的功勋。</h3><h3>霍去病生前就是骑着这匹马征战厮杀,立下战功的。石马高1.68米,长1.9米,形态轩昂,英姿勃发,一只前蹄把一个匈奴士兵踏倒在地,蓬发长须、手执弓箭的士兵仰面朝天,露出死难临头的神情。整个石雕动静结合,形象地表现了汉帝国的强盛而不可撼的气势。</h3> <h3>马踏飞燕铜奔马——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的一座东汉墓,距今1800年。现藏甘肃省博物馆。</h3><h3>出土的金银铜器很多,其中有铜马39匹,铜车14辆,铜牛1个,铜俑45个,显然是一支车马仪仗队。最初堆在库房里,并未引起重视。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代表团访问甘肃时,抽空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参观历史文物陈列。当郭沫若看到了这组铜车马仪仗队,特别是在队伍最前面的身长45厘米、高为34.5厘米的领头马时,他眼前突然一亮,并叫工作人员拿出来让他端详。郭沫若认为这匹铜奔马的考古和艺术价值非同小可,并欣然将其命名为“马踏飞燕”。</h3><h3>后有人考证,所谓“燕”,其实是“隼”,因马踏的此鸟,喙是鹰钩,尾长且无分叉,而燕的飞速也远不如隼,这就更能显出马的奔速。</h3> <h3>“天下第一吻”石雕——东汉,浮雕,1941年出土于四川彭山县江口东汉古崖墓群,高49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h3><h3>发现的准确时间为1941年11月26日,墓葬号15,具体位于江口寨子山崖墓550门楣处。崖墓洞口刻有:“永元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王相口造”(东汉,公元102年)。</h3><h3>这座石雕像,为一對男女並坐擁抱接吻,男之右手搭過女肩持其乳部,女左手撫男肩,餘兩手相携。旧时称其为“秋胡戏妻”。2015年展出期间,取名为“石男女拥抱像”。而早些年,郭沫若见到这座石雕,送它一个浪漫的名字:"天下第一吻"。</h3> <h3>击鼓说唱俑——东汉,陶质,1957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现藏国家博物馆。</h3><h3>俑高55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右腿扬起,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俑嘴部张开,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产生极大的共鸣。</h3><h3>击鼓说唱俑是陪葬俑中少有的传神佳作,表现了平实感人的生活气息,代表了东汉陶俑的艺术风格。</h3> <h3>石雕辟邪——东汉御史宗资的墓前,河南南阳</h3><h3>墓前保存着一对磨损较严重的石兽,身生双翼,一只上刻"天禄"、另一只刻"辟邪"的字样。以后,人们就叫这类石兽为天禄或辟邪。</h3><h3>石雕辟邪,身高165厘米,颔下有卷须,四足迈开大步,似在奔走向前;巨口张开,双目圆睁,身上雕有云羽翼,纹羽清楚,凸凹的肌肉骨节表现得十分清晰真实,技法比起霍去病墓石雕是更为进步了。</h3><h3>墓前石兽和战国时的青铜翼兽有承继的关系,形状上多似龙虎又如狮(狮子是汉代自西域传入),看来,镇墓兽从地下转到了地上。</h3> <h3>彩塑坐佛——莫高窟第259窟,北魏,泥塑,甘肃敦煌。</h3><h3>坐佛高92厘米,波发高髻,脸面浑圆,耳大垂肩,挺胸收腹,体态端庄,比例适度,双腿盘起,结跏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双手在腹前重叠作禅定印。身披深红色袈裟,在膝前呈三莲瓣状自然下垂。这身坐佛表达出进入禅悦的状态,佛的嘴角微微上翘,浮现出一种含蓄的发自内心的满足的微笑。能把这种表情刻画得如此到位又带有几分神秘感,因而被众多游客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br></h3><h3>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后,逐渐兴起佛教造像。敦煌莫高窟,自前秦建元二年(366)于鸣沙山山崖上开凿了第一个石窟始,延续至元朝一千多年的石窟建造,现存石窟492个,壁画4.5万平米,彩塑(像)2284尊。</h3> <h3>大佛石雕——云冈石窟第20窟(昙曜五窟之一),北魏,山西大同。</h3><h3>大佛高13.7米,具高肉髻,长耳朵,隆鼻大眼,脸相丰腴,细眉俊眼,面带微笑,健壮的体魄散发出自信豪迈的气度。他内穿僧祗支(露出一侧肩胸的僧衣),外披袈裟,两手手势自然,作禅定印(惜已风化)。</h3><h3>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北魏前期都城——平城)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座。</h3><h3>云冈石窟的开凿,自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当初,凉州(今武威)高僧昙曜受文成帝之命,首先在此主持开凿5座石窟,窟内诸主佛形貌皆高大伟岸,国字脸,挺鼻梁,衣纹简单,具犍陀罗风格,隐含着中亚乃至古希腊的影响。</h3> <h3>帝后礼佛图•孝文帝礼佛图——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浮雕,北魏,河南洛阳。