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穿越俄罗斯

欧洲胡帅

<h3>  欧洲的六月蓝天如洗,天气同往年一样阳光明媚,我与七个老外共计八个人驾驶摩托车从布拉格出发一路向东,终点俄罗斯的东部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森崴),做一次长途带有挑战性的探险之旅。正常情况下摩托车偶尔一天跑个1000多公里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连续二十天每天摩托车行驶至少600公里,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考验。我们整个的行程共计三十三天(六月十二日~七月十五日),横跨九个时区。布拉格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单程距离12405公里,回程我们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摩托车和人都同时上火车到莫斯科,然后取车再行驶2000多公里回到布拉格,整个行驶距离15000多公里。我们共计32晚的住宿,其中有三分之一要在野外安营扎寨。</h3> <h3>  我们的LOGO~摩托车探险之旅。</h3> <h3>  我们的队服。</h3> <h3>  队服上有我的胡姓~HU</h3> <h3>  我们有十几天的野外帐篷宿营,俄罗斯蚊子、苍蝇及各种飞虫那是出了名的厉害,所以我们临行前要打各种防疫针。</h3> <h3>  11号晚上已把摩托车从车库推出来准备行装。</h3> <h3>  摩托车在家里已经准备就绪。</h3> <h3>  六月十二号上午九点从布拉格出发,我们四个人要到华沙宿营地与另外的四个人汇合,然后一起向俄罗斯的最东部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进发。</h3> <h3>  12号当晚我们四人到达华沙西郊的宿营地与另外四个人在此汇合了,其他队友就在此安营扎寨了。</h3><div><br></div> <h3>  由于帐篷摔丢了一些部件,我已无法搭支帐篷,决定第二天再买一新的,于是花了45欧住进了在宿营地的这家小旅馆。</h3> <h3>  早上推开窗户~晨曦,阳光欲喷薄而出。</h3> <h3> 13号我们住宿在拉脱维亚的一个私人小度假村。</h3> <h3> 早上出发遇见大雨,那也得走,每天我们有至少600公里的路程要赶,所以我们风雨无阻。</h3> <h3>  摩托车加油。</h3> <h3>  我们全都换上了防雨服装准备出发。</h3> <h3>  中午在路过的一家小餐馆午餐。</h3> <h3>  加油站洗手间的自拍照。</h3> <h3>  又到了一天的野外宿营,新买了一个帐篷在搭建。</h3> <h3>  傍晚燃起篝火。</h3> <h3>  黎明即将来临。</h3> <h3>  忙里偷闲留个影。</h3> <h3>  参观莫斯科郊外的《俄罗斯空军博物馆》,中国军方赠送的一面锦旗存放在馆内。</h3> <h3>  博物馆外巨大的停机坪上,苏33,苏35各种战机应有尽有。</h3> <h3>  停车时为了安全只好把两辆车锁在一起。</h3> <h3>  我们在ZLATOUST参观了工艺机械制造公司,这家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公司生产各种美妙绝伦各种艺术品,他们为各国政要及社会名流量身订制所需的名枪、刀剑及各种精美工艺品。</h3> <h3>  这是著名的马克西姆重机枪。</h3> <h3>  工厂的女技师在认真地绘制她们手中的图案。</h3> <h3>  精美的转盘机关枪。</h3> <h3>  参观后在留言簿上签上了我的中文名字。</h3> <h3>  这种情侣厕所确实不多见,边“工作”边聊天,也挺好,估计不久国内就会出现。</h3> <h3>  又是一天的野外宿营。</h3> <h3>  深夜的篝火暖人心。</h3> <h3>  这里的黎明也是静悄悄,天刚蒙蒙亮我们已经准备动身出发了。</h3> <h3>  俄罗斯境内的欧亚分界线标志,从现在开始已经进入俄罗斯的亚洲部分。</h3> <h3>  在俄罗斯的欧姆斯克(OMSK)市,吉利汽车在这有销售,这款汽车售价59万卢布,约合五万五千多人民币。