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江南艺术之旅

逸韵

<h1><font color="#167efb">  在总结这次艺术考察之前,先要在此真诚感谢郭俊杰先生和运城学院成教院能够组织安排让运城地区各县市美术老师增长見识,开拓眼界的机会。</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  我们的江南艺术之旅,大致分为这三大板块,一是参观高等艺术院校及毕业展览,如南京艺术学院和杭州中国美院;二是博物馆,美术馆的学习考察,如南京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美术馆等;三是历史人文景观,如南京中山陵、夫子庙、水乡里的各种名人故居纪念馆、寒山寺、苏州园林、甪直、乌镇等风情小镇。</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  参观了南京艺术学院的毕业展,此次展览规模大,内容多,形式多样。其中的影视剧场设计,现化包装和装置设计,雕塑和绘画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以说这样的展览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一派新气象!让我们感觉到现在年轻大学生青春的活力,思维的跳跃,创新意识强,也体现了这所专业艺术院校的传承与创新,开放与包容!</font></h1><h1><br></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第二次来杭州却是第一次来到杭州中国美院。一直以来位于西子湖畔的中国美院也是我的一个梦,因为中国很多近现代艺术大师都出自这所院校,这坐院校也是一部贯穿中国艺术界的精神史。</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中国美院大门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高大雄伟,大门设计独特有气势,不愧是中国最好的美术院校!走进院校里面,学校建筑设计体量大,但色彩低调,藤蔓结构的植物缠绕包裹着高大建筑,就像一座天然的植物墙,处处充满绿色的生机。教学楼上一个个高大宽敞的落地窗,黑色木框包边,整体设计感觉厚重,大气,不乏艺术气息。校园里楼层之间的高架桥下有大片水池,水池里各色金鱼,自在游动。还有点景式的人物雕塑。一切都安排的恰到好处!有同学不禁感叹:〝真是不能比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样优美的学校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大概也透着精致灵动的艺术气质。〞</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nbsp;&nbsp;&nbsp;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font color="#167efb">  我们一部分人从一楼到三楼参观了各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室,因为大部分教室不让参观,再加上时间紧,我们匆匆看过几个班级。除了毕业班的学生在搞的创作,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临摹传统为主,传统的精典值得我们扎扎实实地学习。我看完的感受是要专攻一门,认真学习传统。李可染先生曾说〝对待传统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还要以最大的功力打出去〞,要能走进传统最终又要走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对于上海南京苏州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的参观,只是感觉参观的时间永远不够,馆里艺术品种类丰富,博物馆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大宝库,传承有序的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漆器,各个历史时代的精品书画,篆刻应有尽有。对于我们这些中学美术老师这样集中的去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真的是机会难得,每进一个馆同学们都如饥似渴去品赏这些历朝历代的艺术精品,这样的艺术宝库值得花时间去认真品读,奈何时间匆匆,只欣赏了一小部分,有点小遗憾!</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  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中“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道出了多少留恋江南风情人的心声。</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nbsp; 自古以来,江南经济的富裕,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孕育才子佳人的摇蓝。经济的富庶,文化的发达,文人们的雅趣也使江南产生了精致的文化艺术。</font></h1><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nbsp;&nbsp;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有着“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美名的苏杭的确是江南颇具特色的城市。