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京大明塔

清风

<h3>  大明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南城村辽中京遗址内。距赤峰120余公里,距宁城县天义镇20多公里。辽中京是辽代五京之一,是辽代鼎盛时期的都城,是辽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h3><h3></h3><h3>  大明塔位于辽中京内城的正南门──阳德门外东侧,因辽中京延续到明代而只留下塔,人们习惯称为大明塔。塔高80.22米,在高度上仅次于陕西省泾阳的崇文塔和河北省定州市的料敌塔,是全国第三高塔,体积为全国第一。此古塔雄浑凝重,巍峨矗立。晴日,便在百里之遥,亦可用肉眼望见。</h3><h3>  清代乾隆皇帝描写该塔的诗句就是“自远早见郁迢娆,逼近欲瞻翻不易”。</h3><h3>  观者无不为工程之浩大、造型之壮观、雕刻之精细而叹为观止,使人不禁肃然起敬。</h3><h3>  大明塔兴建的具体年代,至今尚无资料。但据考古学家分析认为大明塔确为辽代所建。</h3><h3>根据1982年维修时从塔上发现的一块砖上写有“寿昌四年四月初八......”等字句推断,认为大明塔应为辽统和二十五年到寿昌四年(公元1007年─1098年)间所建。</h3> <h3></h3><h3>辽中京遗址大明塔   此城建在老哈河冲积平原上,北有七金山(今九头山),西眺马盂山,南濒老哈河。九百年前,这里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宜于农耕和放牧。史载,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公元1004年)路过这里,遥望南方霞光闪烁,有郛郭楼阁之状,一派瑞气,因议建都。统和二十五年五日竣工。中京城的布局仿北宋都城汴梁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外城东西长4000米,南北宽3500米;内城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内外两城略呈“回”字形。</h3><h3>   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一千米,居于内城中北部,以内城北墙为皇城北墙。中京城自兴建到失于金,历经150年,一直是辽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后,于公元1122年攻占中京。金时改辽中京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为北京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明初在此设大宁卫。明太祖死后,因诸王纷乱,此城遭战火遂成废墟。辽中京城内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惟塔独立。这座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80.22米,塔基底径48.6米,塔体直径34米,在现存辽塔中雄居魁首。据元一统志载可能建于辽重熙四年(公元1036年)。塔身赤面有两行蒙文,内容是:“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为清代补修所写。</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辽中京城<br></h3>  辽中京原城布局仿宋都汴梁城,东西长八华里,南北宽七里半。城墙三重,分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呈“回”字型分布。外城由护城河围住。辽中京城曾一度被金、元、明等朝代沿用,后毁于明代皇室内乱。城内大部分建筑被毁,只有三座古塔、两层土城墙和点将台得以保存。主要景点有:大明塔、金小塔、古城墙、莲花塔、辽中京博物馆。<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辽中京遗址平面图</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小塔<br></h3><h3>   小塔位于辽中京城外城中,是金大定年(1163年)所建,塔全高24米,平面是八角形,底座长33米,为砖筑十三级密檐式小塔周围无台基,平地而起,最下层是基座,高2.7米,八面的正中都雕有伏狮和力士,均作蹲伏状,力士与伏狮上部有砖雕通周单瓣仰莲,仰莲至第一层檐以下为佛龛,东西南北四正面有拱砌的券形佛龛,龛上雕伞盖,龛内无佛像。其余四面佛龛是浮雕而成,龛内各雕胁侍一对,胁侍头上雕有飞天。塔刹为小塔式,南面有小佛龛,上有砖雕宝珠和火焰以封其顶。<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辽中京遗址金代小塔</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后面的一幅图制作的动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辽中京遗址金代小塔</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中金代小塔与远处的辽代大塔遥遥相望。</h3><h3>  金代小塔与远处的辽代大塔及半截塔,为辽中遗址三座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半截塔</h3><h3>  莲花塔也叫半截塔,位于辽中京城外西南角上,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057年),平面为正八角形,实心密檐式砖塔。