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潔则流清 行端则影直

0575老孫

<h1>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h1><h1>唐·王勃《上刘右相书》。源:指江河的源头。流;指下游的水流。形:指实物的形状。端:端正。这两句大意是:如果源头干净,那么下游的水流就会清澈;如果实物的形体端正,那么它的影子就会正直。这两句以自然现象隐喻做人的道理,属对工整,辞约义丰,不仅易于记诵,而且能引人深省。可供论述只有立得直、行得正才能留下好名声时引用。</h1><h1>唐代诗人 王勃 《上刘右相书》</h1><h1>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h1> <h1> 漫谈源洁则流清</h1><h1>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上刘右相书》中,说了两句名言: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解释一下就是这样的:源:指江河的源头。流:指下游的水流。形:指实物的形状。端:端正。这两句的大意是:如果源头的水是干净的,那么下游的水流就会清澈;如果实物的形体是端正的,那么它的影子就会正直。</h1><h1>这两句以自然现象隐喻做人的道理和做官的道理,属对工整,辞约义丰,不仅易于记诵,而且能引人深省。此话用古代的白话来说就是:君为民之源,源洁则流清;身为形之本,形端则影直。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官(为人民服务的干部)为民之源,源洁则流清(社会公平清澈);身(当官的所作所为)为形之本,形端则影直(老百姓为了生活的所作所为)……。</h1> <h1>  在古代的明朝泰安知州顾景祥刻于泰安府衙.后由山东巡抚年富书写的《官箴》刻石:“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后广为世人传诵。</h1><h1> 如果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僚属不惧怕我的严格,而是惧怕我的廉明;老百姓不是佩服我的才能,而是佩服我的公正。公正就能使老百姓不敢不尊重自己,廉明就能使僚属不敢骗上司。公正使人明察,廉明产生威信。箴:也叫箴言或箴词,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戒为主。“官箴”,即做官人。</h1><h1>综上所述的古人名言,就是告诉大家如果当官的清正廉洁,处事公正公平,那么,官场也就公正廉明;而老百姓他们为了生活的所作所为,也就忠诚老实.讲求道德良心;而整个社会也就清澈和谐。也即源洁则流清矣!</h1> <h1>0575老孫制作于浙江绍兴柯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