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印象· 我在加拿大开车

ZYB

<h3>  <font color="#ed2308">2015年10月至12月,我第一次出国来到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满地宝市探亲三个月。其中,陆陆续续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要开车送孙子去上幼儿园,偶尔傍晚也去接一下。2017年1月至6月,再次来到这里,并继续承担起这一光荣任务。说实话,刚开始独自在异国他乡开车,还是比较紧张的。主要是因为不懂英语,看不懂导航、路牌,道路又不熟,就怕一旦走错了道,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唯一能够放心大胆独自开车行走的,就是那条从家到幼儿园的来回12.4公里路线。</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时间长了,在开车、坐车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在国内不曾经历过又不想忘却的事情,所以将它们记录于此。</font></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中国驾照也管用</font></b></h1> <h3>  <font color="#808080">开车上路必须要有驾驶证,这应当在任何国家都是如此。我们这种临时去探亲的外国人没有加国的驾驶证如何能够开车上路呢?其实相当简单。我们是在市里找一家华人开的英语培训、翻译的小公司(一间门面,里外两间),把国内的驾驶证给他们,由他们复印一张,再翻译出来填一张表格,一刻钟左右的时间,25加元的费用,拿上一张复印件和一张表格,出门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换到正驾驶位置开车上路了。有意思的是,我们这种凭旅游签证去临时探亲的人,在允许逗留的半年时间内都可以凭这两张纸开车。而如果持有的是加国枫叶卡(绿卡)的人,只能以这种方法开车三个月,之后想要再开车,就得通过笔试和路考取得加国驾驶证才行。</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font><font color="#167efb"> ( 注:驾照必须是官方指定人员才有资格翻译和盖章)</font></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绝不可忽视的“STOP”</font></b></h1> <h3></h3>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来到加拿大尚未独自开车,我首先被反复告知要注意的,就是从家门出去不远的路口和刚出小区的两块“STOP”禁令标志。渐渐发现,在加国没有红绿灯的丁字路口和三叉、四叉路口,这个标志实在是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在交叉路口,凡是看到 “STOP” 下面带有 “4WAY” 或 “3WAY” 字样的,所有车辆到了路口,都必须停车观察几秒钟,然后自觉按照谁先到谁优先的顺序依次通过,哪怕是你明明看到其他几个方向一辆车也没有,那也得在此停一下才能通过;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前车通过了,也紧跟着就通过,而是必须继续停留观察,如其他路口正好有先到的车,得让别人先通过。绝不可在一个方向上一辆接着辆连续通过,而阻碍了其他方向的车辆通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要是在“STOP”下面没有“4WAY”或“3WAY”字样的支路路口,那你必须等干路上过往车辆走完,或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左转或右转,而不能试图侥幸地见缝插针。要是碰上过往车辆多就惨了,你就耐心等待吧。</span></p> <h3>  <font color="#167efb">在离家最近的这个十字路口,尽管其他三个路口都没有车辆,但这辆车也得在此标志下停留片刻才能通过。</font></h3> <h3>  <font color="#808080">但事情总有例外,就在今年三月的一个中午,我们一家从斯坦利公园出来需要右转上狮门大桥,交汇路口正是这样一个“STOP”标志。此刻那干路上过往车辆很多,只能等待他们一辆一辆地通过。因为车上有两个正饿着肚子的小朋友,所以真有点急人。突然一辆红色小轿车似乎心有灵犀地慢慢停了下来,看到我们犹豫不敢走,便对着我们打了打双跳灯示意让我们先过,让人挺感动的。</font></h3> <h3></h3> <h3></h3> <h3>  <font color="#808080">虽然这里交通路口很少有监控探头, 但我从未看到有人在“STOP”前不停车的,包括我自己开车也是如此, 只不过各人停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而已(据说规定是3秒)。曾在散步时,在进入小区的十字路口碰到各路口都有车而且数量较多。