上世纪30年代被盗卖至国外,现藏美国纽约市艺术博物馆。</h3><h3>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公元500年继位)为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祈求冥福而修建的。刻在前壁的帝后礼佛图,表现的是皇室礼佛行列,用以宣扬佛法,炫耀帝后的威仪。</h3><h3>龙门石窟位于洛阳伊水河畔,因两岸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故称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至北魏末年暂停,唐代再度大兴。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身。</h3> <h3>帝后礼佛图•文昭皇后礼佛图——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浮雕,北魏,河南洛阳。后被盗卖至国外,现藏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h3><h3>此浮雕刻文昭皇后莲冠霞帔,一手拈香,后随两个戴莲冠的贵妇,在众宫女的前导、簇拥下迎风徐行,方向与上图相对。</h3><h3>从图中人物的衣冠、发式,和伞盖、羽葆等仪仗制度看,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人物形象亦已汉民族化。</h3> <h3>菩萨与弟子——麦积山石窟第121窟,泥塑彩绘,北魏晚期,甘肃天水。</h3><h3>菩萨高123厘米,弟子高122厘米,脸相清丽,都披着帔,着大袖衣和长裙,两人身体贴近,仿佛在佛陀说法的循循诱导之下互相发出会心的微笑,又仿佛是人间的一对亲密的朋友在窃窃私语,有了世俗化的倾向。</h3><h3>麦积山位于甘肃天水,是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独峰,海拔1742米,山高142米,因孤峰突起,酷似麦垛,故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西秦,至北魏北周时基本建成,宋到清代也有建造。现存石窟194个,壁画1000多平米,造像7800余尊,以泥塑为主。</h3><h3>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称我国四大石窟。</h3> <h3>蒙山大佛——位于山西太原晋源区寺底村的摩崖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十年(559年)。</h3><h3>大佛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元末时寺与大佛并毁。1983年在地名普查时被发现,大佛的头部已经遗失,露出的胸部高度为15.75米,胸部以下埋在数十米厚的土石之中。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h3><h3>2006年太原市政府始为佛像修补了佛头,新修的佛头高12米,直径8米,重140吨左右,风格参考了当地出土的北齐佛像。大佛结跏趺坐,双手施禅定印,腿部至头顶,通高40余米,腿下是条石台基,高6米。2008年10月,修复后的大佛正式对外开放。</h3> <h3>胁侍菩萨——栖霞山千佛崖石窟三圣殿,石雕,南朝•齐,南京。</h3><h3>南齐隐士明僧绍,因为梦见栖霞山西峰石壁有如来光彩,于是打算凿窟造像,未及实施而终。南齐永明七年,其子首于西峰石壁与法度禅师镌造无量寿佛及二胁侍菩萨,此即今称三圣殿(编号19窟)内的造像。经考古测量,大佛坐高为7.98米,二胁侍菩萨的高度分别为6.58米和6.2米。</h3><div>千佛岩位于南京栖霞山栖霞寺东北侧山崖上,是从南朝齐永明七年(489)至梁天监十年(511)逐渐开凿而成。现存佛龛294个,佛像515尊,号称千佛岩。<br></div> <h3>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龙兴寺窖藏佛像,北齐,山东青州。</h3><h3>青州龙兴寺曾是山东半岛的佛教中心,后来逐渐湮没。1996年其遗址被发现,窖藏千年的四百多尊佛像重回人间。这批造像自北魏的永安二年(529)到北宋的天圣四年(1026)都有,惜已遭到毁坏。最大的高达320厘米,小的仅50厘米,多加彩绘和贴金,技艺高超,精美绝伦。</h3> <h3>彩绘石雕立佛——龙兴寺窖藏佛像,北魏,山东青州。</h3><h3>立佛高121.5厘米,赤足站立,身披彩绘的大红袈裟,双手做着手印:左手张开施与愿印,右手立起施无畏印,代表着欢迎信徒和救济大众的心愿。身躯和双腿在袈裟下隐约可以感觉到,手和脸的刻画极为逼真,圓润的脸庞带着亲切的微笑。</h3> <h3>齐武帝萧赜(ze)景安陵 石天禄——南朝陵墓石刻,江苏丹阳。</h3><h3>此兽毛羽卷曲,羽翼飞扬,左腿在前,如飞如走,巨口开张,鼻孔翕动,一对眼球几乎突出眼眶,气势逼人。身长3.15米,高2.80米,颈高1.55米。</h3><h3>与北朝相对立的南朝,其雕塑艺术没有大规模的遍地开花的佛教石窟,而是以宋、齐、梁、陈四朝帝王、贵族的陵墓石刻最为杰出。目前所能见到的石刻共有33处,按地区划分,南京11处,南京江宁区10处,句容1处,丹阳11处。</h3> <h3>梁武帝萧衍 修陵 石麒麟——南朝陵墓石刻,江苏丹阳。</h3><h3>墓前仅存此一石兽,却是保存最完好的,双角俱全。高2.7米,长3.3米,头生双角,张开巨口,突出长舌,右腿在前,如同迈开大步的雄狮。由于加长了颈部,看上去如狮如龙,气势恢宏。