在俄罗斯看到中国的汽车专卖店,还是感到很亲切。</h3> <h3>  一瓶饮料一个三明治就是一餐。</h3> <h3>  俄罗斯顿河河畔的一家度假旅馆。</h3> <h3>  静静的顿河。</h3> <h3>  我们的摩托车在跑了7000多公里后,在俄罗斯叶尼塞河畔的克拉斯诺雅鲁斯克的宝马4S店做了一次检修:换机油和滤清器。</h3> <h3>  叶尼塞河畔的美女帅哥。</h3> <h3>  我们到了贝加尔湖畔住进了当地布里亚特人的蒙古包。</h3> <h3>这是比较现代的蒙古包毡房了。</h3> <h3>  贝加尔湖畔居住着许多布里亚特人,第二天我们住进了他们的度假村。</h3><h3><br></h3> <h3>  俄罗斯布里亚特人有四十三万,共有二十多万人居住在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是俄罗斯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该地区首府为乌兰乌德。中国有近八千布里亚特人。</h3> <h3>  布里亚特人的法师在为我们做法事,祈祷我们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路上平安顺利!</h3> <h3>  布里亚特人用他们最丰盛的晚宴来招待我们。</h3> <h3>  我们吃到了贝加尔湖的稀有特产ouml鱼中文可能是称白鲑鱼,这种鱼很珍贵,味道非常鲜美,贝加尔湖已禁止捕捞。</h3> <h3>  乌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乌兰乌德市中心联盟广场上的列宁的头像,据称世界第一大。俄罗斯人还是很怀念列宁的,在俄罗斯的许多城市都还留有列宁的塑像。</h3> <h3>  与布里亚特人一家陪我们到乌兰乌德游览,我们在市中心联盟广场上拍了张合影,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妻子是个教师,在一所中学教德语,丈夫在做保安。这一家人是弗拉基米尔的朋友,(弗拉基米尔是住在捷克的俄罗斯人,这期间正好他在俄罗斯,所以在俄罗斯的一切事宜都由他来安排,)我们到了贝加尔湖畔他们一家人就一直陪着我们,最后直到乌兰乌德后我们才分手,他们淳朴善良,留给我们极深的印象。</h3> <h3>  老外队友问我每天最好做什么运动,我告诉他们,贵在坚持,如果每天至少坚持做20个俯卧撑就行了,他们非让我做几个给他们看看。</h3> <h3>  每天要给摩托车加两次油已经习以为常了,尽管比较麻烦。</h3> <h3>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国力在不断增强,在俄罗斯的许多加油站都可以直接使用中国的银联卡。</h3> <h3>  从往年来看俄罗斯的夏天不应该那么热,但是今年俄罗斯的好像格外热,尤其是六月下旬,由于天气太热,我也是放松了警惕,所以骑车时不顾队友的劝说,脱下了带有防摔保护的摩托服,只穿了件紧身的摩托车内衣,裤子的膝盖防护板也被我取了下来。这已经为接下来的情况带来了隐患,由于十几天的疲劳驾驶所有的人都已经吃不消了,都在勉强坚持,我在骑车时已多次出现幻觉,几次在骑车时打瞌睡,甚至骑到了对面的车道上了,这是更危险的动作了,因为对面车道不时地有集装箱大卡车迎面而来,可说是风驰电掣,如果此时正赶上对面有车,那后果不敢想了……</h3><h3><br></h3><h3> 接下来可怕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2017年6月27日这一天应该是我这一生中应该是最可怕的一天了,本来已经开了500多公里了,还有一百多公里就到我们的宿营地了,当时我们的摩托车正飞驰在公路上,此时的我又出现了幻觉或者是真的看到了在天空中的云彩里有许多天上的人,他们栩栩如生的,随着白云在我眼前飘过,还看到有的人还牵着小狗在散步,这情景反复在我眼前飘过,有几次我也在努力地使自己不看他们,但是不知不觉地……,等我醒来时我已经重重地摔在柏油马路上。当时队友都赶过来了和我说话,问我怎么样?我还安慰队友说没事,随后我站起来要找我头上已经摔丢的摄像机,我的队友马上喊住我,让我坐下不要动。这是对面正好来了一辆警车,马上就呼叫急救车和交警,很快就来了急救车把我送到了医院,一切都来的这么突然。这是个小城市医疗条件很差,医生倒是很友好,但是缺医少药,我的队友坐上警车去药房为我买药,然后拿到医院交给医生,才为我包扎缝针等。