在没有红绿灯,没有探头,更不见交警指挥的情况下,看着各路车辆一 一在路口停留片刻,再依次通过,就像是有人在操控的玩具。想想其实这确实是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操控着,这就是驾驶人良好的驾驶习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补记:2019年8月,我第四次来到温哥华。这是10月10日我在西温一购物中心附近拍摄的小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车辆在“STOP”的控制下“一慢二停三通过”。</font></h3> <h3></h3> <h3>  <font color="#808080">如果有人不停怎么办?一旦被警察抓住那当然是重罚。去年有一次大孙子由妈妈载着去上学,路上不停地向妈妈问这问那,导致妈妈一个不留神在“STOP”前未停车,立马警笛响起,警察叔叔追上来奉送罚单一张:85加元(折合人民币400多元)。</font><font color="#808080"> </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要说这“STOP”的禁令标志,在国内道路上好像不多见,到网上查到了国内这个“停车让行”的禁令标志,释义是:“表示车辆必须在停止线外停车了望,确认安全后,才准许通行。”原来与加国的规定也差不多啊。可是,国内的驾驶人有几位看到此牌能够做到停车了望呢?反正我自己拿到驾照以来从未在此牌前停过,也未见别人停过。</font></h3><h3> </h3> <h3></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环岛与两道合一</font></b></h1> <h3>  <font color="#808080">记得原来无锡大饭店前面、东林广场等好几处都是环岛式的(我们都叫其大转盘),没有红绿灯,车辆进入环岛后依次通行。但因加塞、抢道,秩序不好经常堵车,现在无锡好像已经看不到环岛,全都改成红绿灯控制的交叉路口了。在这里,大转盘还是挺多的,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也要经过一个。而且这个有着三个出入口的转盘就在一所中学的门前,上下学高峰时路上车辆非常多,一辆接一辆地排成长龙。而且,转盘的三个出入口处并无“STOP”标志,他们是怎样有序通过大转盘呢?那就是谁先进入了转盘,就优先通过,其他车辆只能停在路口,等待转盘内没有车辆或不影响转盘内车辆行驶的情况下,才能驶入。</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然而,我在这里也遇到过例外。一次在上学高峰时段,我停在路口等待进入转盘。此时转盘内正有一股车流慢慢地向着中学校门驶去,接连过了几辆,突然原本跟着车流的一辆车停了下来,对方司机作出了让我通过的手势。第一次遇到此种礼遇,我在向对方摆摆手表示谢意的同时,赶紧踩油门迅速驶入转盘。此刻如果不快点走,把路还给人家,都觉得不好意思。后来这种情况在这里又遇到过一次。在网上我也查了国内“环岛行驶”标志的释义:“表示只准车辆靠右行驶。此标志设在环岛面向路口来车方向适当位置。”感觉这对驾驶人来讲,说了就跟没说一样。</font></h3> <h3></h3> <h3>  <font color="#808080">在这里,也有两股车道汇成一股车道的路况。在我原先的印象中,碰到这种情况通常是先驶入一股道的车一辆紧接一辆跑,不让别人插进来,而另外一股道上的车则千方百计地并进去,在两道并一道的汇合处形成瓶颈。往往造成拥堵,甚至怄气。</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而在这里遇到此路况,则是左右两股道上的车在变为一股道的汇合处,按照左边过一辆,右边过一辆,再左边过一辆,右边过一辆……如此依次通过,就像一条叉开的拉链被慢慢地合上(不过与拉链是相反的)。很有秩序,车辆再多也不至于因为两边抢道造成拥堵。这种过法我在国内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前些时候在微信上看到,上海在交通整治中,也要在两个类似的路段上试行采用这种通行办法。但愿全国各地的驾驶人都能早日养成这样的好习惯。</font></h3> <h3></h3> <h3>  <font color="#167efb">在一个比较拥挤的路段,我们的车正在排队加入“拉链”中。</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在一个郁金香花展的临时停车场,现场并无人员指挥,两个方向的车辆自觉地按照合“拉链”的方式汇入一个出口通道。</font></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路上响起警笛声</font></b></h1>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早就听说过国外车辆行驶中给警车、救护车让道的事,在加拿大还真碰到过几次。第一次是坐车去温哥华市区时,行驶中突然听到警笛声,因一时辨不清鸣笛的车辆在哪里,我们的车道与对面车道我所能看到的车全都停了下来,很快看到原来是不远前有一个十字路口,一辆救护车从对面车道迎面驶来并在十字路口右转,这时我们的车才放心地继续前进。