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土耳其一一伊斯坦布尔(十一)

黄桷树

<h1>  伊斯坦布尔地跨欧亚两洲,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工商业中心和主要的旅游胜地。伊斯坦布尔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h1><h1> 在亚洲的最西端,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黄金水道”,它把亚洲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南端叫达达尼尔海峡,其中间部分是马尔马拉海峡,北端叫博斯普鲁斯海峡。“黄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布尔就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南端,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成为洲际交通枢纽,而且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h1> <h1>  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68年,旧址是古希腊的城邦国一一拜占庭,后来经过战争和重建,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公元330年改建为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又称新罗马。</h1> <h1>  1453年奥斯曼人取得该城后,将其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改称伊斯坦布尔,但西方国家仍习惯称为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迁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成为正式名称,仍然是土耳其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h1> <h1>  塔克西姆广场上的共和国纪念碑</h1> <h1>  伊斯坦布尔是这次旅游摄影的重点,在一路阳光明媚顺风顺水的好天气下老天没有一直眷顾我们,在伊斯坦布尔遭遇了当地难得的雨天,天空阴沉,雨也不小,给我的摄影计划带来了不少的局限,给这次土耳其的行摄留下了终身的遗憾,伊斯坦布尔的雨加重了最后两天的失落和无奈,就象我内心的遗憾和不忍的眼泪……</h1> <h1>  托普卡珀皇宫坐落在伊斯坦布尔“金角湾”南岸的“皇宫岬”,在蓝色清真寺对面,索菲亚大教堂左后方。因建在拜占庭卡珀城堡遗址上故得此名。图为崇敬之门。</h1> <h1>  公元1460一1478年之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始建这座宫殿,当时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现在仅剩8万平方米),此后的400多年中,奥斯曼帝国的36位苏丹中有半数在这里统治着帝国,直至1856年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欧洲部分建立了新皇宫一一多尔玛巴切宫,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把这里辟为博物馆,现在习惯称其为“老皇宫”。</h1> <h1>  这是皇宫的宣政塔,皇帝的旨意通过内务大臣在这里向全体官员传达,皇帝并不出面。</h1> <h1>  身后是苏丹的私人空间,这是门前插旗的地方,皇上要接见贵宾时这里会插上绿旗,不允许打挠,没有接见则插上红旗。</h1> <h1>  后宫的草地</h1> <h1>  走廊的旁边曾经是宫庭的餐房,最大的可容纳1000多人吃饭,现在则改为瓷器银器展览馆。</h1> <h1>  皇宫里的屋顶绘画非常精致,建筑是十足的伊斯兰风格。</h1> <h1>  以前这里是议政厅,是治理国事的地方。现在则成了珍宝馆、兵器馆、御衣馆、皇家饰物馆。展出各种奇特珍贵的宝石、武器、衣物,苏丹宝石镶嵌的宝座和纯金烛台(宝座上镶6666颗蓝宝石,烛台重48公斤),令人膛目。</h1> <h1>  伊斯坦布尔的香料市场又称“埃及市场”。在金角塆安拉太大桥起点处,旁边紧挨清真寺。它始建于1664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奥斯曼帝国时期埃及属于帝国,埃及人通过海运在此开创香料市场,以出售从开罗运来的各种商品,因此这个市场在当时叫“埃及市场”,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h1> <h1>  土耳其的普通老百姓十分友好,对于我的拍摄和镜头抱着友善的配合态度。当他发现镜头对准他时,往往他会竖起大指头给你一个和善的微笑,甚至还有个别的人主动邀请你给他拍照,由于语言交流不畅,所以也很少有人留下地址要他的照片。</h1> <h1>  香料市场以前以五颜六色的香料和催情香水闻名于世,如今早已不只是兜售香料的地方了,从吃的、用的、穿的、戴的、工艺品、纪念品、水果、坚果、糖果及生活用品无一不在这里出现,成为了当地缩小版的大巴扎。</h1> <h1>  土耳其的特产茶叶、咖啡、糖果、果仁等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对于游客来讲这里无疑比大巴扎更具诱惑力,无论从价格还是布局上,都会让你感到更加体贴,而且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来买东西,价格上也相对实惠。</h1> <h1>  伊斯坦布尔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市场之一,仅出口就有26个,拥有4000多家店铺,有围巾、衣服、金饰、地毯、蓝眼睛、苹果茶、甜点、咖啡等各式各样的土耳其当地特产和各种应有尽有的纪念品,这里由于是旅客来往购买的主要指定市场,故物价和品质都有水份,游客要格外小心,同时要注意讨价还价。</h1> <h1>大巴扎旁边的清真寺</h1> <h1>  大巴扎的出口之一</h1> <h1>照片系本人所拍,文字来自网络(待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