</h3> <h3>梁 吴平忠侯 萧景墓 石辟邪——南朝陵墓石刻,南京。</h3><h3>萧景墓前原有石辟邪两座,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西辟邪于1956年曾掘出地面,因破碎无法修复,于是又埋入原来地下。东辟邪为雄兽,原来从腰部断为两段,左前腿、底座也断,1957年重修。现臀部略残,身长3.80米,高3.50米,体围3.98米。昂首张口,长舌垂胸,右腿前迈。头有鬣毛,腹侧双翼,翼前部饰6根翎毛。胸前几缕勾云纹,仿佛长髯飘拂。整个辟邪体态肥硕,雄俊壮美。</h3> <h3>陈文帝陈蒨(qian) 永宁陵 石麒麟——南朝陵墓石刻,南京栖霞镇。</h3><h3>陈文帝陵前现存的一对石麒麟(均为雄性),身长3.19米,高3.02米,体围2.8-3.06米,腾跃欲奔,须髭飞拂,造型灵巧凶悍,纹饰绚丽华美,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给人以矫健秀逸的感受,不愧为南朝陵墓石刻中最为精美的代表作。遥想当年,的确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h3> <h3>赵州桥栏杆石刻——浮雕,隋代,河北赵县。</h3><h3>赵州桥为隋代巧匠李春主持建造的大型石拱桥,桥栏杆上用浮雕的龙纹来装饰,是精美的雕塑艺术品,“奇巧固护,甲于天下”。</h3><h3>由于桥栏崩塌,隋代浮雕原作多坠入河里。民国年间梁思成前往考察,发现桥上栏杆并不出色,因为那些都是明清时期的作品。1955年国家拨款重修时,从水中打捞上来隋代的原作,让人叹为观止:矫健有力的龙,或双龙交颈,或双龙戏珠,或弓身如弩,或挺身踞立,蕴含着无限活力。</h3> <h3>昭陵六骏——青石浮雕,唐代,陕西礼泉。</h3><h3>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h3><h3>六骏是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先后所乘的战马,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画家阎立本兄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h3><h3>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h3><h3>“飒露紫”前面牵它的人,是唐太宗手下大将邱行恭。在一次血战中,他奋力救主,故太宗特意下令把他和飒露紫刻在一起。图中他正在给飒露紫拔箭。</h3> <h3>文武侍臣石像——共10对,高4米,乾陵,唐代,陕西乾县。</h3><h3>乾陵位于乾县西北6公里的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夫妻“二圣”合葬墓。它以山为陵,利用天然的山势修了纵贯南北的长御道,两边排列着许多对称的石雕,计有华表一对,羽翼天马一对,鸵鸟浮雕一对,石马及御马人五对,文、武侍臣各五对,述圣纪功碑和无字碑各一座,还有王宾(域外王侯、使节)雕像61尊,四道城门前各有一对石狮子。这组石刻沉雄博大,气势磅礴,昭示着盛唐的时代精神。</h3><h3>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h3> <h3>彩塑立像——莫高窟第45窟,唐代,泥塑。第45窟现存彩塑7尊,为唐代彩塑的典型。</h3><h3>这是其中的两尊,在主尊佛像的右侧,是弟子阿难。其上身后倾,腰胯微向上侧斜挫,两手相交置于腹前,头部右倾微俯。举止闲适潇洒,面目英俊秀朗,神情聪明,又含有恭顺、腼腆的神态,明亮华丽的锦绣裙襦和色彩热烈的紫袈裟,更为青年僧人的俊秀之美增色。</h3><h3>在其右侧,是普贤菩萨,全身呈“s”形。其婷婷婀娜的体态,丰盈健美;冰清玉洁的肌肤,莹润细腻。菩萨面相丰满圆润,云髻高耸,长眉入鬓,双目微启,眉目间似笑非笑,神情恬静慈祥,衣着也非常精美,团花密绣的锦裙,轻柔稀疏的衣纹,塑造出慈悲为怀、垂怜众生的菩萨形象。</h3><h3>两座塑像具典型的“曹衣出水”风格。</h3> <h3>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石雕,龙门石窟,唐代,河南洛阳。</h3><h3>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段,为唐高宗李治创建,上元二年(675年)竣工,它是唐代雕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石窟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和二力士等九尊佛像,而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就是端坐中间的主佛卢舍那大佛。</h3><h3>“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民间又称他为报身佛。大佛如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手足已经残破。通高17.14 米,头部高4 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女性化的大佛,整体姿态安详庄重,聪明、颖慧而又诚朴、温厚,是一位慈爱的母性之神。</h3> <h3>大明宫菩萨立像——石雕,唐代,1959年出土于西安火车站附近,这一带是唐代大明宫遗址。