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阿拉沟

小马哥

<h3> 原计划准备今年组织一次从后峡到阿拉沟蒙古大队和燎原厂的三天穿越,由于后峡在修路,交通状况不是很好,所以提前放弃了这条线路,最后选择了一条老路线,出发点定在了曙光厂正南方那条山沟,终点还是从燎原厂大草坪下山。七月十四号周五下午五点我们六个伙伴开两辆车准时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羊圈沟和艾维尔沟不到八点就到达鱼儿沟了。这段路有几公里的坑洼路面,拉矿石和煤炭的大车较多,不过比起走高速绕托克逊路程要近一百公里,到达时间其实差别不大。在鱼儿沟简单吃了晚饭就直奔燎原厂。半个小时后到了厂区十字路口,放下一辆车在此,周日下山后再开这辆车去曙光厂取另外一辆车,因为上山时要从曙光厂出发,所以第一天帐篷扎营在曙光。到了曙光厂路口执勤人员拦住我们说前方修路不准七座及以上车辆通行,我们解释就在阿拉沟乡徒步不往前走了,在要求我们做了详细的登记后总算放行了。进入厂区后在学校附近找了块平地支好帐篷,算是安顿下来了,营地边有条水沟很方便洗漱,乘着天没黑顺着大公路溜达了一圈,很凉快!不适应的就是阿拉沟特有的小咬蚊子还是很多,有点影响心情......这张图中红线是今年走的路线,黄线是去年从库林阿曼出发的线路。</h3><h3></h3> <h3>  阿拉沟乡(曙光厂)全景</h3><h3></h3> <h3>  在学校附近扎营</h3><h3></h3> <h3>  六个人,六个包。</h3><h3></h3> <h3>  八一公社,小时候能到八一公社的商店里转转也是幸福的!</h3><h3></h3> <h3>  去年我们八个人阿拉沟徒步是七男一女,今年是六个人、五男一女。我平时只是夏天上山采几次蘑菇,冬天带孩子滑滑雪,锻炼机会并不是太多,负重上山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体能一次次地达到极限......</h3><h3></h3> <h3>  六个人中三个是燎原厂的子弟,另外三人是老婆平时一起徒步的驴友,他们对此次的阿拉沟之行非常感兴趣!</h3><h3></h3> <h3>  前半段上山路还是非常艰辛的,坡度大,攀越河道的乱石滩费时费力,直到下午才上到垭口草坪。前方几头牛正好奇地望着我们!</h3><h3></h3> <h3>  毛毛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云层中偶尔透出一抹阳光,还能看见远处的彩虹,风景渐美......</h3><h3></h3> <h3>  雨披一直也去不掉,有点闷热。去年上山也是连下两天雨,雨披质量不好,淋了个透,这次购置的新雨披经受住了考验。</h3><h3></h3> <h3>  左前方羊圈就是去年木合塔尔的游牧定居点,当时我们第二天的住处就在这里,现在我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已经去他托克逊的家里做了几次客了。</h3><h3></h3> <h3>  今年木合塔尔的牧场往东搬迁了五六公里,我们一路碰到牧民就打听具体方位,有个牧民说再往下走半个小时就到了,结果我们走了两个小时才算找到,累到崩溃。草原上没有石块,不能把包靠在上面休息,就一直背着包这样走着,肩膀都快废了。那位牧民兄弟说的半小时路程大概是骑马奔驰吧!我去......</h3><h3></h3> <h3>一会阳光一会雨,山上的气候就是这样多变,飘来朵乌云就会有想不到的暴雨.冰雹和雪花。</h3><h3></h3> <h3>  不大的湖泊里开满了黄色的小花,不身临其境是感受不到它的美的,我一直认为车开不到的地方才有最美的风景!</h3><h3></h3> <h3>  景色好,空气好,心情好,一切都很美好,就是累呀!</h3><h3></h3> <h3>  总算在傍晚八点多到达了木合塔尔的定居点,雨也算是暂时停歇了,从早上九点出发到现在过去了十一个小时,步行二十公里,海拔上升一千八百米。这里的海拔3600米,相当于拉萨的高度,不过没有什么高原反应。</h3> <h3>  木合塔尔一周前下山回到了托克逊家里,现在是刚初中毕业放假的儿子和另一个弟弟在放牧,他们一千只羊是几家合放的,一个月一换班下山回家干农活,家里几亩地还种着哈密瓜和棉花。看我们到了羊肉也下锅了,我们也用自带的户外锅灶现炒了带上山的几个菜,看上去还算丰盛,味道也很好。吃饱喝足了都早早钻进自己的帐篷休息了,太累了反而睡不着了,翻来覆去的难眠一夜。