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人民公社

安吉尔

<h3>港口人民公社即港口公社,地扯是浙江省安吉县港口公社,离县城约20 公里,说是港口,其实就是一条小河港,港口公社,有五鹤、西鹤、双一、双二、银仿、青山、霞泉等十多个大队,五鹤大队有十个生产小队,包括西路、徐石坞、五云、青吏、树景户等10 个生产队,各生产小队,有大有小,基本上是几个姓或者多个姓为主,由宗族所形成的一个自然生活小范围,生活来源基本上以农业生产为主。人民公社这种农村集体组织,是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生产及分配的最基础核算单位是生产小队。现在称呼的村民小组,就是过去的生产小队,过去一般简称生产队。现在称呼的村,就是过去的生产大队,简称大队。现在称呼的乡或镇,基本上就是过去的人民公社,简称公社。</h3><h3>树景户生产小队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三十多户人家,人口两百多一点,田和地合计不到三百亩。由于大片毛竹山林,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总体上来说,民风及经济状况,要好一点</h3><h3> </h3><h3> 就 七十年代未,树景户生产小队来说,设生产队长一名孙登洪,会计一名孙旭龙,保管一名汪永财,记分员一名汪国东,出纳一名孙德根,他们不是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的什么国家干部,也不是什么领导,他们是完完全全不脱离农村农业劳动的农民,与农民一样,在做好自己范围内的规定工作之后,也得下地干活去挣工分。</h3><h3> 大队这层组织,有支部书记,大队长,副大队长,大队妇联主任,民兵连长,大队会计,赤脚医生、兽医、中、小学老师等,这些人也不是什么国家干部,除了农忙时节之外,大部分时间到可以不用干什么农活。由于各生产大队的集体经济有强有弱,归属于大队集体经济的其他生产组织。</h3><h3> 港口公社这一个层面,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带有经济经营过程的一个国家基层管理单位。当时公社的经济实体部分有粮食加工厂、农机站、砖厂、五金厂、林场、商店、种畜场等,福利性的有一个初中学校和一个高中学校、书店、合作社、粮种站、卫生院等。&nbsp;</h3><h3> 那个时候的生产队队长,基本上都是由各生产队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一来是号召力强,二来是对农业生产相当了解。最容易被现在人所疏忽的,就是生产队队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自我约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用一个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些人之所以干生产队队长的这个差事,在基于一种对乡亲们的情感之上是愿意通过自己的奉献,为整个生产队能带来最大的利益。打铁还得自身硬,在很多时候,往往就具体体现在生产队队长的这个角色上。</h3><h3> 生产队的记分方式为,一般性非定额劳动,一个男壮劳动力(用年岁来划分)出一天满工是十个工分(早工两个,上午工四个,下午工四个),一个女壮劳动力(也按年岁划分)出一个满工是八分(分别为两个、三个、三个)。农闲的时候,没有太多劳动量,按出勤记工。</h3><h3> 过去,一个生产队在一年之中要种什么,上面是有计划的,一层一层地将这个计划,具体落实到生产队中。是不是所有的农产品生产都要按照计划来生产呢?不是的。一个生产队,田和地就那么多,上面的计划来了之后,首先要保证计划任务的完成及口粮问题,余量的田和地,一个生产队的田地,虽然都属于集体的,可是在耕种上,还适量地按照人口多少,给每一个家庭都分有自留地。</h3><h3>自留地里种什么,农民自己决定。一般情况,农民都是在保证家庭蔬菜的前提下,还适当种一些经济作物。如甘蔗、梨瓜之类的,可以拿到县里去卖。</h3><h3> 那个时候,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有差别,大队与大队有差别,公社与公社有差别,最大的因素,就是各自的副业办得是否好的问题。无工不富这个道理,农民早知道。到年底的时候,农民走亲串友的时候,都要在相互之间聊这么一个话题,那就是各生产队预计分红下来,一个工(一个工为十个工分)多少钱。口粮分为三块,一份是基本口粮,与你是否劳动无关,都得给,壮劳动力的基本口粮一年为五百五十斤稻谷,核算大米大约是一天一斤。第二份是工分量,干得多,就得到的多。第三份是肥料量,给生产队交的肥料(粪水、猪粪、草灰等)工分高,你得到的工分粮也就越多。</h3><h3> 1982 年中央一号文,实行农村承包责任制,树景户生产队一开始以中间无名河为界,分为两个生产队。1984 年 实行乡、镇、村土地按家庭联产承包制,实现了家庭的富裕。 </h3><h3><br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