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h3><h3>出土时头部及双臂、双脚均残缺(残高仍有110厘米),却丝毫不妨碍感受它的美。其身躯为盛行于唐代的左右屈曲的s造型,上身几近全裸,童胸半露,左肩披一缕薄纱半掩,帔巾和璎珞轻盈地垂在胸乳前。下腰扎着的纱裙打着一个灵巧的结,婉曲回旋;腰束露脐薄柔透体的长裙,带着曹衣出水的风范。腰肢细巧,身材匀称,又带着唐代特有的丰肥。裸露的肌肤丰满润泽,富有弹性,呈现出年轻女性婀娜多姿的风采。她是菩萨,又是美神的化身。</h3><div>此残像刻工之完美,堪称唐代雕像之杰作,珍贵无匹。</div><div>古代中国为什么缺乏裸体艺术品?盛唐开放,衣着大胆,也只不过如此。这与西方的人体写实及古印度夸张的丰乳肥臀,手法完全两样。因为“发乎情,止乎礼”这两千多年的儒家信条,是中华民族恪守的本性。</div> <h3>乐山大佛——摩崖石刻,唐代,四川乐山。</h3><h3>大佛为弥勒佛坐像,坐落于岷江岸边的凌云山上,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h3><h3>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历经90年。大佛身形壮硕,脸相仿佛是年轻的健男,带着清秀之气,给人以庄严、慈祥、凝神静思的感觉。他的体量惊人,与巍巍山岭、滔滔大江浑然一体,使人感受到宇宙的永恒。</h3><h3>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沟,衣褶上的排水沟也与各层排水沟相连,可以迅速排去山泉和雨水;大佛外边原还罩有十三层佛阁,直至明末在战乱中毁坏;这些科学的设计才使大佛得以保存至今。</h3> <h3>黄河铁牛——铸铁,唐代,山西永济市。</h3><h3>永济,古称蒲坂(虞舜的都城)、蒲州,在其古城西门外黄河上,有著名的大浮桥——蒲津桥。</h3><h3>蒲津渡自古就是秦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唐开元十三年(725),唐玄宗命对蒲津桥进行大规模的改建,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铁牛共铸8只,河东、河西各4只,用以牵拉浮桥铁缆。后因黄河东移,铁牛等没入水中。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河水又西移,铁牛被深埋于黄河河滩里。1988年,永济县经一年多的查访勘探,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唐开元铁牛。</h3><h3>出土的铁牛4只,每只伴有一铁人力士作牵拉状,分南、北两组,每组两只前后排列,头西尾东,面朝黄河。</h3> <h3>铁牛每只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重约30吨。牛尾后有横轴以系巨缆,轴头有纹饰,直径约0.4米,长约2.3米。铁牛矫健强壮,造形生动,前腿作蹬状,后腿作蹲伏状,四肢撑地,不留空隙,整体呈大团块状,浑厚有力。</h3><h3>铁牛腹下有底盘,底盘下有6根直径0.4米、长约3.6米的铁柱斜前连接,每根铁柱分别有反向伸出的铁足各一,功能如同地锚。底盘及铁柱约有40吨。</h3> <h3>骆驼载乐俑——唐三彩,唐代,1957年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现藏故宫博物院。</h3><h3>高66.5厘米,骆驼立在底座上,高昂着头,雄峻不凡。它背上有蓝地圓毯,上边架一个铺了一条五色条纹长毯的木架子,上有五位乐师,其中四位坐着弹奏乐器,中间一位翩翩起舞。这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最好象征。</h3><h3>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由于它烧制时用得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被称之为唐三彩。实际上,它所用的色彩还包括蓝、赭、紫、黑等。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h3><h3>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作为明(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h3> <h3>仕女俑——唐三彩,鲜于墓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h3><h3>这是出土的两件女俑之一,丰满的脸盘,心字的发髻,穿绿襦黄裙,登翘头云履,披帛,拱手,形态娴雅。</h3><h3>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马、骆驼)居多。</h3><h3>唐三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釉色。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在高温下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让人们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色彩。</h3> <h3>散乐图——汉白玉石彩绘浮雕,五代时期,1995年出土于河北曲阳王处直墓,现藏河北省博物馆。</h3><h3>这件散乐图,上承唐代散乐之余韵,下启宋辽散乐之先声,弥足珍贵。