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永善

虎啸溪落渡

<h3>永善,金沙江上的旅游天堂!</h3> <h3>永善景色秀丽,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这里有奔腾汹涌的金沙江,这里有雄险奇秀的五莲峰,这里有神秘浪漫的马楠山,这里是一片绝尘净域,美丽得让你一听倾心,一见钟情!这里,是一方旷古秘境,神奇得让你如梦如幻,如痴如醉!这里,是一座七色乐土,丰灿得让你五体投地,八拜顶礼!上天倾慕这片土地,撒下五彩珍珠,赐予8大旅游主类、57处景观;大地独钟这方热土,孕育灵秀山河,生成35条峡谷、67座高峰......在血与火的历史长河中,这里铭记下悲壮的往事,诉说着昨天的壮举;在改革创新的时代里,这里进行着新变革,谱写出如歌的岁月!</h3> <h3><br></h3><h3>永善,金沙江上的旅游天堂,一个美得令人心醉的地方,一座真心等你邂逅的城市!在这里,历史与现实穿越,财富与梦想碰撞,旅途与真情相伴!</h3><h3><br></h3><h3><br></h3> <h3>永善在夏禹属梁州域,周朝属雍,秦属西南夷,汉初属犍为郡朱提县,蜀汉属朱提郡朱提县,西晋初属朱提郡南广县,南朝属宁州朱提郡河阳县,隋开皇三年废郡改州统县,属南道开边县地,唐南诏时,属爨部地,宋朝属乌蒙部,元朝属乌蒙路宣慰司,明朝属四川乌蒙府地。</h3><h3>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平定乌蒙(今昭通),改隶云南,设昭通府。六年二月又于米贴(今属黄华)设一知县、教谕、典史,分驻昭通镇标右营游击,抚驭乌西一带。适值米贴土目禄永忠死,其妻禄氏掌管其地,抗不服调。同年二月初一日,鄂尔泰遣援剿左协副将郭寿域领兵300往谕,初五日抵米贴。禄氏表面归服,暗地谋反,于二月十二日夜半,率四川沙马、黄琅土司和吞都德昌土司、彝目毛脸乌基等聚集1000余人叛,寿域被害,兵三百仅一甘姓幸存。鄂尔泰闻报,派大将张耀祖、哈元生、卜万年率三路大军平之。因辖地处关河与金沙江之间,寄托善良之意,钦命县名为永善。此后,汉、苗、回等族陆续迁进,生聚日繁。</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永善向为彝疆,是典型的山区县,群山起伏,重峦叠嶂,立体气候突出,自然灾害频繁。建县时,县界东至大关厅,西至四川宁远府,南至昭通府恩安县,西南辖鲁甸巡检司和东川府巧家永善在夏禹属梁州域,周朝属雍,秦属西南夷,汉初属犍为郡朱提县,蜀汉属朱提郡朱提县,西晋初属朱提郡南广县,南朝属宁州朱提郡河阳县,隋开皇三年废郡改州统县,属南道开边县地,唐南诏时,属爨部地,宋朝属乌蒙部,元朝属乌蒙路宣慰司,明朝属四川乌蒙府地。</h3> <h3>永善曾经被遗忘的土地;永善因楠木而光耀京城。如今的紫禁城,世人嘱目的天安门城楼的台柱,无不凝聚着永善楠木的光辉</h3> <h3>木中贵族 ——永善楠木 楠木,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目,樟科,楠属。楠木古代又称梅、柟、交让木等,为我国特有。是亚热带及热带树种,处于湿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17℃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很适宜楠木的生长。但楠木喜欢生长在荫聆蔽日的深山峡谷里,那里的土壤肥润深厚,日照短。而且身边还有许多杂木当&quot;保姆&quot;为它遮阴挡雨,所以生长缓慢。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上层乔木多樟、栲、栎类和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等。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明显,蕨类植物丰富。在我国该类森林分布地区尚有不少残遗的珍贵树种,如银杏、水杉、银杉、金钱松等。 </h3><h3>永善系中亚热带地区,其常绿阔叶林中丰富的天然食物和优越的气候环境孕育着十分丰富的动物资源,有昆虫、鸟类、猿猴类、爬行动物的蛇类、食肉动物豹、豺等,以及一些稀有珍贵动物如金丝猴、穿山甲等。 </h3><h3>楠木素有&quot;木中贵族&quot;之称,树干通直,以材质优良著称,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楠木材色黄褐 略带浅绿,具有光泽,结构细密,纹理美观,香气四溢,易加工,削面光滑,不翘裂,耐腐朽,为上等建筑、家具和雕刻用材,为皇家贵族所钟爱。另外,由于其遇火难燃和经水不朽的特性,特别适合造船及制造枪托等兵器工业。李时珍《本草纲目》论楠木时就说过:&quot;(其)干甚雄伟,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围。气甚芳香,纹理细密,为梁栋器物俱佳。盖良材也。&quot;</h3> <h3>永善楠木由金沙江经长江到达湖北再转淮河流域到达天津,最后运抵紫禁城。</h3> <h3>来吧,永善欢迎您!永善是新兴的能源基地,是集"山城、水电、湖滨、园林、旅游"为一体的宜居城市!</h3> <h3>永善是新兴的能源基地,世界第三大、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已成功运营,为华中地区输送电源。