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毒病与激素中毒的区别与防治

二年三班 董沛妮

<h3>毒病在番茄上常有三种表现:花叶型病毒病、蕨叶型病毒病和条斑型病毒病。花叶型病毒病: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蕨叶型病毒病: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型:上部叶片初呈花叶或黄绿色,随之茎秆上中部初生暗绿色下陷短条纹,后为深褐色下陷油渍状坏死条斑,逐渐蔓延围拢,致使病株萎黄枯死。</h3> <h3>番茄病毒病在植株顶部叶片上的症状易与激素中毒相混淆,一旦诊断错误,不但贻误防治,而且会因错误用药造成植株更大的伤害。</h3><h3>鉴于病毒病与激素中毒症状相似易混淆的特点,专家总结确诊病毒病的要点如下:</h3><h3>1⃣️是看田间分布。番茄病毒病在棚内一般不是成片发生,而是零星发生;激素中毒则是成片发生,且在田间症状有一个由重到轻的趋势。</h3><h3>2⃣️是看在植株上的发生部位。番茄病毒病的为害主要发生在植株顶部较幼嫩的叶片上;而激素中毒主要发生在喷花附近幼嫩的叶片上和植株顶部较幼嫩的叶片上;2,4-D除草剂药害整株都表现症状,但幼嫩的叶片重。</h3> <h3>3⃣️是看症状表现。1、病毒病:主要由蚜虫、飞虱等昆虫传毒,或种子带毒、农事操作传毒。受害植株先是心叶叶脉轻微褪绿但不明脉,渐变为花叶皱缩,以后病叶增厚。主脉褐色坏死,后扩展至侧枝、主茎及生长点。叶缘向叶正面卷曲,形成&quot;上扣斗&quot;,一般嫩叶、老叶同时卷曲。果实受害出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长斑,有疣状突起。2、激素中毒:主要是喷用2,4D、防落素、除草剂等药剂过量,致使顶叶(包括主茎和分枝)出现叶片畸形,皱缩,变硬,变脆等。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叶片一般向上卷曲僵硬,严重时呈&quot;鸡爪状&quot;。叶脉较粗重,往往在大棚中表现弱株叶片卷曲为甚,点花越多,卷曲越重。激素中毒表现在叶片皱缩卷曲时,其颜色不变或更绿。</h3> <h3>防治措施:</h3><h3>1、激素中毒:激素使用(1)看温度。温度高时使用的浓度要低些,低温时浓度配比应稍大些;(2)看植株的长势。长势旺,用药浓度应大,长势弱,浓度要小些。(3)注意不能将药液喷蘸到嫩叶或生长点上,不能重复蘸花或喷花,需在药液中加入色素作为标记。(4)中毒后,可喷施碧护加葡萄糖,调节生长解药害,加速代谢掉植物体内的激素</h3><h3>2、病毒病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抗病丰产品种;(2)种子消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洗净后浸种催芽。(3)科学栽培。培育健壮无病虫苗;采用地膜覆盖、防虫网等措施,早定植,早结果;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叶面喷肥;及时浇水、中耕松土、拔除发病中心植株。(4)药剂防治。苗齐后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防治蚜虫、飞虱;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喷3-4次。阿泰灵加牛奶,每隔5天喷施一次,连喷两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