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菲利普岛,与考拉、企鹅、袋鼠亲密接触

霞飞四季

菲利普岛又称企鹅岛,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南部西港海湾口的一座岛屿,岛屿的东侧建有桥梁与大陆的圣雷莫(San Remo)相连,形状酷似海豚。岛上有企鹅生态保护区、丘吉尔农场、考拉保育中心和新诺比司中心等。 菲利普岛原名为斯纳普尔岛(Snapper),1798年英国探险家乔治·巴斯(George Bass)曾抵达该岛,澳洲大陆与塔斯马尼亚之间的巴斯海峡就是为表彰他的这一贡献而命名。1801年詹姆斯·格兰特(James Grant)上尉在此登陆後,改为格兰特岛。后来为了对新南威尔士的首任总督菲利普(Arthur Phillip)上校表示敬意而改为菲利普岛。 菲利普岛是以小蓝企鹅(学名:Eudyptula minor),又名小企鹅、蓝企鹅、神仙企鹅、闻名于世的度假胜地。在岛西南面的萨摩兰海滩(Summerland Beach),栖息着许多世界上最小的、身高大约30厘米的神仙小企鹅,故当地人亦称之为“企鹅岛”。我们晚上八点来到菲利普岛自然公园的观景台上欣赏企鹅归巢,为了保护企鹅的栖息习惯,每年只能有50万人能前来观看。 九点多太阳下山,夜幕降临,一批又一批的小企鹅结队上岸,一摇一摆地返回自己的巢穴,样子非常可爱。 白天的时候在家里等待的企鹅宝宝 它们在岛上的泥土中有深深的洞穴,企鹅一家住在深深的洞穴中。白天,成年企鹅离开小岛,游到离岸一、二百公里的深海觅食 ,大约四、五天后才能返回。那时它们吃得饱饱的,还能给窝内的小企鹅带来充足的食物,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管何时出海的企鹅,返回到小岛的时间却象人为计时一样准确无误,总是在天黑透以后,没有一丝光亮的时候才登岛。 树袋熊,又称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树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它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性情温顺,体态憨厚。 我们很幸运的遇到一只睡醒了的考拉,但是维多利亚州规定人不许抱考拉。 睡着的样子 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袋鼠是袋类动物的典型代表。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育儿 袋中发育,母袋鼠有四个乳头,两个高脂肪,两个低脂肪,母袋鼠一般每胎产3至4个仔,袋鼠出生后即要入袋,食用低脂肪乳水这就决定了每胎袋鼠仔只能存活2个;袋鼠出生时非常小,大约只有1粒花生米那么大,成年袋鼠的身高有2.6米体重可以达到50公斤。(这只袋子里就有小袋鼠) 白袋鼠 白袋鼠的祖先并不是白色的,出现白袋鼠的原因是由于其基因突变白化,再通过人工培育而成,因而白袋鼠比其它袋鼠更为珍贵。 白袋鼠实际是赤颈袋鼠基因突变的结果。 羊驼 头似骆驼,鼻梁隆起,两耳竖立,脖颈细长,没有驼峰。羊驼的毛纤维长而卷曲,毛长可以达到20-40厘米,细度可以达到15-20微米,并且具有光泽,可以形成很大的卷,在羊驼身体两侧呈现波浪形披覆,轻柔而富有弹性,看上去很拉风。 鸵鸟 孔雀妈妈和孔雀宝宝 想念,在不经意间,携手倘佯,并肩流浪,那一片天地,充满花香,种满希望,留下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