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海盗船长

<h1><font color="#010101">  近日,外婆身体不适来县城就诊,被医生告知需观察几天后再复诊。于是,向来不喜欢热闹的外婆不得不留在城里,勉为其难在小舅家住下了。小舅还有农活,留下外公打伴后就先行乡下去了。常住浏阳的就只有二姨妈和我,日常起居生活的事情,自然就由我们负责了。</font></h1> <h3></h3> <h1>  经营着一家小服装店的姨妈,下午三点上班、晚九点下班雷打不动。晚餐的重任落在了我的肩上,尽管以前从来没有单独照顾过老人家。第一天下班后,姨妈已经准备好了食材,所以我回来后只要择、洗、切、炒。尽管回来后马不停蹄,蒸饭、做菜等也花了将近50分钟。在乡下,家里晚饭是很早的。等饭菜全部上桌,时间也到了6点半。此时,二老早已饥肠辘辘。<br> 首次担任大厨,除了内心的忐忑,口味上也出现了点小偏差。由于没有考虑到口味及日常饮食习惯,晚餐菜品口味偏重,肉和豆子等菜不易咀嚼,外婆只吃了小半碗就轻轻的放下了筷子。出人意料的是,外公今天胃口还不错,不但盛了两次饭,还跟我合伙喝了一瓶啤酒,乐呵呵的赞赏菜做的好。<br>  小时候,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尤其是小学时的暑假天天泡在外婆家门口的河里。在我的印象中,走南闯北的外公不管什么场合都是不喝酒的。到我家做客的时候,爷爷、爸爸轮番劝酒,外公只是象征性的抿一小口,就再也不端杯子。近两年,倒是经常听外婆絮絮叨叨的说起,外公竟然爱上了啤酒。在乡下时,天天要喝上一两瓶。近来血压升高,慢慢开始削减了量,但至少也是一餐一杯。<br>  每次说起啤酒这个事情时,外婆总是语速平缓、面含微笑、娓娓道来,平和的语调中夹杂着淡淡的嗔怪。外公也不生气,总喜欢在一旁耐心的听着,时不时还补充一些“顽皮”的素材,不准确的地方还要及时“纠正”,以免夸大了他的“传奇故事”。</h1> <h3></h3> <h1>  第二天上班非常忙,回家后已是疲惫不堪。但是想到2位老人还在家等着我做饭,顿时又精神焕发了。不过,这次外婆他们去了离小舅家不远的三姨妈家。三姨妈一家一直在上海发展,去年才把房子装修好。老人家看到儿女安居乐业,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二姨妈中午做了很多菜没吃完,但是考虑到昨天的疏忽,我还是先征求外婆意见,问她有没有特别想吃的菜。外婆回答的非常有艺术:“你是大厨,做什么菜你自己决定就是。”生活中,外婆总是如此睿智和犀利的。在城里生活的这几天,尽管身体抱恙,也没有表现出她的更多的依赖性,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自己处理了,包括自己的衣服,那些是可以用洗衣机代劳的。于是乎,我把家里的食材都派上用场,全部五道菜花的时间就更长了。一个小时内外公进厨房3次、外婆进来1次,查看我做饭的进度。等二老等不及了要吃饭时,仍然还有一道水煮苋菜没有出锅。吃饭的时候,外公一直在吃火焙鱼,童真的笑着说并说:“鱼味道好,就是骨头多了点啊!”外婆听后,轻描淡写的来了句:“那么多没有骨头的菜,茄子啊,黄瓜啊,都可以吃嘛。”外公还是笑嘻嘻的说:“还是鱼好吃些。”外婆笑而不语。这么多年了,难道外婆会不知道外公喜欢吃鱼吗?两个人言语间总是这么俏皮,连斗嘴都是这么的温馨。 当我倒剩饭剩菜的时候,外公都觉得惋惜,不停的说“要是城里也养鸡、养鸭就好了。”</h1><h1> 晚上走路回舅舅家的时候,外公不认识路,在拐弯的地方老是走错。外婆恰恰相反,一直细于观察且记性好,陌生的地方走上一两回就记住了。一路上外婆故意让外公单独走前面,每每在外公走错的路口,外婆就会亮起嗓子说:“错了,直走;又错了,下个路口再拐弯。。。”听到到略高“分贝”的“导航”,外公倒也不介意,一直笑嘻嘻、信心满怀地说:“路口太多了,要是白天我就晓得走。”“你就是走十回,都走不回去。”外婆一语破的。我在旁边忍住不笑,往外公那边随意的一瞟。外公抓抓头,憨笑两声,继续走着。外婆转过来对我说:“今天他出去帮我买药,七叮嘱八交代总算是单独走回来了,结果却跑到六楼去了。还好六楼人不在家,敲门半天没有人开门,就在楼梯间喊。还好我听见了,赶快打开门,在门口喊他进来。”外公赶紧接过话茬说:“我一直以为是六楼,没想到是在四楼。”两人就一言一语的慢慢的把认路的话题聊开了。。。</h1> <h1>  舅舅在城里买房子时就说过,二老并不喜欢住城里。街头、路口大同小异,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所以二老到城里后一般不出门,也不敢出门。所以二老在城里住的时候,觉得像“坐牢”般度日如年。诸如此类“城市适应症”还表现在开锁困难、花洒使用障碍、电视洗衣机一窍不通等方面。一般都是我们出门前帮他把电视机和影碟机摆好,然后他只要在想看花鼓戏的时候,按一下开关就行。其余时间,二老就只能在家干瞪眼了。</h1><h1> 外公是个篾匠,一直都是行走乡间,做百家事、吃百家饭。外公比外婆大7岁,2人都是穷苦家庭,拉扯着6个孩子。外公开过榨坊、搞过养殖,试过打渔,最后还是回到篾匠,其中艰辛不言而喻。在很多时候,家里内外都是外婆张罗着,照顾着全家老小的饮食起居。外公一身好手艺,但是偏偏不晓得做饭,哪怕是蛋炒饭。但是2人一直配合的很好,男主外女主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和很多老人家一样,外公外婆非常节俭。衣服穿好多年都不舍得丢弃,家里也不愿意添置新的家用电器。到了冬天就用柴火替蜂窝煤,自己平时还养些鸡鸭之类的家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h1> <h3></h3> <h1>  勤快、节俭、不说空话是外公外婆最大的优点,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年轻的一代。其实,在老一辈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在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候,也要不忘记在老一辈身上学习那些岁月积淀下来的经验,并且发扬光大。<br></h1><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初稿草于2011.5.12,原标题《外公和外婆的爱情》</h3><h1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前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木 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得早先少年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家诚诚恳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说一句 是一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早上火车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街黑暗无行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前的日色变得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车,马,邮件都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生只够爱一个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前的锁也好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钥匙精美有样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div></h1>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