</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nbsp; 苏州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座小城,因为苏州有很多的园林,民间有言“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因为高中的一堂“不到园林怎春色如许”的美术鉴赏课,我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园林的资料,也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园林这门综合的艺术,其中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越了解它,心中对它的喜欢也越深刻!这大概就是所谓“教学相长”吧!</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1><font color="#167efb">  苏州一个占地面积并不很大的地级市,大大小小有上百座园林,其中最有名的也有十来座。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园林?大概也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关键要素&nbsp;。&nbsp;经济发达,文人众多,雨水丰富,多湖石等都是建造园林必不可少的因素。</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  苏州园林的建造者大都是退隐的或坐官失意的文人雅士,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有高深的文化艺术修养。中国自古就有“隐士"文化,“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而苏州这些退隐们文人为了追求生活的舒适和精神上的归隐,他们大都选择隐于城市当中。一道围墙隔开了城市的喧嚣,他们在这一隅园林中叠石筑山,挖渠理水,建造厅室,种植花木,打造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林,营造属于自己消遥的精神世界。</font></h1><div><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园林既然是模仿自然,少不了山和水,“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山和水也是必不可分的。做假山的材料主要有湖石、黄石和青石。湖石比较玲珑,多曲线;黄石呈块状,有体积感;青石呈片状,利于表现险峻刚劲的景色。三者中湖石最珍贵,有纹理而形态多变,与国画相通,因此文人多有石癖,比如宋四家之一的米芾,&nbsp;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石痴"。</span></div><font color="#167ef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 精品太湖石一般具有四个特点“瘦、漏、透、皱”,瘦显示其挺拔的风骨;漏显示暢通的血脉;透显示剔透的意态;皱显示其多变的英姿。</div></font><font color="#167ef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nbsp;&nbsp;&nbsp; 假山的堆叠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好的假山让人远观能感觉到大自然千岩万壑的气势,使人在近处游玩的时候又能忘记是在城市中,而是感觉在自然的山水间。狮子林以太湖石堆叠的假山,&nbsp;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使游人多了一些探险的趣味性。&nbsp;</div></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 园林的水大多引用活水,江南雨水多,水源丰富,挖地几尺便可见水,这都是建造园林极佳的自然条件。园林泉眼一般安排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水的形态种类丰富,有池塘、湖泊、溪流、泉水、江河、水滩等,不同的形态,岸线处理也不一样。<br></font><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 园林作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其中的建筑是“人”这一方的代表,也是形成园林景观的主要元素。根据建筑功能的不同,大致可为亭、台、楼、榭、桥、舫、廊等。<br></font><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 &nbsp;园林里的花木也是不可少,它打破了园林建筑的规整,增添了园林一年四季的生机。君子比德于物,园林中就重视用植物而比拟人的品格,每个园林中都有代表性植物,也间接体现了园主人的爱好和品性。在园林中非常重视植物的姿态美,各种高低大小的植物要安排的错落有致,姿态丰富。园林中的植物不仅重视外在视觉美,还会充分调动植物所形成的听觉效果。风吹过或雨落在一些阔叶植物,比知芭蕉、荷叶等,会产生独特的听觉效果,李商隐曾有诗曰“留得残荷听雨声”,在拙政园的〝听雨轩〞,就取自李商隐的这句诗。园林本来就是以画为蓝本,以诗为造境。这些听觉效果如刻意营造可以增加园林的意趣,今意境更生动。</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另外园林的植物也非常注意一年四季各种植物的搭配,各种不同月份的花儿会次第开放,在园林里你感受不到万花纷谢的萧条,因为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花事繁忙。<br>&nbsp;&nbsp;&nbsp;&nbsp;&nbsp;园林是模仿自然的,但自然是无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园林中创造无限幽深的空间,所以园林空间的营造是一门大学问。<br>&nbsp;&nbsp;&nbsp;&nbsp;&nbsp;如何在咫尺之内,再现百里之回,大致有三点:<br>一&nbsp;&nbsp;曲折多变的布局<br>二&nbsp;&nbsp;&nbsp;分割空间(假山,长廊,小桥等)<br>三&nbsp;&nbsp;&nbsp;借景&nbsp;(远借,近借,上借,下借,俯借,仰借等)<br>&nbsp;&nbsp;&nbsp;&nbsp;&nbsp;总之各种造景元素的艺术搭配以及空间布局的丰富性,使人心理上觉得园林面积无限大!