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战老兵来相聚 纪念援越五十年(东台参战老兵纪念援越抗美50周年纪实)

唐荣

<h1>  2017年7月1日,对援越抗美的64位东台参战老兵是一个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们从各乡镇冒着雷電暴雨聚集到东台老年大学会议室,参加东台援越抗美入越轮战50周年纪念大会。同时纪念我军建军90周年、我党建党96周年。</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东台参加当年援越抗美入越执行防空任务的老兵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他们缘自越南安沛、老街一线战场生死的考验,情系同乡同集体执行同一任务,天生的親密感让他们脱下军装后仍能经常聚合,畅叙当年的豪情。这得益于这个集体中的三个团职战友,他们是原高炮660团团长梅开州、原南京军区工作的许桂根主任、原高炮66师政治部秘书科长许文才,由于他们乐于奉献、心系战友,才有参战战友的今日欢聚一堂,缅怀当年。图为战友、军嫂为古稀之年的战友分发纪念册、章、证书。</h1><p class="ql-block"><br></p> <h1>  想当年这些参战老兵都是双十儿郎,经过50年风雨沧桑,如今已是双鬓发白的古稀老人。当得知今日聚集纪念入越作战50周年时,个个激动,原定9时开会,老兵们8点多就纷纷走进会场。</h1><p class="ql-block"><br></p> <h1>  9时正大会正式开始,当年跨过友谊桥进入援越抗美战场东台籍共75位战友,如今只剩64位了,其中还有2位战友是坐着轮椅参会的。岁月无情,当年我高炮师参加援越抗美入越轮战任务共14000余人,如今也只有4000余人参加庆祝纪念50周年活动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东台纪念援越50周年会议,十分荣幸邀请到原高炮66师纪念援越抗美50周年组委会的4位负责人来会指导,他们分别是原高炮旅长张炳兴、原作训科长张晓良、原保卫处长马春潮、原师政治部副主任艾文浩。这些当年领导两年前就为全师纪念大会作准备,期间的辛苦难以想象,个中的滋味自己知道,当我们参战老兵们拿到证、章和百万字的《决战南国》纪念册时,真应该说一声:谢谢了,我们的首长们。</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下图是《决战南国显神威》纪念册,这本书共37、4万字、700幅图片资料,详细地讴歌了原我高炮66师广大指战员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讴歌了生死与共的战斗情谊,寄托了对那些在越南战场牺牲战友的深切缅怀……</h1><h1>  今日到会的参战老兵绝大部分隶属高炮624团,入越作战时称为中国后勤部队第54大队,他们驻守越北老街重镇,在整个对敌作战中,东台战友中许文才和吴志友俩人还荣立三等功。这个团(624团)在援越抗美对敌作战中打了许多对空作战漂亮仗,象“1.18”、“1.19”、“1.24”战斗,都给美机有力地正面痛击,特别“1.31”朗盖战斗,击伤敌机一架,炮一连六班副班长钟光全英勇作战,负伤后仍不离战斗岗位,荣立了二等战功,还参加了68年国庆观礼,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親切接见,为部队争取了巨大荣誉。他虽然不是东台籍,但作为生死与共的战友,我们同样为他骄傲、为他自豪。</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这是援越抗美参战50周年纪念章。</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这是组委会发的参战证书,参战老兵们都在想,我们当年参加了以生命为代价的那场秘密战争,时光都飘过50年了,国家为什么不能为全体参战人员每人发一本参战证书呢!!</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东台参战50周年大会由老战友梅开州主持(左为梅开州战友,右为许桂根战友)。</h1><p class="ql-block"><br></p> <h1>  许文才战友作了主要发言,介绍了全师纪念大会情况、东台会议筹备情况。</h1><p class="ql-block"><br></p> <h1>  我十分荣幸地参加了这次会纹,参战老兵们对诸多的世事已经淡忘,但一提起那刻骨铭心的在越作战400多个日曰夜夜,个个如数家珍,尾尾道来;当说到那些长眠于异国的他乡战友,个个热泪盈眶;我找出许多老照片,他们仍能记得他们当年的师长、团长,如魏师长、田团长、高团长,我告诉他们当年的田团长、高团长仍健在,但魏师长和当年的许多师首长都不在了,老兵们都露出酸酸的面容。