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赵弄的乡邻们,我们来相会,个个喜笑颜。

猫咪草

<h3>岁月在催着我们一天天地苍老,脸上的皱纹不知不觉地在加深,头上的黑发不知不觉地在染白。唯有对北赵弄一颗怀念的心没变。</h3><h3>忆往昔</h3><h3>梦中的北赵弄</h3><div>六十年代初,北赵弄的早晨,小巷清幽,晨曦熹微,煤炉炊烟缭绕,迷濛在弄堂里的曙色中。母亲们把马桶都拎在门口。不一会儿,弄堂北边会传来那清脆熟悉的声音。早起的人们会在弄堂里穿梭而过,骑车的,步行的,端着早点的,背着书包上学的:⋯⋯。还记得,解放领着杨慧珠姐妹在湖园方厅砻糠间里捉迷藏,引杨家姐妹朝“陷马坑”方向走去,结果杨家姐妹中计,跌入“陷马坑”,头在窗台⬆️啃了个大块。还记得解放高欢领着我们去县委招待所里晃梧桐籽回来炒来吃,还可以炒椒盐的,那味道很香很肥。还记得根荣荣娘从西门採石厂逃回来,讲“五湖四海”来哉,大家赶紧收衣服和关门,引起一场恐慌。还记得上海大专队来常点火,在招待所门口唱造反有理的的歌。还记得湖园方厅一夜烧光,火光冲天,韦燕阿公韦老大拎着一只皮箱跑来跑去不知何好。那时候,人们老实做人,宽厚仁慈,生活简朴,不骄傲自大,不诽谤他人,捍卫自己的名声。还记得,自文革开始,一切都变了,变了。不写出来哉。</div><div>梦能把空间缩短了,梦能把时间凝固了,梦能把世界净化了,梦中没有污秽,没有嘈杂,没有邪恶,梦中没有分离,没有创伤,没有痛苦:愿梦中只有北赵弄晩上柔和的月色,月光下每家每户在板上,桌子上躺椅里乘凉和歌唱。</div><div>想起了北赵弄50年来发生的许多事,从粮票管牢嘴,布票缠住身的童年时光,少年时的文化大革命,深深地怀念在文革中死含冤而死的老一辈,其中有我尊敬的杨妺父亲杨勇,有痛爱我的伯父韦老大(韦鹏年),有受人尊重的朱孔怀夫妇。想起我们被光荣批准去插队和下放的同龄人,深深的怀念已结束人生旅途提前下车的杨弟弟(杨曾佳),国林林,根荣荣(朱根林,朱根云)。我们还是幸福的。北赵弄的后代还是很争气很优秀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受过处理的人。正如我前面说过的年少时,我们都有梦想 ,只是平淡如水的生活磨去了大多的希冀,即使有一天重燃梦想,身边无数个反对声音又会把你拉回现实,时光在一次次与自己的妥协中流逝。如果可以,趁自己还不是太老的时候,不妨去抓住梦想的尾巴。追求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吧。</div><div>现如今</div><div>赵弄在,人未老,邻居情更浓。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div><div>一条北赵弄,五十年的兴衰,几代人命运的沉浮,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代,今天幸运幸福的人在这里聚会,情感还是那么真挚,心灵还是那么透明,大家不就是把人生的真谛过的如此深䆳,如此动情,如此幸福吗。(以上摘自姚振国文)<br></div><div>昨日还恋少年志,今朝只叙暮年情,不似朝阳照干里,晚霞更美半边天。(俞高明)</div><div>酒溢真情来,梦想己成真:乡邻贵如金,只缘已分飞。(俞高明)<br></div><div>六载风云转眼过,少年己过黄金梦:今朝再看众乡邻,两眠矇眬倍感亲。(俞高明)</div><div>忆当年赵弄孩嬉笑追逐滿街跑,看今朝还童心聚首举杯满堂笑。(邵振中)</div><div>赵弄人聚首忆童趣,小伙伴渐露云鹤须,众乡邻笑谈话如雨,有情人难忘今相聚。(邵振中)</div><div>祝大家嘴巴张来象河马,肚皮吃来象熊猫,走起路来象企鹅。(岳泰宁)</div><div>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今天终团聚。你看我。我看你。有点眼生有点熟。添了皱纹白了发。满脸挂笑纯情在。虽然缺人没到齐。首次聚会留美影。有了良好的开头。还会有兴旺的发展。家人们期待着下次的再叙。因为我们还没聊够。(朱彩莲)</div><div><br></div> <h3>拆迁前的北赵弄,乡邻们怀念的旧地,只可惜今非昔比,现在的北赵弄面目全非。心,留在昔日。