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为生命之本源

《子易风水堂》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气”为生命之本源</h1><h1> “气”者,生命之本源也。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有人气。天有气而蔚蓝,地有气而生机盎然,人有气而生生不息。反之,天无气而灰暗,地无气而死寂,人无气而死亡。</h1><h1>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人无气即亡,树无皮即枯。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管子·枢言》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太平经》说:“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安徽省薛家岗遗址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陶球”,球面有“六孔”纳“六气”。口鼻有气,人活着;口鼻无气,人则亡。气之重要,关乎生死。</h1><h1>  成语中带“气”的成语有100多个,如紫气东来、春风和气、秋高气爽、神清气爽、神气十足、气宇轩昂、扬眉吐气、灰烟瘴气、垂头丧气、气息奄奄、死气沉沉等。天地有了气,人才有气。天地有“春风和气、秋高气爽”,人才能“神清气爽、气宇轩昂”。反之,天地如“灰烟瘴气、死气沉沉”,人必“垂头丧气、气息奄奄”。 </h1><h1>  气球无气不胀,轮胎无气不鼓,木无气易断,骨无气易脆。气球无气不能飞翔,轮胎无气不能滚动,树木无气没有弹性,骨头无气没有韧性。年轻人骨气旺,往往跌倒无恙;老年人骨气弱,往往容易骨折。轮胎被“放气”,车子难行;地球被“放气”,生机不再。轮胎之气放了,还可注入;地球之气放了,永不再生。想一想,地球无“气”,人何有“气”?气之不存,人何存焉?</h1><h1>  《易经》重“气”,古人重“气”。《易经》认为:气之清升为天,气之下浊为地,气之动而为风,风雷激荡而天道大行。气是万物的本源又由万物所生。气是水之母,水是气之子;水在地面流,气在地下行;地下生气旺,地上林成荫;地无生气,不毛之地。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黄帝内经》认为:“五脏藏精化气生神”、“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易经》倡导:“顺乘生气”;接纳“天气”、“地气”,以助“人气”。</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