</h3><h3></h3> <h3>  早上七点就有人起来了,天气还不错,看着袅袅升起的炊烟感觉好久没这么轻松过了!</h3><h3></h3> <h3>  最近几天整个草原的牧民都在忙着剪羊毛,吃过早饭都开始忙碌起来。今天他们五个人要下山、傍晚前必须到达燎原厂区然后回乌鲁木齐,路程还很长,没敢耽误,九点就出发了。我准备在山上多住两天再回去,出来一次不容易,觉得现在就走实在是没尽兴。为即将出发的伙伴们和牧民朋友来张合影。</h3><h3></h3> <h3>  我一直送他们到燎原大草坪的雪山顶,翻了两道山梁,两个小时才到。上了这个山坡就可以看到厂区了,只有到了这里手机才有信号。牧民们想打电话都必须上到那几块巨石的位置通话。</h3><h3></h3> <h3>  天空又飘起了雨点,看山下灰蒙蒙一片。</h3><h3></h3> <h3>  山顶看燎原</h3><h3></h3> <h3>  胜利厂</h3><h3></h3> <h3>  他们五个人顺着山梁上的这片乱石坡艰难的下行,眼看着大雾从远处飞快地游离过来,渐渐地看不清他们的身影......这时才突然感觉到了一丝孤独,满山的雾气笼罩着我,过一会还得一个人走两个小时返回营地......</h3><h3></h3> <h3>  只十几分钟时间山下就什么也看不清了,真想看看他们走到哪里了,可是什么也看不见,有点失落感......想拍雪莲花,天空阴沉沉的,光线又不是太理想。</h3><h3></h3> <h3>  乱石堆中的雪莲顽强地盛开着</h3><h3></h3> <h3>  和从前比较似乎雪莲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尽管每年盗采的人依旧络绎不绝!也许是雪莲的生命力旺盛吧!其实每次上山最盼望的就是再次看到纯洁美丽的雪莲花!因为雪莲的味道充满了儿时的气息.....</h3><h3></h3> <h3>  花蕊充实饱满</h3><h3></h3> <h3>  被鸟啄食过的花朵</h3><h3></h3> <h3>  再坚固的石缝也有雪莲在成长</h3><h3></h3> <h3>  半透明的花瓣非常漂亮</h3><h3></h3> <h3>  拍了一些雪莲的照片就急忙往回赶,看见远处的天空又是乌云滚滚。回到营地已是下午五点多了,刚进帐篷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气温很低,简单做了个醪糟鸡蛋,吃了些馕和咸菜就急忙钻进睡袋里休息了。木合塔尔的儿子喊我去吃饭也没去,出去太冷了,睡袋里暖和,不舍得出来呀!就这样下了一夜的雨,晚上狗一直在叫,做了个噩梦一只大狗钻进帐篷在咬我,惊醒一看是熟睡时双手放在了胸口!就这样听着狗叫声度过了在山上的第二夜。</h3><h3></h3> <h3>  一直担心在山上逗留的这几天每天都下雨。还好,一大早阳光明媚,吃过早餐背上相机,带了两瓶水和一些零食就出发了,想到南边的山上走一走,上到山顶可以看见那里的松树林。</h3><h3></h3> <h3>  清晨的野花是一天当中最娇艳的时刻,露珠还未散去,很容易品味到它的香气!</h3><h3></h3> <h3>  走出几公里后这块石头着实把我惊住了,很远就觉得草地上有个动物在卧着,昨天刚听说松树林这边棕熊多,会攻击人,一掌就能拍死一只牧羊犬。所以有点害怕,毕竟这荒山野岭的,我一直不敢前行,它也坚守不动,这样僵持了一会我才慢慢走近。原来是一场误会,这石头的长相和颜色也太奇葩了吧!</h3> <h3>  一组小花</h3><h3></h3> <h3>  好容易爬到山顶,一个很漂亮的玛尼堆,四周的野花很茂盛。站在这往南看就是马兰、和硕那里了,估计步行一天都走不到。</h3><h3></h3> <h3>  只有在高海拔地区才能看到的云,云层压得很低,似乎触手可得。石块上都覆盖着桔红色的苔藓,十分养眼!</h3><h3></h3> <h3>  花瓣换成黄色的就是向日葵了</h3><h3></h3> <h3>  远处那座雪峰就是从后峡过来需要经过的冰川,今年本来是要从那里走的,明年吧!</h3><h3></h3> <h3>  山坡上吃草的羊群</h3><h3></h3> <h3>  远处那个湖就是第一天经过的地方</h3><h3></h3> <h3>  在山顶见到的断了一只前腿的羊,我要是不过来它还在那里卧着呢!不知天黑前能否走回羊圈,晚上山里狼还是很多的呀!</h3><h3></h3> <h3>  云层开始增厚,估计下午又会有雨。不过这样的天气拍出的风景还是很亮丽的。