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父母去北京旅游

人生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h3>Day 1 [2017年7月20日]</h3> <p class="ql-block">  望着母亲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涌出无限的酸楚,留恋的泪水一下子弥漫了双眼。以前总觉得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还有很多很多,现在忽然觉得时间变得如此无情,5月30日,2017年的端午节,母亲一个看似常规的检查把我们送上生死别离,再多的言语都是那样苍白,再多的金钱都是那样无用,再多的牵拽都是那样无力,娘啊!我们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勤劳节俭,在田间地头为我们兄妹操持;母亲一生纯朴善良,与邻里乡亲和睦相处;母亲一生吃苦耐劳,<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与世无争。</span>母亲教给我们善良厚到,母亲教给我们温恭谦让,母亲教给我们诚实守信。在母亲淳淳教导和殷切期望下,儿女们纷纷有了自已的幸福家庭,孙辈也茁壮成长,有的学业已成,她们也将有自己的家庭,往后我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生活会越来越幸福,可是,娘啊!你这次真的这样无情,这样狠心!你真的不管不问我们兄妹几人,还有这一大家子。</p><p class="ql-block"> 不会的,老天有眼,我们相信有善因,必有善果,我们兄妹还有我们的妻儿夫婿愿用善心和真诚感动上苍,换取父母余生的健康和平安。因为我们还想听母亲的唠叨,我们还需要母亲的牵挂,我们还需要母亲的怀抱。娘不在了,我们不知道家在哪里?那时家也许只能留在回忆中啦!守住娘,就能守住家,为了这个家,我们相信老母亲一定能渡过这一劫,愿上苍保佑!</p> <p class="ql-block">  今天开始请几天假,彻底摆脱工作的羁绊,带着父母到北京旅游,一是尽孝心,二是为了了却母亲的心愿,现在能做到的尽力多做,只希望这一切能换取母亲的高兴。</p> <h3>  紧紧盯在车窗外,一切都那么新奇</h3> <h3>  不知在说什么感想</h3> <h3>  在长春读研的大孙女闻讯赶来,她说“陪在爷爷奶奶身边是应该的,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也是幸福的”,我只能由衷的对女儿说“谢谢你,好孩子"!</h3> <h3>  "干了",大孙女也要和爷爷喝一杯,浓郁的祖孙情给看似沉重的旅游带来欢声和笑语。</h3> <h3>  这是天坛公园的九龙柏,导游说"面对神树,伸出双手,好运带给你,疾病歹运远离你",你看,老母亲伸出双手的时候多么虔诚,但愿我母能受神灵保佑,康健寿远!</h3> <h3>  天坛祁年殿,历代皇帝祁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地方。</h3> <h3>Day 2 [2017年7月21日]</h3> <p class="ql-block">  按照计划今天到八达岭长城游览。父母早上4点多钟就醒了,可能是多年养成的劳作习惯吧!不过可苦了我们爷俩,醒了怎么也睡不着了。自从晓桐来后,我省事许多,孩子巧妙利用互联网叫车、订酒店、订饭店,行程安排周到细致,饮食住宿精心策划,各个环节丝丝相扣,和她相比,我也显得有点落伍了。 </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在淋淋小雨中开始登长城的旅程,长城景色被水雾弥漫,远处的城垛和城墙隐隐约约,失去了雄伟和壮观的长城,只有眼前拥挤的人群和湿滑的墙砖,然而在雨中登长城的最大好处是避开了七月的高温,可以想象在炎热天气下,大汗淋漓中,老人登爬长城的艰辛。累了就歇歇,“上,到长城了,就当一回好汉,决不半途而废”,母亲像是自言自语的说。</p> <h3>  这是翻拍照片,颜色有点泛黄</h3> <h3>  这张也是翻拍照片</h3> <h3>  晚上留宿八达岭镇,地道的东北味餐饮和古朴典雅的住宿环境是大妮子的精心安排。</h3> <h3>  这些家什带来遥远的回忆,一切仿佛回到六十年代。</h3> <h3>Day 3 [2017年7月22日]</h3> <p class="ql-block">  今天计划参观天安门广场和故宫,早上五点半收拾行囊开始出发,在路边简单吃了早点只为赶上回北京的公交,919公交车上的人真多,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站了一小时二十分钟,只坐了一站路。路上看到去八达岭的车排起长龙,估计得有五、六公里,速度非常缓慢。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广场上游人如织,花团锦簌,到处呈现出家国盛世的景象。</p> <h3>  天安门城楼上留影纪念</h3> <h3>  美女出镜啦!</h3> <h3>  人民大会堂前留影</h3> <h3>  不会摆pos,就把小红旗摇一摇。</h3> <h3>  翻拍的照片</h3> <h3>  太和殿前留影</h3> <h3>  故宫博物院门前留影</h3> <h3>  紫禁城护城河景色,古城庄严,树木青翠,河水清澈</h3> <h3>  到北京一定尝尝北京的烤鸭是啥味!</h3> <p class="ql-block">  今天晚上住的好吧,豪华高端上档次!大妮子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你们住二楼,我们睡楼下"。</p> <h3>Day 4 [2017年7月23日]</h3> <p class="ql-block">  和北京说声"再见",我们回家了。