</h3> <h3>  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地处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永善县接壤的溪洛渡峡谷段。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四个巨型水电站中最大的一个,装机容量与目前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相当,总装机容量为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三,为571.2亿千瓦时,相当于三个半葛洲坝,是中国第二大水电站。</h3> <h3>永善大有可观!</h3> <h3>永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溪洛渡 溪洛渡镇位于永善县中部,原名井田镇。1955年被确定为永善县辖镇,1965年更名为景新镇,1988年原井底区并入景新镇,2002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省民政厅批准更名为溪洛渡镇,2006年2月原佛滩乡撤消合并到溪洛渡镇。溪洛渡镇是永善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邻团结乡,南接马楠乡,西靠务基乡,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雷波县相望。镇政府距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坝址仅3千米。</h3> <h3>佛滩僰人悬棺</h3> <h3>玉笋风景区</h3> <h3>大瀑沟森林公园</h3> <h3>马鞍山观景台</h3> <h3>中心花园休闲区</h3> <h3>明子山休闲度假区</h3> <h3>才子之乡 务基镇 </h3><h3>务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乡驻地距县城45公里,金沙江绕边缘17.5公里。东与溪洛渡镇云荞 、雪柏村接壤,南与溪洛渡镇镇燕子岩、粉房湾相连,西与黄华镇米贴村毗邻,北与四川省雷波县隔金沙江相望。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渐次抬升 ,形成立体气候的三台缓坡斜坝。江边河谷及二半山区较宽,最低海拔400米,最高海拔2767米,辖务基、凉台、青龙、白胜、八角、锦屏、回龙、捏池8个村民委员会,181个村民小组。其中锦屏村为彝族村。</h3> <h3>烤乳猪</h3> <h3>务基乡青龙汉代古墓群</h3> <h3>务基乡青龙古石城</h3> <h3>天堂黄华</h3> <h3>&quot;水果之乡&quot;、&quot;香料之乡&quot;黄华 永善黄华初名"黄葛树",1938年,取黄葛树(榕树)繁华之意更名黄华。永善黄华距县城60公里,介于东经103°29-103°42,北纬27°35-28°04之间。辖9个村民委员会,23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回、壮五种民族,2003年末总人口40224人,国土总面积139.6平方公里,全镇地形东高西低,从上至下呈阶梯式扇形分布,最低海拔420米,最高海拔2265米,系亚热带、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8°C,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年日照时数2500-3000小时,无霜期340天,属江边干热河谷区,立体气候突出。</h3> <h3>黄华烈士陵园</h3><h3> 黄华烈士陵园位于永善县黄华乡黄华集镇西侧500米的&quot;望江楼&quot;,始建于1953年,1979年重建,占地1332平方米。园内有雄伟的纪念碑和八角亭,有土木结构的房屋150平方米。在这里安息着39位革命烈士,其中有36位是在1950年至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三师两次奉命到滇、川的永善、雷波等县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武警永善县中队的程浩等近期牺牲的三名烈士也安葬于此。</h3><h3> 黄华烈士陵园是黄华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的清明节乡党委、政府都组织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到陵园献花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h3> <h3>黄华脐橙永善之魂</h3><h3>黄华脐橙的起名有两个原因:一是黄华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生产的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可食高,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可溶液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最高可达16%,含糖10.5%-12%,含酸0.8-0.9%,固酸比15-17:1。