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仔猪拉稀怎么治效果才好?除了打针,一定要记得“母源疗法”</h3><div>2017-06-30 格林农牧 格林</div><div> 新朋友记得点击上方的蓝字格林关注我们 </div><div>发生仔猪拉稀,一般是直接给仔猪灌药、打针进行治疗。由于仔猪头数多,逐头灌药、打针工作量大,且灌药还会造成仔猪呛肺。而“母源疗法”则可避免以上问题,且效果较好。其主要方法如下:</div><div></div><div>每头母猪每次使用仔立停50克一次性用完,1天2次,连用3天。</div><div>仔立停主要成分:桑叶、菊花、连翘、薄荷、苦杏仁、藏红花等。</div><div>仔立停作用机理:仔立停运用中医的扶正祛邪,保肝护肾,解毒排毒的原理去处理母猪;使母猪体内毒素清除,乳汁得到净化;仔猪从而恢复健康,腹泻得到控制。</div><div> 仔立停主要用于治疗1-10天新生仔猪高死亡率腹泻,可快速控制死亡。具体症状为发病仔猪死亡快,先吐后拉黄色油状粪便,快速脱水消瘦死亡;胃内有大量凝乳块,肠壁变薄,母猪无明显症状。</div><div></div><div> 除了治疗以外,预防也是防止仔猪拉稀的重要措施:</div><div>1、要把母猪养得不肥不瘦,喂养怀孕母猪,要根据膘情来喂,以控制膘情,保证好的繁殖体况。因为喂量过多,猪膘虽好,但母猪过肥易化崽,产仔少,成活率低,仔猪弱,产后奶稠,仔猪易下痢。反过来,能量饲料供不应求,满足不了需要,母猪过瘦,胎儿发育不好,产后母猪没奶或奶稀,仔猪营养不良爱拉稀。所以,孕猪过肥过瘦都对养猪不利。因此要喂孕猪全价料。按“高一低一高”的饲养法,看膘喂,体形大的猪多喂些,体形小的猪少喂些;瘦弱猪多喂点,肥胖猪少喂点;中等膘猪喂平均料。把料用在刀刃上,该多喂的多喂,该少喂的少喂,既满足营养需要又省料。仔猪长得壮,抗病力强,也不爱下痢。</div><div>2、抓好母猪产前的疾病预防。母猪产前5-7天,饲喂仔立停50g/头/次,一天两次,连喂3天。仔立停运用中医的扶正祛邪,保肝护肾,解毒排毒的原理去处理母猪;使母猪体内毒素清除,乳汁得到净化;仔猪从而恢复健康,腹泻得到控制。</div><div>3、合理喂好围产期和泌乳期母猪。母猪产前、产后要合理喂料,母猪产仔前3天喂精料15%~20%,猪产后第一天喂饮麸皮水,第二天喂适量稀料,3天后可随母猪食欲和哺乳需要逐渐加料。因为产后母猪体力消耗大,体质弱,产仔几天后需要得到全价营养的补充。不但要满足母猪自身营养需要,还要满足泌乳营养的大量消耗,因此,饲料的营养要全价,防止仔猪营养不良。重要的是要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切忌饲粮的突然变更,即使需要改变,也要逐渐进行,以免引起乳汁和奶质改变而引起下痢。</div><div>4、抓好仔猪保温和防潮。无论秋产仔还是春产仔,都将遇到一个阴冷潮湿的气候,对阴冷潮湿尤其敏感,夜间和早晚天凉,昼夜温差大,仔猪容易受凉拉稀。哺乳仔猪最佳温度为25℃~32℃,以后可随日龄增长逐渐下调。以防舍内温差过大或忽冷忽热,最好的保温方法是用电控的保温箱,但要妥善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卫生、干燥、不潮湿,即可预防和减少下痢的发生。</div><div>5、定期消毒。猪舍是病菌和病毒最易生存和繁殖的场所。应定期用能杀灭细菌病毒等的药物消毒圈舍、食槽、水槽和母猪乳房区,把住病从口入关,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一周内消毒二次,保持消毒药效连续性,防止仔猪下痢。</div><div>6、给仔猪早补所需要的营养。母乳奶脂率高,仔猪吃了易口渴,须及早在3日龄前补水,以避免仔猪口渴喝脏水、尿水而腹泻。3日龄前应补铁,注射铁钴针注射液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可防治营养性贫血和缺硒引起的下痢。7日龄早补料,可使仔猪胃肠早发育,早喂全价配合料,早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早适应吃料,防止仔猪下痢,断奶后仔猪不挨饿,没有营养应激的危害,为仔猪早断奶打下好基础。</div><div>—— 仔立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