还有一次,我车行驶在一条两车道的左侧车道,突然听到后面传来警笛声,从后视镜中看到鸣笛的车辆就在我们这个车道,这时我们是不可能停车的,因为这样会更加挡道。而此时右侧车道上的车辆恰好还比较多,就在我们为难时,右侧车道与我车并行的那辆车减速到几乎要停下,与他的前车很快拉开了距离,给我车让出了并入右车道的位置。就在我车刚刚并入右车道,一辆救护车就在我们左侧飞驰而过。在加拿大,当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这三种车辆鸣笛并闪亮顶灯时,是必须要给他们停车让路的。此外,听说遇到校车时也很有规矩。但我一直还没在开车、坐车时遇到过校车,还不全明白到底如何对待校车,只知道当它两侧的“STOP”张开时是绝对不能从旁边超过去的,只能老老实实地停在后面等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停车!给消防车让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停车!给救护车让路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补记:2019年8月我第四次来到温哥华。9月27日,我在西温的路边拍摄到了这个小视频。听到救护车的警报声,行驶中的小车全都自觉靠边停下。待救护车一过,小车们又快速前行。能快则快,该停则停,无需警察监督,这是一种良好的驾驶习惯。</span></p> <h3>  <font color="#808080">我也在路上见到过好几次车辆事故,都是只有一辆事故车停在路边,也看不出有什么损伤,通常是一辆消防车停在其车头前方,一辆警车停在其后方,警车还斜着挡住一股车道,那意思应当是不让其他车辆紧贴着事故车走。事故严重的,也有救护车在现场。一次在高速上,居然兴师动众地出动了两辆消防车,呼啸着从我们左边超过(我们当然必须向右并道给他们让路),比警车还先到现场。经过事故点时,看到路边停着的事故车辆,也没那么严重。</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这是一次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的车祸现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拖车和交管的车辆都到了,看来事故不小。</font></h3><h3></h3> <h5><font color="#ff8a00">(网络图片)</font></h5><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礼貌礼让很温馨</font></b></h1> <h3>  <font color="#808080">在这里,不论是开车遇到行人,还是走路时遇到车辆,碰到很多次看起来很细小,却让人感到很温馨的事情。当你在斑马线上(有的路口只划两条直线)要过马路时,车辆一定会停下让行人先通过。老伴是个在公共场合非常注意不干扰、影响他人的人,过马路看到有车专门等待会感到不太好意思,总要快点走,但有时我们老俩口推着童车过马路又不可能太快,停车等待的司机还会笑着对童车上的小孙子做个手势或鬼脸,我们也减少了因为让他久等所产生的愧疚感。</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网络图片)</font><font color="#167efb">这种情况在这里从未遇到过。</font></h3> <h3>  <font color="#808080">我第一次停车为行人让路,遇到的是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看到她对着我车挥挥手,流露出感谢的微笑,同时拉着孩子加快通过的情景。感到礼让他人原来也是很快乐的。以后在小区的十字路口过马路时,也经常会对停车礼让的车辆挥挥手表示谢意并快速通过。</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我们的车在礼让行人。</font></h3><h3></h3> <h3>  <font color="#808080">一天,我在马路(两股道)的东端准备过去,此刻西端有一辆由北向南、正在等“STOP”的小车。当我踏上人行横道线时,突然发现小车迟迟不走,感觉司机是在等我(其实这距离他是完全可以走掉的)。为了早点过去我开始小跑。看到我这样,那司机笑了,还对我摇摇手,我觉得他是在示意我不用着急地跑。巧了,过了几天在同一地点,我由西向东走上人行横道没几步,一辆车由南向北驶过,这次司机没有停车,但冲着我挥了挥手,他是在向我表示歉意?后来我上网查到一篇文章《了解加拿大十大驾驶规则,不会让你违章》,上面第一条就是“当行人走在斑马线上时,应慢行停车,让其通过”。原来,只要人行横道线上有人,车辆就该停车等候。只是他们在等候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多的耐心、礼貌和友善,让人感到很舒服。</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两次到这里,只在今年坐过一次公交车。这里的公交车不管是前门还是后门都可以上下的。