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亭林园并蒂莲

<h3><font color="#ed2308">并蒂莲属睡莲科,荷花中的千瓣莲类,是花中珍品,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子大而圆,叫荷叶。花有粉红、白色两种。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叫藕。种子和地下茎都可以吃。原产我国,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荷花在生长过程中,一般只形成一个花芽,一个分生中心,开一朵花。如果受到某种特殊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或内部的特殊变异,着生在一支茎上的花芽,便有可能分化成两个分生中心,进而发育两个像是双胞胎的花蕾,从而在一支花柄上形成两个花蒂,并开两朵花,结一对莲蓬,这便是并蒂莲。</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并蒂莲是荷花中的一个变种,关于它的传说很多,令人心向往之,但真正栽植并蒂莲的地方却不多。当今成片栽植,精心培育,花繁叶茂,双萼并蒂,映日别样红的首推江苏省昆山市亭林园。该园种植之并蒂莲为千瓣莲,花瓣密集,1985年我们曾计数一朵竟有花瓣2601枚,真是名副其实,以致花头沉重,花梗容易折断,需立杆支撑,以免倒伏,但并蒂莲历来在所开之群花中未见结实现象。</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亭林园的并蒂莲,人称“元末古莲”。据“县志”记载:元末昆山名士诗人顾阿瑛于昆山正仪东亭村兴建“玉山佳处”园林,有亭、台、楼、阁数十处,在池中种植并蒂莲。相传荷种来自中亚细亚,并蒂莲有“双萼并头”、“九品莲台”、“四面拜观音”诸形,更有花茎顶端簇生十三个头的,但以双萼并蒂为稀世罕见。仲瑛“才情妙丽,广交天下文友墨客,饮酒赋诗,踏曲品画,文会之盛,冠绝一时”。当时名流倪瓒、高则诚等常往顾宅赏莲。相传东亭荷池池底铺以石板,板上钻孔如莲房,荷梗便从孔中钻出,故未被人挖绝,才得以流传至今。</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解放后,1950年江苏省、昆山县人民政府决定恢复、发展传统名花,后县政府在亭林园东斋前建造了437平方米之荷池,将东亭的并蒂莲移来。另外还盆(缸)栽并蒂莲多盆(缸)。迄今已栽植50余年。1963年苏州拙政园亦曾从昆山正仪顾园引种40多斤千叶莲花(即并蒂莲)于远香堂北侧及香洲前水池中,当年即开花,吸引了许多旅游者。花池中有一花多至十三个花心的,花瓣总数达1400余枚,花朵因负荷过重而低垂。苏州文人卢彬士先生观后赞曰:“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周瘦鹃先生鉴赏之后曾著文志之,誉为“色香俱绝,不同凡卉”。</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广州、上海、杭州等地植物园也相继来亭林园引种,使并蒂莲传播各地。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至今尚未形成独特的并蒂莲花群,故今亭林园的并蒂莲池仍属世上少见。为此中国荷花研究专家王其超教授亦于1996年专程来昆考察亭林园之并蒂莲,赞赏有加。昆山亭林园经过50余年的栽培,在繁殖、管护、施肥及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已摸索出了一套经验,使该珍品在每年盛夏向广大游客展示它的芳姿。</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并蒂莲还可以栽植于各种大型的盆(缸)内,只要种植方法得当,环境适宜,亦能正常开花。</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1999年,亭林园栽植并蒂莲四缸参加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陈列于江苏馆“吴中小筑”,其荷缸请宜兴均陶厂定制,盆边外围设计有彩釉并蒂莲浮雕,色泽清雅古朴与缸内并蒂莲相得益彰。</font></div> <h3><font color="#ed2308"> 并蒂莲有“花中君子”之称,是荷花中的极品,象征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并蒂莲,茎杆一枝,花开两朵,可谓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蒂莲被誉为爱情的象征,谕意夫妻恩爱,美满幸福。并象征男女爱情缠绵;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民间传说中,并蒂莲的出现是吉祥之兆。</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有不少专家及并蒂莲爱好者曾用并蒂莲子培育繁值但都未能开出并蒂莲花,所以并蒂莲是自然生长,多数都从昆山移植而传遍祖国各地。</font></h3> <h3>双株并蒂莲</h3> <h3>图片来源网络,个别图片由小静提供,在此表示感谢。</h3><h3>制作者:傅权</h3><h3>制作时间:2017.7.4</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