与美国脐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2个百分点,与日本脐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3个百分点,由于品质优良,风味浓郁,富有香气,深受欢迎。二是由于广大农民种植脐橙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此外,境外客商看好黄华脐橙,进一步带动了产业,为了便于销售,进入大市场,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自发地将本地脐橙起名为&quot;黄华脐橙&quot;。</h3> <h3>舞狮之王-----驰名云贵川三省的"张狮子","张狮子"是广东省一张姓舞狮家族,以舞狮技艺卖艺跑江湖,于清朝中期来到永善县定居于现在的黄华镇黑铁村,在当地繁衍生息,并在滇、川、黔三省卖艺纳徒,传授舞狮技艺。 黄华"张狮子"狮武表演融观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它对承袭传统文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已被县、市两级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h3> <h3>永善之最——码口溶洞。码口,是滇东北乌蒙山区金沙江下游的一个小村庄,行政区属云南省永善县管辖,东南与昭通市昭阳区接壤,西临金沙江与四川省的凉山州隔江相望,方圆不过几平方公里。然而就在这高差达3000余米的山峦沟坎之间,却藏有神秘莫测的地下溶洞奇观以及峰谷辉映、瀑泉飞泻的绝妙风光!</h3> <h3>码口镇历史上有&quot;五大&quot;特产(万乐的大米、溜桐江的红糖、木垮的黄果,雪金的大豆、黑甲的披毡),远近传为佳话。溜桐江石滚压榨红糖(俗称土榨)色泽好,味道鲜美,含糖量高得到日本友人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特产:车厘子,花椒、蜡虫、核桃、魔芋、红糖、红桔、西瓜、李子、桃子,樱桃,名特小吃:桐子叶&quot;麦粑&quot;、桐子叶&quot;米粑&quot;、黄焖&quot;土仔鸡&quot;、油酥&quot;鸡棕菌&quot;等。</h3> <h3>将军的故乡 大兴。 大兴镇位于昭通永善县境西南部,东与茂林、伍寨两乡交界,南与伍寨、码口接壤,西临金沙江与四川省金阳县相望,北与莲峰镇相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军长曾泽生将军的故乡。境内地势狭长,东部和南部为连绵高山,沿江一带呈缓坡小坝,最高海拔2820米,最低海拔470米,镇政府驻地海拔760米,距县城155公里,属典型立体气候。镇境内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立体气候,光热条件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自然景观有棋盘山、古榕树,人文景观有曾泽生将军故居、吴有相古墓、古碉楼。</h3> <h3>曾泽生(1902年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云南省永善县大兴镇人。1922年12月考入云南唐继尧开办建国机关枪军事队。毕业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第三期区队长,1927年1月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9年1月应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之邀回滇,在昆明开办军官候补生队,任副队长,后任滇军第98师军士队队长,第3旅6团营长、第5团副团长。</h3><h3>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60军184师1085团团长,随军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率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1939年起任第184师副师长、师长,第60军军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率部到越南受降。1946年率第60军赴东北,先后任国民党东北第4"绥靖"区副司令、吉林守备司令、第1兵团副司令,并兼60军军长。1948年10月率第60军于长春起义,所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任军长。后率部参加解放鄂西、进军西南作战。1949年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1950年3月任中南军政治委员员会委员。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军长,率部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4年回国后继任第50军军长。</h3><h3>1948年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围困长春。