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爸爸妈妈

红英

<h3>  我的爸爸 叫邢宽,一九二三年出生在河北省张北县乡下。爸爸身材高大性格刚毅。14岁就离开家乡,走上了不平凡的革命生涯。八年抗战打过小日本,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抗美援朝打过美国鬼子。南征北战,履立战功,保卫祖国,真正的人民英雄,国家的功臣。</h3><h3> 我的妈妈叫武立珍,一九三四年出生在河北省万全县第八屯。是一个及其普通的乡下女孩儿。妈妈身材不高,天生聪明伶俐,精明能干,干净利落,争强好胜。是一个真正的女中强人。</h3><h3> 妈妈和爸爸相识,是爸爸抗美援朝回国后部队在妈妈村里驻军时认识的。五十年代的女孩儿最崇拜的就是战斗英雄。一九五四年21岁的妈妈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32岁的爸爸。从此妈妈跟随爸爸走出了生活21年的小乡村。</h3><h3> 爸爸妈妈婚后养育了我们姐弟五个,在那个年代不是很多的。我是家里的长女,后边还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h3><h3><br></h3><h3> 爸爸是一九五八年转业到地方的。那时已经有了我,还有大弟弟。记得那时爸爸妈妈是两地生活的。我们两个孩子和妈妈在承德市小佟沟一处平房住。爸爸的工作单位在承德县。每个星期爸爸回来一次。在承德市有了二弟和妹妹。到了一九六六年,我们和妈妈才追随爸爸来到了承德县。这一来就是五十一年。五十一年啊,把我们的爸爸妈妈永远的留在了这里。我们的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h3><h3> 曾记得,我的家是一个让同学和邻居都非常羡慕和嫉妒的家庭。因为爸爸是部队转业的干部工资比较高,那个年代100多元的工资就相当高了。我们家在生活等各方面条件都特别好。别人家孩子吃不到的我们能吃到,我们的穿戴令很多同学羡慕,别人没有的我们都有。爸爸给了我们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h3><h3> 爸爸和妈妈特别恩爱。爸爸因为战争年代的劳累落下了气管炎的毛病。妈妈对爸爸的关怀和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洗衣做饭柴米油盐从来不让爸爸操心。家里的事情都是妈妈一人承担。比爸爸小十一岁妈妈从来没有怨言。妈妈特别能干,里里外外整天忙个不停。我们姐弟五个一年四季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妈妈亲手作的。妈妈的手特别巧,妈妈作的衣服都很漂亮,很时尚。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h3><h3> 一九七一年又有了最小的弟弟。小弟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特别是爸爸更是喜欢的不得了。也就是在那一年爸爸的身体越来越差了。</h3><h3> 还记得那个年代家里没有电视机。到了晚上邻居家的孩子们都来我们家听爸爸讲战斗故事。爸爸讲故事有声有色,机枪的声音和小鬼子的叫声都学的很有特色。从抗日战争打日本鬼子讲到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又讲到抗美援朝打美国鬼子。爸爸的故事很多,天天讲也讲不完。印象最深的是甘肃兰州附近的马家山战斗。爸爸带着一个连遇上了回民的马家軍。那场战斗非常激烈,牺牲了好多人,激怒了爸爸。战斗结束后抓住很多俘虏,爸爸一声令下把俘虏全杀了。可想当时爸爸的血性,豪气和霸气。因为杀俘虏受到处分。这场战斗爸爸立了大功。发军功章时爸爸砸了军功章以发泄对处分的不服。这场战斗爸爸左手小指受了伤,落下了终身残疾。我的爸爸是一个了不起的爸爸,是共和国的功臣,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h3><h3> 到了一九七七我们五个孩子正在逐渐长大,可是爸爸的病已经到了极点。一年几乎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那年年底爸爸过早的离开了我们。爸爸走时只有五十五岁。妈妈那年四十四岁。我和妹妹在农村插队,只有大弟参加了工作,二弟还在上学,最小的弟弟只有六岁。</h3><h3> 失去了爸爸,坚强的妈妈在我们面前没有太多的眼泪。看着没有成家,没有工作,不能自立的我们,再加上幼小的弟弟。妈妈的负担和压力该有多大呀。妈妈用她那瘦弱的身躯,刚强的肩膀撑起这个失去大梁的家。</h3><h3> 没有爸爸的岁月里,妈妈即要做没完没了家务,照顾我们还有幼小的弟弟,还要打短工挣钱维持家里的生活。我的妈妈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妈妈从来没有皱一下眉头。大弟小小年纪就默默的帮妈妈撑起这个家。二弟也特别董事,劝妈妈不要着急,不要为我操心,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后来妹妹和我相继回城有了工作。二弟考上大学。小弟也慢慢长大了。到了八十年代后,我们都陆续结婚,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妈妈的年纪渐渐大了。我们没有忘记妈妈这些年的艰辛,没有忘记妈妈为我们的付出,妈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h3><h3> 妈妈的晚年是在幸福,快乐,无忧中渡过的。我们姐弟深知无论用怎样的孝心也报答不了妈妈为我们的无私付出。