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妈妈

淑英

<h3>爸爸是个大高个,大眼睛高鼻梁,很帅! </h3><h3>1932年生于辽宁省</h3> <p class="ql-block">看的出妈妈年青时很漂亮。</p><p class="ql-block">1934年生于辽宁省</p> <p class="ql-block">  妈妈小的时候,家里就很穷,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到13岁那年秋,家里已揭不开锅,妈妈就到处要饭,要到吃的时候很少。有一次要到一个菜饼,妈妈高兴极了,忙跑回家跟弟弟妹妹分着吃。最难的时候一家九口人吃稻壳,玉米杆,榆树皮,松树毛等。到14岁那年春,端午节的那天,我的姥姥(外婆)实在没办法就将我妈妈卖给了我爸爸家做童养媳,换取了爸爸家唯一的6升稻谷。从此一贫如洗的爸爸家,爷爷奶奶还久病在床。14岁的妈妈到了爸爸家一边上山放牛,一边拾柴还要采蘑菇,回到家还要服侍病重的二位老人。最困难的时候全家人只靠喝蘑菇汤度日。妈妈长期吃蘑菇,身体不适,就每天靠山上的野菜充饥。爸爸那年16岁,在家干农活,无法养活一家人。一年以后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妈妈那年只有15岁,和17岁的爸爸结了婚。爸爸18岁那年去当了学徒工(木工),更是辛苦没钱挣,日子越过越艰难,为了生活,爸爸想出去闯一闯。</p> <h3>妈妈18岁那年生了大姐。后来我们相继出生,生活就更加苦不堪言。哥哥因营养不良,6岁才能走路。因此爸爸与同乡几人,决定走!1959年秋从辽宁省,庄河县,塔岭公社出发。临走那天,妈妈只能给爸爸带上两个玉米饼,一路上爸爸边做工边走,到了黑龙江省双鸭山后遇到勤得利农场去招技术工人,他们说:那里有十万官兵开垦荒原,国家给的待遇好,能吃饱饭。爸爸和几个同乡就又来到北大荒(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h3> <h3>1年后妈妈带着我们也来到了北大荒。</h3> <h3>从此我们一家留在了北大荒。</h3> <h3>爸爸工作非常努力,虽说没什么文化,但他的精工巧手赢得了大家的赞誉,考上了木工8级。因工作突出,被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十七团工程连,提拔为木工排排长。我们一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童年的我们有爸爸的亲,妈妈的爱,虽然很贫穷,但感到很幸福。记得有一次我被蛇咬伤,爸爸背着我走了20几里路找到了医务所,挽回了我的生命 。所以,爸爸就是我们的天。 </h3> <p class="ql-block">勤得利农场冬季的取暖煤,是用船舶运输,江边的煤堆积如山,冬季各单位来车运走。因此需要附近单位义务帮助装车。</p> <p class="ql-block">1970年的冬天,寒冷来的很早,11月9号那天早晨,北风呼叫,天还没有亮,爸爸就带4名知青,到江边挖煤装车。挖着挖着爸爸突然发现高处的煤有些松动,高声喊,不好!快出去!直到把最后一名知青推出,一切都来不及了。爸爸被垮下来的煤压在了下边;知青们得救了,爸爸却失去了生命。那年爸爸只有39岁,妈妈37岁。小弟才3岁,风雪交加,天空一片灰暗,我们家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下来了……!国家只给我们每人每月3元钱的补助,怎么办?怎么办!那时大姐刚刚毕业,还没拿到工资,是妈妈怀着悲痛的心情,带着疲惫的身体担负起这个家的重担。大雪纷飞,北风刺骨,担水劈柴,是妈妈给了我们温暖。</p> <h3>妈妈她每天坚持上班,为了我们六子妹的身体健康,什么脏话,累活都干。白天上班,晚上给我们缝缝补补,我们身上的每件衣服都是妈妈亲手缝制。钱不够用,粮食不够吃,妈妈就想办法,面粉里掺麦麸,经常用窝瓜土豆来充饥。她自己更是省吃俭用,衣服补了又补,生活的压力使得她只有一米五几的身躯逐渐消瘦,背部渐渐弯曲。姐姐疼在心里,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几年后就结了婚,和姐夫一起照顾家里。哥哥为了家里,初中只上了半学期就工作了。后来我们也长大了,三妹留在妈妈的身边,替妈妈分担着家务,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h3> <h3>妈妈没有因为我们没有爸爸而影响我们的学业。大姐,我,三妹我们都是高中毕业,哥哥后来上了技校。小妹是本科毕业,小弟是大专毕业。</h3> <h3>我们逐步都走上了社会,姐姐与我都在医疗单位工作,哥哥技校毕业留在哈尔滨,三妹是会计,小妹成为高中老师,小弟到了公安部门工作。