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观后感:你有你的信仰,我有我的梦想

暮夏初一

<h1>  最近被刷屏的影片,我对西藏总有种距离感,就好像你有你的信仰,我有我的梦想,各活各好。</h1><h3><br /></h3><h1> 周四看过电影,周六晚朋友组织了影片分享会,没想到到场的多数是年轻人,很意外年轻人对这类小众电影的关注,看了这部影片拍摄的过程,3小时48分钟的纪录片。</h1><h1><br /></h1><h1> 如果说影片是一部心灵对话,纪录片则是一场生活领悟,有信仰的人需要为生存挣扎,无信仰的人也需要为活着努力,不分彼此。</h1><h3><br /></h3><h1>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关于宗教的电影,倒觉得它叙述生活与生命。</h1><h3><br /></h3><h1> 11个芒康藏民,各有各的遭遇,各有各的心愿,一生中能够去神山朝拜,那是极好的,无奈生活琐事,生计所迫,心动身未动。恰好摄制组到来,圆了在马年也是冈仁波齐山的本命年去做一次朝拜的心愿,1200多公里,带着一颗虔诚的平常心,几步一拜,走过四季,走过生死,走过愿望,走过生活。</h1><h3><br /></h3><h1> 此刻,我能够体会"人生是一场修行"这句话,藏民走几步磕一头口中念经是修行,我们每天早上准点起床上班努力工作也是修行,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与朝拜重复的脚步又有何不同?工作的无限挑战与神山的渐渐接近,坚持的方向又有何不同?生活各有不同形式而已,无关乎信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地,教派有心中朝拜的神,俗人有坚持自我的梦,有人相信神灵,有人相信自己,我们都在朝拜的路上,以各种形式,无需对比,虔诚与坚持,谁又能说那个更高尚。</h1><h3><br /></h3><h1> 城市人浮躁,便冠以"因为没有信仰"之名,可是不过是没有修养;城市人功利,便冠以"欲望太多"之名,但谁不想"命好当喇嘛",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性。</h1><h3><br /></h3><h1> 俗人追求权钱,圣人修炼得道,均是欲望,不必谁瞧不起谁,但求心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h1><h3><br /></h3><h1> 影片中有个小细节,朝拜装物资的拖拉机被赶着送病人的汽车撞了,两方人互相体谅,以生命为重,并无多交涉便解决了。这个细节引发网上议论纷纷,无非赞美人性淳朴。但较真的我却不这样认为,淳朴注定要吃亏吗?损坏的拖拉机谁出钱修理?藏民得到了人性的赞美却不得不承受修车的负担,汽车司机留下一笔维修费,或者留下联系方式,互助互爱,公平公正,这才是真实的人性呀。</h1><h3><br /></h3><h1> 有人说人要有信仰。我倒觉得,有无信仰不重要,但需要素养,信仰神灵也好,相信自己也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