总的来说我是幸运的,出了要命的事故但是没要我的命……</h3><h3> 那阴阳分隔的瞬间仿佛就在眼前,与魔鬼见面的一瞬间得到上苍的顾眷~把我拉回人间……</h3><h3>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回,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千个月,她珍贵但是暂短,我们应该用好这个时间,把爱洒向人间,把正能量带给我们身边的人…………,我这样想。</h3><div><br></div><div><br></div><h3><br></h3> <h3>  这是队友从药房买来用于我伤口的药。</h3> <h3>  左右臂全部擦伤,全身擦伤和挫伤大小共计46处。</h3> <h3>  出事的当天也就是27号晚上本来按原计划我们是要在野外搭帐篷过夜的,但是我出了事大家就跟着我一同来到了我就诊的这个小城市,我们找到了一家适合年轻学生住的HOSTEL。这是一个偏僻的小地方,市内没有什么生气,警察告诉我们说这儿的社会治安极差,我们的车放在了这个小旅馆的停车场里,但是警察说要我们格外小心。开始的前三天,从每天的入夜开始我便就像跌入了“地狱”。躺在床上如同躺在火上一样,后背两臂火烧火燎,久久不能入睡,身上的油从纱布渗了出来,早上起床时床单沾在了身上,弄脏了床单,被人家酒店罚了1000卢布,从第二天开始我也长了经验,每到一地我都把我住帐篷准备的床单铺到身下,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四天直到伤口上不再出油,结起了硬甲。28号就是出的事第二天,上午去医院换药,然后去警察局办手续,随后便踏上了开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路。还有4000多公里的距离到达目据地。当时队友们也已经做了预案,由弗拉基米尔陪我坐火车去符拉迪沃斯托克与大队人马汇合,我坚决不同意。这样大家决定我仍然随队出行,由于事故少跑了400来公里,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要补上这丢下的公里数,以保证我们在7月3号下午3点把摩托车放到海参崴火车站的货场,这样,第二天(28号)我忍着巨痛跟着队友骑行了700多公里到达下一个宿营地,但是从此我也没有再住帐篷,因为双臂满是绷带,腿部膝盖左脚都缠着绷带,这几天每天穿着摩托服是我最难熬一件事,因为坚硬的摩托服防护板时时都在我的伤口上磨蹭疼痛难忍。每天早上队友都来我的房间帮我换药,骑行途中队友都要帮我脱穿摩托服,每到途中休息,我第一件事就是队友来帮我脱掉摩托服,因为天气太热身体出汗怕伤口感染,还要马上脱掉靴子换上拖鞋让脚部的伤口通风怕感染担心败血症,我每天还要吃抗生素盘尼西林。直到7月4号我们坐上开往莫斯科的火车,这才结束可我“艰难”生活。回想起这几天的经历仿佛又一次重生。</h3> <h3>  急救车虽简陋,但是来的及时。</h3> <h3>  袜子也是血迹斑斑。</h3> <h3>  头盔被擦痕包围,应了那句话:“一个好头盔,等于半条命”。</h3> <h3>  警察直接在医院做笔录。</h3> <h3>  俄罗斯交警告诉我们事故现场从出事开始到截止摩托车摔出去在柏油路上磨擦距离达91.6米,把直径25毫米粗的防护杠削去了40%</h3> <h3>  当天出事前的一张照片,就是这身行套,愣是抗住了这次猛摔,这都是上天的眷顾。</h3> 虽然我在这次长途的探险旅行中身负重伤,但是这打不垮我,使我会变得更加坚强更理智,我的下一次探险之旅~中国。<div>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要有这么一次艰苦令人难忘的一段经历应当是每个人一生中……<div>  这种锻炼尤其是在年轻时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心灵的一种磨练经历了这样一次艰难,她会是我们一生的财富。对我们的世界观有着不小的影响,也会是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增加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人活在世上就要承受一次次的“摧残”,才能够更加勇敢和坚强。