我发现绝大多数乘客不管从哪个门下车,都会对着司机说一声:“thank you”。</font></h3> <h3>  <font color="#808080">车对行人如此,那么车辆之间呢?除了前面在大转盘、右转弯时遇到的礼让外,我在路上还遇到过另一种礼貌。在国内开车,估计遭到有车突然从旁边加塞、并道,是司机最痛恨的。其实,有时加塞、并道的车也许并不是恶意的,而实在是需要。只是我们没有礼貌交流的习惯,所以有时因此引发怄气。我们在这里也不止一次看到和遇到这样的加塞与并道。一次去西温,一辆车突然从左侧超过,到我车前方摆正后,司机伸出手摆了两下,即使本来想发火,此刻也就发不起来了。最近的一次就发生这次回国,在去机场的路上,一辆车急吼吼地从左侧超过在不远处并入我车前方,在并道的过程中,就看见其副驾驶位置的车窗伸出一只胳膊向我车挥动。而此时我车的司机也抬起右手摇了一下,尽管前车司机可能也看不见,但整个过程就像是“对不起”,“没关系”这样自然。</font></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开快车的加国人</font></b></h1> <h3>  <font color="#808080">在这里开车,人们都很遵章守法。但有一个现象却让我始终感到奇怪,就是这里人开车都很快,几乎没有人严格遵守路上的限速规定。刚来时,因为道路不熟悉、交规不熟悉,又第一次在国外开车,所以心里比较害怕,开车也很慢。在往幼儿园去的路上基本上都是限速50公里、30公里,开始我是老老实实按规定车速开车,却发现别人都是开的飞快。家人告知,这里人开车都非常快。不能快的话,你就在右侧车道走,如果在左侧车道(超车、快速)长时间行驶却又不快开,如果后面有车,时间久了可能就会被他按喇叭(在这里几乎听不到汽车按喇叭,一旦按喇叭基本上就是司机在向你表示不满了),甚至在他一旦超过你,可能还会向你竖中指。渐渐地,我也适应了。所以在限速50的路段,我最快开到80,通常60-70。在我经过的一号高速公路路段上,我见到过的最高限速是90,但是我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跟着滚滚车流开到过120。都没有遇到过麻烦。</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但是,我也被告知,如果在路上你是第一辆车的位置,千万不能开的过快;如果是跟别人后面,那么前车开多快,你跟着猛开就是,即使警察来捉,那也是第一辆。哈哈,看来“出头的椽子先烂”、“法不责众”在这里也实用。</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据说之所以习惯开快车,是因为在学驾驶时,教练灌输的理论是:公路资源是大家的,在能够开快的情况下,如果你慢慢开会影响别人对公路的使用。而且在大家都快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通过路口时你突然减速,也容易对后车造成危险。我没有在这里亲身接受过培训,没有听过教练的教导(不懂英语,说了也听不懂),所以描述的不一定准确,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反正这里黄灯时间挺长的,刚开始总是不敢闯黄灯,但看看这里人遇到黄灯,基本上都呼啸而过的。想想也是,这样不是给这边等待的车辆减少了积压嘛。</font></h3> <h3></h3> <h3>  <font color="#167efb">在车辆高峰时段想快却快不起来怎么办?大概最好的办法就是车上多坐人,走快速通道。比如看到有这个标志的路段,就是2人以上车辆的快速通道。有的路段是要4人或6人以上。</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违章要付出代价</font></b></h1> <h5><font color="#ff8a00">(网络图片)</font></h5> <h3>  <font color="#808080">在国内,开车接打手机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在这里,如果你初来乍到,开车时拿起手机,旁边又正好坐着当地的老司机,他一定会大惊失色地让你赶紧把手机放下藏好。因为这里是严格禁止在驾车时使用手机的,不要说在行驶中,就是在停车等红灯时也不行,据说连放在副驾驶座位、仪表台等警察能够一眼看到的地方都不行。一旦被警察发现,那将面临着严厉的罚款和扣分处罚。严厉到什么程度呢?今年3月华人网站《温哥华头条》刊文说卑诗省规定是罚款368加元(约合人民币1840元),扣4分。但就这样,还是有人我行我素。请看该文:</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ed2308">【注意】大温华人区列治文正严打分心驾驶 去年开票1833张!</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b></b><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卑诗省府去年为加强打击分心驾驶,把违例告票罚款额提高至368元,扣分数增至4分。即便如此,列治文骑警去年因分心驾驶开出的告票数量仍上升了55%,从1,170张增至1,833张!卑诗省保险公司(ICBC)数据显示,卑诗省超过25%的致命车祸是因为司机在驾车时使用电子产品。