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乡村.湖区

五洲留痕

<h3> 曾任英国首相的保守党领袖斯坦利.鲍德温说了这样一句话:“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成为流传甚广的名言。</h3><h3>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h3><h3> 我用这两段名人的描述,引出本美篇的主题思想,即我所看到的英国乡村,还有湖区。</h3> <h3> 近些年,我先后2次到英国旅游,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的城市、乡村、景区……仍历历在目。昔日的“曰不落帝国”的历史、辉煌与现今,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观光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享受着愉悦,增长着阅历,感悟着生活。想记录的(英国游记)内容真是不少,待整理后加以归纳,谨以“乡村.湖区”作为开篇。</h3> <h3> 今年(2017)6月,在英格兰地区从北到南,由东向西,奔驰在英国的绿色原野中。蓝天上飘着云白,绿草地哺育着牛羊,树木成林,涧水清澈,田野上飘逸着沁人心脾的气息,所到之处没有丝毫工业化的痕迹,在国内司空见惯的乡镇工业毫无踪影。</h3><h3> 显然,不列颠人早已从人文社会意义上,意识到了城市的浮躁与喧嚣,乡村的安宁与稳定。如今,充满了田野气息的乡村风光依旧遍布英国各地,这在一个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又饱受环境污染之苦的国度,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奇迹。</h3><h3> 在英国,千年的教育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社会精英和学者。在工业革命之前,农村就已经是舒适生活的家园。</h3><h3> 在英国,乡村不但生活舒适,就连天气和教育环境都比城里更好,更现实的情况是,乡村人的收入都比城里人高。</h3><h3> 在英国,许多的社会精英从乡村里走出来,他们热爱自已的家乡,发达后首先想到的是要把乡村变得更加美好。</h3><h3> 英国的贵族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对整个民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个真正的英国绅士,一定是热爱乡村野趣的。</h3><h3> 英国乡村的美景不只是单纯的秀丽和静宜,历史积淀出乡村之美的淡雅与从容,而时间则将这种美炼就得愈渐醇香,愈渐真实。</h3> <h3> 英国的灵魂在乡村。</h3><h3> 英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其无比辉煌的“曰不落”时代,它就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代名词,但,这样的认识定位显然是不全面的,忽视了英国的一个根本属性,其实它更是一个有着古老农业传统的国家。</h3><h3> 中国的灵魂在哪里?</h3> <h3> 科兹沃兹 英格兰中部的丘陵地带,拥有英格兰最具魅力的乡村风光,如画般美丽的中世纪乡镇,迷人的领主庄园,用当地石材建造的屋舍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温馨的蜜色,村间乡舍布满鲜花,风光独特。</h3><h3> 这个地带南起古城巴斯,北至奇平卡姆登,全长约160余公里,涵盖英国中部6个郡县。