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一一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h3><h3> 象棋班教师边小强小传 </h3><h3> 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琴棋书画”虽不能搏取功名,但却是文人墨客用来修身养性的四种艺术。特别是棋(象棋和围棋),更以它寓军事、艺术、哲理、竞技和游戏为一体的特点,吸引着上至王候将相、才子佳人,下到贩夫走卒、僧侣仙道的无数爱好者。</h3><h3> 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象棋是智慧的体操”。德国诗人歌德也说:“象棋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虽说他们说的是起源于印度,流行于西方的国际象棋,可它与我们中国的象棋兵种相似、棋理相通。</h3><h3> 同任何艺术一样,在众多的爱好参与者中,必定会产生少数造诣高的杰出人物。边小强,就是其中的一位。</h3><h3> 边小强,男,一九九O年出生于陇县城关镇营沟村。七八岁时,在父亲的熏陶下学会了下象棋,由于十分喜爱,加上悟性过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二O一五年被中国象棋协会授予棋协大师称号。从一名村野棋童,到成长为棋协大师。他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苦的道路。</h3><h3> 童年的小强,经常在田间路旁、大街小巷与人下棋。没有多久,好多大人便己不是对手,更别说同龄小朋友了。父亲发现他在下棋上有天赋,便骑自行车捎着他,上天成、下东风,风里来、雨里去,寻找成人高手与其切磋,促其迅速成长。后来,又正式拜师县冠军、宝鸡市比赛第三名薛陇锋为师。薛老师对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训练,教他残局、中局、开局的基本技巧,还陪他实战、复盘,纠正行棋中的错漏。不光指点他棋艺,更教他做人。还经常带他外出参加市上的成人比赛,以及与其它县区成人棋手进行交流。既开阔了眼界,又积累了经验。很快,他已成长为陇县的一流棋手。</h3><h3> 二O一O年前后,小强去西安上学,与西安及陕西棋界有了广泛接触,参加了不少比赛,取得了一些好成绩。并有幸拜原陕西省队专业棋手、西北棋王任建为师。由此,棋艺境界节节攀升,走上了一条半职业棋手的道路。</h3> <h3> 路,从赛场开始。</h3><h3> 十二三岁参加县内比赛,一步一步走向宝鸡市的陈仓杯、西安市的汉唐杯、雁塔班迪杯,再到全国团体赛以及省内外大大小小的各种公开赛,步履虽说漫长,但也可谓扎实。</h3> <h3> 小强多次作为宝鸡市象棋代表队主力,出战陕西省城际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宝鸡人民赢得了荣誉。</h3><h3> 照片中左二为宝鸡队名将、绰号“胡一刀"的胡伟,左三为宝鸡市象棋协会主席周长安,左四为宝鸡队名将、地方大师刘联合。</h3> <h3> 从2013年起,小强先后几次参加了陕西省内的各种比赛,多次进入前六名,2016年获陕西省职工赛冠军。成为陕西棋坛公认的顶尖高手之一。2015年,中国象棋协会按照有关规定,授予小强棋协大师称号,距离由体育总局授予象棋国家大师仅一步之遥。</h3> <h3> 连续几年作为主力队员代表陕西队,征战西北五省区联赛。虽未能夺取团体冠军,但个人取得了不俗战绩。</h3> <h3> 长年在外参加各种比赛,结识了全国象棋界的许多知名人士,与其中好多人成了朋友。 </h3><h3> 照片中左二为北京象棋队主教练兼棋手、象棋特级大师、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象棋世界》栏目主持人张强,左三为象棋全国冠军、特级大师、26盘蒙目棋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者蒋川。</h3> <h3> 到各地参加比赛,小强多次应主办单位邀请,与当地棋迷进行车轮表演赛,为象棋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一定贡献。</h3><h3> 逗留西安期间,小强经常应聘到多家棋院、棋校去给学象棋的小学员讲课。他的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课,深受学生喜爱,获得家长和学校的一致好评。最近几天,在天津代表陕西省参加全运会象棋比赛学生组的队员申嘉伟、田湘宁就是小强在西安带过的学生。前几天,在西安还对田湘宁进行了单独战前训练。</h3> <h3> 7月11日,天津全运会象棋比赛中,同为三连胜的陕西申嘉伟、福建张烨进行交战。争夺优秀名次。</h3> <h3> 7月11日,陕西队田湘宁在比赛中。</h3> <h3> 有人认为,好多下棋的人沉迷棋中,成了棋呆子。但小强并非如此,他爱棋、迷棋,又能广泛涉猎。他喜欢唱歌、痴迷台球,是丁俊辉的铁粉。他喜爱绘画、研习书法,时不时拿出新作供大家欣赏。</h3><h3> 看!他自己就是“德艺双修"。您认为呢?</h3> <h3> 瞧!这样的信手乱涂几笔,是否就是女版的自己?</h3> <h3> 吆!看来还有点害羞呢。</h3><h3> 赛后接受采访,似乎难掩心头之喜。假以时日,定会像大腕明星一样,谈笑自如,丛容应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