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的仲夏,我期待已久,7月15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终于来临——河南教师成长学院2017暑期高端研修班隆重开班了!</h3><div><br></div><div>这次研修,汇集了全国最豪华、最顶级的导师配置——余映潮、黄厚江、闫学、管建刚、贲友林、张齐华六位导师,每位带70余位学员,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倾囊相授;</div><div><br></div><div>这次研修,吸引了全省最优秀、最有教育情怀的学员——中原名师,河南最美教师,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最具影响力教师,河南最具智慧力、最具影响力班主任,还有各地的骨干教师,都做了同窗好友。</div><div><br></div><div>5天的时间,导师会做有体系的主题报告、导师和学员同课异构、评课议课、分组交流、学员TED演讲、成长力教师和智慧力班主任海选……还有仲夏夜的联欢大party!在这里的小伙伴,将经历一场头脑的风暴和精神的旅行!</div><div><br></div> <h3>7月15曰上午8点,开幕仪式开始了!!</h3><h3>导师代表黄厚江老师及长垣县教育局长及长垣县一中校长进行揭牌仪式,揭牌瞬间,大家掌声不断!</h3> <h3>kgdk4@163.com投稿</h3> <h3>河南教师成长宣言</h3><div>成长是一种较量,与行走的惯性交锋、对抗;成长是一种蜕变,让昨天的毛虫化蝶、飞翔。</div><div> </div><div>背起理想的行囊,我们寻找成长的方向——专家引领,更新理念,构建魅力课堂;自我反思,浸润书香,积聚精神粮仓;同伴互助,智慧分享,汇聚专业能量。</div><div> </div><div>我是河南教师,为学生的终身幸福、为师者的职业尊严而努力!</div><div> </div><div>我是河南教师,为中原教育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成长!</div> <h3>征集“黄埔二期”流行语啦!请伙伴们接龙!</h3><div>1·学习没有假期,成长永无终点。</div><div> ——刘肖</div><div>2.什么都不是问题。</div><div> ——管建刚</div><div>3.朝圣路上,步步都算数。</div><div> ——张齐华</div><div>4.寻找自己的句子。</div><div> ——贲友林</div><div>5渴望是最强的力量!</div><div> 一一管建刚</div><div>6.自己要毁灭自己,上帝也没办法。</div><div> ——黄厚江</div><div>7.要做一个好教师,前提是有想法,比有想法更重要的是有做法,但优秀的老师是善于改变自己的做法。</div><div> ——黄厚江</div><div>8.把职业当事业,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div><div> ——闫学</div><div> 征集“黄埔二期”流行语啦!请伙伴们接龙!</div><div>1·学习没有假期,成长永无终点。</div><div> ——刘肖</div><div>2.什么都不是问题。</div><div> ——管建刚</div><div>3.朝圣路上,步步都算数。</div><div> ——张齐华</div><div>4.寻找自己的句子。</div><div> ——贲友林</div><div>5渴望是最强的力量!</div><div> 一一管建刚</div><div>6.自己要毁灭自己,上帝也没办法。</div><div> ——黄厚江</div><div>7.要做一个好教师,前提是有想法,比有想法更重要的是有做法,但优秀的老师是善于改变自己的做法。</div><div> ——黄厚江</div><div>8.把职业当事业,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div><div> ——闫学</div><div> 征集“黄埔二期”流行语啦!请伙伴们接龙!</div><div>1·学习没有假期,成长永无终点。</div><div> ——刘肖</div><div>2.什么都不是问题。</div><div> ——管建刚</div><div>3.朝圣路上,步步都算数。</div><div> ——张齐华</div><div>4.寻找自己的句子。</div><div> ——贲友林</div><div>5渴望是最强的力量!</div><div> 一一管建刚</div><div>6.自己要毁灭自己,上帝也没办法。</div><div> ——黄厚江</div><div>7.要做一个好教师,前提是有想法,比有想法更重要的是有做法,但优秀的老师是善于改变自己的做法。</div><div> ——黄厚江</div><div>8.把职业当事业,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div><div> ——闫 </div><div> 9.教师要让自己成长为一棵强大繁茂的树。 ——黄厚江 </div><div>流行语10 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更珍惜;正因为去珍惜,我们才会有成效;正因为有成效,我们才会有成长! 刘肖</div><div>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张齐华有问题没有? (生摇头) 没有问题就是我的问题。 黄厚江 </div> <h3></h3> <h3>黄厚江导师给2017年河南教师成长全体学员提出成长的寄语,不少学员听后落泪了!