这里汇聚了许多非常独特的旅游景点,其中包括两个世界文化遗产:乔治时代的城市巴斯,英国最伟大的宫殿布伦海姆宫。还有几十个保存完好,风格各异的中世纪乡村和集市,以及最经典的英国式园林、庄园和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等。</h3><div> 中世纪时,科兹沃兹地区是英国羊毛贸易的重镇,繁荣的经济和富庶的生活,使得科滋沃兹在乡镇基础设施、庄园的建造等都要超过英国其他地区,体现了英格兰乡村生活的最高水准。</div><div> 英国人一直视科兹沃兹为优越的英国式乡村生活典范,也把这里作为远离尘嚣的乡村度假天堂。</div><div> 下面,是我游览的其中几个乡镇的记录。</div> <h3> 这是Burford小镇。 小镇有条主街道,路上车水马龙,两侧人行道旁边都是特色小店,古朴而宁静,静待客人上门,而店铺内好货多多,从古董到时装,从小纪念品到历史悠久的毛刷,引得我的朋友们乐不思游,尽在店里寻宝了。</h3><h3> 转入主街两旁的横街,立刻感到换了一个世界,道路空寂,宁静而整洁,虽然有些石屋己实在是“高寿”了,依然窗明几净。</h3> <h3>  小镇主街尽头就是田野、人家、牧场。</h3> <h3>  晴朗的上午时光,小酒吧的派对。</h3> <h3>  小镇民居</h3> <h3> 这里是Bourton on the Water(水上伯顿)。人们称其为“科兹沃茲的威尼斯”,甚至“英国的小威尼斯”。</h3><h3> 温德瑞施河(Windrush)穿越整个村庄,六座历史已在200年以上的矮石桥横卧河上,河水清澈见底,水里游鱼觅食,水面鹅、鸭栖息,水边芳草鲜花茂盛,岸沿游客嬉水,河岸两旁绿树成荫,树冠倒映在河水中有了流动的绿色。</h3><h3> 水上伯顿因温德瑞斯河而美丽而著名,河流全长35英哩,流经科兹沃兹大部分地区,是英国第二大河泰晤士河的支流,在牛津郡新桥镇注入泰晤士河。</h3> <h3> 科兹沃茲出产的石灰岩筑就了当地的民居,几百年而不倒,每家每户门前屋后少不了花园,无论大小,都是鲜花烂漫,植物葱绿。几百年的老房子似乎在经历了岁月的风吹雨打之后才愈发地动人,它不是国人思想意识中的“乡下”,而是童话书中的森林城堡,仿佛来到这里才是真正回归了生活。</h3><h3> 小镇的主街尽头是一个老爷车博物馆,有兴趣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前去参观。</h3><h3> 在这里,可没有中餐馆, 西式餐饮则很有选择余地,包括“鱼和薯条”。</h3> <h3> 主街沿河而建,有教堂、村公所和乡村旅店,拥有许多的餐厅、茶室和店铺。</h3><h3> 小镇有着游人带来的热闹、活力,也有着不变的安宁、愜意。</h3> <h3> 这里是Ston_on_the_Wold,国人多译为“山地斯多”小镇。这是科兹沃兹地区位置最高的小镇,海拔800英尺(1英尺=0.3048米),在格洛斯特郡。</h3><h3> 从科兹沃兹各地有6条大道交汇到小镇最高处的中心_集市广场,因此,可以说这里是科兹沃茲地区的心脏和枢纽。</h3> <h3>  建于1615年的“英国最古老的旅馆”。</h3> <h3>  15世纪时就立在那里的市场中心石柱。</h3> <h3> 镇中心的圣爱德华教堂和集市广场。</h3><h3> 从1107年享利一世批准这里开设每周一次的交易集市开始,到1476年爱德华四世设立每年5月和10月的为期5天的乡村集市大会,直到如今,这个传统在这个广场上的延续从未中断。小镇就是由这个交易广场为中心建造起来,广场四周是深入的小巷,当地称之为“tures”的狭窄巷子其实是当时特别设计的,以便于赶集时农民在到达广场之前,通过窄巷将羊群集中起来,直接前往交易市场,最多时,这个市场集中了20000头羊!</h3><h3> 如今,广场旁边的中世纪建筑都被各类旅馆、酒店、艺术品商店、餐馆、服装及户外用品店占据着,而访客较水上伯顿等地少得多,游览、购物感觉一流。再告诉你,这里是科兹沃茲地区的古董交易中心,看你的眼光和运气了。