</div></div><div> 我们又继续上路了,尽管前面还会有不可预见的困难,我已经下决心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战胜它。</div> <h3>  我们路还没有走完,到达终点🏁还有4000多公里的路程要走,只要我没有骨折,只要我还能骑车我就一定坚持到底,摔倒了再爬起来……</h3> <h3>  车子又倒了,这没关系摔倒了再爬起来。</h3> <h3>  晚餐又可以喝一罐啤酒🍺了。</h3> <h3>  俄罗斯当地的糖果朴实无华,看到后好像回到了国内的三十年前。</h3> <h3>  队友的摩托车几次出毛病,接着修理。</h3> <h3>  这忙中又出错加错了油,在用导管吸柴油。</h3> <h3>  行进间加油,我们每天要加两次油。在俄罗斯加油比起欧洲来麻烦多了,从开始的抱怨到后来的理解,到最后已经习惯了。</h3> <h3>  俄罗斯八十年代产的面包车还在用,可能有些方面已落后,但是耐用、皮实、实用。</h3> <h3>  在俄罗斯超市里可以看到不少捷克及欧洲的啤酒。</h3> <h3>  俄罗斯公路旁边的咖啡馆,这里的咖啡馆相当于欧洲的快餐厅不仅有咖啡还卖一些快餐。</h3> <h3>  旅行途中的家常便饭: 一碗红菜汤+可怜的小盘蔬菜+两片面包</h3> <h3>  摩托车打不着火了,得用一辆摩托车拖着火。</h3> <h3>  在俄罗斯的一些地方这种厕所还比较常见。</h3> <h3>  久违了的三十年前熟悉的这种肥皂和盥洗室。</h3> <h3>  布拉格~符拉迪沃斯托克12405公里。右上角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市徽。</h3> <h3>  俄罗斯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与北极城市的十字路口。</h3> <h3>  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巨型标志。</h3> <h3>  马上就到终点了,我们加大油门向着符拉迪沃斯托克🏁冲刺!!</h3> <h3>  已经到达终点🏁~~符拉迪沃斯托克。</h3> <h3>  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们每个人已经是灰头土脸,但是还是开了瓶香槟庆祝一下,每人喝上一口。</h3> <h3>  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东部重要港口城市~军港~蓝天如洗,白云飘荡。</h3> <h3>  符拉迪沃斯托克著名的金阁湾大桥。</h3> <h3>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SHOPPING MALL.</h3> <h3>  符拉迪沃斯托克大学。</h3> <h3>  街景。</h3> <h3>  我们终于登上了开往莫斯科的火车。</h3> <h3>  八天的列车之行使我有了暂短的养伤机会,伤口已结上由身体里的油和血堆成的厚厚的硬甲。</h3> <h3> 有些伤口上的纱布已经沾到上面暂时取不下来了,有的结痂厚达5毫米。</h3> <h3>  列车四号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一路奔袭了9300公里,经停135个停车站终于在十一号中午12点抵达莫斯科的亚鲁斯拉夫斯卡瓦火车站。</h3> <h3>  在莫斯科酒店里两天的等待,我们度日如年,归心似箭,终于等来了我们的摩托车,在莫斯科火车站提出摩托车~开箱~安装整理。</h3> <h3>  离开莫斯科我们又奔袭了2000多公里,我到家了!</h3> <p class="ql-block"> 想家了,思念故乡,思念故乡雨!</p><p class="ql-block">马秋华的一首歌唱的好:“故乡雨,雨纷纷,轻轻为我洗风尘……”</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无意中发现在我临行前的一个多月,我在“全民K歌”无意中留了这样一句话“去了趟人间后再回天堂” ,我没有明白当时为什么留了这句话?我自己都没明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