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时代,永恒的记忆。

王健

<h1><font color="#ed2308">知青我们这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共同的感受,难忘的岁月,也是我们人生宝贵财富。历史的痕迹更能回忆起那特殊年代,产生特殊的我们,特殊经历,相同的记忆,共同的名字…知青!</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四十二年前的我们都是风华正茂的帅男靓女,在响应祖国的号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上山下乡,共同来到林场,坚苦的生活中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苦过,累过,哭过,但我们从没怨恨过,回忆起那段往事,相反还有一些留恋和思念,因为那时的我们思想单纯,有纯洁的友谊,生活是纯真无邪的,现在的年青人是无法想像和理解我们在艰苦岁月中相濡以沫,互相团结,纯真的乡友情。深深的打下了那个时代的烙印。</font></h1> <h1>这些发黄的老照片都是我们当年的真实写照,用青春谱写的难忘岁月,每张照片都仿佛在述说着那段历史。</h1> <h3>四十多年前的经历,沥沥在目,难忘的青葱岁月,当年的我们照片很少,拍张照片是很困难的事,也没有机会把我们青春靓影留下,这些发黄的老照片非常珍贵,通过这照片点点滴滴拼凑起来,成就了当年真实的你,也让人生变的更加丰盈圆满,非常感谢那段知青生活,让你定格在这黑白的照片里,带回到四十多年前的那年那月美好的回忆。</h3> <h3>这是第五批知青的集体合影,时间是一九七六年七月份,当时我们是被批准回鸡西建筑处当知青合同工,随然人在鸡西上班,但关系还在林场不算返城,还是知青。在鸡西刚上班没几天我们就拍下了这张照片。总算我们知青时留代下了珍贵靓影。</h3> <h3>这张照片里的人物大家都很熟,都是林场的知青干部,领导级的人物,也是受广大知青爱戴的知青骨干。</h3> <h3>这张照片里人物大家也都熟悉,有陈师付,带队干部辛老师,还有咱们的领军人物张玉军场长,周华,李艳清,等连级干部,在规划林场的蓝图,照片很珍贵也是唯一张有代表意义的照片。</h3> <h3>这是知青劳动归来,能坐着拖拉机上面是很幸福的事了。照片里的人物都看不清楚是谁了,只有当时谁参加了拍照了自己知道能认清,大家回忆一下都是谁?猜猜看!</h3><h3>有张庆梅,周华,钟ⅩX不记得名了,于桂芝,李艳,付秀芝,柳洪芬,薛生云,司机好像叫赵焕贵,记忆有些抹糊了。</h3> <h3>林场拖拉机手,是谁呢?到现在没人认出来。</h3> <h3>知青胡清凤在谷子地里拍照的很漂亮有记念意义。</h3> <h3>连长周华也是在谷子地里拍照的,很有范,也很美!</h3> <h3>这照片里的四个人,有三个人不在世了。翟成书,徐杰,迟国军,还有姓李的,他们三个人中翟成书,徐杰两人是第五批知青,很遗憾过早的离世,我们都很怀念他们。愿他们在天堂安好。</h3> <h3>当年这些帅哥都很英俊哈,刘东风,付冠密,那位叫不上名了。</h3> <h3>赵焕贵,刘东风,前排付冠密,三位大帅哥,年青真好,</h3> <h3>这三人照片都是第五批知青,王瞬平,王健,高金华,当时是知青合同工,在建滴道电厂时期拍照的,时间是一九七七年。</h3> <h3>这张照片是连长周华,她始终战斗在大田一线,很有工作能力,值得我们敬佩的老连长,她比我下乡来的晚一些,我俩都是连长工作上的好搭挡,在大田一起工作了一年多,大田是林场工作比较累的活,后来我回鸡西了,很珍惜那段在一起工作情景,苦过,累过,开心过,那时我们都很小,周华比我还小一岁,但我俩工作配合很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快使,思想非单纯,忘我的工作,不知道什么累和苦,各项工作走在前面,真是好带头人,那时我俩结下的友谊至今难以忘怀。</h3> <h1><font color="#ed2308">这照片是一九七六年六月二十一曰拍的,当时是洗煤厂开团代会,照片里的人都是林场的团代表,会后正赶上领导批准第五批知青回鸡西建筑处当知青合同工马上就要走了,会后我们就去拍下这张林场团代表最后一张合影,欢送我们第五批回鸡西,</font></h1><h1><font color="#ed2308">照片上题目清楚写的是(喜迎团代会欢送战友留念)很有纪念意义,也很珍贵。</font></h1> <h3>这张单人照片里的美女是韩艳芬,在没下乡时侯,还是上中学时我俩就认识,她很有故事,听我说给你们听,七五年三月五日是我们第五批下乡到林场的第一天,那天是我们第五批三十五名知青终生难忘的日子,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大转折,我记得那天在家长的陪同下我们坐着大客车前往林扬,一路上很高兴,车外的景色让我们们浮想联篇,猜想着林场是个什么祥子?在那里好好干,干出成绩早日返城,有个好工作,改变自己,幢景这美好的未来。此时的心情代表了所有林场青年的心声。车到了林场一下车傻眼了,眼前的一切让我们很失望,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美好,当把行理拿下车的时心情说不出的难受,稍后家长坐車返回鸡西,我们坐在大宿舍前面有沙堆上,全体女生都坐在那无语,看着爸爸妈妈坐的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止不住泪水顺着脸住下淌,谁也没敢哭出声来。