</h3> <h3> “蜜色小镇”。这里的房座都是用独特的“Cotswold Stone”(科兹沃兹石)建筑而成,当地人称之为“蜂蜜石”,只有当地山区才能开采得到,是一种侏罗纪时代形成的石灰石,经过风化,这些石头就呈现出一种如蜂蜜般的淡黄色,当阳光洒在这些蜂蜜石房子的时候,这些石屋的颜色成为更为明亮的明黄色。</h3><h3> 在小镇街道旁,有着各类英式传统小茶馆供应美味地道的饮品和食物,这里是体验英国乡村休闲生活方式的理想地。</h3> <h3> 这里是 Stratford_Upon_Avon,译为斯特拉特福,位于沃里克郡,是科茲沃茲地区最大的乡镇,是莎士比亚的故乡。</h3><h3> 这已不是一个镇,而是一座城了,因为莎士比亚,这个不足3万人的乡镇,每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万游客。</h3><h3> 这里是莎翁的诞生地(故居)和长眠处(三一教堂),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诞生地和莎翁剧作的首演地,这里有莎士比亚花园,种植着莎翁著作中描绘过的花草。</h3> <h3>  埃文河贴着小城流过,河畔矗立着莎翁的雕像,不远处是现代风格的剧院,河上天鹅成群,游艇簇拥,泛舟埃文河已是小城的游览方式之一。</h3> <h3>  莎士比亚雕像和雕像周围的莎翁剧中的4个人物:《麦克白斯》中的麦克白夫人,《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享利五世》中的皇太子,《享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h3><h3> 莎士比亚(1564~1616),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在他逝世后的四个世纪里,还找不到谁比他更能将人性的善恶、爱情的深浅、人世的悲苦……讲述得如此淋漓透彻,令人信服。</h3> <h3>  莎士比亚的诞生地,一座小小的两层楼房。</h3> <h3> 斯特拉特福小城古典优雅,都铎时代的老房子保存完好。</h3><h3> 都铎皇朝:15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是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关键阶段。新城市的兴起替代了旧城市的衰落。</h3> <h3> 这里是Painswick(佩恩斯威克),科茲沃兹地区的又一个美丽小村,该地区的瑰宝之一,地处格洛斯特郡。是一座由银灰色石头房屋和陡街组成的“精品”小镇,它镶嵌在半山腰上,历史悠久,曾以木材和羊毛交易而兴,还被誉为“科兹沃茲地区的女王”。</h3> <h3> 小镇的主街上,有着全英国最古老的一间邮政屋,有最古老的玩滚木球的草坪,有优雅的圣玛丽教堂。完好的中世纪风格,淳朴的非商业化的风貌值得称道,它犹如一座户外博物馆,虽被风雨和岁月摧打,今日却尽显其独特的魅力。</h3><h3> 我们一行人行走在小镇主街、侧街,周围空无一人,除了下车时遇见的一伙衣履整齐的本地老年人外,小镇似乎仍在沉睡中。而这些英国老人是刚刚在教堂参加完一场葬礼。</h3><h3> 小镇处在半山腰,居高临下可放眼四周,在屋角、小巷间可望见那片片绿坡,而总是找不到一处最佳观景台。也许,那每家每户的窗台才是享受大自然恩赐的最佳地点。</h3> <h3>  小村旅舍</h3> <h3> 在欧洲,教堂墓园文化相当深厚。在佩恩斯威克的圣玛丽教堂,有一片神奇的教堂墓地,这里生长着99棵紫衫树,若要种第100棵却不可能存活。导游是这么说的,功略中也是这么写的,谁如果有心去仔细数一数,也许还是99棵。</h3> <h3> 在小镇旁边,还有着一座洛可可花园,是世界唯一的。可惜了,先前,我已知晓科兹沃兹地区有这么座花园,可是因为小村镇较多且地名翻译较乱,事先又不知道会去游览某些个乡镇,因此错过了。