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琉森火车站,登上金色山口快车,前往少女峰脚下的因特拉肯。</h3><h3>金色山口快车是从德语区的琉森开住法语区的蒙特勒,一路将日内瓦湖、图恩湖、布里恩茨湖、琉森湖,瑞士最美的湖泊连在一起。</h3> <h3>瑞士大部分为山地,一路过去,惊奇地发现,入夏时节,除天是蓝的,满目皆绿:墨绿的衫树,葱绿的牧草,翠绿的湖水,纯一色调,只用深浅,便构勒出了如此美妙的图画。</h3> <h3>蓝蓝天空下,红红的列车徐徐行进在苍郁的大地上,我们惬意地坐在车上, 欣赏着窗外如诗如画的美景。</h3><div>是人间?是天堂?</div> <h3>散落的民宿,如油画上的点缀,恰到好处。</h3><h3>此时的脑海不经易地流淌出班得瑞的音乐,想来作曲家大约生活在这世外桃源,面对着高山流水,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身心受到极大享受,精神得到极大放松,才能作出如此美妙空灵的乐曲。</h3> <h3>如能约上三五知己,租一民宿,自已买菜做饭,聊天喝茶,或干脆什么不干,发呆,冬赏白雪,春采蘑菇,夏钓鱼虾,秋观红叶,何等诗意!这才是生活!</h3> <h3>在我们意犹未尽中,列车驶入了因特拉肯火车站。</h3><h3>因特拉肯是“两湖之间”的意思,即位于图恩湖和布里恩湖之间,是我们刚经过的湖泊,清澈宁静美丽,被称为上帝的眼睛。</h3> <h3>著名的少女峰就在小镇的东南部,</h3><h3>这片草坪名字叫何维克草坪,原属修道院。</h3> <h3>玩动力滑翔伞,草坪是滑翔伞的降落点。</h3> <h3>著名的维多利亚大酒店</h3> <h3>转角间的酒店也带有英伦风情。</h3> <h3>民宿性质的酒店</h3><h3>瑞士人精致的生活用花来点缀,窗台上,门楣边,庭院里,红的黄的紫的蓝的无不鲜艳夺目,草本的藤本的乔木的无不生机勃勃。</h3> <h3>遇到二位自由行的美眉,来自福建,她俩住这家酒店,问一下,一晚100瑞士法朗,不贵。</h3> <h3>小镇不大,没有交通车,只有马车和观光小火车。</h3> <h3>科萨尔赌场,进去一看,都在玩老虎机,当然没有深入里面,不清楚还有什么项目,只是规模不大。</h3> <h3>从因特拉肯到瑞士首都伯尔尼,开车只要一小时左右。伯尔尼在德语中是“熊”的意思。下车伊始,便见一熊苑,养了四头熊。</h3><h3><br></h3> <h3>熊苑前的石砖路,每块石砖上有一名字,记录当年捐款养熊的善举。</h3> <h3>这是进入老城的尼迪格桥,桥下是阿勒河。阿勒河上一共有7座桥,连接伯尔尼的新、老二城区。整个老城区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站在桥上往左侧看。</h3> <h3>往右侧看。</h3> <h3>桥下右侧有一雕像,是伯尔尼的创建者扎灵根公爵,一日公爵突发奇想,决定去城外打猎,用获得的第一头猎物为城市命名,在邻近的森林里最先猎到的是一头熊,“熊城”由此得名。</h3> <h3>伯尔尼的民居,砖红色的屋顶雪白墙,干净整洁,掩映在绿树丛中,犹如艺术家特意制作的建筑模型。</h3><h3><br></h3> <h3>伯尔尼城始建于12世纪末,至今只有800多年历史,对欧洲任何一个城市,800年不算长,为什么能评上世遗呢?这要归功于伯尔尼市政当局长期以来对城市建设的管控严格,才使老城区完全保持18世纪的建筑式样。</h3><h3>今天新城区建造的办公楼、生活设施、住宅,同样要求其建筑风格与老城区相协调。</h3> <h3>毕竟是瑞士联邦首都,到处见各州州旗。</h3><h3>瑞士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以正方形为国旗的国家,另外一个正方形国旗的国家是梵蒂冈。</h3><h3>瑞士原来国旗也是长方形,1848年改为正方形 。</h3> <h3>这是几面州旗,从中可见瑞士人的率真可爱。</h3> <h3>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1896年至1911年在瑞士生活,入瑞士籍,是苏黎士大学哲学博士,1902年受雇于伯尔尼联邦专利局,业余钻研物理学,1905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h3> <h3>伯尔尼引为骄傲,至今保留着爱因斯坦的住所(已辟为博物馆)。</h3> <h3>伯尔尼冬季风大雪大,为了便于居民购物,沿街底层建成了著名的拱廊,拱廊结构独特,是典型的中世纪建筑,拱门相接,廊道相连,蜿蜒绵长。<br></h3> <h3>拱廊的外侧是这样的,与我国南方的廊街不同。</h3> <h3>伯尔尼城不大,每隔500m,就有一喷泉,共有100多座喷泉,因此也有“喷泉之城”的名号。这些喷泉建于16世纪,逛街时,口渴了可直饮,干净,清甜,凉爽。</h3><h3>当然这种彩塑的喷泉大约只有近20座,每座都有一个故事。</h3> <h3>伯尔尼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421年,历经一个多世纪才建成。19世纪末,在教堂顶上修建了100m的尖塔,成了瑞士最高的教堂。</h3> <h3>正面有著名的浮雕《最后的审判》。</h3> <h3>由大教堂向西南走不远,铜绿色顶盖的就是联邦宫,这是一组用花岗石建造的宫殿式大型建筑群,建于1852年-1857年。</h3> <h3>这是伯尔尼天文钟,见一女子摆着各种P拍照。</h3> <h3>转身又见一白发老太,衣着鲜艳亮丽。</h3> <h3>途中一扇门,很有意思。中间是一战士持剑拿着盾牌,二边是什么?看不懂。</h3> <h3>伯尔尼的有轨电车。</h3><h3>瑞士许多城市都有有轨电车,环保安全。城市人口并不多,电车却有4,5节车厢,象一列小火车。</h3> <h3>伯尔尼的排水道在马路中间,即整条马路中间最低,这样有利于居民,不容易水淹。</h3> <h3>伯尔尼市区面积50多平方公里(连郊区2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万多,精致的小城,有山有水,有老旧的石砖路,有有轨电车,有舒适的民居,有童话造型的喷泉,有中世纪的教堂、钟楼,这样的首都,比世界上任何高大上、人多嘈杂的首都不知好上多少倍,我喜欢、我欣赏这样的首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