</h3><h3></h3> <h3>  又是一组野花</h3><h3></h3> <h3>  山上水源倒是很充足,不过下完雨的几个小时水会比较浑,得沉淀后饮用。</h3><h3></h3> <h3>  捡到个牛头骨架,有没有点西藏的感觉!</h3><h3></h3> <h3>  转了大半天回来羊毛还没剪完,今天从前面来了几个亲戚帮着一起剪,明天这边的人再过去帮他们。一天基本上可以完成两百只羊的剪毛工作。站着准备往羊屁股上刷漆做记号的小伙子就是木合塔尔的大儿子,这两天幸亏有他在做翻译才能有很好的交流。我问他头发焗成彩色的妈妈愿意吗?他旁边的同学回答说学习好就可以,他小学六年一直是班长呢!</h3><h3></h3> <h3>  修 剪过毛的羊明显瘦了一圈</h3><h3></h3> <h3>  晚上又是清炖羊肉,只吃了一块,在山上还是想多吃些菜。但是受条件限制,只有土豆和皮芽子才可以长时间的保存,所以菜品比较单一。就这么几天时间回来嘴唇还是裂了口子。</h3><h3></h3> <h3>  刚宰完的羊下水都扔给狗了,见识了什么叫狗拉羊肠子!天黑之前的天气都很好,坐在帐蓬边的草地上和木合塔尔的儿子聊了很久!本来说好第二天和我一起下山回托克逊家里的,可是羊毛还没剪完,又得晚两天才能走了。他已经上山半个多月了,有点想家了。他说每天挺无聊的,手机也没信号只能听听歌曲。</h3><h3></h3> <h3>  十八号早上告别了牧民朋友、我独自一个人踏上了下山的路。两小时后准时到达燎原大草坪上方。</h3><h3></h3> <h3>  前天刚来过的地方,熟悉又亲切!</h3><h3></h3> <h3>  雪莲只盛开在这海拔三千五左右垂直距离高达几百米的碎石坡上</h3><h3></h3> <h3>  还是燎原</h3><h3></h3> <h3>  又见雪莲,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的高贵!在下山的半途中遇到两个依拉湖乡的维吾尔小伙子,我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被采摘的雪莲,雪莲被藏在一块巨石下面,那里足可以住得下七八个成年人。他们说已经采摘了一周了,每天可以采几百颗。看见这么多雪莲被采摘还真有点心疼,我只能告诉他们不要连根拔起,根部没有药用价值,其实这个我也不知道,纯粹是为了保护雪莲对他们瞎扯的话吧!</h3><h3></h3> <h3>  </h3><h3></h3> <h3>  两个小时后终于下到了大草坪,快步走向小铁力木杰爷爷的住处,一年没见小家伙了、估计又长高长胖了。狗叫声引出了屋内的爷爷,看见我似乎还有些陌生,我说起去年的情景老爷子才突然想起来。进屋后说现在就一个人在山上,过几天会有几个人过来,小孙子铁力木杰今年还没来。我从背包中取出了去年在此拍的照片和给铁力木杰带的糖果、巧克力,爷爷非常高兴,尤其是看到照片上骑着马的小孙子,我们的话题也是围绕小铁力木杰展开的。由于急着赶路,我稍坐了片刻就准备走,爷爷热情地挽留想让我住一晚再走,并且说前些曰子有燎原厂的几个人在这里住了两天。老爷子还真是个热心肠呀!</h3><h3></h3> <h3>  临走时爷爷急忙从屋顶房樑上取下了风干羊肉,让我带回家给孩子吃!</h3><h3></h3> <h3>  又到了个熟悉的地方,上学时每年夏天都会来此处游玩。</h3><h3></h3> <h3>  1990年和一起上美术班的伙伴们来过此地写生,快三十年了,山水丝毫没变,小朋友们都长大了!</h3><h3></h3> <h3>  山沟里的水浑浊不堪,只有这个被我们称之为二道泉的地方依旧是清泉如注,甘甜可口。赶紧灌满水瓶,这也是到达山下最后的补水点了。</h3><h3></h3> <h3>  在林子里发现一窝猎隼雏鸟,还不会飞,但是想靠近它们也是受到了坚决的挑战。为了拍的清楚点靠的太近,被这个小家伙抓了一下手,瞬时间就是一道血印!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咱惹不起,拜拜了!</h3><h3></h3> <h3>  下到山底又发现藏在石头后面的几麻袋雪莲,心疼呀!经过九个小时的跋涉、下午五点半时淋着雨到达了燎原厂十字路口,没做停留直接开车到鱼儿沟美美的吃了个过油肉拌面,走高速十一点回到乌鲁木齐,结束了五天的旅程!虽然在山上这几天阴雨天较多,还是把脖子晒脱了一层皮,高海拔的太阳还是很毒的。这才刚回来没几天就又计划着明年怎么走,虽然很累,但是很上瘾呀!一切快乐尽在路上......</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