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虽然离开原安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但是,原安的一草一木,总是让我牵挂不已……多少次梦中,总会浮现出曾经在原安的点点滴滴……</h3>  <h3>2008年,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五战四输一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以比孙山多了零点零几分的微弱优势如愿以偿考取了进村进社,从此成为一名乡镇干部。2008年12月4日,第一次踏进了原安乡政府的大门,自此,便于原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h3>  <h3>从08年到15年,八个年头,我亲眼见证了原安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有幸参与了原安的建设,为第二故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尽绵薄之力。</h3>  <h3>八年间,我跟随时任原安乡党委书记的王宏同志跑遍了全乡19村(后来合并成14村)100社,到处都留下了我的脚印……收集了几千副大量珍贵的原安变迁中的照片资料。期间,我参与了乡政府各种各样的工作,驻过陈岔,跟老同志新杰一起上门收过合作医疗、靠实过计划生育、整理过土地等……第二年又参与了程义村整村推进,和韩刚一起打过水渠、种过坑种洋芋……和人骂过账,后来单独驻队,负责辽坡村的各项工作。再后来,不再驻队,负责乡政府的新农合、林业、劳务、农经、司法等各种业务工作,还有一样忘了,老代曾笑称我为六站站长……之后,又借调档案局从事档案整理工作,在威戎参与梳理地方历史印痕,抢救威戎断代史等工作,后来因为进村社身份和县委部门凡进必考,又回到乡政府……10年底,协助老代照看办公室工作,不久,老代接任会计,我单挑办公室工作,差点没吓死……再后来跟金牛兄弟搭档,我才松了一口气,金牛爱写,爱看门,把我高兴坏了,可是时间不长,金牛由于工作突出,被计生局挖走了,再再后来,和韩刚搭档到我离开办公室。2013年底,讨厌的双联搞的景刚同志不然了,于是,我接手乡政府最难干的工作,开始了近两年多的挨骂受气……期间,又参加全市村官选拔考试,挂职吉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h3>  <h3>来两张老书记的书法。</h3>  <h3>挺不错!</h3>  <h3>这个移动硬盘存储了我在原安的一些工作记录,本来已经坏了,打不开了,想想有好多珍贵的照片,失去也怪可惜的,于是托人修了一下,居然能打开了,这不,今天又找了好多有意义的照片,把美篇再充实一下!</h3>  <h3>这里面装着四年间原安变迁中的大量珍贵照片!</h3>  <h3>像这样的文件夹,已经过百了,我只是截图了一部分!</h3>  <h3>当年原安种的紫皮大蒜,深受欢迎,但不知怎的,没有大面积推广成功。</h3>  <h3>今天发现的这两张照片,证明当年的大蒜产量还是挺乐观的。</h3>  <h3>看,仅陈岔一个村就收了这么多!</h3>  <h3>传统二牛抬杠的种植模式在西北部乡镇一直延续着……</h3>  <h3>妇女都是半边天!</h3>  <h3>点播洋芋!</h3>  <h3>这张照片曾上过平凉日报,原安乡抢抓墒情,及时点播洋芋。</h3>  <h3>在原安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除了广种薄收的小麦、洋芋、五谷杂粮外,没有一样支柱产业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何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找到一条好路子一直是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探索的课题,先后栽过早酥梨、苹果、大接杏、核桃、红枣、药材、竹柳等等,但是,基本都已失败而告终!</h3>  <h3>县林业局技术人员为老百姓现场手把手教苹果树的修剪。</h3>  <h3>这是箭化村(现已合并为齐埂村了)的群众在种植党参。</h3>  <h3>举办药材种植技术培训会,作为一级政府,还是想尽了办法。</h3>  <h3>当年从新疆阿克苏引进的薄皮核桃,这是我在乡政府前面的一块地里试栽的,在乡政府花园里和王宏书记也栽过几棵。冬天的原安,很冷很冷,幼小的树苗难以越冬,我曾用桶子扣住核桃幼树,埋在土里,希望能够活下来……最近听我媳妇说有个树上结着几个核桃,强旺告诉我媳妇说这棵树是我当年和老王一起栽的,我媳妇开玩笑说那他们都调了,是不是这些核桃她就有权利吃?