我们深知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是妈妈牺牲她的一切,换来了我们的今天,我们工作的都很出色,妈妈也很欣慰,妈妈一直守护着我们。想想当初妈妈如果另嫁他人,我们6人可能是天各一方……。稍闲下来的妈妈。又怕大姐辛苦,带起了孩子,操劳着家务。又帮我们逐个张罗婚礼,虽然我们没了爸爸,但我们每个人的婚礼都是很体面的。</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这是姐姐和姐夫后来补照的结婚照。</h3> <h3>这是哥哥和嫂子结婚时照片。</h3> <h3>这是我的结婚照。</h3> <h3>这是三妹的结婚照。</h3> <h3>这是小妹的结婚照。</h3> <h3>这是小弟的结婚照片。</h3> <h3>老儿结婚,妈妈已高兴的合不拢嘴。</h3> <h3>以后我们就都有了孩子,妈妈就逐个带大,下边就是妈妈带大的孩子。</h3> <h3>这是姐姐家的俩孩子。大学毕业后,现儿子在上海工作,女儿做生意,都结婚生子。生活的都很富裕。</h3> <h3>这是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h3> <h3>这是三妹家的俩孩子。大学毕业后,老大已结婚,哥俩现在上海工作。</h3> <h3>这是小妹家的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哈尔滨工作。现已结婚。</h3> <h3>这是小弟家的女儿,聪明,漂亮!现考入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就读高中。</h3> <h3>妈妈养育了我们6人,又带大了我们的7个孩子。妈妈是多么的伟大,也是多么的不易。</h3> <h3>这是1982年的我,第一次开颅手术,因为术后颅内感染,已下了病危通知。那些日子,痛苦万分,生命垂危。是妈妈日夜守护在我的床前,有了妈妈的精心护理,我慢慢的回复了健康。是妈妈给了我现在幸福的一切。</h3> <h3>1989年我与爱人一起来到江南小城(湖南省,永州市)。后经过我爱人的努力,我们6子妹来南方4人。</h3> <p class="ql-block">1998年我与姐姐回勤探亲,与妈妈及家人的合影。</p> <h3>98年,姐妹4人合影。</h3> <h3>98年哥哥和老弟的留影。</h3> <h3>开心的是,98年妈妈也同我们一起来到了湖南永州。</h3> <h3>妈妈一直生活在我们的小弟家。</h3> <h3>真的闲下来的妈妈喜欢到处看看,走走。大姐,小弟和小弟媳妇,小妹和小妹夫,经常带她旅游。去过香港,厦门,北京,大连哈尔滨等等。</h3> <h3>虽然她已满头白发,已经蹲不下了。但很开心,喜欢走到哪留个影。</h3> <h3>辽宁省,大连飞机场。</h3> <h3>湖南永州,妈妈与我和我爱人。</h3> <h3>长沙荷花园,老妈她酷喜欢花草,山水树木。每到这里,她非常开心,</h3> <h3>长沙,妈妈与我哥哥在散步。</h3> <h3>贵州,妈妈与我大姐和三妹。</h3> <h3>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江口妈妈与我小妹一家。</h3> <h3>桂林,妈妈与我小妹和小妹夫。</h3> <h3>上海,妈妈与外孙媳妇。</h3> <h3>哈尔滨荷花园,妈妈与我和小妹。</h3> <h3>妈妈喜欢花草树木,每天拿着她心爱的手机,照照录录。</h3> <h3>妈妈的手机从不离手。</h3> <p class="ql-block">&lt;善行&gt; 这两个字是妈妈一生的座右铭。也是妈妈教育我们的指南针。在妈妈的教导下,我们姐弟六人,互敬互爱,团结一心。从小到大,从未争吵,生活美满幸福。</p> <h3>2013年妈妈过八十大寿时,所有的亲属都从四面八方赶来。热闹非凡。</h3> <h3>妈妈八十大寿时,与家人的合影。</h3> <h3>妈妈八十大寿时有多么的开心。</h3> <h3>妈妈今年84岁。是一名与时俱进的老人,早已学会用智能手机,微信,照相样样精通。同时认识了好多汉字。打桌球,羽毛球,羽毛球最多一次可连续击打300多个。已成为她们小区的老人球星。这是她和小儿媳在打羽毛球。</h3> <h3>这是妈妈的孙子和外孙们。</h3> <h3>这是妈妈的重孙们。</h3> <h3>如今妈妈还坚持自己洗衣服,还帮助我们做饭,操持家务等等。妈妈就是这么好强。</h3> <h3>这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h3> <h3>及我们一家真实的故事。</h3> <h3>亲爱的爸爸妈妈:下辈子,下辈子……,我们还做您们的儿女。只是希望您们不要那么辛劳。愿爸妈一定要白头偕老!健康长寿!</h3> <p class="ql-block">以上是妈妈亲口所诉,以及我的亲身经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