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时光荏冉,岁月如歌……</h3><div>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觉我们高中毕业下乡插队整整四十二个年头了。世间就有这么一种情感,虽然不能时时相聚,但却能一见如故,这就是同窗之情、知青友情。 </div><div> 几十年风华岁月,弹指一挥间。昔日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如今已两鬓白发。四十年后再聚首,让人兴奋和自豪!兴奋的是我们仍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自豪的是我们还保存着一份至纯之情,至真之情! </div><div> 聚会是那样的令人高兴和开心。虽然我们不常相见,但感觉还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真切、那么自然。 大家相见的第一刻,竟是那样地放纵、那样无拘无束地惊喊、打趣……唯有同学情最纯,知青友情最真。</div><div> 愿同学之情,知青友情天长地久,绵延久远。让我们为深深的情缘,干杯!</div> <p>四十二年前,我们这批风华正茂的学生,胸怀朴实的梦想,响应毛主席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我们告别了父母和亲人,来到富平县,吕村公社,姚村大队插队。在那里开始了与学生完全不同的知青生活,开始了我们新的人生旅程。</p> <h3>我们相识,我们相知,我们相伴,我们一起成长……</h3> <h3>知青生活虽然艰苦和繁重,但是这种艰苦却磨练了我们更加顽强的人生意志。也练就了我们坚强的性格。</h3> <h3>我们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经历了多少雨雪风霜。是时代赋予我们特殊的称谓——知青</h3> <h3>然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我们终生无悔。因为我们年轻时的经历,并非只仅仅伴随着汗水和艰苦,我们同时收获了成长、成熟……</h3> <h3>四十二年弹指过,再回首,难以忘怀的是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春岁月。往事如烟,难以割舍的是尘封已久的梦里怀乡之情。尤其是我们几次相聚,恳谈同窗读书以及插队时,吃当年的饭,唱当年的歌,忆当年的事,寻当年的梦。此情此景让我们记忆犹新。往事的回忆是我们对时代的眷恋。</h3> <h3>知青的那段日子令人怀念。怀念我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们怀念那时候一起去完成一件事的用心,怀念取得一个小小成果后肆无忌惮的开怀大笑,怀念彼此推心置腹地交换秘密,怀念在那特出的日子里春夏秋冬都有你的陪伴。</h3> <h3>相同的经历让我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语言又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光流逝,隔不断当年知青的情怀,岁月沧桑,抹不掉我们心头的记忆。</h3> <h3>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回忆着当年的点点滴滴,留在我们心中更多的则是对青春年华的追忆,对已逝岁月的感慨……。当年的苦已变成了乐和趣,已成为我们生活的经历。</h3> <h3>如今,“知青”这个特定环境下的特殊名词,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被人们淡化、遗忘了。但是,亲身经历了知青生活的我们这一代人,对那段岁月会终生难忘。</h3> <h3>四十二年我们再次相聚,凝聚力是什么?是缘分,是你我间那份知青情谊,是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知青岁月烙在你我心中的深深的印迹在召唤着你和我。</h3> <h3>人们常说:失去的东西才知道珍惜,让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更加珍惜今天,把握住今天,把握住我们的这份珍贵友情,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一起分享欢乐和幸福。让我们的同学情,知青情一直延续到永远。</h3> <h3>祝愿村里的友友们生活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来年再相聚。</h3> <h3>感谢筹备的每位同学!没有你们的精心组织和辛勤付出,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相聚。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h3> <h3>知青歌曲《我们这一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