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浅议丰子恺漫画</h3><h3> 前年冬季的一天,我出外散步,走到我家小区门前路时,被路边一幅宣传画吸引,近前观看,哦,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家住夕阳江上村,一湾流水绕柴门。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读来总觉得饶有兴趣,诗意盎然。</h3><div> 后来,去市图书馆,无意中看到了一本丁秀娟编著的《感悟丰子恺》,于是,借了这本书拿回家细读。看后对丰子恺先生的作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div><div> 丰子恺的漫画幽默、风趣,自然、流畅;清新、质朴充满着真、善、美。</div> <h3> 一、丰子恺漫画特点</h3><div>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内容广泛,因大多素材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因此,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具有朴实、温馨又十分自然的特点。</div><div> 丰子恺中期的漫画特点就是对儿童感情和心理绘画的十分到位,他大多是以自己子女的形象为主要素材,因此画中的情感是最为丰沛和浓郁的。他把自己对于儿女的爱和漫画结合在一起,让漫画更加生动形象的同时,也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div><div> 丰子恺的漫画具有简洁、柔和的特点,虽然是寥寥几笔,可是勾勒出来的意境却十分的深沉。不管是情景还是人物,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丰子恺的漫画简洁朴实,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融合成诙谐幽默的画面,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div><div> 民风民俗、自然山水、古诗词句等一些平凡琐屑之事,一经他的画笔渲染,就有了独特之妙趣,总能达到“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的艺术效果,读起来回味无穷。</div><div> 例如 :人们常用“对牛弹琴” 来比喻对蠢人讲道理白费口舌,骨子里表现出人对动物的蔑视。人凭什么责怪牛不懂你的“琴音”呢?人有人语,牛有牛音。当牛哞哞地高歌低吟时,你又能听懂了多少?</div><div> 从 “老牛也是知音者,横笛声中缓步行。”这幅漫画上看到:一牧童在牛背上吹笛,牛神态欢快地回头聆听,把老牛看作是牧童的知音,说明他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动物,这也正是他的可爱和可贵之处。</div> <h3> 二、丰子恺的“古诗新画”</h3><div> 丰子恺先生的古诗词漫画在融合古诗词的基础上,又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情,以达到歌颂或者讽刺的效果,意境都是十分独特的。他的“古诗新画”是我的最爱。</div><div> 丰子恺先生创作的“古诗新画”,含蓄、幽默,富有情趣,在天真浪漫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多滋多味,真切感受到画中的人情美和艺术美。</div><div> </div><div> 下面让大家欣赏丰子恺先生的三幅古诗新画:</div><div> 1)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在偏远荒寂的小村庄里,突然来了几位朋友,多么高兴啊。先生马上让家人做几个菜,在篱笆墙围成的院子里,摆桌拉凳放在梅花树下,端酒、菜、茶上桌招待朋友,桌的三面是客,另一面留给梅花,她也是朋友中的一员。此等雅兴,使喝酒过程充满了诗意,多么浪漫的一幅图画啊!这就是丰子恺先生的“古诗新画”的一种表达方式。</div><div>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李后主,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使他彻夜难眠,已过三更半夜,孤身一人,寂寞无言,独上西楼,仰望风静月残的夜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div><div> 丰子恺先生选取古诗词来描绘,但画中人物却都是不穿古装的现代人。《无言独上西楼》的作品发表时,有人批评道:“这是李后主,应该穿古装,你怎么画成穿大褂的现代人?”丰子恺说:“我不作历史画,也不给李后主的词作插图,我是描写读李词后的体会。”的确如此,忧愁苦闷,离愁别绪,是人之常情,非李后主一人独得。这副漫画中的一个现代文人,凭栏远眺的背影,在这静谧的环境下独上高楼,是喜?是悲?是苦?是忧还是愁?留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空间,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看了漫画后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div><div> 3)“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幅漫画把清朝诗人龚自珍脍炙人口、富有哲理的诗句,转化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面。</div><div> 树高花繁,杂草丛生,一个明媚的春天里,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注视着眼前纷纷飘落的花瓣,没有悲伤,更不是凄凉,也许,她正在思考“落红”与“春泥”之间的关系,正在想像“春泥”如何“护花”。这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情感体验,也正是先生所要告诉读者的真正意义。</div> <h3> 丰子恺先生追求诗趣,诗里有画,画中有诗。时常会让人有超越时空之感,流连于山水之间,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读了他的诗画,既能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又能得到心灵美的陶冶。</h3><h3><br></h3><h3> 敬请朋友们光临指导!</h3> <h3> 图片:1)黑白图片:感悟自然从《感悟丰子恺》书中拍摄。2)彩色图片来自网络。3)文章最后一张照片是感悟自然拍摄。</h3><div> 作者:感悟自然 2017.07.19初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