塔全高14米,东西南北四面均有佛龛,佛龛两侧有雕砖云纹两朵。佛龛中原有佛像,今无存。其余四面雕胁侍和并列的小塔状装饰。正南面塔座下破出一个洞,入洞2米后向东方拐进,有一空间,高宽各约2米,是为塔宫,早期被打开。此塔在元至元二十七年(1209年)武平路(辽中京大定府元代曾为武平路)大地震时倒塌,现存为遗址。小塔位于辽中京城外城中,是金大定年(1163年)所建,塔全高24米,平面是八角形,底座长33米,为砖筑十三级密檐式小塔周围无台基,平地而起,最下层是基座,高2.7米,八面的正中都雕有伏狮和力士,均作蹲伏状,力士与伏狮上部有砖雕通周单瓣仰莲,仰莲至第一层檐以下为佛龛,东西南北四正面有拱砌的券形佛龛,龛上雕伞盖,龛内无佛像。其余四面佛龛是浮雕而成,龛内各雕胁侍一对,胁侍头上雕有飞天。塔刹为小塔式,南面有小佛龛,上有砖雕宝珠和火焰以封其顶。</h3><h3>  莲花塔也叫半截塔,位于辽中京城外西南角上,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057年),平面为正八角形,实心密檐式砖塔。塔全高14米,东西南北四面均有佛龛,佛龛两侧有雕砖云纹两朵。佛龛中原有佛像,今无存。其余四面雕胁侍和并列的小塔状装饰。正南面塔座下破出一个洞,入洞2米后向东方拐进,有一空间,高宽各约2米,是为塔宫,早期被打开。此塔在元至元二十七年(1209年)武平路(辽中京大定府元代曾为武平路)大地震时倒塌,现存为遗址。</h3> <h3>关于大明塔有个美丽传说 :</h3><h3> 很久很久以前,大明这个地方是片汪洋,住着一条十个脑袋的恶龙。一次恶龙发怒,冲出水面把天都顶破了,还是女娲给补上的呢。不知又过了多少年,盘古开天辟地造了不少大山和平地,恶龙回不了大海,肚子一饿就兴风作浪吞吃性畜、野兽和人。人们为了生存,在每年四月初八这天,不管是住得远近,都得抬着猪,赶着牛、羊给它送去,恶龙每年还要吃一童男和一童女。</h3><h3> 一年的四月初八日,一对青年夫妇,背着儿,抱着女,哭哭涕涕,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在人群里,原来是该轮到他们将童男童女作为供项给恶龙送来。正在这时,王母娘娘的三个女儿驾着祥云浏览天际,在回宫时路过这里,按住云头观看此情景。三妹说:"二位姐姐,恶龙作孽又要吃人了!"二姐说:"叫它弄得人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们哪有个太平的时候!"大组说:"我们姐妹三人,比不上它的道行,斗不过它,听妈妈说过,蟠桃园里从东南门进去,绕到西北角,第九千九百九十九棵树的蟠桃核能治孽虫,能炸恶龙的头,十个蟠桃就可致恶龙于死地。可是看桃的天神把守很严,咱摘不来呀。"三姐妹商量一下,决定偷蟠桃,于是驾起祥云,来到蟠桃园外一看,守桃天神正好回天宫领旨。三姐妹立即进了东南门,绕到西北角顺着方向数呀数,数到第九千九百九十九棵蟠桃树,立刻上树摘桃,刚摘了九个,忽听南天门打开了,大姐说:"快走!守桃天神回来了。"三姐妹飞出了西北门,驾云来到大明上空。三姐妹落地变成村姑,手捧蟠桃随着人群来到恶龙的供品前,只见恶龙变成一只怪兽,张着血红的大嘴吞吃着送来的整猎、整羊、整牛。恶龙看见了童男童女,狂笑着吼道:"哈……快把童男童女给我抱过来吃了!我就天上地下无敌了,玉皇大帝也得听我的了。"三姐妹一看孽如此狂妄,紧走几步,抢在抱童男童女的年轻夫妇前面,拿出了新鲜美丽的蟠桃,恶龙一见大喜:"啊!仙桃!快快拿来让我先吃!"三姐妹没有怠慢,便装做恭恭敬敬的样子,把仙桃献了上去。恶龙如恶狼扑食把九大蟠桃连核吞了下去。三姐妹暗喜。恶龙正要伸手抓童男童女,顷刻觉得腹内剧痛,脖子鼓大包,站立不住,打起转转,翻身打滚,才知道上了当,喊道:"你们三个妖女……"话音没落,只听"崩!崩!崩!……"九声巨响,震得大地抖了九晃,恶龙的九个脑袋脑浆迸裂,血溅沼泽,腾空而起,飞到大明城后落了地,变成了九个山头,即现在的九头山。</h3><h3> 恶龙躺在血泊里昏迷过去,三姐妹一看恶龙还有一个头,知它不能死,就用各种神法治恶龙于死地,但这些法子都不顶用,三姐妹着了急,如果恶龙醒来,打到天宫去,我们姐妹就更吃罪不起了。正在这时,托塔天王巡天回宫交旨,路过这里,三姐妹赶紧迎了上去,说明事情根由,天王说:"恶龙作孽累累,罪刻万死!它神通广大,你们哪能是它的对手?我助你们一臂之力,你等需在恶龙的头、腰、尾各筑一塔,便大功告成。"说完,默念咒语,吐三口神气,那恶龙乖乖地翻了白。三姐妹谢过天王便忙于去筑塔。天王说:"一个时辰,必须在天鼓响之前筑完。"说罢驾起祥云回天宫交旨。</h3><h3> 大姐在恶龙头上筑大塔,二姐手慢点,在腰上筑小塔,三妹心灵手巧,在尾巴上筑中塔,她们各用神术,眼看着三座塔一寸一寸地往起长。不到半个时辰就要筑完。在开始修塔尖时,三妹塔下跑来一只野兔,蹦蹦跳跳地招人喜爱。三妹想:我抓住它后再回来筑塔不迟。于是跳下塔去追野兔去。霎时,天鼓已响,二位姐姐封好塔顶,驾云回天宫。三妹野兔没抓住,塔也没筑完,心里着急了,回来一看,恶龙被天鼓震醒,尾巴一摇,塔身倒了半截,砸在尾巴梢上,恶龙使劲地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下,一下子把尾巴摇断了,气绝身亡。断了的尾巴梢甩到了新开坝梁上,鲜血直流,流成了黑里河。三妹非常恼悔自己贪玩,误了大事,驾云追上二位姐姐说:"我不回天宫了,在塔边看守恶龙不让它再复活,并让它向人间赎罪。"话音刚落,三妹化作美人石,立在恶龙的身边。</h3><h3> 恶龙的九个头,脑浆迸裂,血淋淋地落地变成了九头山,所以现在九头山的石头都是红的。恶龙鲜红鲜红的血淹没了大明城,鲜红鲜红的血又变成了黑红黑红的血,黑红黑红的血又变了漆黑漆黑的血,漆黑漆黑的血变成了肥田沃土。人们撒下种子,收割庄稼,放牛放马,过起了美满安乐的生活。人们说:"我们今天的福气,是王母娘娘的三个闺女修了大塔、小塔、半截塔才有的。"每年四月初八日,人们都要给美人石烧香磕头。</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