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滨江区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能力提升研修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初中组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长河中学 汤宇峰</h3><h3> 此次复旦培训,让我们头脑得到武装,心灵得以养护。复旦六天我们博学、笃志,浓浓的校园学术氛围让人如入心兰之室;切问、近思,深入浅出的专家讲解让人如沐山间和风:慎思、明辨,和睦友好的同窗共畅滨江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在这里我们清风拂面,杂念尽除,幽思欣然。</h3><h3> 作为学校中层,我深感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自己的知识面还较窄,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新形势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唯有像复旦校训那样"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并且进而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的所学所悟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而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有更大的舞台能为滨江教育的未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辜负组织的期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南实验学校 陈海红</h3><h3>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浸润在复旦校园里的六天,是"一边告别,一边启程,一边失去、一边寻找的"精神成长历程。在这六天里,让我感觉最受触动的就是邢至晖院长的讲座:校本课程建设之路让学生感受课程的味道。邢院长鞭辟入里的演说,让我深深地明白:课程之新,新在学生立场;课程之重,重在直击心灵。在以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我将和我的伙伴们努力去设计有生命力的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衔接,与自然融入,让学生的需求成为我们建设课程的原点和动力。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南实验学校 王瑶</h3><h3> 6天的复旦学习之旅,犹如一首充满多元化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旋律、时而舒缓时而激昂的歌曲。因为志同道合,我们在一起,抛开家庭琐事,放下工作重负,放松心情沐浴在8场跨学科的讲座、2场现场教学和考察学习中,领略复旦人的"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我们交流互动、讨论合作、分享经验、进行思想的碰撞。</h3><h3>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增强自己的跨学科学习力和创新力,用"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复旦学风,身体力行,在教育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闻涛中学 金雪芬</h3><h3> 日月光华,再见复旦。</h3><h3> 六天的培训,从课程改革到教学研究,从音乐艺术欣赏到人文视野拓宽,从现场教学到典范参观,从课程建设到身心建设,无所不包,收益颇多。</h3><h3> 在研究的状态下成长,用反思的心态审视教学,以大美音乐国学滋养心灵,以感恩敬畏之心砥砺前行。</h3><h3> 日月光华,复旦再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闻涛中学 潘婷</h3><h3> 从上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从当代教师的人文视野与心理调适到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从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趋势到人文素养与国学思维,一场精神与文化的饕餮盛宴。如果说去年的课程重在知识拓展,那今年则更侧重于成人成事。"锤炼格局"是我对此行最大的感触,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我理解的格局是思维的反应模式,即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法,局要大,格要细。格局是一种智慧,大智若愚;格局是一种境界,大勇若怯;格局是一种深度,大音希声;格局是一种品性,大巧若拙;格局是一种姿态,大象无形。在外立身,内在立心,与时偕行,与时俱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新实验学校 傅霞洁</h3><h3>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h3><h3> 去年此时,三年立约;日复旦兮,初心不涩;趁好年华,惜此良机,从国之先达,教之大家,援疑质理,辟教学之蹊径,探育人之智慧,立探寻真理之志向。</h3><h3> 漫行于复旦,望前人之善、己之不足,心中所思,亦有所动:吾之心安在?吾当立何之远?</h3><h3> 仰之弥高,攀之不止,钻之弥深,锲之不舍,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求教育之无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新实验学校 丰心砚</h3><h3> 本次培训给我最大的启示,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Be hungry, be foolish"。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是幸运的,工作至今5年时间里,我积累了从任课教师、到班主任、再到团委工作等多个岗位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我一直在给自己的教师之路做着"加法"。</h3><h3> 而此次培训让我意识到,要想成为真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要学会阶段性地沉淀与反思,处理工作中必要的"减法"。如果以5年为一个周期,那么在下个阶段中,我想减去所有的他人评价,以归零后的心态来迎接教学与工作的挑战;我想减去面面俱到的周全,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多一份钻研;我想减去过去不计时间、不讲效率的所谓"敬业",用更高层次的专业取而代之。</h3><h3> 虽然早已告别新入职时的窘迫,但我会时刻提醒自己:"Be hungry, be foolish"。保持谦卑、学会舍取,才能及时调整自我、更好出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兴中学 李挺 </h3><h3> 庞杂的思绪、沉睡的心灵在本次复旦之约中一次次被梳理、被唤醒。端坐于课堂之上,聆听、吮吸着国学、教育、艺术、管理等各领域的专家所带来的前沿理论和观点,我的观念被不断更新着,感觉体内有新的养分被植入,排异与接纳碰撞着,以能量的形式被储存。作为一个教育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全面的,责任赋予了我们不断学习的义务。人的内心决定了人的视野和行为,只有心中有阳光才会照亮自己和他人。为人之师更需要这种阳光,在工作中学习,传承经典,充实内心,开拓视野,让学生喜爱我们的课堂,让校园因"阳光"而精彩。</h3><h3><b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浦沿中学 邵奇斌</h3><h3> 六天的"头脑风暴",非一般的培训,非一般的收获,让我"苦,并快乐着!"我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班,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现今教育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创新,需要特色、内涵和品牌,就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更需要一批高素质、敢创新的学校优秀管理人才。一个人的眼界决定境界,眼界决定思路,眼界决定胸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所以,作为一位参训学员,我深深感到,自己要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坚持与时俱进,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深感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唯有不断学习,不断革新理念,优化思维,不断提升自我,才能使我的人生更有价值。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浦沿中学 章春江</h3><h3> 六天的复旦研修之行已经结束了,但这六天的经历是难忘的,这是一次"头脑风暴",从教师个人研究到团队合作,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到基础教育创新实践,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到个人人文修养再到个人身体健康理念,全方位的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洗礼。现代教育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作为一线教师,因"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健康成长,"热烈欢送2017届毕业生奔赴世界各地"这是复旦送给她的学子的美好祝愿,作为中小学教师,我想为孩子们今后的职业、岗位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适应各种工作,并欣然接受,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实际的目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