黄老师幽默风趣地说:</h3><div><br></div><div>其他5个导师都走了,一句话也没有留下,让我享受了所有的幸福,但我想他们的心是和我一样的。首先,表达谢意。感谢教育时报,有这样的创意举动,全国还没有哪个报社做过这样深入的教师成长培训;感谢长垣一中的团队,跑前跑后,准备吃的喝的,是那么贴心;感谢在座的400多位学员,因为是你们选择了我们,让我们6个人享受到了别人不能享受的幸福。可能也有缺憾,你们想要的我们未必都能给你们,我们给你们的也不一定是你们想要的。</div><div><br></div><div>其次,想说成长。追求盼望的当然是成长,但我想给前面加一个词“健康成长”,有了健康才能成长,这才是难得的。我还想说:悠着点,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常说:让课堂成为一棵树,把一粒种子种在学生的心中,让孩子成为一棵树,主干粗壮,枝枝叶叶层次分明,上面有花朵有绿叶,都是我向往的。教师最理想的让自己成为一棵自然成长的树,沐浴在阳光雨露中,不要施化肥,也不要转基因,慢慢走,让自己成为一棵强大的茂密的树!</div> <h3>我们总认为,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我要告诉大家:什么都不是问题。</h3><div><br></div><div>1998年,我师范毕业,生病很严重,整整一年没有上班,别人问我的母亲:“你们家还有别的孩子吗?”但是现在,我不仅身体好,而且身材好,工作做的也好,所以,身体的问题不是问题。一年后,我被分到一所村小。我比较擅长数学,但是村小一个萝卜一个坑,教数学就要教两个班,没有办法,我只好教语文。我对语文是没有兴趣的,但是,我仍然在语文方面也做出了一点成绩。所以,兴趣的问题也不是问题。</div><div><br></div><div>作为语文老师,我的普通话很普通,中国字也很不中国,按照木桶理论应该取长补短。但我认为,短板理论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团队。所以,我就发展自己的长板,当自己的长板足够长的时候,缺点就变成了特点。我的起点不高,文章的基础也很差,再加上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和不太规范的字,但这些都没有妨碍我出十几本书,没有妨碍成为特级教师。所以,基础的问题,也不是问题。</div><div><br></div><div>我开始进行作文研究的时候,已经毕业了八8年。8年,晚了吗?似乎有点,但于永正老师39岁才写出第一篇论文,支玉恒老师40岁才开始做语文老师,王德顺大爷70岁才开始健身。年龄的问题,是问题吗?不是问题。</div><div><br></div><div>有人说,我要做研究,可是校长不给我更多的时间。我没有空间,没有空间怎么能够成长?一盆玉树,小的时候长在小盆里,后来长大了,移栽到中盆里,长得更大了,移到大盆里。主人为什么移栽?因为原来的空间已经容不下它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成长自己,空间是自己干出来的,你有多大的干劲,就能赢来多大的空间。所以,空间的问题,也不是问题。</div><div><br></div><div>老师们,所有的一切都没有问题,那么只有一个问题。问题在哪里?我们问一问苏格拉底。有一个年轻人问苏格拉底:“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苏格拉底说:“明天到城东小河边,我告诉你。”第二天,年轻人来到小河边,苏格拉底说:“我们游到对岸去,我告诉你。”游到半道的时候,苏格拉底把年轻人的头按到水里,足足有一分多钟。年轻人终于从水里挣扎出来,拼命吸气。苏格拉底说:“当你对成功的渴望就像刚才你对空气的渴望的时候,你就成功了。”</div><div><br></div><div>所以,我喜欢一句话:渴望就是力量。有人说,是知识就是力量,可我认为,知识是外在的东西,渴望是内在的。有一个成语说“心想事成”,这不是祝福,而是你渴望事情成功的时候,事情才能成功。还有一个成语叫做“梦想成真”,当你做梦都在想的时候,离成功就近了。</div><div><br></div><div>我们再来看一看尼克·胡哲的故事。生命总有笑不出来的时候,但一颗永不放弃的心,比钻石更珍贵。没有双腿,也能攀登高峰;没有双臂,也能展翅飞翔。没有比你的内心更伟大的力量,没有比你的渴望更伟大的力量。</div><div><br></div><div>(建刚班学员、舞阳县育才实验学校教师朱丹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div> <h3>导师报告精粹——</h3><div>好老师的五个特质</div><div><br></div><div>闫学</div><div><br></div><div>1</div><div>好老师要把教学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div><div><br></div><div>没见过我的人大都以为我是个男的,事实上,这次的6位导师中也只有我一位是女的。这就是之所以有些老师看到我惊讶的原因。我自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老师,到现在的足迹遍布全国,就是我把工作当成了事业来做。</div><div><br></div><div>在我的身边,大多是女老师,我站在女性的角度,经常给她们讲,不要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要把在学校的8小时,甚至10小时,过得美好、过得有价值。要知道,你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贵的,因为人生是不可逆的。