</h3> <h3>写在相聚后</h3><h3>情深意长难入眠,英容笑貌消不掉,耳边响起欢笑声,相见易难别易唯,再等何时来相聚,永远不忘此深情。(姜玉华)</h3><h3>一觉醒来.阅读了猫咪草做的美篇.精彩极了.美图.美文.美乐.美词美情.美影.声声情.句句意.回忆着赵弄的变迁.凝固了赵弄人的深情.发展了赵弄人的交往.啊.美好的回忆留着.让我们在夕阳红的路上.潇洒地走着.慢慢地走着.幸福地走着.跟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享受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吧!(朱彩莲)</h3><h3>童年时代的赵弄亲友,旺达相聚五十年代的赵弄美景映入眼帘,全长二三百米的赵弄,是常熟颇有名气的消费街,与上海的北海路颇有相似之处,旧称常熟六馬路。弄口有高半斋飯菜馆,聚兴面馆,中段有朱家开的聚源斋饅头店,扬家老大的飯店,老三的餛飩店,韋家酒店,陈家的六馬路飯馆,还有常熟飯店,姚家汤团店。其他行业有湖园茶室,康乐茶室,乐安公寓,浴室华清池,天然池,朱家的真如,徐家的万象,杨家的金门三家照相館,理发店有上海,大中华两爿,郭家的锦昌缝纫店,最其显著的是吃,可谓花色繁多,茶,酒,菜,面,飯,点,弄口的岳阳楼,弄底的鸿运楼,特色飯店六馬路,起油豆腐汤,参于干贝虾仁,火肉丁鲜鸡丁,味之美无法仿制,众多小吃店顾客赞口首位的是李坤生开的四時居点心店,客堂二百多平米,楼设雅座,店员职工十来位,于花色多,服务优,营业时间长驰名。仅馒头就有鲜肉,木耳净菜,百果,玫瑰,芝麻,豆沙,水晶,葱卷,高脚饅头,炒面有菠菜肉丝,虾仁腰片,雪菜繕糊,蘑菇魚片,生吞爆魚,两面黄,还有生煎牛肉锅贴,葱油鸡蛋面餅,水餃烧买,春卷汤包餛饨,花色小吃,备有扁尖蘑菇,火肉鸡丝虾仁各色咸泡飯。以及片耳汤,咖喱牛肉粉丝汤,虾仁八宝飯脂油豆沙八宝飯,瓜子枣泥什锦山药糕,还有香蕈扁东火腿鸡丝盖浇飯,可称集点心之大成,如今跑遍虞城难找矣!制作精美,工艺特色,誉满全城,店内有电话,客户随要随送,付款欠账随客之意。引人注目的是旧时赵弄暗娼特多,出身穷苦的妓女坠入烟花网罗,尝尽人间苦楚。2003年的市镇改造,旧房拆除,居民搬迁,街名尚在,乡亲全无,四时居的原址,现在是恒隆高盛超時了。幼年的我吃住在四時居,有老板即是我曾外祖父母携带,如今早在天堂,在我脑海里只是深深的思念之中!(李振荣)</h3><h3>来自我的朋友圈原"北明慧"和五爱小学的徐家宁老师看了美篇后感言:<br></h3><h3>看来这次老相邻聚会你是组织者,看了你图文并茂的照片和文字,也勾起了我不少的回忆(虽然我不是北赵弄的相邻),有不少是我熟识的人,孔怀是老朋友,因为我从小爱好摄影,常和他打交道;有不少是我教过的学生 ,胡大钧、朱彩莲(朱桂媛阿姨的女儿)……你的组织能力令人钦佩!你们聚会是否就在赵弄的山景园里,聚会的气氛真的是浓浓的,远亲不如近邻!(徐家宁)</h3><h3><br></h3><h3>忆童年 </h3><h3>骄阳似火烧 </h3><h3>群情逐浪高 </h3><h3>是儿时赵弄人 </h3><h3>相聚忆童年 </h3><h3>举杯互道好 </h3><h3>笑映同框照 </h3><h3>亲密无间老邻居 </h3><h3>期盼再相邀</h3><h3>(邵振中写在拿到聚会合影照时)</h3><h3><br></h3><h3>弄不大,人不少。文革前的北赵弄就是这样。那时北赵弄里的学生,聪慧,善良,简朴,互助的这些品性似乎混在空气中,洋溢在血液和筋骨里,大家都认识和熟悉如亲兄弟,亲兄妹。挤在一起过日子,人和人之间好像都有某种亲情和熟知,不由得产生一种自然亲近格外的温馨和熨贴,特别会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放学后,暑假里,晚上乘凉时。使我们感受到,生活在那时候好比一个大家庭里,亲情不呼自到且随时而且随地。如今,城市建设和环境以惊人的速度在改变,赵弄里当年的学生们,生活在虞城的各处水泥森林里,早已不同于我前面所描述的当年生活状态了。我想为什么这次北赵弄老乡邻聚会能到这么多人,无非是今天的我们还很怀念她!(姚振国写于17年8月5日)</h3><h3>此美篇在不断更新中……</h3> <h3>2017年7月14日摄于虞山公园对面旺达酒店,本篇由韦燕整理编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