浮雕的尺寸不是很大,长136厘米、高82厘米,但雕刻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可谓世所罕见的艺术珍品。</h3><div>图中的人物面容圆润,体态丰腴,腰肢轻斜,衣带飘飘,若有“吴带当风”之感,保留了唐代丰肥浓丽的风格。她们演奏时专注的神情,既端庄秀丽,又妩媚动人。图中共有15人,右面最前一人穿男装,双手持一根结有彩带的横杆,似为乐队指挥,其身前有两位做伴舞姿态的矮人,其余12名演奏者均为女子,可谓古代“十二女子乐坊”。</div><div>散乐是一种自由通俗之音乐,其名称是相对于正雅之乐而言的,它没有仪礼和教化的功能,纯以娱乐为主。</div> <h3>奉侍图——汉白玉石彩绘浮雕,五代时期,1995年出土于河北曲阳王处直墓,现藏河北省博物馆。</h3><h3>奉侍图表现的是侍女们手捧日常生活用具,去服侍主人的场景。除左前一位小人外,13位侍女分列三行,疏密有致,主次分明,表情矜持慵懒,有的静默徐行,有的回头顾盼。她们有的端杯执盘,有的抱物持扇,个个都是丰颊秀目,长裙曳地,帛巾绕肩。由于水土浸泡多年,彩绘失去了最初的艳丽,但仍有几抹红色所渲染的长裙,即是“石榴裙”的真实版本。最纯正的“石榴红”是一种比较雅致的暖红,鲜丽却并不夺目。</h3><h3>浮雕上所有女子,都在高腰长裙之外另束抹胸,抹胸上下有弧形或花瓣形宽边,既可掩胸又可作为装饰。在唐代,只有身份地位较高的女性才能穿开胸衫,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裸胸的。关于这一点,两图浮雕就是明证。</h3> <h3>沧州铁狮子王——铸铁,五代,河北沧县。</h3><h3>狮颈右侧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右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大周(后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至今已屹立1000余年。狮身高5.3米,仅头部就高1.5米,通长6.5米,身躯宽3.17米。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其总重量为29.30吨。</h3><h3>狮子身上披着“障泥”(防土的垫子),背着一个直径1米的莲花盆,怒目圓睁,张口咆哮,昂昂然甩开四腿奔走着,气势磅礴。头部铸有“狮子王”字样。</h3><h3>目前保存尚完好,只是有很多锈蚀,四肢已经出现多处崩裂,必须支撑维护。</h3> <h3>异兽甪端——石雕,北宋仁宗永昭陵,河南巩义市。</h3><h3>"甪(lu)端"为宋陵首创的一种异兽,据说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夷之语的神兽,其角长在鼻端,明君圣主在位时,它就捧书而至。因此,作为祥瑞之兽,出现在宋陵石雕中。</h3><h3>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市嵩山北麓、伊洛河南岸的丘岭上,陵区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包括太祖之父的永安陵)。还有陪葬的皇后陵、亲王墓、太子、公主和大臣墓共200多座,形成了庞大的陵墓群。从公元963年开始营建宋陵,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宋陵有庞大的石刻群,虽经破坏散失,至今尚有941件,是我国现存的唯一的宋代石刻群。</h3> <h3>供养人——麦积山石窟第165窟,泥塑,宋代。</h3><h3>高210厘米,着宽袖上衣和腰裙、长裙,头梳高发髻,戴如意形冠饰,是宋代的真实衣着,显得简洁素净;长脸宽额,细眉凤眼,唇角轻抿,似在专心倾听着佛法。显然,她是一位真实的人,因出资开龛造像,便将她的肖像塑在这里,留作纪念。</h3> <h3>媚态观音——石雕,宋代,大足石窟北山佛湾,重庆大足区。</h3><div>这尊观音位于北山佛湾第125号龛,高不过1米,她头戴宝冠,足踏莲花,目光下视,含颦欲笑;右手轻拈一数珠串,左手握抚右腕,交叉于腹前;身段窈窕,体态轻盈,袒胸露臂,衣裙飘拂,整个神态天真腼腆,俏丽妩媚,因而被人们昵称为“媚态观音”。由于体量小,风化严重,眉眼现已模糊。此照片还是77年前的1940年1月,梁思成考察时所摄,眉心的美人痣还清晰可见。</div><div>大足石窟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div><div>北山摩崖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892),经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造像4600多尊。</div> <h3>释迦牟尼涅槃胜迹图——石雕,南宋,大足石窟宝顶山,重庆大足区。</h3><h3>这座宏伟的雕刻,独占东崖,长达31米,还只是半身,下本身隐没在南崖之中未刻出。佛祖闭目横卧,脸上一片安详宁静。四周围绕着身形较小的弟子,</h3><h3>宝顶山是南宋名僧赵智凤(1159—1249)于此建石窟寺,历时70余年建成。这里是一个马蹄形山湾,在长约500米、高约15-30米的崖壁上,雕刻大小造像万余躯。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其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雷同,犹如一幅讲述佛家要义的图文并茂的连环画。