(下图为魏师长的遗像)</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624团团长田滋禾老照片。</p> <h3>  这是当年618团团长高昌贵的老照片。</h3> <h1>  我们东台纪念大会请来的客人张炳兴首长作了讲话。他是高炮66师最后一任参谋长,也是师旅后的第一任旅长,他还是原炮兵第66师纪念援越抗美参战50周年组委会常务主任,在《决胜南国》纪念册编纂委员会担当主编,他和诸多老战友一起肩负起书写历史、传承军魂的重任,这本《决胜南国》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好书,极具史料价值,他们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他说我们要把曾经在异国他乡参战的老兵们封存了数十年的战斗篇章永久记载下来,把参战老兵的自豪感汇集成新的精神财富,成就为跨越时空的纪念,铭记历史,昭示后人,也对每一位参战老兵的实战记录和历史见证,了却了参战老兵的平生夙愿。同时也表扬了东台纪念大会筹备组为参战老兵做的工作。(图中为张炳兴战友,左一为张晓良战友,左三、四分别为马春潮、艾文浩战友)</h1> <h1>  下图这位战友叫王棣珍,是12军当时加强在624团3营的,当年大家都是战士时,他已是指导员了。今日他会议成行,应该说筹备组人员做了许多细心细致温喛人心的工作。</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这位王棣珍老战友的书法作品还入选《决胜南国显神威》纪念册了,真替战友高兴,真心为他点赞!</h1> <h1>  这位叫王正官,工作在无锡,是无锡国棉厂的党委书记,当他听说东台要开纪念大会时,和夫人提前参会。</h1><p class="ql-block"><br></p> <h1>  有人告诉我,这儿参战老兵都是624团(有意思吧,一个地区的全部分在一个团)。但我在会场中发现了朴实的这位老兵,他的名字叫高宏根,是179师高炮营加强在618团3营的,部队岗位驾驶员,他说618团大部队驻在越南安沛机场附近,他们3营驻红河的那一边。我也是618团,见到老部队的人,想给他照张相,他赶紧戴上纪念章,高兴地成为我镜中人。你看战友多朴实,你看战友之间多可信,难怪说:战友战友,一生的朋友!</h1><p class="ql-block"><br></p> <h1>  会场上我看到了过去认识的624团江军医。</h1><p class="ql-block"><br></p> <h1>  十分高兴和客人来了合影。左起分别为本人、许文才、艾文浩、马春潮、张炳兴、许桂根老战友。</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这是部队首长,我们东台纪念大会的客人张炳兴。</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这是部队首长张晓良。</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这是东台纪念大会筹委会成员梅开州团长和黄金华教导员。</h1><p class="ql-block"><br></p> <h1>  会后有人问这样的大会有必要开吗?我认为非常必要。</h1><h1> 我们50年前参加的“援越抗美”战争是继“抗美援朝”战争后,又一次抗击美国侵略的胜利战争。1965年应越南政府的请求,我国派出炮兵与工程部队入越作战共23个师32万余人,秘密入越参战,打出了军威、国威。在多年的援越抗美中,有1400多名优秀儿女为了祖国的事业献出生命,他们的尸骨还埋在异国他乡,当初跨出国门援越抗美时,领导说了祖国不会忘记他们的,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的。今日召开纪念大会,我们重温历史,还原历史,昭示后人,让烈士们灵魂安息,不要让他们成为冤魂。同样,也是安抚幸存者心灵的需要,当年的参战老兵都年逾古稀,他们在有生之年,希望得到党和政府政治上的名正言顺,经济上l的安抚慰藉,生活上的体贴关心;他们付出与奉献理应得到尊重。</h1><h1> 这是参战老兵的心声。</h1><h1><br></h1><h1> 合影留念见下图</h1><h1>  </h1><h1>  </h1><p class="ql-block"><br></p> <h1><b>  (时任魏师长,54大队长田滋和、53大队长高昌贵的老照片由时任师后勤蒋部长之女蒋华英提供,在此表示谢意)。</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