老爹总结时颇有感触的说:"这一趟到北京旅游值啦!不但圆了到北京看天安门的梦,还上了天安门城楼,登上长城,到紫禁城看了金銮殿,还把皇帝家里溜了个遍,去时高铁,返回卧铺,吃了北京烤鸭,羊蝎子火锅,肯德基快餐,别人享受到的我们两人享受到啦,别人没享受到的我们两人也享受到啦!"。</p><p class="ql-block"> 是当儿女的做的好?不,是父母要求的低。仔细想一想,这一次旅游我对父母还是有很多愧疚,其一可能是许久没在一起生活的缘故,不了解父母的生活习惯,不理解父母的言行,但表现最多的还是对父母不够耐心。其二就是感觉对父母的陪伴太少,真的是陪伴太少。</p> <h3>  北京火车站前留影纪念</h3> <h3>  坐火车回家了!</h3> <h3>  就要结束旅行,我想对晓桐说声感谢,辛苦啦,孩子!你很理解爸爸的心情,对爷爷奶奶照顾有加,有大孙女的陪伴,我感觉爷爷奶奶更加高兴,更增加了这次旅行的意义,谢谢孩子!</h3> <h3>  发几张有意思的旅游花絮,你们猜猜四人中谁最会抢镜头</h3> <h3>  又累啦!</h3> <h3>  "这娘俩又在偷玩自拍"</h3>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最繁华都市的王府井商业街"乞讨要饭"的老头老太太,不错,是糖葫芦。</p> <h3>  突出贡献奖,最佳组织奖,最上镜美女获得者</h3>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续</span></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11日21时许,我的母亲在与癌魔抗争3年6个月后离开人世。在母亲离世之前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母亲虽然历尽了疾病带来的痛苦,但她始终坚强如一,住院<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个月内虽然少食米粥,但</span>我们从没听到老人家痛苦和放弃的声音。看着日渐消瘦还在痛苦中求生的的母亲,我们心如刀绞。</p><p class="ql-block"> 母亲住院期间, 小妹放弃了生意,每日在医院陪伴母亲,她的孝亲善举甚至感动了周边的商户,赢得了众人的赞许;大妹也克服家庭和工作的不便,稍有空闲就赶往医院,以致在一次匆忙之中被出租车撞伤,即使这样她也没有和事故车辆纠缠,强忍伤痛到医院照顾母亲;小弟因工作性质特殊,但也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在医院跑前跑后协调药品、和医生及时沟通治疗方案,时不时的抽空做些母亲想吃的饭菜。</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姊妹在治疗母亲疾病上做出了最大努力,但最终也没有挽留住母亲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11日,也就是母亲离世的那天早上,母亲对我说:儿啊!今天把我送医院去吧,我感觉很难受。其实我们当时心里很清楚,母亲那时的状况已经不容折腾。在10日出院时,医生已经暗示我们,老人非常危险,要做好思想准备。当日下午6时许,母亲又对我说:儿啊!我今天可能撑不过去啦!赶快把我送医院去,县医院治不好就到市医院,市医院治不好那就没有心思啦!母亲的求生欲望让我手足无措而又感到无能为力。我急忙把社区医生请来,诊疗后医生对我说:老人血压近乎没有,脉搏非常微弱。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还是非常清醒的。万万没想到十几分钟后,我亲爱的母亲带着遗憾和不舍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她的儿女和亲人。</p><p class="ql-block"> 娘啊!你一句话都没有留给你的子女,你万万没想到你会这么快离开我们,你是多么的不舍离开你的孩儿们,但凡你有一点点将要辞世的念头,您老人家定会有很多话要交待给我们。娘!您就这样无言无声的离开我们。(考虑到治疗的效果,我们始终没有把真实的病情告诉母亲,到如今我也不知道这个想法是对还是错)</p><p class="ql-block"> 在和母亲遗体告别的时候,老人家的双眼没有闭合,尽管经过我多次轻抚。我知道母亲没有想到她能这么快就离开人世,她还留恋这个世界,她还牵挂她的孩子,她还有好多没有交待我们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我的母亲是一位通情达理的人,我的母亲是一位善解人意的人,我的母亲是世界最痛爱我们的人,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理解我们的人,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宽容我们的人,我的母亲是......,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失去母亲,家就是一个残缺的家;失去母爱,亲情就丢失了一半。</p><p class="ql-block"> 撕破喉咙没有母亲的回应,失去母亲的召唤,“家”又在哪里! </p><p class="ql-block"> 完稿于2017年7月24日</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补续于2021年1月14日祭奠母亲离世“五七”之日】</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修改于2021年7月24日陪父母到北京旅游4周年之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