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不让妈妈有半点不高兴。每到星期天节假日我们都去陪伴妈妈,和妈妈一起吃饭,聊天。后来我退休了,有了充足的时间天天去陪妈妈。习惯了,妈妈每天盼着我来。妈妈经常站在七楼的窗口遥望我来的路口直到我的出现。妹妹也经常回来陪妈妈小住几天,给妈妈带来好多好吃的。弟弟们工作之余也都来看妈妈。这是妈妈最开心的时候。</h3><h3> 万万没有想到,二零一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妈妈突发心梗永远离我们而去。这年妈妈八十岁。这时离春节还有十天。那个春节我们在无限的伤心和悲痛中渡过。</h3><h3> 妈妈的离去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没有妈妈就没有家。永远没有了家,永远没有了回家脚步......</h3><h3> 妈妈走后大弟和二弟家又添了两个邢家的第四代孙子。妈妈最牵挂最放心不下的孙女,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们还是经常一起相聚。</h3><h3>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h3><div> 爸爸妈妈保佑我们吧,保佑我们邢家世代昌盛!</div><div><br></div><div><br></div><h3> 女儿:永红</h3><div><br></div><h3> 二零一七年六月二十六日</h3> <h3>爸爸妈妈没有留下一张合影</h3> <h3>五十年代的爸爸</h3> <h3>五十年代的妈妈</h3> <h3>这是爸爸最早的也是最年轻的一张照片。</h3> <h3>爸爸的军功章</h3> <h3>我和姥姥老爷,爸爸妈妈。这是我出生后第一次回姥姥家。</h3> <h3>唯一一张哥哥(邢凯)和弟弟(邢宽)一家的合影</h3> <h3>看着爸爸英俊威武的样子。有这样的爸爸感到自豪。</h3> <h3>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大将军!</h3> <h3>爸爸和战友的合影</h3> <h3>年轻时的妈妈和好姐妹</h3> <h3>1955年的妈妈</h3> <h3>七十年代的爸爸</h3> <h3>六十年代的妈妈</h3> <h3>妈妈的小学毕业照(前排右一)</h3> <h3>我和爸爸妈妈的第一张照片。那年爸爸三十三岁,妈妈二十二岁。</h3> <h3>小时候我们的童年无比幸福,无比快乐。</h3> <h3>我,大弟和妹妹。</h3> <h3>看,弟弟的小车骑的多好。</h3> <h3>最小的弟弟,小时候特别聪明,也特别淘气。</h3> <h3>二弟上大学的时候。他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和希望。</h3> <h3>妹妹和我。</h3> <h3>1979年,赤峰。</h3> <h3>我</h3> <h3>妹妹</h3> <h3>大弟和弟妹</h3> <h3>1966年,全家福。</h3> <h3>1976年全家福</h3> <h3>。两个闺女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h3> <h3>1978年,北京。</h3> <h3>妹妹和小弟</h3> <h3>两个大姐姐和小弟弟。</h3> <h3>时隔四十四年后,两个大姐姐和小弟弟。</h3> <h3>那年妈妈还很年轻。记得那是1988年五一。</h3> <h3>那些年,妈妈每年都要去市里的妹妹家住几天。这是一组妹妹带妈妈去避暑山庄游玩的照片。</h3> <h3>这是我家的老院子,妈妈旁边是大孙子和大外孙女。</h3> <h3>一九九八年,大弟弟一家。</h3> <h3>二零零八年早春,在我家老房子前合影。</h3> <h3>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在大弟家聚餐合影</h3> <h3>二零一二年六月,妈妈去逝那年和我们的最后一次合影。这张最最珍贵的照片留给我们永远的思念••••••</h3> <h3>我家五口,外孙子百天时的合影。</h3> <p class="ql-block">二零零八年春节</p> <h3>妹妹和闺女。</h3> <h3>姐妹俩和妈妈多么幸福啊。</h3> <h3>七十五岁的妈妈抱着过百天的重外孙子。</h3> <h3>二弟家这两张照片相隔十年。</h3> <h3>二侄子小时候</h3> <h3>侄女小时候</h3> <h3>二零零一年一月,我闺女结婚时。</h3> <h3>这里记录着妈妈幸福,快乐,的晚年。</h3> <h3>两个闺女和两个儿媳和幸福的妈妈</h3> <h3>这哥儿仨就像一堵攻不破的钢铁城墙</h3> <h3>姐妹俩情深意长</h3> <h3>今天才深深的体会到"有妈的孩子像个宝"</h3> <h3>大弟和妈妈</h3> <h3>妈妈和她的老儿子,儿媳。</h3> <h3>我们俩唯一一张和妈妈的合影,珍贵!</h3> <h3>妈妈和她的宝贝孙女,十八年一直陪伴奶奶到最后。后面还跟着两个小重孙女。</h3> <h3>妹妹的闺女和外孙女</h3> <h3>小弟一家</h3> <h3>两个姑姑和侄女儿。</h3> <h3>今年刚刚退休的大弟,准备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h3> <h3>妹妹和妹夫带着外孙女</h3> <h3>看,二弟抱着孙子心里美滋滋的。</h3> <h3>二弟两口子</h3> <h3>妈妈从来都是那么干净利落,倍儿精神。</h3> <h3>下面是一组今年的照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