我自己在写作时,孩子在旁边写作业,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把许多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对子女的教育更是身教重于言教。当然,男老师在教师这个职业上更具优势,路会走得更远。所以也就出现了今天6位导师,5男1女。</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br></div><div>2</div><div>好老师要不断突破自我,有开放的心态,学习新东西</div><div><br></div><div>好老师应该有开放的心态,永远学习新的东西,不要把自己的教学限制在一个封闭的空间。现在这个时代,早已把学校拓展成了跨越时空的地方,校园是封闭的,可学习是开放的。生命有止境,寻求无尽头;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唯有摆脱心灵的枷锁,谦逊向上、放宽眼界,才能冲破自我、不断前进。</div><div><br></div><div>3</div><div>好老师要耐得住寂寞,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div><div><br></div><div>扪心自问:你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至少沉潜数年,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我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受到了启发,对于学校来说,要有专属的教育品牌,对于个人来说,要有属于自己的教学主张。就说一线教师,绝不能拒绝上公开课,因为上公开课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我学校的一位老师,刻苦学习、不断磨课之后,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最近刚刚被一所私立学校高薪聘请走了。这就是一个老师的价值所在。</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br></div><div>4</div><div>好老师要不断为自己创造机会</div><div><br></div><div>再问问自己:你是否能够拥有自觉意识,主动出击,不断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给自己创造机会?很多时候,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永恒的真理。平庸之人随波逐流,在等待机会,出类拔萃的人则会寻找并获取机会,让机会真切实在地为自己服务。</div><div><br></div><div><br></div><div>5</div><div>好老师要有博大的视野、格局、胸怀,把目光聚焦在美好的事物上</div><div><br></div><div><br></div><div>心里有春天,心花才能怒放;胸中有大海,胸怀才能开阔;腹中有良策,处事才能利落;眼睛有炯神,目光才能敏锐;臂膀有力量,出手才有重拳;脚步有节奏,步履才能轻盈。一个好老师无非就是用坦荡的胸怀感染人,用踏实的作风影响人,用深刻的思想启发人,用真诚的态度关心人。</div><div><br></div><div>(闫学班副班长、鹤壁市鹤翔小学教师原志青根据录音整理</div> <h3>首先,表达谢意。感谢教育时报,有这样的创意举动,全国还没有哪个报社做过这样深入的教师成长培训;感谢长垣一初中的团队,跑前跑后,准备吃的喝的,是那么贴心;感谢400多位学员,因为是你们选择了我们,让我们6个人享受到了别人不能享受的幸福。可能也有缺憾,你们想要的我们未必都能给你们,我们给你们的也不一定是你们想要的。</h3><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div><div>其次,想说成长。追求盼望的当然是成长,但我想给前面加一个词“健康成长”,有了健康才能成长,这才是难得的。我还想说:悠着点,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常说:让课堂成为一棵树,把一粒种子种在学生的心中;让孩子成为一棵树,主干粗壮,枝枝叶叶层次分明,上面有花朵有绿叶,都是我向往的。教师最理想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棵自然成长的树,沐浴在阳光雨露中,不要施化肥,也不要转基因,慢慢走,让自己成为一棵强大的茂密的树!</div><div><br></div><div>二、导师讲</div><div><br></div><div>学科研究的基本策略</div><div><br></div><div>黄厚江</div><div><br></div><div>学科教学的研究是什么?我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学科研究就像生孩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把你在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放在心里,思考他,抚摸他,经过很长时间反复的琢磨研究,十个月后生下来后一定是个“好孩子”!如果你的学科论文质量不高,观点不深不新,是因为这个“孩子”生得太快,是个早产儿,先天的营养不良!更有甚者,往往三个月,不,甚至是三小时,这里借鉴一点,那里模仿一点,东拼西凑出一篇东西来,怎么可能有影响呢!</div><div><br></div><div>学科研究的基本策略有哪些呢?</div><div><br></div><div>首先,从听自己的课开始。