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突围无望,固守待歼"之际,于10月17日毅然宣布起义,率部退出长春,待命改编,并引导解放军进入其东城守备区。曾泽生的起义,使国民党残留守军陷入混乱,纷纷投降,长春在兵不血刃下宣告解放。</h3><h3>1949年1月2日,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原国民党第60军这支起义部队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的番号,并任命曾泽生为军长,徐文烈任政治委员。其原属第182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148师,由白肇学任师长。原属暂编第21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149师,由陇耀任师长。原属暂编第52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150师,由李佐任师长。全军共2.3万人,归第四野战军建制。</h3><h3>曾泽生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h3><h3>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h3><h3>1973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h3> <h3>秀美伍寨 风情彝乡。白云之巅,无限风光,在永善县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她叫伍寨。这里是&quot;永善屋脊&quot;,境内最高海拔3199.5米,最低海拔2100米,距永善县城149公里,距昭通市75公里。</h3> <h3>伍寨乡毕摩文化 伍寨彝族苗族乡位于永善县城南部,离县城98公里。乡内主要居住着彝族、苗族、汉族,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h3> <h3>永善的&quot;南大门&quot; 茂林。茂林镇位于永善县南部,是永善的&quot;南大门&quot;,因解放前青山绿水、林茂粮丰而得名。距县城135公里,距昭通55公里。东与昭通市靖安乡、大关县上高桥乡相连,南与昭阳区苏甲乡、洒渔乡接界,西与大兴镇、伍寨乡接壤,北邻莲峰乡、万和乡和墨翰乡。全镇幅员面积272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300米,最高海拔3055米,平均海拔2200米,镇政府驻地海拔2260米。地势西高东低,由松林村磨盘山、韭菜垴等向东南缓慢起伏下降延伸,相对高差不大,高山气候显著,茂林风景怡人,自然景观与民族风情融为一体,奇花异草美不胜收,万亩竹山、万亩草场和万亩森林连绵环绕,更有上万亩湿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每年都有400只左右来此越冬。  茂林风景怡人,自然景观与民族风情融为一体,奇花异草美不胜收,万亩竹山、万亩草场和万亩森林连绵环绕,更有上万亩湿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每年都有400只左右来此越冬。  </h3><h3><br /></h3><h3>茂林是全国&quot;绿化百佳乡&quot;,也是全县华山松的种源基地。特别是在国家实施&quot;长防&quot;、&quot;天保&quot;等工程以来,茂林人民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目前全镇林地面积已达20万亩,有天然、人工草场8万亩,具有得天独厚的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业的自然优势,是全国半细毛羊生产基地之一,牲畜交易市场活跃。  </h3><h3>茂林有年产数百万公斤的优质马铃薯,有远近闻名的荞粑、燕麦面,有香醇可口的燕麦酒,有畅销全国各地的茂林火腿,境内还有贮量丰富、品位较高的铜、铁、铅、锌矿待开发,全镇交通、通讯便利。</h3> <h3>黑颈鹤的乐园 茂林永安湿地</h3><h3>  </h3> <h3>五莲奇峰位于永善县莲峰集镇正东面,离集镇约1.5公里,为五莲峰山脉主峰。五莲峰峰顶有天然水源,山脚通公路[图片]五莲峰为市级自然保护区,峰顶海拔2561米,保护区经营面积21010公顷,其中核心面积20132公顷,实验区面积877.5公顷,峰间植被为灌木林及杂草,另有境内少见的树种岩柏等。五莲峰因山峰起伏多变,形似五瓣莲花初绽而得名。</h3><h3>椐《嘉庆县志略》记载,五莲峰为永善八景之首。“五峰排比插云中,荷花不裂四时风”这两句诗就是五莲奇峰景观的真实写照,五莲奇峰的峻美及“五峰日出”、“五莲奇峰万亩树挂雪景”是极负盛名的自然景观。当朝阳初升时,五莲峰如一朵初绽的金色莲花,显得富丽堂皇。雾中的五莲峰若隐若现,飘逸灵动。冬天的五莲峰晶莹剔透,异常迷人。永善县茂林、莲峰、水竹几乡(镇)绵延百余公里均属五莲峰山脉,一到冬天,全部变为冰雪的世界,万亩树挂雪景异常美丽。五莲主峰是茫茫冰雪世界里的一朵奇葩,近看满峰的树挂如千树万树梨花开,远望如一朵白莲花绽放,圣洁无瑕。绵延的五莲峰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到处都是山珍野味,</h3><h3>冬天的五莲峰处处都有天然滑雪场。