这时韩艳芬带头第一个大哭起来,引得我们这些女生都哭出声来了。中午的饭都没吃,没心情,现在觉的很可笑,这个插曲让我们终生难忘。这就是我们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迈出的第一步,人生转折的新起点,从那时开始我们真的长大了成长了。</h3> <h3>马军</h3> <h3>这个是林场共认的大美女,谢影,也是第五批的,我俩在一个宿舍住,人长的漂亮,心的善良,我俩下乡时是知心朋友。现在在依敏河。</h3> <h3>还认识这个人吗?他就我们林场养鸡厂的鸡司令知青古正义,很能干,现实中也是能人大老扳,现在在大连居住。</h3> <h3>这是周华,和徐明月俩人合影,拍照时间七六年十二月。</h3> <h3>知青胡清凤</h3> <h3>甄淑凡,</h3> <h3>靓女马军</h3> <h3>这位是我们林场的大才女高世萍,也是林场宣传队成员,能歌善舞,琵琶弹的非常好,人长的特漂亮,七七年高考,考上了哈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在矿总院,后去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现在随丈夫在美国定居。</h3> <h3>美女胡清凤,她的照片有好几张呢,当时也是很时尚的。</h3> <h3>这张八人的合影是七六年七月十一日开完团代拍照的,那时去团山水库青年要走了,所以大家在一起拍照留念。吕晶杰,周华,庞志娟,怨秋娟,赵晶芝,王玉仙,李晶,康福香。</h3> <h3>李晶</h3> <h3>这张照片是洗煤厂开知青团代会时照的,左上角那位是山下小工厂团支书杨川明,农业连长周华,曲文生,团支书李玉萍,机修支部书记付冠密,土建书记李艳清,后勤团支书耿凤香,林场场长张玉军,场团总书记李晶,和养鸡场司令古正义,这张照片非常有意思,都是团书记,和场领导,都是高干呀!</h3> <h3>这张照片和上面那张照片是同一天照的,都是开团会照的,五个女团干部单独又照了一张。</h3> <h1>这张照片里有我们可敬的老场长,吕场长,这里的知青有些真的想不起叫啥名了,大家猜着看吧!</h1><h1>前一排左起,1,未知? 2,林春山书记, 3,吕场长, 4,迟师付,5,未知?</h1><h1>前二排,郭宝庆,李玉平,李艳请,耿凤香,胡清凤,</h1><h1>第三排,李英兰,杜玉杰,李晶,高世平,周华,郭世全,</h1><h1>后一排,张永安,张永森,曲文生,赵常生,潭力凯,王宝森,张玉军。</h1> <h3>照片里的三个人,分别是刘春荣,高凤莲,扬秀杰。记的不是很清楚,大家辩认吧。</h3> <h3>连长周华,团书记李晶俩人合影</h3> <h3>这也是我们第五批知青建电厂时拍照的,前排左起王健,张春荣,扬玉葵,后排左起赵丽娜,高金华,金今义。</h3> <h3>金今义</h3> <h3>王健</h3> <h3>徐明月</h3> <h3>马军</h3> <h3>王健,七七年在滴道区照像馆拍照的,那是我们正在建滴道电厂。</h3> <h3>金今义</h3> <h3>古正义</h3> <h3>这张照片是七六年照的,照片里的这几个人是在山下洗煤厂搞副业,在洗煤车间,还是干燥车间记忆有些抹糊了,反正是在车间捡木头头工作。当时在洗煤厂拍照的,照片背景可是四十多年前的洗煤厂原貌哦,现在不知还有这个楼吗?后面站着的是冷淑芳大姐,中间的是马丽,边上的是刘丽霞,前面蹲着的是甄淑凡,赵晶芝。‘</h3> <h3>这张像片是七六年六月十一日照的,团代会刚结束,一部份人要去水库工作,所以这些好朋友就拍照留念了。</h3><h3>吕晶杰,周华,庞志娟,王玉i仙,李晶,康福香,</h3> <h1>这张照片是七六年六月份洗煤厂刚开完团代会,有一批知青去团山水库工作,鸡西五批的也回鸡西工作,赵凤岐,赵晶华等去水库工作了,我们这几个好朋友一起拍下这张照片留念。前一排,王瞬平,王健,赵丽娜,都是五批知青,后排,赵晶华,赵凤岐,赵晶芝,甄淑凡,四十多年友谊至今都没忘记。</h1><h3><br></h3> <h3>照片里的三个人是王玉仙,赵玉梅,赵晶芝。是一九七八年五月照的。</h3> <h3>王玉仙,赵晶芝,合影</h3> <h3>这张照片是在林场的老宿舍前照的,就是老工人肖师付他们家住的那边宿舍,当时是山下照像馆的人来林场照像,在林场的照的照片大部份就是那时拍的,留下纪念的。那时给我们照一张像才五角钱,一部份人照了,大部份人没有照,这部份青年很可惜没留下青春靓影,那时照一张像才伍角钱,现在用金条用多少钱也买不来年青时代的影子,是不有些后悔了。照片里的赵晶芝,王玉仙。很时尚,也很前卫。‘</h3> <h3>这张三人合影是和上面那张照片一块照的,也是山下照像馆来人给拍的,当时是在咱林场大宿舍前有棵樱桃树那照的,林场也没啥好景,能照张像很不错了。照片里三个人分别是李振英,王玉仙,赵晶芝。</h3> <h3>这张照片里的人:是二批的知青,吕有芬,关爱平,赵晶华,王丽丽。</h3> <h3>王玉仙,赵玉梅,赵晶芝。</h3> <h3>这张照片是七六年拍照的,照片背景是四十多年前洗煤厂原貌,照片里的这五个人,后排站着的左也是冷淑芳,中间是马丽,右也是刘丽霞,前面蹲下的是甄淑凡,赵晶芝,他们是在山下搞副业,在洗煤车间,还是干燥车间拾木头头,记不清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