回答是必须的!</h3>  <h3>核桃树长的不错!</h3>  <h3>这是新疆大枣树,树估计活着,但是不结果,据说这树全是母的,所以……</h3>  <h3>在泾川考查竹柳!</h3>  <h3>回来在乡政府花园先试种些!</h3>  <h3>后来引进巴马香猪,想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可是都失败了……这张照片是:杨洁正在喂养巴马香猪!</h3>  <h3>杨洁家的巴马香猪在空地上放养。</h3>  <h3>上了兰洽会!</h3>  <h3>后来,始终没有放弃传统养殖业,这谁家的🐮养的挺不错。</h3>  <h3>参观学习庄浪养牛业。</h3>  <h3>这几年,原安的变化飞速,也离不开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甘肃省审计厅。这是时任甘肃省审计厅厅长何振忠在原安乡调研,后来担任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任上因病去世……一位和蔼可亲的好领导,就这么走了,曾为原安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多次来原安开展帮扶工作。</h3>  <h3>这是后来继任者武毅厅长,都是党和国家的好领导、好干部,平易近人,作风务实,视原安老百姓如亲人,可惜,因患胰腺癌晚期,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所牵挂的亲人,愿天堂里没有病魔!</h3>  <h3>这就是厅长帮扶前的姚河村。</h3>  <h3>帮扶后的村庄巷道。</h3>  <h3>冬天的原安,漫山遍野,到处一片白的世界!挺美!</h3>  <h3>从县城到原安,一路风景如画!</h3>  <h3>这几年生态造林常抓不懈。</h3>  <h3>发动这样的劳力实属不易。</h3>  <h3>鱼鳞坑挖的不错!</h3>  <h3>每年一次的三干会!</h3>  <h3>那时候计划生育唔嘛的很,一票否决!</h3>  <h3>民兵点验,精兵强将!</h3>  <h3>记得是14年吧,来了几位当年在原安姚河插队的知青,去过知青点后在乡政府大门口和我们合影,留作纪念,忘不了原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个年代,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淳朴善良的姚河人民视自己为兄弟姐妹,这段情一直惦记着,永生难忘!</h3>  <h3>看望当年在一起劳动过的伙伴们!</h3>  <h3>这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青春的汗水,曾在这篇热土上尽情挥洒!</h3>  <h3>留下电话,记得一位是兰石厂的领导,一位是著名牙科医生!</h3>  <h3>这是原安苏赵坝,应该是12年建的,供原安、灵芝、八里三乡镇二三十村的人畜饮水,我回家的必经之地。</h3>  <h3>坝长几千米吧,晚上回家路过的时候,感觉挺害怕的!</h3>  <h3>陪伴我多年的摩托车。不论是回老家,还是下县,它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h3>  <h3>韩刚同志,我的搭档,现在是原安乡党委委员、党建办主任,干的挺好,前途无量!韩刚说我那时候是个好人,说我还把一个老汉因为脚走路不便硬是从山顶背到山底,多么朴实的乡镇干部啊,我硬是想不起来是在哪发生的事情。</h3>  <h3>乡政府司机杨师,人称三把,在难走的路,他调车最多三把,从不打四把,军人出身,退伍不褪色,好同志!</h3>  <h3>我照相一直爱这样,感觉很像领导的样子,但是,这辈子好像没有可能了!😃😃😨</h3>  <h3>近照,仔细看,西装革履,那年还是很帅,风华正茂啊!</h3>  <h3>老代,估计是全县唯一一个干过乡政府最重要三个岗位的人,主统当完当秘书,秘书当怕当会计,攒劲人,去年得以重用,现是我上司,原安食药监所副所长。</h3>  <h3>这估计是我任原安乡政府秘书这一要职的时候,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看到照片,想起那个时候的忙,县上所有单位可以在乡镇要东西,谁也得罪不起,常常复制粘贴各种材料到深夜,如遇检查,有时候就天亮了,天亮后还要打扫院子,乡政府的水泥院,我估计能扫下去至少2厘米吧。大多数人感觉秘书是最有前途的岗位,好多领导都是秘书出身,而我却成了例外,因双联又出任双联办秘书,到后来实在撑不下去,一心想着进城,去了电视台,当了一年零十天记者,到现在又成了守护舌尖安全上的守望者,履历实在是丰富。</h3>  <h3>闲暇之余,爬个齐埂梁,散散心❤!