</h3> <h3>永善的生命之泉 ----永善的三大人工湖。图为莲峰水库</h3> <h3>蒿枝坝水库</h3> <h3>云荞水库</h3> <h3>酒香飘溢、水电争辉小春城---墨翰</h3><h3> 墨翰乡位于永善县东南部东临洒鱼河与大关县悦乐乡隔河相望,南与茂林镇接壤,西与莲峰乡相连,北与水竹乡毗邻。全乡总面积161平方公里,最低海拨850,最高海拟2363米,境内群山起伏,河流环绕,终年气候温和宜人。墨翰原名墨石驿,清顺治年间,(1644年前后),是滇东北通往四川筠连、宜宾等途中的一个驿站,境内三河环抱、群山巍巍,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曾有墨石驿街前后山水春朝如画的美誉。乡内各景点皆通水、通电,肯水质好,电力足,稳,景点白羊子、柏林朱家坪瀑布、金竹地下阴湖、集镇巨龙夜景等均在墨翰至昭通的主交通干线上,交通便捷,具有3座移动机塔覆盖;石棺材、空中栈道,距墨翰集镇仅一华里,所有旅游点开发潜力巨大。独特的地理环境,钟灵琉秀的山川景色,孕育了充满灵秀的山水,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h3> <h3>永善森林氧吧一一水竹</h3><h3>水竹乡是1988年区委体改时成立的新建乡,位于永善中部,距县城76公里,昭永公路横穿境内,途经乡政府驻地。全乡有国土面积175.8平方公里,辖水竹、双旋、沙坪、黄河、塘坝5个村民委员会124个村民小组。东与大关县高桥乡接壤,南与墨翰、莲峰两乡相连,西与黄华镇交界,北 生接马楠乡。境内山高谷深,叠峰绵亘,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最高海拔3189米,最低海拔860米,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年蒸发量1070毫米左右,最高气温32.4度,最低气温-10度,日照时数为1258.9小时,无霜期仅为189天,属中温带气候。  </h3> <h3>马楠云海 马楠云海是永善境内的天象奇观,凸现了滇东北&quot;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quot;的气候特点。很多时候,顶着浓雾或濛濛细雨从溪洛渡或黄华镇出发,左弯右拐,盘旋40多公里登上马楠山顶,蓝天白云与草场融为一体,暖阳高照,万亩草场堆绿叠翠,群羊如盛开的棉朵悠游款款。登临马楠山顶,头顶蓝天、眼看白云,脚踩云海,沐浴习习凉风,大有一步登天,心旷神怡的感觉。</h3> <h3>云南草原 浪漫马楠 </h3><h3>马楠苗族彝族乡位于永善县县境中部的昭永公路线上,乡驻地马楠村海拔2700米,距县城45公里。东与大关县高桥毗邻,西与黄华、水竹乡接壤,北连佛滩乡,西邻景新镇,东北与团结乡相连。百年前系原始森林,属针叶林、阔叶林,主产楠木、华竹和杉,故古名杉树林,后逐渐砍伐,现只剩下部分原始森林。</h3><h3>光绪二年(1876)有个名叫袁英亮的外地人搬来此地居住,开一马店,用木桩拦马而得名“马栏”,又以谐音雅化成“马楠”。该乡地处五莲峰山脉中段脊梁上,海拔2700米以上的山脉有大板厂山、十八坪老林、尖山纱帽顶、水山、龙头山、狮子山等。主要河流有冷水河、老厂坪河、兴隆河和大河沟等。全乡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5—9月阴雨连绵,云雾笼罩,故山间常有云海景观;冬春积雪深厚,境内的昭永公路结冰凌,交通时有阻塞。</h3><h3> 马楠乡辖马楠、坪厂、冷水、虹口、兴隆、桃山6个村民委员会,马楠乡 134个村民小组,其中苗族、彝族村3个。全乡总面积193.4平方公里,耕地28605亩,森林44175亩,人口3372户,13709人。境内由于山高气候冷,粮食主产洋芋、荞子、燕麦、玉米等;草地宽广,适宜放牧,属全国半细毛羊改良基地,年产羊毛4.5万公斤。土特产主要有天麻。每年旧历五月初五(端阳节)苗族称“花山节”,是苗族一年中最隆重而盛大的传统节日,远至贵州威宁,近有盐津、大关等的苗族提前赶到马楠,欢聚一起,举行民族体育文娱活动。</h3><h3> 全乡有耕地面积30660亩,草场18万亩,林地7.9万亩,粮食作物主产玉米、马铃薯、荞子。畜牧业以48—50云南半细毛羊、荣昌籽猪为主。</h3><h3> 马楠是一个少数民族乡,其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是“芦笙歌舞之乡”。彝族毕摩文化和苗族的蜡染、刺绣等工艺历史悠久,</h3><h3> 马楠地区原是茫茫的原始森林,两百年前开始有人居住。嘉庆《永善县志》上,已有杨利箐、冷水孔等村庄的记载。汉族多为江西籍,清乾隆以后迁入。彝族是土著民族,但现兴隆、桃山的彝族,多是百年前因战乱到四川再迁入云南。苗族在1912年前后由威宁、彝良、昭通等地迁入。</h3><h3>永善每年在马楠万亩草场举行马楠苗族花山节,吸引来自西南各地数万名游客登上海拔2700米高的马楠山顶,穿苗寨、闯酒关、过草地、观云海、伴歌舞、品美食……欢歌乐舞耍花山,亲身体验人在云端、风起云涌、清歌放牧...</h3> <h3>金江明珠----桧溪镇 桧溪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驻地桧溪街位于金沙江边,面临将军岩,距县城49公里,与团结、细沙、青胜乡相连,东南与四川省雷波县渡口、谷米隔金沙江相望。