</h3> <h3>孩儿枕——瓷器,河北曲阳定窑产品,宋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h3><h3>此件长40厘米、宽14厘米、高18.3厘米,釉色牙黄。孩儿枕作伏卧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双目炯炯有神,头部两侧有两绺孩儿髯,身穿丝织长袍,团花依稀可辨,下承以长圆形床榻,榻边饰以浮雕纹饰。定窑孩儿枕传世仅此一件,孩儿雕工极佳,十分珍贵。</h3> <h3>罗汉坐像——三彩陶质,辽代,民国初年(1912)发现于河北易县八佛洼的山洞里,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h3><h3>坐像高104.7厘米,比真人略大,釉色精纯,神采动人,完美地继承了唐三彩的技艺。</h3><h3>这组易县睒子洞内的辽代三彩等身罗汉像一共16尊,发现后即被盗卖一空,。由于山陡路险,在盗运中至少毁坏了3尊,其余多已流失海外。目前可查的存世罗汉像,被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共有10尊(美5,英、法、俄、日、加各1)。另有一尊德国收藏的,毁于二战战火。</h3> <h3>罗汉坐像——三彩陶质,辽代,民国初年(1912)发现于河北易县八佛洼的山洞里,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h3><h3>这批罗汉的体态合乎比例,面貌生动逼真,那沉稳的身姿,那紧锁的眉峰,那远眺的目光,那凹凸的面部肌肉,把人物的内心思想活动真实地表现出来。梁思成评价:“要之皆各有个性,不图为空泛虚渺之神像,其妙肖可与罗马造像比。”作为中国古代十分少见的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精美作品,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成为欧美国家争相珍藏的瑰宝,并成为衡量博物馆收藏艺术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h3> <h3>露齿菩萨——彩塑,辽代,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建于辽代重熙七年,即1038年)。</h3><h3>这尊菩萨造像可以说是久负盛名。1964年郭沫若参观后为之题词:“下华严寺薄伽法藏塑像乃926年前故物,比例合乎自然,表情特别生动。余以为较太原晋祠圣母殿塑像为佳,诚为不可多得之艺术作品,宜尽力加以保护。”</h3><h3>像高302厘米,整尊造像神情闲逸,宁静大方,她的头部稍稍右倾,双目微睁,向左下方斜睨,轻启双唇,微微而笑,露出了白皙的牙齿。双手呈拱于胸前状,手指半屈半伸,上下叠置。合掌露齿微笑的神态,表示着对佛法的领悟,实在是下华严寺辽塑中的珍品。</h3> <h3>渎山大玉海——玉雕,元代,现存北京北海团城承光殿前的玉瓮亭中。</h3><h3>玉料出自中国西南部的岷山,据《汉书·郊祀志》,“渎山乃蜀之岷山”。这里出美玉,“皆清黑温润而坚"。</h3><h3>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令皇家玉工,将这一整块黑质白章的椭圆形大玉石,雕琢成器。它高70厘米,口径135至182厘米,膛深55厘米,周长493厘米,重达3500公斤,青白色中略带墨色,时人亦称之为“黑玉酒瓮”。周身雕刻着波涛汹涌的浪花,巨大的海兽如海龙、海马、海犀、海猪、海鹿竞相出没。雕琢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量材取料”、“因材施艺”的传统技巧,在俏色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它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h3> <h3>渎山大玉海(细部)</h3><h3>在元朝开国之初,这件精美绝伦的玉器被世祖用作大宴群臣、犒赏将士的酒器;不久重建北海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原建于金代),玉海被置于其中。明末清初,广寒殿遭遇火灾,殃及玉海,后遗落于西华门外的真武庙中,为道士作菜瓮用。乾隆帝得知后重金收回,专建玉瓮亭珍藏。1988年,又于北京法源寺发现其原配底座,真是历尽沧桑,最后珠联璧合。</h3> <h3>自在观音——泥塑彩绘,隆兴寺摩尼殿,明代,河北正定。</h3><h3>摩尼殿佛坛后面是一堵扇面墙,墙的背面塑有须弥山塑壁。塑壁为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所创,此为宋塑,明代又改装。塑壁以石青、石绿涂染,奇峰怪石,清泉水泄,宛如金碧山水。居中最醒目的就是这尊塑自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的自在观音。</h3><h3>观音像高3.4米,头戴宝冠,身着红裙,半袒露的胸部丰润圆满,璎珞垂如网,浅绿披帛如水如风;左足踏莲,右腿踞起,双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仪态从容自在。</h3><h3>当年梁思成来此考察时拍了一张照片,赠送给鲁迅,鲁迅赞誉她为最美丽的观音。至今,北京鲁迅故居的书案上还陈设着这张照片。</h3> <h3>韦陀像——彩塑,双林寺千佛殿,明代,山西平遥。</h3><h3>现存的反映出明代佛教造像最高艺术水平的就是山西平遥县双林寺的塑像。双林寺初建于北齐,明代多次重修,寺中的佛像大部分为明代所塑。