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原创)

一瓣心香

<h3>作者:一瓣心香</h3> <h3>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每当我听到这首轻松曼妙的校园歌曲,自己心性和情趣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那一串串纯真的记忆,又萦绕在眼前,是那样温馨、温暖,点点滴滴,都那么令人怀想、令人难忘。 </h3> <h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瞬间自己已步入不惑之年。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的闲暇时光,回到记忆中的童年,让自己沉浸其中,和当年的那些人人事事一起游弋、欢愉。   </h3> <h3>回到童年,一定离不开我的那些小伙伴们,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快乐的童年。鑫鑫和蓉蓉是我童年时最好的朋友,我们每天都会一起出去玩,虽然可能还有别的小朋友,但是不管人多人少,必定是有我们三个的。那时候,我们好得像一个人似的。有时候在谁家玩儿的起劲了,就会在谁家吃饭,叔叔阿姨们也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由于我们几个孩子的原因,各家的大人们也都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了。记得有一天,大人都没在家,我和蓉蓉在鑫鑫家玩起点蜡烛的游戏。我们把几棵蜡烛摆在窗台上,然后三个人用火柴依次点燃,各自许愿后再将蜡烛吹灭,相互比赛,看谁一口气,吹灭的蜡烛多。正在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不知怎么就引燃了一侧的窗帘,就在我们不知所措的犹豫间,火苗子“腾”地就上来了。我们当时傻了眼,吓得嗷嗷大叫。不知我们谁喊了一声:“去舀水!……”我们三个便急忙奔到外间屋,有的用脸盆里的水泼,有的用水舀子舀来水泼,还有的用大茶缸子舀水泼,经过紧急扑救,终于把火苗子扑灭了,看着窗帘被烟熏火燎的惨状,我们真的很害怕,担心不知怎么向大人们交代。后来,鑫鑫的爸妈回来了,惊悚之后深感万幸,并没向我们想象中的厉声训斥,而是在对我们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还对我们能够懂得及时舀水自救表示赞赏,说我们太贪玩,但遇事有头脑,够机智,个个都是好样的……  </h3> <h3>70年代出生的我们,当时并没有太多的玩具,好多玩具都是我们自制的。特别是在阳春三月,柳树刚发芽柳枝嫩嫩的时候,我们会结伴来到运河堤上,互不示弱地争先恐后地爬到柳树上去,折下柳枝,做起那令我们充满趣味的柳笛来。柳枝折好后,我们会拿小刀将其切割成一段一段的,然后轻轻拧一拧,使绿色的树皮略略松动,猛一下把它褪出树枝,就算做成能吹出声音的柳笛了。柳笛的长短不同,粗细不等,发出的声响也就不同,细的,声音尖,粗的,声音就非常沙哑,中等的像女中音或男中音,短的,声音嘹亮,长的,声音绵长。各种柳笛一起吹就成了柳笛的交响曲,常给乡村的孩子们带来说不出的乐趣。 </h3> <h3>我们那个时候,上学放学是不用家长接送的,都是同村顺路的几个孩子结伴而行。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也很是开心。放学回到家里,大人们一般下地干活还没有回家,我们几个人便凑在一起写作业,互相背诵、相互检查。那时,我们几乎没有课外读物,更没有任何兴趣班,即使想学习绘画或者乐器也没人教。不像现在的孩子多才多艺,都会有钢琴、吉他、素描等一两项特长。作业完成后,便是我们的休息时间,大家一起跳方格、玩扑克、捉迷藏、丢沙包、踢毽子……虽然物质上没有现在孩子的富足,但是我们自寻开心的能力和因为游戏而带来的满足同样是无可比拟的。 </h3> <h3>那时候,我们没有什么零食可吃。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门口的小摊上的糖果。每颗糖果只要一、二分钱。夏天,买根冰棍,按照开水、生水,小豆、奶油等档次类别分,价码不过在2分到2毛之间。当时,曾风靡一时的麦乳精营养冲剂,让我百吃不厌。最初是冲水喝,口口香甜,意犹未尽,后来不过瘾,就又拿了勺舀来干食,结晶后的颗粒在嘴里慢慢溶化,当年那些有限零食带来的无限满足,现在想来依然是那么的幸福、甜蜜。  </h3><div><br></div> <h3>童年,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每个人都会在各自的记忆中留下天真快活的童年趣事。当你一天一天走向成熟,历尽生活与奔波之后,再度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童年那些无忧无虑充满好奇的日子,都会感到那样的温馨和甜蜜。我怀念我的童年时光! </h3><div><br></div>

童年

我们

舀水

蜡烛

孩子

柳枝

放学

声音

没有

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