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 珍贵 珍藏…………撒哈拉沙漠杂想20170726

王野

<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在时间的沧桑河流里,我们总会忘却一些遥远的记忆,但是有一些却像种子一样在我们心底生根发芽。</div><div> &nbsp;</div><div> 撒哈拉沙漠 题记20170726</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我想去漂流撒哈拉沙漠,很简单的原因,避开上海的闷热。不会遇到高温,不会在某个经纬莫名的失落,不会在闲忙中叹息,不会在繁杂琐碎的事情中撕碎一个决定去填补另一方空白,不会在晚上留恋白天而失眠,我想去漂流撒哈拉沙漠,在茫茫的沙漠里你可以肆意的玩耍,肆意的忘记时光,沉沦堕落在那里还是会如泰戈尔所说的“死如秋叶一样静美”</h3><div><br></div><div>我想去漂流撒哈拉沙漠,来自那遥远的辛苦,历经艰辛,喜欢看到你们眼眸里的思念和感动,抓起一把沙子,散碎在风里,风带着沙的味道,是那曾干枯的时光的淡淡的干燥的泥土味道。</div> <h3>来到心仪依已久的撒哈拉沙漠,听着风、看着沙。不经意间想起了三毛,很想为她写点什么。<br></h3><div>知道三毛缘于一首《橄榄树》和她的作品,看了很多关于三毛的一些传记和一些关于她的所谓的真相。其实看过之后觉得,她对于我来远没有撒哈拉沙漠有吸引。</div><div> 直至现在我都无比地相信三毛其实是个普通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热爱生命的人,她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尊重生命。她会在小石头上作画,会和朋友在一起通宵达旦的做他们认为快乐的事情,会在滑冰场上给自己寻找快乐,会在撒哈拉沙漠中继续自己的传奇。是她告诉了我:只要一个人热爱生活,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无论在哪里,正在经受些什么,只要想快乐,就能快乐。没有精神负担的生活,随着心灵起舞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最快乐的生命。</div> <h3>  喜欢三毛的真实,喜欢她在文字间所表现出的那种歇斯底里,将自己的所思所感,痛快淋漓地用一种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像一个技艺高超的舞者,在一张白纸上随意地舞着灵魂写诗作画。<br></h3><div>   看三毛的文字,很舒服,朴实的文字间流淌出淡淡的情感,不张扬,不做作,随意地写着。看她的文字,就如面对面的跟她坐着交谈,不会感到一丝一毫的不安全和紧张。平淡朴实的文字中包含了他那一刻的灵魂。</div><div>  </div> <h3>《白手成家》这一章中记载了三毛和荷西的烂漫幸福生活,也让撒哈拉人见识了很多。他们自己动手设计房子,买石灰水泥糊墙,用装棺材的箱该做家具,骆驼的骨头做室内饰品,从垃圾堆里捡汽车轮胎做坐垫……他们将撒哈拉简陋的家布置得极具艺术,已成了当地的“沙地城堡”。</h3><div> 三毛是个眷恋沙漠生活的女子,她以极大的勇气、智慧还有一颗善良的心毫无拘束的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幅最美的撒哈拉沙漠图,读懂了撒哈拉人最原始的心。</div> <h3>偌大的撒哈拉沙漠,再空旷,再艰苦,只要有荷西,有爱情,三毛就会是世上最幸福的一个。一直觉得她已经很幸福了,是一个十分极致的女人:有一份两情相悦的爱情,有一个爱着自己的荷西,一个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简单而快乐,虽然有时物质上贫穷,但精神上却是无比富有。<br></h3> <h3>三毛选择了死亡,很惋惜,一个天才的作家就这么走了。但这又是必然的,如海子,张爱玲,以及张国荣,对他们来说,死亡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他们已经是一种极致,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是寂寞的,其实远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实、富有。我们只是活着,而没有像他们一样在用灵魂生活。<br></h3> <h3>人们总爱说,生命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其实不然。</h3><div>如果说,生命是一场奔行,在生命行将垂睫大去之际,检视人生的行囊,固然带不走些许钱财,但若翻阅你人生的册页,若能给人们留下一行行感动,生命便绝不是空奔行一场。</div> <h3>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h3><div>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div><div>——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div> <h3>  从1850年起,西方探险家纷纷来到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先发现岩壁中刻有鸵鸟、水牛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后又在沙漠中部的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全绘制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雅致和谐,刻画出了远古人生活的场景。从发掘出来的大量古文物看,距今约1万年前至4000年前,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草木茂盛的大草原。当时有许多部落或民族生活在这块美丽的沃土上,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最主要的特征是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和陶器的制造,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在壁画中还有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古文字.说明当时的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h3> <h3>茫茫的沙漠中,随着人类的进入也有了貌似闹市的咖啡馆和酒吧。沙漠咖啡馆内部的装饰极其简单,草墙上挂着的国旗告诉我们这片沙海属于突尼斯(它也覆盖着其他一些国家),塑料的桌椅体现着现代文明,沙地与陶器透着原汁原味的沙漠风情。<br></h3><div><br></div><div>说起沙漠给人最直接的感觉是广褒、荒凉和孤独。当你真正走近你会发现,它的夜晚如同沉睡的巨人,冰冷又寂静;它的白天,好似火热的身躯,热情又奔放。</div> <h3>撒哈拉在阿拉伯语里是空虚无物的意思,被称为生命的坟墓。走进撒哈拉沙漠,仿佛不是去另一个地方,而是去另一段时空,以泛黄的标签标注着方向。</h3><div>四十年前,一位奇女子,走进这片风尘滚滚的撒哈拉,留下了《撒哈拉的故事》。从此,整整一代人都对撒哈拉产生了一种如乡愁般莫名的思念。</div><div>万般感慨,只为圆青春记忆里的一个梦—</div><div>因为三毛,好多人去一次撒哈拉……</div> <h3>在撒哈拉沙漠的记忆会历历在目的,橙色的沙漠,风铃般的风声,热情的波波尔族人,在广袤的沙漠上,驼峰队向着沙漠的深处慢慢移动··· ···</h3> <h3>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无奈和痛苦,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无助和寂寞。别让自己太累了。停下来歇一会儿吧。看看三毛的作品,给灵魂找一块流放地,给自己催眠,休息片刻。然后我们重拾信心和勇气,继续赶路吧。<br></h3><div>   告诉自己:活着,真好!</div> <h3>一块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阳融化得只剩小小一块。</h3><div>冰感叹着说:沙漠是冰的地狱,北极才是冰的天堂。</div><div>沙对冰块说:冰在沙漠时才是最珍贵,冰在北极是最不值钱的东西。</div><div><br></div><div>旅途,对你来说,何谓珍贵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