全寺共分十个大殿,内有大小佛像2000余尊。</h3><h3>这尊韦驮像高1.6米,立于千佛殿的醒目之处。他身披甲胄,左手拿着一个金刚杵,右手握拳,昂首挺胸,成丁字步站立,十分威风。他的眉头紧锁,眼睛怒视前方,表现出刚正严明的性格,颇有一种儒将风范。</h3> <h3>渡海观音——瓷塑,明代,德化窑"建白瓷"何朝宗代表作,现藏福建泉州海交博物馆。</h3><h3>像高46厘米,釉色白中泛黄,呈牙白色,如凝脂冻玉,滋润莹滑。观音双手藏袖,露一足踏莲花,另一足水花掩盖,作踏浪凌波渡海之势。衣袍紧贴身子,衣袖迎风飞扬,有吴道子“吴带当风”韵味。观音神情娴雅平静,安详自若,双目低垂凝思。整座塑像精巧细致,神态如生,背钤有“何朝宗印”方形印款。</h3><h3>何朝宗(1522——1600),明代瓷塑家,生于福建德化县,祖籍江西。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他的瓷塑作品,吸收了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所塑形象,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个性,形神兼备,富有艺术魅力。</h3> <h3>德化窑白釉达摩像——瓷塑,明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h3><div>达摩身披袈裟,前额宽大,鬓发卷曲,双眉紧锁,二目俯视,双手合抱于袖中,赤足立于汹涌的波涛之上,衣袂飘荡。通体施象牙白釉,釉质肥厚滋润。雕工深入锐利,衣纹飘逸流畅,浪花翻卷自如,颇富动感。像高43厘米,背后刻“何朝宗制”四字阴纹印。<br></div> <h3>大阿福——泥塑,清代,惠山泥人代表作,现藏无锡泥人研究所。</h3><h3>大阿福是民间艺人根据民间传说塑造的一男一女两个健壮的娃娃形象,怀抱狮子(或麒麟),以表示驱邪迎福之意。</h3><h3>此为现存最早的一件大阿福(女)泥塑,传为清代乾隆年间原模,通高22厘米、宽16.5厘米、厚7.2厘米,是高浮雕型的印制泥人。造型极其简练,盘膝而坐,面型饱满,笑盈盈,胖墩墩,眉弯目秀,鼻直口方,头梳菱形发髻,怀抱青狮,服色明丽,黄底红花,具有强烈的江南民间情调。</h3> <h3>惜春作画——彩塑,清代,天津"泥人张"代表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h3><h3>此彩色泥塑组像是我国著名的天津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1826—1906)的作品,高36.5厘米。取材于清代小说《红楼梦》,以贾惜春在大观园暖香坞作画为内容。惜春正在聚精会神地运笔作画,两旁少女一坐一立,正在会心地欣赏惜春的传神妙笔。</h3> <h3>五百罗汉——彩塑,清代(光绪年间),云南昆明筇(qiong)竹寺。</h3><h3>筇竹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是云南第一座禅宗寺院,后历经修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修建为清光绪九年至十六年(1883—1890),从四川聘请泥塑大师黎广修(合州人),带着徒弟5人,历经七年,塑造了五百罗汉,成为清代宗教雕塑的代表作。罗汉坐姿高约1米,站姿高约1.4米。</h3><h3>该泥塑摆脱了佛教传统“千佛一面”的呆板模式,而以现实生活中各个阶层丰富的人物形象与佛教传奇故事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将罗汉形象塑造成如同社会的芸芸众生,各色人等的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举手投足的动态,顾盼交流的情景,喜怒哀乐的神态,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h3> <h3>持杖罗汉组雕,是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中的一组。表现的是两位饱经风霜的罗汉正在交谈的形象。</h3><h3>这组雕塑整体呈稳固的拱形,手持天然大竹节龙头拐杖的老者,头顶风巾,身披袈裟,微弓着腰,比划着手势,凑近同伴诉说着什么。他的同伴则双手捧着内有金色坐佛的佛龛,侧耳仔细倾听着,惊讶、同情和沉思的复杂感情,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h3><h3>这组雕塑,是公认的五百罗汉中的最佳作品。</h3> <h3>孙中山先生铜像——武昌首义广场,民国,湖北武汉。</h3><h3>武汉市有两座孙中山铜像,分立武昌和汉口,均由著名雕塑艺术家江小鹣(1894—1939)设计塑造,建于1931年。</h3><h3>这是武昌的一座,立于湖北军政府旧址门前(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广场)。孙中山身着中国传统服装长袍马褂,面南庄严肃立。通高约6米,铜像高约2.4米,基座系麻石砌成。</h3> <h3>"五四运动"——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现代,北京。</h3><h3>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亲自奠基,直至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碑座浮雕共10块,材质为汉白玉,高2米,总长40.68米,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反映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勇斗争的重大史实,由刘开渠、滑田友等8位雕塑家合作完成("五四运动"作者为滑田友)。