</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尽管有大量数据证明分心驾驶的危险,但该案例在列治文街头仍十分多见。据报道,骑警上周在3号路(No.3 Rd.)和奥尔德布奇路(Alderbridge Way)附近严打分心驾驶行为。</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结果10分钟内,警方人员就轻易抓到6个违例司机,男女老少皆有,部分人士开着豪车。</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列治文骑警道路安全组组长奎利(Rob Quiley)表示,目前驾车时使用手机的行为十分普遍。</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不仅仅是列治文,温哥华其他城市也面临类似问题。因此,3月期间,温哥华骑警都会不定时上路严查分心驾驶的司机。</font></h3> <h3>  <font color="#808080">看官可能有所不知,文中说的列治文是一个中国人为主的城市,哪怕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在那里也能像在中国一样生活,而外国人在里反而难以生活。看来某些中国人把开车打手机的习惯和不敬畏法规的传统带到那里发扬光大了。</font></h3> <h3>  <font color="#808080">关于违章处理,有一个比较极端的教训。2015年2月的一天早晨,一位年轻的父亲开车去给刚生完孩子没几天的夫人取月子餐。因时间太早(6点多钟),路上只有他一车,家中又有特殊情况,所以车子在限速50的路段没在意就超速百分之百以上,而且中途还变了几次车道。结果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警察给逮了个正着。先是开罚单,叫拖车……当得知家中有产妇和患病的新生婴儿时,警察倒觉得不好意思了。但因罚单已开,拖车也叫来,一切都没法改变了。于是警察很人性化地让违章者把车上的东西都搬到警车上,用警车一直把他送到家。在家中看到刚出生几天、全身黄疸,马上要去医院的小宝宝。警察再次表示同情和歉意,但罚单开出是不能收回了(早知道这种情况,车辆也许可以不暂扣的)。过了几天,这警察还打电话来询问宝宝的情况以及有什么困难。虽然这警察挺人性化,但处罚的结果是:警察的当场罚款、拖车费、一周的停车费,加上一周的租车费约合人民币5000多元。这还没完,第二年(2016)违章者生日前,交管部门的罚单寄来了,又是约合人民币5000多元。这还没完,今年6月,交管部门罚款的提醒信又来了,恰好在生日这一天去交了320元加币(约合1600多元人民币)。这还是没完,明年这个时候还得再交最后一次罚款。估计这交管部门特地连续三年在生日前提醒交罚款,也是为了让违章者更好地记住这个教训吧。算一算,这一次超速造成连续4年的罚款和扣车等产生的费用竟约合人民币近1.5万元。如此违章的成本是不是让人很肉痛很难以置信?可这就是真的。</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这是今年四月的一天,在温哥华市内巧遇一辆“便衣”警车。可能是发现了有人或有车违章,正在路上快速调头前去处理(可惜没拍到他亮起警灯就错开了)。在这里路上的监控探头特别少,却有不设任何警察标记、与其他车辆分不清的“便衣”警车,一旦发现情况,便拉响警笛,开亮警灯追上去处理(这似乎就是我们这里深受诟病的钓鱼执法吧)。</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这里也有路怒族</font></b></h1> <h3><font color="#808080">  虽然这里的人开车都很守规矩、讲礼貌,但路怒族也还是有的,我也碰到过几次。第一次是从菜场出来的第一个路口,我们道路上是红灯,虽然可以右转,但因为我们是头车并且看到有人已经踏上人行横道,虽然行人自左向右行走离我们还较远,但我车依然停在那里等着他们通过。这时我们后面的那辆却等不急了,按了两声喇叭催促我们快走,但我车还是没有动,直到行人通过。当我们通过路口,后车很快追上并超过,可恶的是超过时,其副驾驶位置上的人伸出手对我车竖起了表示骂人的中指。</font></h3> <h3>  <font color="#808080">还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我车提前打了右转向灯准备向右并道,但因为右车道上有辆车车速很快,我车一时找不到机会马上并过去。开了一阵,紧随我们后面的车显然不耐烦了,按了几声喇叭。在我们终于并入右车道时,后面那辆豪车很快超了上来,几乎就在我们向其挥手表示歉意的同时,车内那位穿着非常得体的西装、十分英俊却满脸怒气的白人小伙子对我们竖起了中指。MD,真佩服这些老外,把用手谢人、骂人用得如此分明,真够聪明。</font></h3> <h5><font color="#ff8a00">(网络图片)</font></h5><h3></h3> <h3>  <font color="#808080">年轻人如此,老年人也不例外。那天我们从超市出来回家,在一个“STOP”前停留片刻,该我们走了,车子刚缓缓向前滑动就发现右边路口一辆车突然冲出,开车的老头一边左转一边满脸不高兴地冲着我车叫喊。