</div><div><br></div><div>课堂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所在,得课堂者得天下!如果一位老师能积累10节20节自己满意的课堂,那么,你的精彩课例有了,你的论文有了,你的思想观点也有了。如果一位教师,一节公开课也不敢上,即使评个什么什么级的教师,那都是水货!</div><div><br></div><div>让自己更加优秀,就从自己的课堂研究开始!把自己的课录下来,自己听自己的课,自己研究自己的课。这时候千万别让你的爱人听,你的孩子听,本来他们还挺崇拜你的,一听,完了!(笑声)你得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如果你能把自己的一节课,认真听完,说明你已经比较优秀了,很多人听自己的课都没勇气听下去!</div><div><br></div><div></div><div></div><div>教师成长,就从自己听自己的课开始!自己对自己的课非常非常满意了,你就非常非常优秀啦。只要把自己的课修炼到非常满意的程度,就不怕没有平台。如果你需要,如果你有自信就给黄老师打电话,黄老师给你提供平台!每个人,面对镜头中的自己,其实都是非常自卑的!看清楚镜头中的自己,哲人都是能够认清自我的人!经常自己整理自己的课堂实录,就是最好的自我反思!</div><div><br></div><div>其次,学会听别人的课。</div><div><br></div><div>事实上有很多人听了别人的课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听课后是否都有成长,我要打上大大的“?”因为很多老师不会听课。有的是被动式的听课,学校要检查听课记录,为了完成任务去听课;有的是崇拜式的听课,听完后就模仿,殊不知现在假课、演课、花枝招展式的课很多。如果快餐式的听课,像进了超市似的,这儿拿个矿泉水,那儿拿个面包,一律不加分辨的拿来吃,那就成了魔鬼式的课。就像黄老师,长得不怎么样,我拿某个演员的假发戴上,再弄个范冰冰的鼻梁,李冰冰的脸,什么冰冰的下巴等,那我还是我吗?凡是听课回来,一学就会,一看就能用的,可能都是花拳绣腿!真正的课是慢慢修炼出来的。培养塑造一个好男人需要30年,而毁掉一个男人,只需要5分钟,而课也是如此。</div><div><br></div><div></div><div></div><div>那么如何听课呢?</div><div><br></div><div>1.带着问题去听课,想清楚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最容易有收获。2.带着影响自己瓶颈的专项问题听课,带着自己时刻关注的问题去听课,一个阶段关注一个问题。3.在听课中发现问题,发现他课堂的问题,然后对号入座,想想自己的课堂,我有没有这样的问题。今天在餐厅里见到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我想“见不贤而内自省焉”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往往是相似的,如果你发现了普遍性的问题,你的问题就有了一定的高度。4.理性的听课。不要总是我说“我以为”,“公说婆说大家说”,(笑声)不要凭自己的感觉,而应该有理性的依据。理性依据是什么?就是国家的课程标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很多课都是水,干货太少!依据就是学科特点,数学课要像数学课,每个学科要做每个学科最应该干的事,语文课就是语言的运用。依据就是符合学科的教学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学科课堂基本认识。学科研究就是从课堂开始,从课堂研究开始。</div><div><br></div><div>第三,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做法开始。</div><div><br></div><div>认真琢磨自己的一堂课,从哪里改变,如何改变?改变一下做法,就有成长!想做一名好教师,就从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做法开始。一个人比较可怕的事是没有想法!有想法更要有做法,还要善于改变他的做法!</div><div><br></div><div>(本文系厚江班学员、灵宝市第一初中强红瑞根据录音整理,未经导师审阅)</div><div><br></div><div><br></div><div>三、班长想说</div><div><br></div><div>睿师:黄厚江</div><div>杨建章</div><div><br></div><div>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容颜,教学主张是教师的神采。在教育时报举办的河南教师成长学院2017暑期高端研修班的五天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一个“靠一节一节课垫起人生高度”的黄厚江。他从原点走向共生,把语文教学演绎得风生水起,圆润飘逸,幽默犀利,浑然天成,学员们称他是“睿师”,把“笼统”“模糊”“飘忽”的语文教学描绘得出神入化,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玉篇》里称:“睿者,智也,明也,圣也。”</div><div><br></div><div>智也,“从心所欲不逾矩”。在黄老师的课堂里如沐春风,轻松,幽默,信手拈来就是经典。 在《孔乙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用这手走来的”“用这手慢慢走去的”的“走”为什么不用“爬”时,黄老师用简笔画图示了“爬”和“走”的不同形态,学生们很快找到了不同,“爬”头是低下的而“走”头是昂起的,孔乙己至死也没有忘却自己的尊严。简朴中的大智,本色的艺术体现。