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第 一 辑 : 环 境 篇</h3><h3> 在短短的时间里,先后看到朝新拍照的照片,树仁制做的“相册”,及众多群友聚会的照片,今又看到亚男精心制做的“相册”,强烈的激起浓浓的“三线”情结,急切地追忆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泪水中映出那沙河、那平房、那厂房、那欢乐的露天电影、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涌动理想的青春、是汗水、是奉献、是自豪、是幸福、是思念……</h3><h3> 1969年10月,沈阳建院、北京技校奉建设部命令,纳入102建设工程指挥部系统,组建102机修厂,参加三线建设,具体任务是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京沈两校的职工、学生、适龄子女,坚决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迅疾奔赴战场,向目的地集结……</h3><h3> 1970年2月,建厂序幕在湖北枣阳城南5公里外的沙河岸边的山岗上拉开了,打水井、立竿架线、搭席棚、铺路,一派繁忙景象……没两个月芦席棚里飞出了金风凰!第一批工程机械配件出厂。隨后一大批复员转业军人、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生,21支队部分工人, 纷纷进厂,工厂规模迅速扩大刭六七百人。</h3><h3> 十多年里,102机修厂的三线人创出一个个非凡的奇迹:成功制出中频炉,工频炉;成功研制并生产出20台C62O车床,(那可是当时苏联的王牌产品);研发出按照全国联合设计方案,赶超国际水平的換代产品__高频振捣器,并批量投产;大批量生产的手提式振捣器更是源源不断的送往工地,为二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为 102的光荣史记立下了汗马功劳。</h3><div> 今天,当我们重新相聚在“情系枣阳”“三线好友”微信群里时,真是感慨万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想我们每一位三线人都会有好多好多那段时间的珍贵故事,激情的年代,火红的年月,难以忘怀。</div><div> 同志们,朋友们,我愿借此 呼请大家把自己的故事,朋友的故事,车间班组的故事,工厂的故事,生产生活的故事,写出来。为我们 102机修厂的三线人点赞!为三线建设事业点赞!为那一种爱国奉献精神点赞!传播正能量,弘扬正能量。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虽小,或许也很平凡,但当汇集到102,汇集到三线建设,那就是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丰碑!</div><div> 期待着您,期待着您的支持。</div><div> </div><div> 谢谢!</div><div> 主编人: 张林仁、蒋文煥</div><div><br></div><div> 今天我根据李朝新、蒋文焕、张树仁、高国琴、安永春提供的图片,组编了相册,以便我们做为永久的纪念。 </div><div> 今天 我们出了第一辑环境篇,第二辑人物篇 ,接着还要出人物篇第三辑或更多,请各位亲们关注。 </div><div> 整编人:陈亚男</div> <h3>这张珍贵的照片,记载着我们三线建设者们的部分老领导及老同志。</h3> <h3>这是当年厂里的男女蓝球运动员和教练与厂领导合影,他们给厂里带来了荣誉和青春活力。</h3> <h3>四十七年前我们从不同城市、远离他乡、来到了枣阳这块贫瘠的热土上,为了国家的富强在三线建设的热潮中我们纯朴和谐的奉献了我们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的人生经历,增加了我们之间牢固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这是我们当年经常说的)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难忘记的永久记忆。</h3><h3><br></h3><h3>枣阳厂区外景</h3> <h3>下面是我们曾经工作、生活、奉献青春的地方,枣阳的厂区、生话区、家属区、学校、卫生所等。</h3><h3>摄影师:李朝新 </h3><h3>他是七一年从部队退伍来到枣阳厂直到零五年退休,他是见证了从五七机修厂开始一O二大修厂,湖北振动器厂到湖北建筑工程机械厂直到现在的湖北众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变迁。</h3><h3>摄影师:蒋文焕老师</h3><h3>做的精致、把厂里各个部位的照片整理的如同油画一样美丽。</h3><h3>摄影师:张树仁</h3><h3>本身是厂区的电影放映员,2013年回枣阳厂拍摄了不少影像片,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厂里的一些变化。</h3><h3>摄影师:高国琴、安永春</h3><h3>二位于2017年回到枣阳厂,拍摄了不少厂里的厂里和家属区的各种现在厂区的变化和现状。</h3><h3><br></h3> <h3>这是厂大门口</h3> <h3>办公楼正门</h3> <h3>办公楼</h3> <h3>办公楼广场</h3> <h3>这是我们自己盖的干打垒楼房,在厂办公室对面,也是我们女生曾经居住、生活的地方,是我们永生难忘。</h3> <h3>这是我们女生每天早起洗漱的水池</h3> <h3>这是厂大门口旁库房</h3> <h3>雪中厂区及办公楼前的杉树林</h3> <h3>厂医务室</h3> <h3>厂卫生所</h3> <h3>这是厂子弟小学</h3> <h3>厂南大门及孙洼</h3> <h3>雪中的厂区</h3> <h3>八、九号楼(原来的电影场地)左前方是孙庄</h3><div>九号楼下方是公路和沙河</div><div>因采沙严重影响生态平衡,破坏了沙河原有的大自然环境。</div> <h3>八、九号楼</h3> <h3>雪中的九号楼</h3> <h3>九号楼旁边的枣阳到河南桐柏的公路及远处雪中的花果园</h3> <h3>岗上和后来建的十号楼</h3> <h3>青瓦房顶和左边是现在改造的新房(从九号楼走也就是原來102学习班)一直到原来的卫生所门前</h3><div><br></div><div>青瓦房顶下方是原来的劳动服务公司(现在的三水源餐馆)</div><div><br></div><div>远方是花果园冯东园行政区</div> <h3>厂水塔</h3> <h3>厂水塔</h3> <h3>岗上水塔和岗下远处的小白楼是方弯</h3> <h3>煤场,去鹿头的公路旁有沙河</h3> <h3>雪中厂区</h3> <h3>城区沙河二桥,高楼是原来烟厂,现在是(万象商业城)的住宅区</h3> <h3>雪中沙河及远处的孙庄</h3> <h3>晚霞中的枣阳(拍摄位置原枣阳油厂,现在上龙公馆楼高二十八层)</h3> <h3>这里有建厂时期到家属区的十五米的电线杆</h3> <h3>雪中的沙河及对面的河弯</h3> <h3>沙河及雪中的孙井</h3> <h3>厂外景</h3> <h3>今非昔比、留着记忆</h3> <h3>当年唐独的家</h3> <h3>岗下宿舍</h3> <h3>宿舍</h3> <h3>这是岗上平房</h3> <h3>老干部宿舍楼</h3> <h3>东门门卫</h3> <h3>通往生产区</h3> <h3>生产厂区</h3> <h3>车间</h3> <h3>五车间</h3> <h3>厂车间</h3> <h3>厂现在车间</h3> <h3>这是食堂</h3> <h3>厂东门</h3> <h3>车间</h3> <h3>车间</h3> <h3>车间</h3> <h3>车间</h3> <h3>配电盘</h3> <h3>变电所</h3> <h3>变电所</h3> <h3>厂库房</h3> <h3>厂大墙外也很美</h3> <h3>厂外景</h3> <h3>以下都是新传过来的枣阳厂貌与沙河外景</h3> <h3>厂里的光荣榜</h3> <h3>厂大门对面的服务公司</h3> <h3>通往家属区的路</h3> <h3>厂门口的油菜花,是厂里年轻人种的。</h3> <h3>大门口的杉树林</h3> <h3>这是从孙湾拍的厂里的全景</h3> <h3>这是治理后的沙河</h3> <h3>这是枣阳第一医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