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

毛歌

<h3><br></h3><h3>1</h3><h3><br></h3><h3>我一直敬畏乔布斯在自己的口袋里装着《西藏生死录》这样一回事情。一个天才人物,一个对于技术的理解就是全部生命的形式的人,大抵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这本伟大的经典,后来是什么原因让他一直携带,这些涉及他个人内心世界的星云,几乎无人破解。有些东西,不去寻找答案,其实反而轻松。生与死,是实际人生的两大功课。一头是生,一头是死。这之间的过程便是生命。从生到死,从死到生,一般人总会多谈及生,很少谈及死。倘若生的过程里都是健康喜悦,死也就不会是临头的事情。之所以惧怕死亡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我们对于死的无知或者完全的不了解,而是我们对于生的本质没有认识清楚。</h3><div><br></div> <h3>2</h3><h3><br></h3><h3>比如你看见一棵600年左右的贝壳杉,你会无比惊讶。树这么大,要经历几百年,还有1500年的历史可以存活,这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如果死亡在树的种子开始有胚芽的时候计算,两千年生命的过程里,它要经历怎样的风雨,你不得而知。你的惊讶只是停留在当下,对于过去模糊,对于未来也模糊。两头都是模糊,当下却是无比的清醒,这个时候你才会拥有力量来思考一棵600年的树和自己生命的关系。</h3><div><br></div><div>也就是说,你的惊讶在于你看见了成长和变化意味着什么。生命一直朝前走,它甚至不去考虑所有的未来,这个考虑就是挂虑,就是牵挂。你牵挂越多,你就越是不会在当下。你不在当下,想象力创造力全部都被过去未来缠住,你怎么样才可以释放自己?释放不了,就是痛苦,就是捆绑,就是不自由。</div> <h3><br></h3><div>3</div><div><br></div><div>于是,这个时候才会看见生死之间的亲切关系。你知道生和死之间有个当下,你就一下子惊醒过来。这个惊醒的对象就是你自己。你突然间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就站在前面,需要你拥抱,你觉得这个自己和你原本如一的存在,竟然前所未有的清晰透明起来。它们彼此关联,没有区分。</div><div><br></div><div>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你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思考的神奇火花全部放在当下。比如乔布斯的研究,或者济慈的诗歌。只有不惧怕生的短暂和死的恐惧的生命,才会以伟大的形式站在历史的平台上。这是真理。</div><div><br></div><div>我们的任务是:此刻到底和生有什么关系,又赋予死怎样的影响。</div> <h3><br></h3><h3>4</h3><h3><br></h3><h3>还是回到这棵600年左右的贝壳杉树的不远处。那里有一棵树很大,已经死亡了很久。按照正常的观点来说,死亡是不具备能量的,所以,一切死亡的现象不会再生任何生命,因为死亡一直被处理为生的对手,这变成了一场力量玄虚的较量。生的宿命是一步一步靠近死亡,死亡原地不动就在某个地方等你等生的过程完全结束。这是死亡的绝对性。死亡之后,生命的形式在表达上究竟是什么,没有人回过头来告诉我们。失去分享的信息链条就从中断,于是,死亡绝对性地位的确定构成了对于生命的彻底侵略:我们无法回避死亡,那么如何生就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没有生,生命的过程无以完成。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生其实就是我们应该如何死的问题。生死于此相依为命。</h3><div><br></div><div>最为智慧的转折点是:我们应该为生做好准备,也应该为死做好准备。</div> <h3><br></h3><h3>5</h3><h3><br></h3><div>我相信乔布斯一定从《西藏生死录》里不仅仅看见了这句话,而且读懂了这句话。如果他有在书页里做笔记的习惯,这句话那里,一定会有他巨大的惊叹号,他会在这句话里看见生命的光芒照耀生死所有的过程。他所获得的结论应该是:不浪费任何时间去思考死亡,反而获得了当下无穷的力量,赋予他技术文明之光的想像力,此刻穿透历史。</div><div><br></div><div>这显然是他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我们关于死亡的虚幻感觉带来了恐惧,对于身体细胞的毁灭性打击就是来自恐惧,来自发生于虚幻的恐惧。这是最危险的信号,再多关于死亡的探讨都会陷入灵性的炫目之境,只有关于此刻生生不息的存在的肃穆思考才会让生命呼吸自由。</div><div><br></div><div>如果孔子“未知生焉知死”能够带给我们了不起的力量,那么,时至今日,依然有太多的人眷恋死亡,而放弃生命。放弃生命的表达,并不是真正的死亡,呼吸停止,心脏不再跳跃,放弃生命的严重现象表现为怨恨,排斥,孤独,冷漠,没有信念,沉湎于酒色,失去活力,暮气沉沉,似乎全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对,对于自然失去热情,关于思想的光芒如何温暖生命不再相信,没有温度的存在构成了对于上帝的亵渎。于是,整本《圣经》里出现了唯一一句对于人类命运的诅咒:不温不热,我把你吐了。显然,这不是爱。</div> <h3><br></h3><h3>6</h3><h3><br></h3><h3>真正的爱,是敬畏生,像史怀泽博士一样,在非洲,在贫穷和疾病的世界里开拓生命的希望。敬畏生命的底蕴就是希望,就是你能够坚定地相信整个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论时间的长短,距离的远近,始终都把希望作为主轴,生是希望,死也是希望,这个轮回才是生生不息。你懂得死亡里面是希望,你才会不惧怕死亡,你知道希望属于生命的本质,也是生命的能量。所以,那棵600年左右的贝壳杉树不远处,有一个死亡的树兜,非常大,表皮已经腐烂,中间却生长出来新的树苗,腐烂的表皮附近是木耳,是各样的虫子在那里爬行,在那里生活和建立属于它们自己的帝国,充满生机,只是不为人类所理解。</h3> <h3><br></h3><h3>7</h3><h3><br></h3><h3>我想和你一起进步的地方就是:一旦我们明白了生命过程里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情是如何生,我们就会活在当下。只有这个当下,才会证明我们的存在。有时候你从天山从米亚罗回来,你从新西兰从大溪地回来,你处理照片,你会发现 ,你试图去寻找拍摄之际的感觉荡然无存,你发现那种富于灵感和第六感的收获此时被搁置了。或者,你会在当下,把自己从过去的经验里释放出来,你原意伸出手来,拥抱你的爱人。你没有成见,因为成见属于过去,你却在此刻和当下。你不可能既在成见里,又在此刻。你做不到。所以,一个坚守成见的人,没有希望,非常痛苦,无比纠结,接近死亡。</h3><div><br></div><div>当下对于生命来说,要呈现出来健康,喜乐,善于调整,接受挑战,喜欢改变,最重要的,是懂得了生命和当下的一致性。一旦你原意拥抱对方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令你完美自由的状态:其实你在拥抱自己。</div><div><br></div><div>只有在拥抱自己的时候,我们才会看见自然的神奇,目睹生命的壮阔,成为上天荣耀的见证。</div><div><br></div><div><br></div><div>(图文原创,maoge1965)</div>