</h3><h3> 事后补课,贴上两张照片交待。里面有情趣盎然的迷宫哦。</h3><h3> 洛可可风格,追求纤巧精致,而又崇尚豪华繁琐的设计装饰。</h3> <h3> 这里是科兹沃兹的最美小村Bibury(拜伯里)。科恩河与小村道路并排蜿蜒,小村西侧是红鳟鱼养殖场和天鹅酒店,东头是阿灵顿排屋。石头房子沿着河岸投下倒影,蜜色的石屋被阳光洒满,青苔遍布屋顶,藤蔓爬满矮墙,教堂安静地守护着村庄,碑文镌刻着小镇承载的历史。</h3> <h3> 天鹅酒店。天鹅的雕塑被藤蔓遮盖了,17世纪时,原址是马车驿站(coach Inn)。拍摄这幢房屋的地方是科恩河上的小桥,桥左就是红鳟鱼(彩虹鳟鱼)养殖场(赛伦赛斯特镇拜伯里鳟鱼场)。</h3><h3> 科恩河水,浅浅的,水草荡漾,天鹅、鸳鸯、水禽们自由自在地漫步或栖息着,注视着每曰新鲜的那一张张不同的笑脸。</h3><h3> 主街一侧是乡村民居,两层楼的石材别墅,家家有着打理得漂亮的花园,碎石小径直通主街,低矮的围栏一步即跨越,也因此,每户人家的院门处都立着一块小牌子,上面用韓文、曰文、中文写着“私家住宅,谢绝参观”。中文排在最后,那就是说,这3个国家的游客已干扰了当地英国人的宁静生活了,惭愧啊。</h3> <h3> 英国的乡村,房前屋后不见锄头铁锹,没有鸡鸭猪牛,四周没有零杂的自留地,与脑海中我国农村的情景差异巨大。更费思议的是,几天来没有看到田间劳动者,根本没有“农民”的身影。英国农田是如何耕作,怎么收获的?回想我当农民的时候,只要天公不下雨,每天都要下田劳作,一年四季有着干不完的体力农活。</h3> <h3> 小村的阿灵顿排屋,建于1380年,见证着拜伯里的羊毛贸易发展和建筑风格的变迁,如今,排屋虽有些破旧却没有被修缮,透出不一样的古老味道。</h3><h3> 小村与排屋是经典的影视剧拍摄地,可以在《星尘》和《布里吉特.琼斯的日记》这两部电影中寻找你已认识的拜伯里。</h3><h3> 住在这些如诗如画的乡村,有一处自家的庭院、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草坪和花园,有精美的小店度过闲暇的午后时光,有教堂的钟声抚慰你心头的波澜……</h3><h3> 英国乡下,隐藏着一个世间大同的生活理想。</h3> <h3> 这里是Casfle Combe(库姆堡),我在科兹沃茲地区旅游观光的最后一个原汁原味的英国乡村,这个乡村接近巴斯了。</h3><h3> 英国的乡村,中心必定有古老的教堂,周围必定有舒适的乡村旅店,有许多餐厅、茶室、咖吧和商铺。在这里,生活节奏变的缓慢,在舒适的乡村酒馆里边烤火边喝着麦芽酒,品尝苹果派,是英国人长期以来的习俗。</h3> <h3> 在千年小镇穿越回500年前。这里,只有一条沿山谷而建的弧形石板小街,10分钟就能从街头走到街就,岩瓦和片岩构筑的黑瓦黄墙的英式小屋临街立着,窗户明亮,花草簇拥,还原了15至17世纪的乡村原貌,一不小心便回去了数百年前优雅宁静的时光。</h3><h3> 古朴静谧才是小村平曰里真实的模样,我们的到来多多少少是打扰了村民的生活。</h3><h3> 至今为止,小村仍然没有路灯存在,你能适应吗?</h3><div> 那玲珑小巧的咖啡屋、小酒吧,不知接待过多少代人?</div> <h3>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到标着“B&amp;B”招牌的小旅舍,这样的由当地人自己经营的“农舍客栈”随处可见,成为英国乡村的一大特色。B&amp;B的英文是Bed and break fast,即“提供床铺和早餐的家庭旅社”。</h3> <h3> 茅草屋,已很少看到,已经是英国的国宝了。每一间茅草屋都已至少存在百年以上,每一间茅草屋都有它说不尽的沧桑故事。</h3><h3> 现在,每一间茅草屋都是受到国家保护的英国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屋子可以居住,可以买卖,但不能随便改变它,尤其是外观必须保持原样。