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扶贫开发工作是其中决定性的攻坚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了推动精准扶贫思想的落实,四川省林业厅充分发挥林业独特优势,开展了*林业生态旅游扶贫千村万景行动’。一群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人加入了他们的这一扶贫队伍。我们摄影考察6团接受任务的地方是地处边远山区且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我们于2017年5月,深入到了8个村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数据,拍摄影像资料,为林业部门建立扶贫项目库,实施精准扶贫提供第一手资料。</h3> <h3>盐源县泸沽湖镇的匹夫村寨门</h3> <h3>盐源县黄草镇格朗河村</h3> <h3>同伴行走在进村寨的山坡小路上</h3> <h3>大家以各种方式了解情况 收集数据,填写表格</h3> <h3>大家在调查和拍摄活动中还对贫困户给予各种各样的力所能及的帮助</h3> <h3>亦明给匹夫村1组的特困户马里阿嫫捐款</h3> <h3>海椒也表示一下心意</h3> <h3>大家在白马乡柯登村的乳花溶洞中借助微弱的电筒光拍摄照片资料</h3> <h3>凉粉哥拍照太专心致志,没有留神到头上悬吊的钟乳石</h3> <h3>大家每到一个地方完成任务后,总会为村民们来一张美美的合影</h3> <h3>美女团长说:大家开心点!</h3> <h3>定格开心时刻</h3> <h3>乡亲们盼望脱贫,我们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盛情款待。盐源县乌木乡大拉萝村4组的村民们得知我们到来的消息,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早早的都在村口等待我们</h3> <h3>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用他们最美味最绿色的佳肴招待我们。我们每到一个村寨,他们无一例外的都要为我们杀一头放养的生态猪仔。如果这里开发了旅游,乳猪坨坨肉、苦荞粑、柴火烧土豆都可以作为地方特色餐饮向游客推出。</h3> <h3>小伙子正在烧猪毛</h3> <h3>小伙子正在煮猪肉</h3> <h3>小伙子把已经煮好的猪肉切成一坨一坨的</h3> <h3>这就是最具彝族特色的美味佳肴_坨坨肉</h3> <h3>她们专门在为我们做绿色食品_苦荞粑</h3> <h3>坨坨肉、苦荞粑端上来一定是让我们先享用</h3> <h3>当我们离开时,他们又在路旁依依不舍的欢送我们。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但愿我们收集的资料和拍摄的照片能为他们的脱贫致富发挥作用。</h3> <h3>两个可爱的小姑娘还爬到高高的山上采摘了2束鲜艳漂亮的杜鹃花要送给我们。</h3> <h3>古朴、善良、勤劳的民风民俗在这里随处可见 。一家有难全村帮忙 ,一人有难见者责无旁贷。</h3> <h3>匹夫村的贫困户杨大妈享受到了3万元的彝家新寨补助资金,建房中的人工活全部是乡亲们在帮忙干,现在新房子很快就要盖好了。</h3> <h3>帮忙的乡亲们津津有味的吃着简单的午饭。土豆是用柴火烧的,她们剥了一个给我吃,真的好香好好吃喲!</h3> <h3>善良的彝家妹子正在为我用土法治疗受伤的脚</h3> <h3>可爱的孩子一直在大太阳下陪伴在我身边</h3> <h3>这里有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 有大面积的国家森林、壮观的天生桥、溶洞、红土地、高山杜鹃,还有原汁原味的服饰、村寨以及丰富的物产:核桃、花椒、苦荞、土豆、玉米等等</h3> <h3>匹夫村村支书指着眼前的大山对我们说,我们村有2500多亩国家森林,有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山那边有天生桥和溶洞(由于时间关系和路况不好,因此这次我们没有去)。他还说,现在节假日有很多人来旅游度假。可以将他们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整合利用,开发成国家森林公园。</h3> <h3>位于乌木乡大拉萝村和黄草镇格朗河村的五彩大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如果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种植规划,让不同作物形成不同色调的大色块,一定会吸引众多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既有种植收入又有旅游收入。</h3> <h3>古老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即将消失的厨房、用具。</h3> <h3>彝族老人的服饰</h3> <h3>城里人稀罕的人文景观</h3> <h3>杨大妈家即将搬离的老屋,但是,全木建造的小木屋和屋内的土坑灶、铁鼎锅、砍猪饲料的独木槽等等,在现在已经不多见 也许不久将难以寻觅。</h3> <h3>白马乡柯登村待开发的乳花溶洞。洞中石灰岩地貌发育良好,石幔、石花、石笋、石柱,拟物状人,巧夺天工。洞中的每一根钟乳,每一片岩壁,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天然雕塑,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h3> <h3>黄草镇格朗河村几百年的参天大树</h3> <h3>他们在播种苦荞。他们全部使用的是农家有机肥。这可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因其有较大规模的种植面积,可以作为扶贫开发项目引导进一步深加工。</h3> <h3>凉山州境内盛产花椒</h3> <h3>如果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方的资源,打造以泸沽湖为轴心的旅游观光圈。</h3> <h3>泸沽湖风景</h3> <h3>盐源县城边的晚霞</h3> <h3>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确实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h3> <h3>乌木乡大拉萝村4组的杨五国,因人口多、缺少劳动力致贫。图为杨五国与她的2岁的双胞胎儿女</h3> <h3>匹夫村1组因疾致贫的马里阿嫫。图为马里阿嫫和她12岁的儿子</h3> <h3>帮爸爸提水喂猪的孩子</h3> <h3>靠在太阳照射到的房檐下输液的老人</h3> <h3>要致富先修路,现在到各村的水泥路已经修通了。</h3> <h3>匹夫村村委会</h3> <h3>但是,现在还有一些村到组的道路还没有硬化。这将影响到脱贫致富目标实现时间。匹夫村村到组38公里乡村道路硬化在申报中。</h3> <h3>摄影/后期/制作 何淑芳(海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