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妈妈,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听到这句话都会知道是出自一个少儿之口。孰不知这种好奇之心贯穿了人的一生。姓氏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姓陈?曾经都是一家人吗?都在一个锅里吃饭吗?这些问题何尝不会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出现过!继而在生活中又会听到人们似乎语含自豪地讲:我们陈家不乱派!可是当你生活圈不断扩大,会发现有那么多的陈姓派别!有人还会问道:“现在的辈序排完了咋办?”</h3><h3> 至到有一天, 当偶尔听说有人家里有一本陈氏家谱的时候,好奇心驱使要把它弄到手!这就是现在手上拥有并编成《美篇》发给大家的成书于1937年的《陈氏族谱》!</h3><h3> 得益于现代互联网交流平台微信,建立了陈氏宗亲群,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大家带着不同的想法加入到这个群,但似乎都有了一种共同的感受,自己来到了陈姓大家庭,有了家的温暖和归属。</h3><h3> 继而在群里发布消息:拟召开一次理事会筹备小组会,希望大家自愿报名参加,也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h3><h3> 七月二日上午,炎炎的夏日没有挡住参会的热情。大家不顾工作一周的繁忙难得有个周末的闲暇时分,纷纷赶到位于老河口市拦马河家人陈文星所开办的“鑫融二手车交易市场”办公室。参会人员陆续到达,讨论的话题逐步展开。社会发展,姓氏文化,家风政风和党风……每一个话题都能引出另一个话题。说不完的话,述不完的情。通过讨论达成了初步的五点共识:</h3><div>1、认识到开展宗族组织活动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等内容都是宗族组织话动中传递出的正能量。</div><div>2、以现有发现的陈氏家谱为依据,广泛联络原“襄光谷郧邓均内淅”八县陈姓族人,完成新的族谱登记。并广为宣传,让八县绝大多数陈姓家庭都知道,统一续派工作已早在1937年就完成了三十二新字派,只需传承落实。</div><div>3、确定以陈建立位于光化办事处大波嘴碧贵庄园作为今后陈氏宗亲开展活动的日常据点,定名为《陈氏宗亲会馆》,由现居襄阳市区的河口籍人陈桂林题写,将由陈建立制作门匾完成。</div><div>4、活动不断,组织机构逐步建立完善。每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让活动更有意义。</div><div>5、今后聚会话动餐费均实行AA制(除由个别人自请赞助外)。</div><div> 下午,参会人员热情不减。襄阳书法协会成员陈桂林题写完成了“陈氏宗亲会馆”。应大家一致要求,桂林又为与会家人每人赠送一幅书法作品。赞许,掌声,会场洋溢着浓烈的亲情气氛。</div><div> 大家一致认为,联谊小组会开得圆满和成功。但后面的路很长,很多事情还等着我们去一一落实,共同努力!</div><div> </div><h3> </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