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2 | 探访神奇的战斗民族

书香仙子

<h3>About the author</h3><h3>作者简介</h3><h3><br /></h3><h3>云子,旅行线路策划师、体验师、摄影师,深度人文旅行重度爱好者。自由旅行家,一直在路上,只是为了在最美的季节看到最美的风景,用脚步丈量世界。</h3><h3><br /></h3><h3><br /></h3> <h3> <b>前 言</b></h3><h3><br /></h3><h3>当坐上战斗民族的航班时,我还在想着网上的段子,说"俄罗斯航空的机长把客机当战斗机开,恶劣天气下照飞不误,落地后全体乘客响起雷鸣般的掌声"。9个小时的飞行后,航班稳稳的落在了莫斯科机场,没有传说中的掌声,不过晚点40分钟还能准时到达倒是真的。我就这样,踏上了战斗民族的土地。</h3><h3> </h3><h3>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两大洲,俄罗斯无疑是复杂而多面的,它有无与伦比的西伯利亚自然风光,也有着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华丽建筑和人文风情。这次的旅行计划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除了建筑风光之外,我更好奇的是俄罗斯人的生活。</h3><h3><br /></h3> <h3>出行装备</h3><h3>● 行摄器材:Fujifilm X-T2</h3><h3> 镜头:</h3><h3> XF10-24mmF4R OIS</h3><h3> XF55-200mmF3.5-4.8 R LM OIS</h3><h3><br /></h3><h3>● 关于货币:</h3><h3>当地使用俄罗斯卢布Rb,在国内属于小币种货币,需要到中国银行兑换,汇率很不划算,俄罗斯的ATM机大多数支持银联,如果需要现金不多,建议带一张境外取现不用手续费的银行卡,直接提现即可。</h3><h3><br /></h3><h3>● 关于电源:俄罗斯用的是两孔圆头的欧标,建议自带转换头。</h3><h3><br /></h3><h3>● 关于季节:俄罗斯最佳的旅行季节从5月到10月,冬季极冷,不适于室外活动。</h3><h3><br /></h3> <h3> <b>  莫斯卡 首都?首堵</b></h3><h3><br /></h3><h3>刚到莫斯科,这座城市就给我了一个下马威,从机场到酒店不过40公里,竟开了2个小时有余。打开谷歌地图,你会发现除了午夜的三四个小时,莫斯科的道路永远都是一圈一圈显示拥堵的红色,近几年,莫斯科的堵车已毫不客气地霸占了全球第一的位子。<br /></h3> <h3>时差的关系,初到莫斯科的这个清晨,我4点就醒了,索性拎了X-T2出去遛遛,夏季的俄罗斯昼长夜短,等到七八月,甚至会出现不落的午夜太阳。清晨6点的莫斯科,太阳已高高升起,而城市尚未醒来。</h3> <h3>我住的酒店就在红场附近,清晨的红场格外宁静。在古代俄语中,红场Krasnaya Ploshchad是美丽广场的意思,这里也绝对没有辜负这个名字。从国家历史博物馆、古姆百货,到俄罗斯的象征有九个令人眼花缭乱洋葱头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无一不精美绝伦。</h3> <h3>据说伊凡大帝曾经弄瞎了建筑师们的双眼,这样他们就再也造不出如圣瓦西里大教堂这样美丽的建筑了。</h3><h3> </h3><h3>城市逐渐醒来,马路上的车也多了起来,城市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上班的人们匆忙擦肩而过,这是繁忙的,略带些焦虑的节奏。</h3> <h3>作为一枚用惯了X-T1的女生,这次拿到的X-T2是让我有些小惊喜的。还是熟悉的外形,熟悉的手感,不仅仅像素提高到2430万,还改掉了X-T1上的一些小毛病。比如原本我一直吐槽X-T1的电池仓,装了快装板就打不开,必须卸下快装板才能换电池,X-T2调整了快装板固定螺眼的位置,很贴心,再也不存在这种小困扰了。</h3><h3><br /></h3><h3>X-T2加入了X-Pro2的摇杆,我一直很喜欢这个摇杆,可以在拍摄过程中快速移动对焦点,不需要再去点按menu的上下左右按钮。</h3> <h3>翻转屏由原来的双角度,优化为竖排也可以翻转的三向屏,在夜景拍摄时会更加方便。</h3><h3>ISO拨轮和快门拨轮中间上的小凸起不再是个复古的装饰,它被赋予了一个锁定参数的功能,需要调整时,先按一下解锁,转动拨轮,最后再按一下锁定,这样就减少了放在包里或误操作,参数跑偏的可能。</h3> <h3> <b>奔跑着的战斗民族</b></h3><h3><br /></h3><h3>大家经常调侃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大多情况下,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在普遍印象里,它代表了勇敢坚强,无论男女老少,有时候会表现出超人般的勇气,虽然有时会让人觉得有些滑稽。