欣赏园林就像赏一幅立体的中国画,也像品一首有意境的诗,每一处都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它的美。<br>&nbsp;&nbsp;&nbsp;&nbsp;这次游览狮子林,虽然人很多,不能充分感受它的美,但室内摆放精致的家具,室外每一处空间的精心布置,充满趣味的假山堆叠以及整体空间的幽深多变,还是让我感受很深刻。</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苏州博物馆,由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参与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粉墙黛瓦,是传统园林建筑与现代几何造型的结合,高雅,大气,纯净!令人沉醉!馆内部布局合理美观,采光设计科学独特,展厅众多,展品丰富,值得细品慢赏!</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甪直古镇被称为〝江南最后的枕水人家〞!据说大约在&nbsp;6000年前这里就有先民聚居,历史确实很悠久!<br></font><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nbsp; 甪直古镇有数量较多的的湖泊、池塘和水池环绕,古镇的外观保持着中国的传统建筑的特色。甪直有风格各异的桥,石头铺成街道,护岸栏板上雕有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纹。镇上还保存了很多古建筑如桥梁、寺庙、名人故居、牌坊、古井等。这些建筑无论或高或低都构成了异常丰富的空间意境。这里的大型宅院布局合理、尺寸合宜、颜色优雅、装修精致。普通住宅看起来轻巧、简洁,沿街民居形成,前面的建筑做商店,后面的建筑作为居室或者作坊。<br></font><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 &nbsp;我们先后参观了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沈宅、萧宅、&nbsp;王韬纪念馆、万盛米行等。<br></font><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叶圣陶先生纪念馆里叶先生的一段教学名言一一〝教是为了不教。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这句话让同为教师的各位同学深有感触和启发。</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乌镇,一个久仰大名的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从形式上分为东栅、西栅2个水乡。<br></font><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东栅相对而言面积较小,商业开发也略显保守。这样对游人来说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走在古镇上,茅盾描写乌镇的文字便在脑海中浮现。真的,置身水阁,临窗而观,微风抚面,波澜不惊。遥想午夜梦回时分,定能听见脚板下水声潺潺,水乡的漫漫情趣... ...</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  西栅似乎更适合年轻人,这里有很多个性的酒吧,西栅的夜晚也更有魅力,因为它的灯火和酒吧的绚丽多彩。</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  被霓虹灯妆点下的水乡别有一种惊艳之美,朦朦细雨下如梦似幻恍若仙境,迷醉众人眼……&nbsp;夜晚漫步在西栅大街,看着穿梭过往的人群,仿佛时光倒流。</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  如果白天的乌镇给了你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情感受,那么夜晚的乌镇会带给你迥然不同的风情,人们常说的“宿在乌镇,枕水江南”就从一个侧面解读了乌镇夜色的美妙。东栅景区也有夜景可赏,但与西栅相比,其规模和气势显然略逊一筹。<br></font><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赏乌镇夜景的时侯,有同学感叹乌镇的美丽,觉得甪直古镇比不上乌镇,在我看来,两者没有孰优孰劣,美不是漂亮,美也不是单一和狭窄的。甪直原始质朴,乌镇精致典雅,各有其美。</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九天的艺术旅程,我们参观了众多的景点,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略显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乡,身体虽然回来,心却留在江南,江南的一花一草,一风物一人情都让人迷恋、耽溺……恰似一场美梦,让做梦的人不愿醒来。其实人生不过一场梦,亦真亦幻,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永久能抓住的,什么才能永留人间?我想不是物质和躯体,而是精神和灵魂。就像我们参观过的博物馆,美术馆那些精美的书画艺术和工艺品,经过大浪淘沙时间历史的筛选,留下的都是各朝各代的精品,任时光穿梭,岁月变迁,但这些精神的产物,还是留在人间,美在人间,并且产生了不朽的力量!它们激励,引领,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使爱和美得以传递,民族的文化和血脉也得以传承。</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b04fbb">  感恩这一场艺术之旅以及这一路美好的遇见!</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