浮雕以线刻为主,整体风格一致,造型简练准确,刻画细腻精美,既有民族特色,也有西洋写实功底,是新中国最重要的雕塑成就之一。</h3> <h3>五羊石像——石雕,现代,广州。</h3><h3>五羊石像,建于1960年4月,位于广州越秀公园,由岭南著名雕塑家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创作。像高11米,用130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53立方米。以四只形态各异的小羊,簇拥着一只口衔稻穗的高大母羊为造型,再现了羊化为石、把稻穗赠给广州人民的美好传说。</h3> <h3>翻完这本小书,虽然只是一个个碎片,有些内容还没有涉及(比如明清时期的木雕),但串联起来,也不啻是过了一遍中国雕塑史。</h3><div>梁思成说:"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div><div>雕塑是最古老的艺术,中华民族六七千年的雕塑之花,开遍神州大地,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使我们今天得以为祖先的聪明、才智和技艺,而惊叹、自豪和骄傲!</div> <h3>当然,中、西方的雕塑艺术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雕塑自打一开始,便是与实用性紧密结合的,从日用器具到祭祀墓葬,从驱妖镇灾到宗教造像,这种实用目的性很强的意识,代代相袭,渗入骨髓,以致直至当代为政治服务的泥塑《收租院》的横空出世,工具性远远大于艺术性。美丽的艺术外衣,终究掩盖不了编造的谎言,一时的轰动终归趋于沉寂。</h3><h3>为什么西方有那么多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雕塑艺术大师,为世界各地津津乐道;而在中国,如果问中国的绘画大师有哪些?或许还能说出二三,但若问中国的雕塑大师有哪些?也许就一个也说不出来!这并不奇怪。因为在中国,雕塑历来被视为雕虫小技,从事的人亦被称为工匠。</h3><h3>比如,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只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称为“精细木工”。此中便能窥出,雕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当然,这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使然。</h3> <h3>西方注重个体,注重细节的刻画来展现美;中国注重群体,讲究规模(也包括体量)的气势来震慑人。西方注重写实,形神毕肖;中国注重写意,讲究点到为止。西方思想开放,性喜张扬,公然袒胸露体于大庭广众、光天化日之下,尽显人体之美而无不适;中国思想封闭,恪守礼教,讲究蕴藉含蓄,即便要表现人体之美,也仅至“曹衣出水”而已。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当年就矗立在佛罗伦萨的市政大厅门口,而在中国,官衙门前永远是一对怒目张口的雄狮。两千多年的专制集权和儒学熏陶,也培养了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和心理素质,以为这是理所当然;假若你要把“狮子”换成《大卫》试试,“伤风败俗”“不成体统”的一片口水也要将你淹死。</h3> <h3>纵然有如许的文化差异,但有一点还是相同的,那就是以真诚敬畏之心,发挥自己的才智、技能和热情,去努力展示人世间的真善美,抒发对自由、光明和幸福的精神追求!</h3><h3>正因为如此,中国和西方的雕塑家一样,创作出同样杰出的艺术瑰宝: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辉煌;你有《断臂维纳斯》《思想者》,我有“兵马俑”“乐山大佛”;世界从而丰富多彩,人类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和而不同的多彩世界!</h3><h3>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也产生过众多毫不逊色于西方的精美雕塑作品,其中的一些还令人痛心地被西方列强偷盗而去、至今被奉为至宝。</h3> <h3>雕塑如人生。</h3><h3>雕,作的是减法,一点点地不断地去掉些什么;塑,作的是加法,一点点地不断增添些什么;在这加加减减中,逐渐臻于心目中的化境。</h3><div>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从牙牙学语到垂垂老矣,在几十年的风雨兼程中,不也是不断地得到些什么、又不断地失去些什么吗?与雕塑一样,有的成了精品,有的却成了废品,更多的芸芸众生,庸庸碌碌,便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div> <h3>如果你有耐心,能从头读到这里,也许会有更多的感悟。</h3><h3>谢谢你的阅读。</h3><h3> ——2017.7.30.于枣香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