<br /></h3><h3> </h3><h3>幸运的是,在莫斯科大学,我们遇上了当地的长跑活动,在完全听不懂的广播声中,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奔跑起来,而我们也加入围观群众之中,拿起礼花筒、加油牌,为跑者加油鼓劲。他们跑过来,用力地与你手中的加油牌击掌,围观人群不管认识不认识,也疯狂地呐喊、助威,场面很是有趣。</h3><h3><br /></h3> <h3>初见俄罗斯人,总觉得他们给人一种疏离感。据说,俄罗斯人对待客人的热情程度是根据你的俄语水平而决定的,因为当地大部分人都不会讲英语,也听不懂你的打招呼或是提问,只能摇摇头说一句"你爸你妈有"(俄语听不懂的意思),自然给人一种不热情的感觉了。</h3> <h3>总之,奔跑起来的俄罗斯人,还是很热情的。</h3> <h3> <b>莫斯科地铁巡游</b></h3><h3><br /></h3><h3>作为著名的"堵城",地铁是游览莫斯科最快捷的交通方式,一票制的票价,无论你坐到哪都是55Rb,莫斯科的地铁本身就是一座艺术博物馆,每一站都有自己的特色,足够逛上半天。<br /></h3> <h3>地铁站内光线较暗,行程原因不方便带脚架,为了保证快门速度,ISO经常需要开到1600以上,几组地铁站拍下来,放小图时基本看不出是用到1600以上的高感拍摄的,放大看细节会看到一些颗粒感,但相对细腻,并没有令人不悦的感觉,由此看出X-T2的控噪能力是很不错的。</h3> <h3>虽然每站的装潢和主题各异,莫斯科地铁的基本逻辑都是相同的,中间一条大通道,两侧各有一排拱门,连通乘车月台,而通道从顶到侧壁,全布满了繁复而精美的图案。通道的两头,无一例外的一边是换线通道,另一边是通向地面的出口。这一点与国内地铁有无数个出站口不同。</h3> <h3>到现在为止,俄罗斯还很喜欢使用一些很老式的传统木门,包括很多地铁站的出入口,都可以看到。</h3> <h3> <b> 金环小镇</b></h3><h3><br /></h3><h3>如果受够了莫斯科的拥堵,市郊的这几座可爱的小城市一定会给你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弗拉基米尔小镇、谢尔盖小镇,还有迷人的苏兹达尔等,被喜爱&quot;环型结构&quot;的莫斯科人也划成了一个圈,称为金环。相比喧嚣的首都,这些乡村小镇仿佛更适宜生活,在这里,时光都变的慢了下来,这里也是莫斯科人喜爱的度假之地。<br /></h3> <h3>相比于其他两座小城,我更偏爱苏兹达尔,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过这座安静的城市。这里曾经是俄罗斯的政治和宗教中心,而如今,它只是一座宁静而唯美的小城。大大小小的教堂、修道院散落在河岸两旁,马车与汽车在同一条马路上飞驰。站在山坡上望去,似乎这就是那首耳熟能详的曲子里写的,莫斯科郊外的样子。</h3> <h3>小镇的中心是一座市场,贩卖蔬菜、花卉、蜂蜜酒,也有摆摊卖的油画、小纪念品等等,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在这里与人讨价还价,交易买卖,这是一个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地方。</h3> <h3>吃完晚餐,天还没有暗下来。沿着苏兹达尔河散步,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雨过后,晚霞猝不及防的洒满了天际,与教堂的尖顶一起,倒映在微微漾起波纹的河水上,这是苏兹达尔最迷人的时光。</h3> <h3>用RAW拍摄,后期我可以用lr将暗部细节拉回来,再稍稍压一点高光部分,营造阳光努力穿透乌云的氛围。试用下来发现X-T2的RAW宽容度很不错,在平时正常曝光拍摄的情况下,暗部几乎没有出现噪点,这一点让我很满意。</h3> <h3> <b>圣彼得堡</b></h3><h3><br /></h3><h3>到俄罗斯旅行,圣彼得堡是必去之地。可以选择坐Sapsan高速列车,相当于国内的高铁,只需4小时即可从莫斯科到达圣彼得堡。也可以选择8小时的夜火车,卧铺睡上一个晚上,一大早便可到达。<br /></h3> <h3>俄罗斯坐火车跟地铁一样方便,提前半小时左右,屏幕上会出现这班车停靠在哪个站台的信息,不用过检,直接就走到了站台上,在车厢门口凭护照即可上车,列车员会用一个小机器输入你的护照号验证一下。</h3><h3> </h3><h3>俄罗斯的卧铺火车有两种,一种是单层,一种双层,每个包间都是四个铺位,提供干净的床单、被罩、枕套,需要自己铺好,还有一次性拖鞋和牙刷。有的列车据说还有付费可享受的淋浴服务,颇为贴心。</h3> <h3>圣彼得堡整座城市就是一个露天的建筑博物馆,别看它拥有那么多美丽的建筑,其实,圣彼得堡是一座很年轻的城市,它的历史不过300余年。1712年,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此时,它还是一座襁褓中的城市。