而居住茅草屋的主人得有雄厚的实力,因为维护和保险的价格相当昂贵。</h3><h3> 在科兹沃茲地区北部的奇平卡姆登保留了中世纪羊毛集市时代的建筑和遗迹,包括茅草屋。</h3><h3> 至此,科兹沃兹地区的英国乡村行记就结束了。我是团队游,有包车有导游,因此没有关注具体的交通情况,但是,这里村村通巴士,大型城镇如斯特拉特福等还有火车通达,因此,交通相当便捷。</h3> <h3> 在剑桥附近的享廷顿郡,有一个我们住宿宾馆所在的小镇,不经意间,美景就在身边。</h3><h3> 上图是宾馆的酒吧区,就在小河边,宾馆西边和北边是平静的小河,东面是穿镇而过的公路及古石桥,镇区之外是大片的草原和绿地,青草茂盛可达大腿高度,田野小径通向远方。</h3> <h3> 小镇周围水系交通相当方便,宾馆能够为靠泊的游艇提供周全的服务。傍晚时分,沿宾馆的河岸泊满了各式小型游艇,我特意驻足观察了一会,因为一艘靠岸游艇上是一对年龄至少长我10岁的白发老人,他(她)们将游艇驶入泊位、系缆、泊稳,一连串的程序操控得熟练而稳当。次曰晨起,所有的游艇都是静悄悄的,船主们尚未晨起,他们过着富庶、轻松的生活,游艇就如同房车。</h3> <h3>  下图,古桥左上部分的建筑就是入住的宾馆。</h3> <h3>  清晨时分的小镇人家。</h3> <h3>  小镇主教堂</h3> <h3> 在英国,人们公认的最美乡村景色第一是科茲沃兹地区,其后就是湖区了。</h3><h3> 湖区国家公园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坎布里亚郡,接近苏格兰,是英国最著名的休假地,每年吸引着1000多万游客前来游玩休假,英国人称它为“自已的后花园”。</h3><div> 湖区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人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选中的理由是:人类与自然良好共处,相得益彰的经典。</div><div> 湖区,有重峦叠嶂的山峰,陡峭嶙峋的山谷,波光粼粼的湖泊,连绵起伏的高地,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和谐画卷。湖区范围内遍布大小不一的16个湖和十几个村镇,处处可游可玩。</div> <h3>  温德米尔湖码头区航拍图</h3> <h3>  温德米尔湖全景图</h3> <h3> 最出名的是温德米尔湖。因为最商业化的温德米尔镇紧挨着湖边。偌大的码头区永远是人群最密集的区域,数家游船公司经营着游船业务,大到可载客数百人的游船,小至手工舢板,任凭游客选择,游湖线路也有多条,耗时各异。</h3><h3> 乘船在湖上周游,水天一色,山脉翠绿,凉风习习,咖啡飘香,真仍神仙般的生活。</h3><h3> 湖岸,野餐露营者到处可见,翡翠般的湖水带来灵气,恩赐人类。</h3> <h3> 湖边的温德米尔镇,是游览湖区的第一热门地,绝大多数的旅游团队就是到此为止,而哪怕是住在湖区数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游客也必定会光顾这里。因为该镇旅游业、商业发达,交通便捷,有更多的饮食选择,更齐全的商品可选购,更多的酒店、旅馆可入住。</h3><h3> 但是,国内游客对湖区的评价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的好山好水和欧洲的湖景实在太多太美,英国湖区不能媲美,二是多数外来客的“英国湖区游”是点到为止,就是在温德米尔镇及码头湖边观光数小时就告别了,未能谙其内涵。</h3><h3> 湖区是个老少咸宜的大景区,可自驾可乘船可骑行可徒步,可涉水可爬山可寻美景可坐下发呆,可以酌情入住不同标准的宾馆民宿,也可以在帐篷里露营,夜观星空……这里,有着不同的适合自我的旅游方式和路线。</h3> <h3> 格拉斯米尔,湖区小镇之一,被高地、树林和草木环绕。