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七十二峪之小敷峪 少华山AAAA风景区

弋哥视角

<h3>【少华山】在小敷峪内东南,自古以来,与西岳华山并称。《山海经》《水经注》等史书记载,因其山势形状略低于华山,故取名少华山。少华山由东峰、西峰、南峰、北峰及中峰组成,主峰海拔1664.4米。各峰之间除由狭窄的山梁连接外,四周几乎都是悬崖峭壁。五座山峰气势雄伟,万仞绝壁,风光秀丽,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山上奇石遍布,老君刀劈石、陈抟石床、王伯当跑马石岗,以及古代绿林好汉遗留下来的石门、石墙、石狮、石碾、石井、石槽、石灯等生活用品样样俱全。山道沿途的风洞、虎洞、冰洞、圣母洞以及峰顶的玉皇宫、云霄庙、枉死塔等道观遗址星罗棋布。山壁上刻有诗句:"少华苍苍,渭水泱泱。君子之风,与之久长。"。历史上,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光武帝刘秀,唐代大诗人杜甫、杜牧、张乔、郑谷,梁山起义好汉等许多名人、英雄,在少华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明代时期,"少华晴岚"被列为古华州八景之一。</h3> <h3>【红崖湖景区】位于小敷峪浅山地带,是进入景区的第一个景点。北起山口,南止石门峡景区。东临潜龙寺景区,西连少华峰景区。海拔600-1600米,面积1930公顷。区内山峰对峙,谷底宽阔,流水叠宕,湖谭连接,人文景观遍布,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北宋明相寇准等历史名人踪迹尚存,文化积淀深厚。</h3><h3> 该景区以水景取胜。蜿蜒曲折的小敷溪波浪翻译卷,奔涌而下,形成了迤逦多姿梯瀑、叠潭、湖面,水质清澈,动静有致。两岸群峰突起,奇石林立,杨柳依依,芳草萋萋,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景区主要景点有敷谷湖、红崖绝壁、寇公词、猴王峰、杜枚台、娘娘庙等。</h3><h3> 景区南北全长10公里,旅游公路贯通</h3><h3>全程,景交车回环行驶。各个景点均设有站点。乘车游览轻松惬意。</h3> <h3>【红石崖】绝壁高约300米,宽约500米。自然形成,面东而立,气势宏伟,为国内所罕见。因壁面呈褐色而名。底部有百米长廊与登山步道连接。传说绝壁下有藏宝洞,为九纹龙史进当年在这里聚议时凿造,深藏难觅。</h3> <h3>【猴王峰】孤峰独立,约高200米,因形似巨猴故名。东侧峰峦叠嶂,亦似形态各异的幼猴,一幅猴王诵经,众猴听道讲坛的场面。自然天成,惟妙惟肖。据说唐昭宗李晔当年滞留华洲时,带有一只猕猴曰&quot;孙供奉&quot;,后被陈抟老祖施法点化而成为猴王峰。</h3> <h3>【玻璃栈道】少华山玻璃栈道是西北地区第一条双向悬空的玻璃栈道,其以奇难险峻而著称.</h3> <h3>【潜龙寺】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坐落在海拔1600多米的崖顶之上,与洛阳白马寺建于同一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寺院由前、中、后三殿构成,具有中国寺院典型的建筑布局风格。古寺虽遭多次劫难,几经翻修,但始终保持原有的建筑布局。自建寺以来,高僧倍出,特别是清代的子肃禅师(临济正宗三十三代传人)主持潜龙寺,编著了《㚵南蟠龙子肃禅师语录》,被收录到《嘉兴大藏经》中,为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因刘秀曾经在寺院避难获救后称帝,得名&quot;藏龙寺&quot;,后改名为&quot;潜龙寺&quot;</h3> <h3>【坐对浮云】环卫工人顶着40多度烈日,坚守着自己的管辖区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世间万物一切都是浮云。一边标语写着"好事天天有",祝愿环卫工人好事天天有。</h3> <h3>【柏抱槐】树围4米有余,树高约25米,树龄约二千多年,至今仍生机盎然,树叶繁茂,因腹部长出一棵槐树,槐树树围两抱有余,故名&quot;柏抱槐&quot;,彰显佛界&quot;慈悲为怀&quot;的寓意。</h3> <h3>【神仙台】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造型古朴端庄,气势雄伟,登台临栏远眺,天地一览,少华美景尽收眼底。</h3><h3> 山雨初晴之时,云雾缭绕,少华群峰于气流之中时隐时现,时升时坠,山亦是云,云亦是山,妙趣横生,恍然置身于仙境。相传八仙之一钟离权在长安&quot;十试吕洞宾&quot;后,发现吕洞宾有仙风道骨,道心已成,传授他&quot;点石成金&quot;的道法,并指引在此处修练,成就了吕洞宾得道升仙,因此,神仙台自古誉为&quot;神仙第一福地&quot;。</h3> <h3>【现龙亭】位于少华山&quot;金蟾峰&quot;之顶,海拔1834米,下临千仞,高峻险绝,为潜龙寺历代高僧参禅悟道之地。雨过天晴,云海升腾,连绵起伏的山峦如数条巨龙翻腾在云海之中,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因此而得名&quot;现龙亭&quot;。清代高僧子肃游览之地曾留下了&quot;众壑深处有龙吟,孤峰顶上雨花香&quot;的绝句。</h3> <h3>超夙亭</h3> <h3>腾蛟亭</h3> <h3>【福缘】走进佛门胜地祈求祝福,与佛结缘。</h3> <h3>摄影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