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师从名师 <br> 绘画功底深厚 <br> 王京1955年生人,北京市篆刻大师,从小习字绘画,七十年代初进入首都刻字厂(现在的北京市印章艺术公司工作)。他从事篆刻艺术四十载,治印万枚。一生的艺术追求,尽显方寸之功。虽是大师之人并没有高深莫测,却有着文人墨客的洒脱和豪放,“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做篆刻,篆刻门槛不高,不是少数人的艺术,但是要成为大家,的确需要悟性和时间了。” 从篆刻是需要美术功底的,他从小学画画,临摹王雪涛的山水画。“当代画家宋滌对徒弟要求很高的,学他画的人不少,但是他承认是自己徒弟的人真是不多。”王京对自己学篆刻经历娓娓道来。 <br> 有一次,王京在宋滌旁边看他画画,宋滌画完之后,王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王京凭着记忆,模仿出宋滌的画作,一周之后把画作摆放在宋滌面前,“从此,宋老师承认我是他的徒弟了”。王京谈起这段经历,有点自得。 <br> “学篆刻需要有绘画的章法、书法的笔法、刻章的刀法。这些缺一不可。”中国的篆刻起源于春秋,兴起于战国。秦汉篆刻极盛。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是篆刻的发展期。隋唐拓展了印章的功能,宋元有文人书画家参与印章创作,印章功用由凭信为主向艺术欣赏为主过渡。明以后,篆刻艺术进入高潮。清代篆刻艺术大为兴盛。 <br> “我十几岁学篆刻时,父母是知识分子,很支持,觉得男孩子不乱跑不打架,学画画是很让人欣慰的事情。”上世纪70年代,5分钱就可以吃一顿饭,王京买石头、笔、帖来学篆刻,“一年下来,用于学篆刻的花费有400元,这是个不小的数字。”王京表示。 <br> 潜心琢磨 <br> 苦学齐白石手法 <br> “来找我刻字的高端人士多一些,比如说画家、企业老板等。”王京表示,篆刻是需要构思的,比如说性格豁达的喜欢汉字的印章,而性格细腻点的就可能喜欢古玺的印章。当然,不是简单地选择用字的问题,篆刻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要和客人交谈,知道他的性格喜好,比如说一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为他篆刻名字,笔法向上,但又不是飘飘然,下方的运笔和刀法要踏实。篆刻完毕这个姓名给人整体感觉是既蓬勃朝气,又脚踏实地。 <br> 比如说龙这个生肖的篆刻,王京讲道:“龙在中华民族看来是有灵性的,很神奇的生肖。所以这个生肖篆刻的时候要强悍英气,但不要咄咄逼人、凶恶霸气。”记者看到他通过把龙的爪子怎样伸、如何收,婉转曲折,刻刻画画,这样笔法来打造出一条英武但不凶恶的龙。 <br> 王京学篆刻得益于齐白石的笔法。齐白石除了是著名的画家之外,他还是著名的书法篆刻家,其篆刻风格自然清新。陈师曾在琉璃厂看到齐白石的篆刻,大为欣赏,曾经题诗道:“曩于刻印知齐君,今复见画如篆文。束纸丛蚕写行脚,脚底山川生乱云。”“我很欣赏齐老先生的篆刻,我模仿他学篆刻。”王京表示。 <br> 悉心教授 <br> 从临摹古字教起 <br> 王京对古代的篆刻大家丁敬很推崇,丁敬为清朝人,是西泠印派的创始人。他的篆刻是兼收历代之长,入古出新,气象万千。“现在的小孩学篆刻需要从学古汉字学起,需要踏实耐心。可以临摹明清的篆刻流派等。在模仿前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br> 教授徒弟,需要教他用什么刀法,还要让他在篆刻上有着自己的想法。为人篆刻姓名,是需要酝酿的,有时需要一刻钟的时间,有时候则需要一周的时间。同样的姓名,篆刻出来的文字迥然不同,篆刻是心的艺术。“学篆刻到东西能拿出手的话,需要3-5年的时间。</h1> <h3>王京在器物上刻字</h3><h3>王京不论在任何器物上(紫沙壶、坛子等)都用刀直接篆刻</h3> <h1> 長乐(王京篆刻)</h1> <h1> 人長寿(王京篆刻)</h1>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1>王京治印</h1> <h1>王京治印</h1> <h1>王京治印</h1> <h1>王京治印</h1> <h1>王京治印</h1> <h1>王京治印</h1> <h1>王京治印</h1> <h1>王京治印</h1> <h1>王京治印</h1>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3>王京治印</h3> <h1> 飘(王京篆刻)</h1> <h1> 觀心</h1><h1> 道家哲学。《青华秘文》里说“观心得道”;其次,是“观想”;再次是“存神”。 要点总结如下。 1、“观心”得道,化解烦恼。观心是安心法门,人要能觉察自己 的起心动念,由此向善去恶;进一步,悔过省己;再进一步;念头空明。 人有很多纠结,就在于不能观心,这些纠结会成为烦恼,烦恼会成为病 因病根,最终,烦恼会成为疾病。即便烦恼不成为身体上的疾病,也会 降低幸福指数,因为你活得不快乐。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观心,“观心” 就是“调心”,人能“三省吾身”,就能在道德上达到高尚的境界,道 德高尚,有助于养生,善能生阳,恶能生阴,所以,观心修善是道家养 生与修炼的根基,也是我们解脱生活烦恼的法门。很多人心念很杂,不 能专一,妄想很多,这就需要观心察念,念起即觉,觉之即空,不随是 功,天长日久,自然无念。<br></h1> <h1> 知心</h1><h1>人生乐在相知心。</h1><h3>《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h3><h1><br></h1><h1>人之相知,贵相知心。</h1><div>西汉将领,李广之孙 李陵 《李陵答苏武书》</div><h1><br></h1><h1>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h1><div>唐代诗人 李白</div> <h1> 清雅</h1> <h1>厚德载物 [hòu dé zài wù]<br>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br>厚德载物<br>出处:《周易·坤》<br>涵义:道德高尚者能够担当大任<br>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br>“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br>涵义:道德高尚者能够担当大任</h1><h3><br></h3> <h1>王京书法作品</h1> <h1>王京书法作品</h1> <h1>王京书法作品</h1> <h1>王京书法作品</h1> <h1>王京书法作品</h1> <h1>王京书法作品</h1> <h1>王京书法作品</h1> <h1>王京书法作品</h1> <h1>王京书法作品</h1> <h1>王京书法作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