</h3>  <h3>这一扛就是几年,为我后来进入电视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h3>  <h3>后来我从事了吃力不讨好的双联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半,沧桑了很多。</h3>  <h3>这都是以前不管刮风下雨,一叫就来的人——原安乡19村文书!那些年,要不来东西,县上骂我,我只能骂你们,骂过几个爱喝酒的你们,不要介意啊,都是为了公事!</h3>  <h3>现在想起双联,痛苦不堪!</h3>  <h3>11年5月份,旧堡子看完戏,骑摩托去了传说中有三条腿大蛤蟆的宁夏西吉县党家堰。党家堰又叫震湖,1921年西海固大地震的时候两个山移动形成的堰塞湖。</h3>  <h3>合影留念。左起:韩刚,我,尹菡,尹瑞勤,祁富同媳妇,祁富同。韩刚不用再介绍,我也不用介绍,尹菡现任原安乡政府办公室常务副秘书,尹瑞勤,我,韩刚在办公室曾一起搭档过,人家现在干的都好,她是县妇联副主席,前途无量,祁富同后来考公务员到城关镇政府了,媳妇在细巷镇政府上班,公务员,陇南娃娃,为了爱情,来到静宁,赞一个,富同我们也管他叫管定,意思大家都懂!😃</h3>  <h3>景刚(狼人)和小师妹尹菡合影留念,狼人义名来自歌曲求佛,为了你,我变成……他俩都是兰州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现兰州财经大学。</h3>  <h3>当年的小尹同志,现在的尹主席!</h3>  <h3>笑的诡异!</h3>  <h3>不知道往哪边走!</h3>  <h3>和小师妹单独留念!</h3>  <h3>韩刚同志这是要干嘛,那时候年轻,现在当领导了肯定稳重多了。</h3>  <h3>好美!</h3>  <h3>那时候,我们也上山抓过小白兔!</h3>  <h3>有山羊,也有敌羊!</h3>  <h3>放羊还看书,切!</h3>  <h3>放羊的人怎么都戴的眼镜撒?</h3>  <h3>单独来一张。翟学仕羊倌,现任原安乡文化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h3>  <h3>杨胜胜,羊倌大胜同志,现主持全乡精准扶贫工作。</h3>  <h3>一看就咋哈个懒干手么!</h3>  <h3>在人家冬麦地放羊,哎,没法说你!那些年,原安放牧严重,我们是禁牧人,哎……</h3>  <h3>有你这么站起来打头的吗?真是的!</h3>  <h3>禁羊的时候,站在齐埂坝上,我似乎感觉自己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呵呵😊</h3>  <h3>住军三支一扶转正了,高兴坏了,来了一张!</h3>  <h3>看了又看!</h3>  <h3>金龙可眼的失笑,也转正了,15年考上警察了,现在是甘沟派出所户籍民警。</h3>  <h3>程晖,原安乡政府干部,时任原安乡姚河村党支部书记。</h3>  <h3>工作、禁羊没有一点嘛哒。</h3>  <h3>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飞起扣篮!</h3>  <h3>老首长王志学活动活动,现任原安乡食药监所所长。</h3>  <h3>接待来访群众也是耐心周到。</h3>  <h3>米斯杜被老住来了个大盖帽!</h3>  <h3>爆扣!球技过硬!</h3>  <h3>等球。都是三合人,黑衣服闫路平同志,现任乡党政办秘书,个头大些的赵维鹏,那年考兰州走了,现兰州市特警支队工作!</h3>  <h3>纯粹是胡来么!有你这么个打篮球的吗?那时候我好像会后仰、跳投、然后滞空三秒,球进了,球进了!</h3>  <h3>赵维鹏也想扣!</h3>  <h3>路平压腕!</h3>  <h3>社社这是要干嘛?</h3>  <h3>在原安的每一天,我们都是吃着靳师和张师做的可口的饭,工作着,快乐着。</h3>  <h3>花卷捏的不错啊!靳师我一直叫靳叔,因为他儿子是我同学,关系不错,社区医院放射科医师,老爸的羊肉煮的美的很!</h3>  <h3>以前的时候,一日三餐有两顿是需要凭这张饭票吃饭的,早餐是免费的,一张一块钱,那时候乡政府穷,现在稍微好了些,大多数乡镇干部吃饭应该再不需要凭这样的饭票了吧?</h3>  <h3>有一天,突然在乡政府大院发现了这辆太有特色的自行车,让我激动了一天,这才是正真的省部级座驾!车头前面的口袋上写着:中共中央党校。</h3>  <h3>这一张和领导的合影照,是我仅存的同事们最多的一张,以此来怀念那些年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同志们!你们可好?向仍然奋战在精准扶贫主战场上的同志们致敬!2008年12月4日——2015年3月14日!</h3>  <h3>美篇作者:小木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