令人莫名其妙,我们明明没有违章啊,难道他是觉得自己年龄大,应当优先通过吗?到现在也没搞明白。看来路怒族不是我们国家的专利,发达国家也不例外。</font></h3> <h5><font color="#ff8a00">(网络图片)</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体会驾驶的乐趣</font></b></h1> <h3></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总体来说,在这里开车、坐车虽然也遇到过路怒和不愉快,但快乐的体验还是占了绝大多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这里,当你是驾驶人,不管有无红绿灯,不用担心会有行人、电动车、自行车突然横穿马路、抢道、占道,让你惊出一身冷汗或恨地咬牙切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这里,当你是行人,在踏上人行横道线或者有过马路的意思时,不用担心会有车辆冲过来与你抢道(当然在有红绿灯的地方你自己不能闯红灯),车辆一定是停下让你优先通过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这里,当你驾车是绿灯直行时,不用担心其他方向有车闯红灯对你发生危险,也不用担心有右转车辆出来与你争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这里,尽管在车辆很多、比较拥挤的情况下,也不用担心会有吵杂烦人的喇叭声(即使他对你不满,也不会长时间狂按喇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这里,就算你是个动作慢的新手,当你在拥挤的停车场终于看到有一辆车准备出去,只要在适当位置停下来对着将要空出的车位打开左(右)边的方向灯,不用担心再会有车技高超的老司机突然杀出,抢先于你占领车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这里,你更可以经常在驾车或坐车的过程中,享受到优美的环境。在许多路段,当你驱车在原始森林或公园般的环境中,那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如果正值深秋,你会常常被路边那些五彩斑斓、美到醉人的枫叶迷惑的以为进入了童话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人与自然如此和谐的环境中享受着驾车体验,又怎能不愉快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h3>  <font color="#167efb">初春,行驶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和盛开的樱花、兰花大道上。</font></h3><h5><font color="#ff8a00"> (以下照片,前三季均为乘车时在副驾驶位置上拍摄)</font></h5>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font color="#167efb">仲夏,驾车追逐着漫天的云朵。</font></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font color="#167efb">深秋,融入加拿大特有的枫叶天地。</font></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h3></h3><h3></h3> <h3>  <font color="#167efb">隆冬,大雪虽然会给车辆行驶带来暂时的不便,但美丽的雪景也给驾驶带来别样的体验。</font></h3> <h3></h3> <h3></h3> <h3>  <font color="#167efb">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鹿等野生动物。这就是今年6月25日,我们前往机场返乡时,刚出小区就遇到的鹿爸爸、鹿妈妈和鹿宝宝一家三口慢悠悠地过马路。</font></h3> <h3>  <font color="#ed2308">此文是本人两次在加拿大作为驾驶人、坐车人和行人的一些体会,由于一是并没有全面学习过加拿大的交通法规,二是两次的活动范围并不广,可能在有些描述上不一定正确,或者有些片面。请老司机们指正,也希望不至于对尚未来过的朋友产生误导。</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枫叶怒放的秋季即将到来,这是加拿大典型而且特有的美丽季节,更希望有兴趣的亲们能够抽出时间,带上驾驶证来到这里,亲自体验一下在枫叶之国驾驶的乐趣。</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你一定不会失望!</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font></h3>

车辆

开车

我车

车道

这里

路口

驾驶

停车

一辆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