这个小村落住户很少,蜿蜒的小河流过村子,古老村舍的外墙涂抹着和有小石子的灰泥,板岩砌成的小屋与曲折的街道、旅舍、画廊以及维多利亚风格的美丽别墅并肩而立。13世纪就建有的圣奥斯瓦多德(st.Oswald's)教堂的尖顶很远就能看到,教堂墓园的小径用一块块刻有姓氏的石块铺就,连接着幽静的小河和著名的姜饼店。</h3><h3> “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可爱的地方”。这是对格拉斯米尔的赞誉。忘了是哪位名人说的了。</h3> <h3> 格拉斯米尔小村的姜饼店开创于19世纪,早己扬名天下,其发明者瑟拉.尼尔逊女士的画像就制作在店招上,据说,制作姜饼的配方秘不外传,仍保存在银行的保险箱中。</h3><h3> 到格拉斯米尔的游客多数会品尝这个姜饼,其口感细腻、醇滑、松软、甜香,而姜味并不浓郁。这家百年老店每天限产,卖馨关门。姜饼在英国各城镇都有,不知道口味是不是与格拉斯米尔姜饼店相似。</h3> <h3> 格拉斯米尔,整个村子就是一个花园,有多条小路通幽处、通山林、通湖边。作为16个湖泊之一的格拉斯米尔湖,是养生发呆的好地方。</h3><h3> 这个小村是名气很大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出生和长眠的地方。距小村数百米的地方有一幢石砌的小房子,称为“鸽舍”,现在是华兹华斯博物馆。</h3> <h3> 安布塞德小镇的迷你桥屋。(BridgeHouse)。这是小镇的标志性建筑了。所有的游客都会为它拍照。</h3><h3> 据说,这是英国最小的石屋了,当年,曾有7个人在里面居住生活,小屋这么小,又建在跨河的石桥上,是为了支付更少的地皮税?这是小石屋建成的原因之一。</h3> <h3> 安布塞德小镇正处于交通干道,车水马龙,与格拉斯米尔的风格迥然不同,游客也多了,店铺也多了,却以户外用品店居多,也折射出人们对户外运动的热爱。</h3> <h3> 这是罗蒙湖(Loch Lomond)的美景。也译洛蒙德湖。是苏格兰最大湖泊,面积64平方公里,位于苏格兰高地南部,南距格拉斯哥27公里。</h3><h3> 湖泊被群山环抱,湖面与海拔高度相似,湖深却达190米,湖水清澈,旅游业兴盛,是苏格兰最好的水上运动场所之一。</h3><h3> 2013年的夏季,我和太太清晨从格拉斯哥出发前往苏格兰高地和尼斯湖,途经这里,留下深刻印象。当年,大巴车上还播放了一首民歌《罗蒙湖》,讲述古代一位骑士,在罗蒙湖边与心上人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旋律忧伤而触情,如醉如泣。</h3> <h3> 位于罗蒙湖畔的拉丝小镇(Luss),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几十户居民生活在画卷中。</h3><h3> 清晨,小村仍在梦乡中,我们静静地走近小院,鲜花簇拥的房屋,布局别致的小院,每院一景,令人惊赞。</h3> <h3>  拉丝小村的旅店</h3> <h3>  在编写中,我时常在思考,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宽广,几千年以来的农耕文化造就了地域色彩浓郁的乡村及民居,这是英国乡村小石屋无法比及的。如:广东的碉楼,福建的土楼,徽州的白墙马头墙,江南的水乡,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大院……但是,谁又能说:“魂在乡村”呢?我国不缺广袤的乡村,拥有丰厚的建筑宝库,而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迫使有学有为者拥入城市,废弃乡村,假以时曰,中国农村将会回归自然,回归宜居,期待这一天。</h3><h3><br></h3><h3> 本篇完</h3><h3> 2017-07-29</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