</div><div><br></div><div></div><div></div><div>明也,“明心见性,日月合德”。在黄老师的课堂里,感受语言、品味语言、解读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若日月之光,照亮他的教学性情与学术品格。在《乡愁》一课中,没有课件,没有玄虚,没有……有的是直奔主题找规律的明明白白的震撼!他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好的诗歌都能让人过目成诵”,他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没有发现,就再把诗歌读一遍”,他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你们应该像黄老师一样,能提出问题”, 他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正因为这样,学生能品尝成功的快乐,对学习充满了期待,很快找出结构、用词、情感等多方面的特点。然而就在此时,他没有浅尝辄止,也没有泛泛而讲,而是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在一回回比较中,因势利导,更加深入地讲解了本课的重点、难点,意象、叠词、量词、反复、乡愁等。黄老师就这样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明明白白教语文。</div><div><br></div><div>圣也,“于事无不通谓之圣”。黄老师的课堂,形似自然物态,随性而来,随性而去,自然和谐,没有丝毫刀斧痕迹。在《写出人物的特点》一课,一开始就让学生为黄、厚、江三个字组词、联诗,巧妙互动,为下面的写作提供素材;然后写人物特点巧设层次,从外在特点到内在特征再借助故事,最后指导习作用心引领,敏锐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缺点和盲点。黄老师的课总是在寻常之处入佳境,似春雨润物。师生之间轻松的对话,水到渠成的过渡,让课堂的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层层推进,如清风徐来,如细雨无声,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撷取知识的快乐,而不是惊诧于老师的高深!是无技巧中的教学技巧,又是教学技巧中的无技巧,不见招式却招招致胜。这便是“贴在地面上行走,不在云端跳舞”的魅力所在吧!</div><div><br></div><div>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跟着睿师,于课堂教学之中蕴智慧,于语文活动之中现底蕴,于“圣者”的言谈举止之中见人生! 携手睿师黄厚江,让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走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语文大道!</div><div><br></div><div>(</div> <h3>黄厚江老师的《孔乙己》一课,展现了他那“大道至简,大道至真”的教学艺术,让人叹为观止!</h3><div><br></div><div>解读《孔乙己》,有许多切入的角度。可以从孔乙己这个人物入手,也可以从鲁镇酒店的环境入手,还可以从丁举人、酒店老板等“看客”入手,即使从孔乙己这个人物入手,也既可以从他的外貌描写入手,又可以从他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入手;但黄老师却匠心独具把这节课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了分析主要人物孔乙己的“手”上。</div><div><br></div><div>文本解读的切入口选择得是何等的精准细微,在语文教学中的选点突破是何等的巧妙绝伦!真可谓“一‘手’激起千层浪”!</div><div><br></div><div>他围绕“手”大致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找一找小说中写了几次孔乙己的手—— 主要从哪些方面写了孔乙己的手——哪一个动作最能表现人孔乙己的个性——文中哪些地方还可以补写孔乙己的手——描述孔乙己死时的情景(描写手)。由这双“手”一路牵引分析,这种新奇的创意,让学生们的学习更积极主动,能真正活跃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div><div><br></div><div>黄老师提出的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推动教学也逐层深入,从人物性格概括上升到人物命运的探析,整个课堂过程灵动自然,浑然一体。</div><div><br></div><div>可以说,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悲剧命运和小说的主旨全在这双“手”上展现出来。</div> <h3>导师报告、导师学员同课异构、小组研讨、评课议课、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第九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海选、第七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海选、家庭教育新书分享会、嗨翻天的仲夏夜联欢大Party,一幕幕就在眼前。7月19日,学员们迎来了结业的日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