后来,在伊丽莎白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和亚历山大一世的统治时期,它才逐渐成长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建起了无数富丽堂皇的宫殿、精美的教堂。</h3> <h3>走在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之上,会有一种恍惚感,街道两边的建筑,从整体到细节,精致到让人眼花缭乱,根本看不过来。</h3> <h3>圣彼得堡作为几代帝王的政治中心,其精美的宫殿以冬宫和叶卡捷琳娜宫为代表。宫殿的外表往往不甚特别,而内部装饰则极尽繁复之所能,从金碧辉煌闪瞎双眼的跳舞厅,到各式宴会厅,而叶卡捷琳娜宫的第二位主人,女王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一生穿过的裙子有两万多件,每天从不重样,王室及贵族的奢华可见一斑。</h3> <h3>在圣彼得堡的郊区,有一座被称为&quot;俄罗斯凡尔赛&quot;的彼得霍夫城,最著名的不是这里的宫殿,而是花园里的喷泉和各式各样的雕塑,最中心的这座雕塑表现的是参孙撕裂狮子口,充满力量感,又糅合了水流的柔美。</h3> <h3>这里毗邻波罗的海芬兰湾,吹着海风,处处是修建的很仔细的树木,精致的小花园,实在是一个很可爱的地方。</h3> <h3> <b>运河和桥梁</b></h3><h3><br /></h3><h3>圣彼得堡的运河航道之上,总共架设了大约342座桥梁。白天,船行于纵横交错的航道,两岸是美轮美奂的俄式建筑,船穿过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桥,有的桥很低,甚至站在甲板上一不小心就会撞到头。<br /></h3> <h3>突然,船员拍拍我,说前面马上就汇入涅瓦河了,景色amazing。我目不转睛的看着,直到船穿过最后一座桥,从窄窄的支流突然进入宽阔的河道,顿时豁然开朗。</h3> <h3>在圣彼得堡,一定要熬一回夜,去看一次涅瓦河的开桥。为了让大船通过,涅瓦河上几乎所有的桥梁都是可以开合的吊桥。每个夏日的晚上,涅瓦河上的大桥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一座一座依次打开,无比壮观。</h3> <h3>圣彼得堡的盛夏,远方还是说不清是朝霞还是晚霞,我在冬宫大桥边,沿着河岸边找好角度,支起脚架,准备用X-T2拍一段开桥的延时。突然,桥上的车辆全都消失了,在鼓乐队雄浑的演奏声中,大桥从中间缓缓打开,整个过程大约会持续近九分钟,直至桥面抬起至几近60度。此时,午夜巡游的游船也开始依次发动,缓缓的通过一座座打开的大桥,这是一种很有仪式感的体验。</h3> <h3>当地有个笑话,在几近开桥的时候,你一定要仔细看看自己在河的哪一边,如果站错了河岸,就只能等上一夜,直到桥面重新放下,才能过到对岸去。</h3> <h3> <b>关于买买买</b></h3><h3><br /></h3><h3>俄罗斯有一位著名的首饰匠,彼得·卡尔·法贝热,他被封为"皇家御用珠宝师",这是一个珠宝匠人所能得到的最高奖赏,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复活节彩蛋。没有一个女孩子会不爱法贝热博物馆,这里展出的彩蛋,不仅仅是首饰,更是一件件糅合了机械原理的艺术品。<br /></h3><h3><br /></h3><h3>这一枚布谷鸟彩蛋,是世界上最好的手工自动机械之一,每当正点来到,一只镶有红宝石眼镜的布谷鸟就会从彩蛋顶上跳出来,大声鸣叫并不断拍打翅膀。</h3> <h3>而这枚彩蛋不仅是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亚历山德拉加冕礼的礼物,彩蛋中的玄机是这辆小马车,它是皇后加冕礼马车的精确微缩版,连皇后上下马车时,台阶能自动伸缩也同样可以做到。</h3> <h3>看过了法贝热博物馆,任何小摊贩所卖的纪念品都似乎再也提不起买买买的兴趣。不过莫斯科的一只蚂蚁旧货市场还是值得逛逛的,从满大街都有的各式套娃、人偶,到苏联时代的徽章、老相机、防毒面具,你可以尽情选购送给朋友的纪念品,热情的有些过分的小贩会片刻不停的对你推销他的商品,哪怕你根本一句也听不懂,当然,有些商品价格虚高,下手要谨慎。</h3> <h3>如果有机会,一定不要错过传统的俄式桑拿哦,桑拿是俄罗斯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曾经的皇室贵族,还是普通平民,它的特点是湿度很高,甚至可以达到100%,所以初次尝试的经常会觉得这个桑拿实在是&quot;太烫了&quot;,实际上确实如此,所以当地人常常会戴上毡帽,以防止头发在高温中灼伤,同时用烫热的植物枝条反复抽打身体,据说能促进血液循环。</h3> <h3>最后,也最重要的一步,在从炙热的蒸汽室出来之后,马上跳到15℃左右的冷水中浸泡,这感觉,当你从浴室中走出来之后,会觉得自己的皮肤棒的如同&quot;anew born baby&quot;(初生的婴儿),实在是不可错过的体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