境内分为二半山区和江边河谷地区,夏热冬寒,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度,桧溪小河直穿境内,往西注入金沙江。</h3> <h3>安氏土司墓是中国西南边陲土司文化的实物见证,位于永善县桧溪镇政府驻地。建于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安氏土司墓有三冢,其中安永长土司墓保存完好</h3> <h3>峡谷之乡 团结 团结乡位于县境东部,驻地长坪,距县城51公里,东南与大关县木杆、高桥乡接壤,西与佛滩乡相连,西南与马楠乡坪厂村相接,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雷波县永胜乡回龙村相望。境内重峦叠嶂,山高谷深,路崎坡陡,地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2707米,最低海拔350米。该乡活动性断裂交错,属滇东北强烈地震多发区,民国6年(1917年)和1974年均发生6.9级以上地震。团结河流经境内30公里,注入金沙江,将境内切割成"v"形,河内产细鲢鱼。建有水电站8个,装机近5000千瓦。</h3><h3>团结乡辖大毛、苏田、联合、东胜、向阳、双河、新田、长坪、花石9个村民委员会,16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918户、21123人,其中有苗族、彝族1871人。总面积234平方公里,耕地26235亩,主产玉米、洋芋、红苕、小麦、油菜等。现有森林103984亩,罗汉笋资源丰富。土特产品有天麻、木漆、魔芋。</h3><h3>团结乡系江边河谷和高二半山区,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拨2707米,最低海拨350米,境内地形地貌复杂,高山、峡谷、深涧、陡坡相互交错。团结河流经境内30公里,往北注入金沙江,将团结地形切割成"V"形,河内素产细链鱼。境内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干湿季节分明。最高气温37.8℃,最低气温-14.2℃,年平均气温15.1℃;日照时数938小时,无霜期180天;雨季集中在6、7、8三个月,年降雨量1370毫米</h3> <h3>细沙乡是1988年5月从桧溪乡分出的新乡,位于县城溪洛渡镇东北部,介于东经103°54′—104°21′,北纬28°13′—28°28′之间,东与盐津县、南与大关县接壤,西连本县桧溪乡、北接绥江县,是一个四县边境相连进入四川的要道乡镇。东西最大横距1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5公里。地形三面环山,青山起伏连绵,最高海拔2730米(黑山梁子),最底海拔554米(关口河坝),河谷与山岭之差2000多米,属二半和高二半山区,常年降雨多,湿度大,多属梅雨立体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最热的夏天室外温度达37度以上,最冷的冬天温度达零下10度。全乡辖大同、黄金、阳堡、凉水、细沙、三堡、石坪7个村民委员会,153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细沙集镇。细沙乡距县城溪洛渡镇75公里,地处昭通至绥江的213国道线上,境内山岭蜿蜒绵延,河坝厂、三江口、二十四岗地势较高,冬季雪凌甚重,属原始森林地区。细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小岩方自然保护区风景独特,群峰如林,千姿百态;悬崖绝壁,陡峭险峻;山涧秀谷,清香典雅;瀑布流泉,飘海飞扬。是聚雄、奇、险、峻、秀为一体的旅游绝胜佳境。细沙有&quot;天然氧吧&quot;、&quot;世界筇竹之乡&quot;、&quot;永善油菜之乡&quot;之称。</h3> <h3>和平花盛开</h3> <h3>永善的&quot;北大门&quot; 青胜 青胜乡位于永善县最北端,东接绥江县田坝镇,南抵细沙乡,西连桧溪镇,北与四川省雷波县谷米乡隔江相望;距县城76公里,总面积92.1平方公里。全乡耕地总面积1064公顷,其中,旱地984公顷;水田180公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42亩。境内最高海拔2002米,最低海拔340米,相对高差1662米。乡境内属大陆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区域性小气候突出,全年日照913.7小时、无霜期236天,年降水666.5毫米。立体气候特征突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境内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红薯、豆类等粮食作物,经济林果有脐橙、花椒、核桃、板栗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魔芋和蔬菜等。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全乡森林覆盖率57%,有管护天然林面积50470亩,其中国有林面积10553亩,主要植被为栗类、峨眉栲等</h3> <h3>溪洛渡电站旅游城。以溪洛渡电站大坝为中心,以县城、玉笋、明子山为支撑点,形成溪洛渡电站旅游城景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